设施蔬菜微小害虫的发生与绿色防控技术

2015-02-10 12:55天津市北辰区种植业发展服务中心天津300400
天津农林科技 2015年5期
关键词:白粉蓟马蚜虫

刘 颖(天津市北辰区种植业发展服务中心,天津300400)

设施农业

设施蔬菜微小害虫的发生与绿色防控技术

刘颖(天津市北辰区种植业发展服务中心,天津300400)

近年来,设施蔬菜微小害虫的发生日趋猖獗,危害严重。本文详细论述了设施蔬菜微小害虫的农业防控、物理防控、生物防控等绿色防控技术措施,有利于指导生产,减少害虫发生,提升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设施蔬菜;微小害虫;发生;绿色防控

随着设施蔬菜栽培面积的不断增加和蔬菜周年栽培茬口的紧密衔接,蔬菜产品极大地丰富了市场供应,但也为各种害虫提供了有利于生长发育的生态环境。近年来,白粉虱、烟粉虱、美洲斑潜蝇、蚜虫、蓟马、茶黄螨等微小害虫发生猖獗,已经上升为设施蔬菜生产的重要生物灾害,有“小虫翻大浪”之势,菜农们称之为 “大虫好治,小虫难防”。这些微小害虫分布广,数量大,吸食汁液或潜入叶片,影响光合作用,并且传播多种病毒病,严重影响蔬菜产量与品质,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已成为设施蔬菜生产亟待解决的问题。

1 设施蔬菜微小害虫发生原因分析

1.1越冬场所扩大,寄主作物广泛

除了设施蔬菜生产面积不断扩大外,花卉栽培也在逐年增多,这就给微小害虫提供了更多的越冬场所和充足的食源。这些微小害虫大多数为杂食性,寄主植物十分广泛,因此,可以危害设施栽培的各类蔬菜。

1.2适宜的气候条件和栽培制度的变化

受温室效应的影响,夏季高温少雨,适宜微小害虫的生长发育和繁衍;冬季温暖有利于越冬和虫源积累。另外,由于蔬菜一年四季均有栽培,冬季有保护地栽培,夏季有遮阳网覆盖栽培。这也为微小害虫提供了充足的食源和越冬越夏的场所,使其周年发生危害,增加了种群积累。

1.3隐蔽性强,防治措施不当

微小害虫个体小,易于隐蔽。如白粉虱若虫1~3龄体长0.29~0.52 mm,美洲斑潜蝇成虫体长1.3~2.3 mm,通常隐蔽在叶片背面吸食汁液为害,若不仔细检查很难发现。而且受传统经验的影响,菜农普遍缺乏“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意识,不见虫不打药,往往错过最佳防治时期。另外蔬菜枝叶重叠繁茂,药械雾化不均匀,以及长期单一用药,盲目加大用药量,不但使害虫产生抗药性,还加重了环境污染,造成农残超标。特别是在分散经营的情况下,害虫防治各自为政,缺乏协调统一,微小害虫有了足够的生存空间,种群得以迅速积累,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1.4繁殖力强,繁衍周期短

微小害虫具有较强的繁殖能力,繁衍周期短。如蚜虫13~18 d繁殖1代、白粉虱23~26 d繁殖1代、美洲斑潜蝇14~28 d繁殖1代、茶黄螨在28~32 ℃时,4~5 d繁殖1代,在18~20 ℃时,7~10 d繁殖1代,蓟马25 d左右繁殖1代。而且,蚜虫、白粉虱、蓟马都属孤雌生殖,产卵量大,一年可发生多代,世代重叠。由于各种虫态混生,农药的超量使用,害虫天敌也被消灭,雨水冲刷等自然生态调控能力减弱。形成了害虫增殖快,虫口基数大,为害日趋猖獗的现象。

2 绿色防控技术

2.1农业防控技术

2.1.1合理轮作倒茬

同科蔬菜都有相同或相似的病虫害,因此设施蔬菜栽培最好进行轮作倒茬或间作,减少主灾害虫适应的寄主种植面积,降低微小害虫的发生。

2.1.2 加强管理,合理密植

设施蔬菜栽培空间相对狭小,合理密植十分必要,既可通风透光,又能减少隐蔽场所;同时合理施肥浇水,增强作物的抗逆能力;及时整枝打杈,便于农事操作,达到消灭微小害虫,降低危害的目的。

2.1.3清洁田园,消灭害虫中间寄主

在蔬菜生长过程中,及时摘除病叶、老叶、黄化叶等残体;收获后,严格清理作物散落的残体,集中深埋。消除设施周围的杂草,防止杂草丛生,切断微小害虫的中间寄主,减少越夏场所。施用除草剂时要选择晴天无风天气进行,同时将设施封闭,防止药液漂移,产生药害。

2.2物理防控技术

2.2.1杀虫灯诱杀

利用害虫的趋光性,捕杀害虫。每2 hm2设施蔬菜悬挂一盏频振式杀虫灯,能捕杀多种害虫成虫,可有效降低产卵量和幼虫发生量,将害虫杀灭在产卵危害之前,起到预防的作用。

