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护理在小儿麻醉诱导期的应用

2015-02-10 20:46田宪荣
医疗装备 2015年8期
关键词:面罩手术室诱导

田宪荣

(山西省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山西晋中030600)

个性化护理在小儿麻醉诱导期的应用

田宪荣

(山西省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山西晋中030600)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的年龄越来越小,小儿麻醉诱导期的心理健康的维护与成人相比,更具有特殊性。年龄越小,差异越明显,因此探讨各种减少小儿麻醉诱导期的不适和焦虑的方法和策略,让患儿更舒适平稳地度过麻醉诱导期是对我们医务人员的挑战,需要我们手术室护理人员有针对性地为每位患儿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护理,让患儿更舒适平稳地度过麻醉诱导期,为手术顺利开展提供更安全,可靠的保障。

个性化护理;小儿;麻醉诱导期

1 临床资料

选择2014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唇腭裂手术和扁桃体腺样本手术的患儿168例,其中,男98例,女70例,年龄3个月-7岁,平均年龄4.2岁,均实施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术前常规检查基本正常,无麻醉及手术禁忌症,对患儿实施个性化护理,结果所有患儿均平稳安全地度过麻醉诱导期,为手术的顺利开展提供更平稳的保障,使患儿家长更容易接受手术,更放心的交于手术室。

2 术前准备

2.1 加