2.2.2色板诱杀

利用害虫的趋色性,诱杀害虫。目前生产上应用的色板主要是黄色粘板和蓝色粘板,黄色粘板诱杀有翅蚜虫、白粉虱、烟粉虱、美洲斑潜蝇等害虫,蓝色粘板诱杀蓟马等害虫。一般667 m2悬挂30cm×20 cm黄色粘板30片,高度与作物顶端齐平或高于顶端10cm为最佳。但要在虫害发生早期,虫量发生少时使用。

2.2.3防虫网阻隔

防虫网是人工构建的屏障,将害虫拒之网外,防止微小害虫及大型害虫的侵入,达到防治虫害的目的。设施蔬菜在使用防虫网之前要清洁田园,消灭设施内的虫源,选用0.30~0.42 mm的银灰色防虫网覆盖在通风口处,封严不能留缝隙。

2.2.4银灰色膜驱避

在设施棚的后墙、通风口、门口等处悬挂银灰色膜,能有效地驱避蚜虫、白粉虱、烟粉虱等,降低虫口密度。

2.2.5高温高湿闷棚灭虫

根据微小害虫繁殖最适温度,如白粉虱18 ~25 ℃,烟粉虱23~27 ℃,美洲斑潜蝇23~26 ℃,蓟马23~28 ℃,茶黄螨16~23 ℃和对相对湿度要求低的特点,在微小害虫发生初期或高峰期,选择晴天无风的天气,在上午10∶00以后将设施棚密闭使温度升高到43~45 ℃,闷棚2 h。然后逐渐加大通风口,缓慢降温,要严格控制好温度,高于45 ℃植株容易受伤。每次处理相隔10 d,注意在闷棚前2 d浇1次透水,以增加湿度。

2.3生物防控技术

2.3.1应用寄生菌

利用蚜霉菌和毒力虫霉等寄生菌防治蚜虫,发生初期每667 m2用100 亿活芽孢/g蚜霉菌WP 100~150 g兑水50~70kg,或用100 亿活芽孢/g毒力虫霉WP100~150 g兑水45~60kg配制成菌液喷雾;防治白粉虱、烟粉虱、蓟马、叶螨等,可用200亿活芽孢/g球孢白僵菌DP兑水稀释成1亿活芽孢/g的菌液喷雾,或用200亿活芽孢/g蜡蚧轮枝菌WP兑水稀释成1亿活芽孢/g的菌液喷雾;防治美洲斑潜蝇,可用200亿活芽孢/g金龟子绿僵菌WP,兑水稀释成1 亿活芽孢/g的菌液喷雾。注意上述菌液要随配随用。

2.3.2应用抗生素

发生初期用1.8%阿维菌素EC4 000~6 0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和茶黄螨;用1.8%阿维菌素3 000~5 000倍液喷雾防治白粉虱和美洲斑潜蝇,间隔7~10 d,连续用药2~3次;用25 g·kg-1多杀霉素SC800~1 000倍液喷雾,防治蓟马,重点喷花、新叶及果实,间隔7~10 d,连续用药2次;可用2.5 %华光霉素WP400~600倍液,或10 %浏阳霉素EC1 000~1 500倍液喷雾,防治茶黄螨。间隔7 d,连续2~3次。2.3.3 应用植物源制剂

在蚜虫和蓟马发生初期,可用0.5%藜芦碱WP600~800倍液,或2.5%鱼藤酮EC300~500倍液,或0.3%印楝素WG800倍液,或1%印楝素·苦参碱EC800~1 000倍液喷雾,间隔5~7 d,连续用药2~3次;粉虱发生初期,用7.5%鱼藤酮EC800~1 200倍液,或0.5%藜芦碱WP400~600倍液,或1%苦参碱AS600倍液,或1%苦皮藤素EC1 000~1 500倍液喷雾,注意重点是作物上部叶片,先喷叶正面,然后再喷叶背面;美洲斑潜蝇发生初期,用1%苦皮藤素EC1 000~1 500倍液,或0.3%印楝素EC800倍液,1.1%百部碱·楝素·烟碱EC1 000~1 500倍液,或1%苦参碱AS600倍液喷雾,间隔5~7 d,连续用药2~3次;茶黄螨发生初期,用0.5%藜芦碱WP600~800倍液,或2.5%鱼藤酮EC300~500倍液,或1%苦参碱·印楝素EC800~1 000倍液喷雾,间隔6~8 d,连续用药2~3次。

[1]张美珍.设施蔬菜小型害虫绿色实用防控技术[J]. 蔬菜,2014(2):71-73.

[2]夏文英,胡永军.日光温室黄瓜主要害虫发生和生物控制技术[J].农业工程技术,2015(19):64-66.

S63

B

1002-0659(2015)05-0014-02

2015-09-02

刘颖(1976-),女,农艺师,主要从事种植业发展服务工作。E-mail:liuying_qi@163.com

猜你喜欢
白粉蓟马蚜虫
蚜虫婆婆
蔬菜白粉虱 秋防正当时
临汾:抓紧防治玉米蓟马
出生十天就当“外婆”的蚜虫
出生十天就当“外婆”的蚜虫
非施药植物上蓟马种群动态及优势种的生态位分析
涂白
爱吃蚜虫的“花大姐”
辣椒蓟马防治技术
保护地蔬菜白粉虱的发生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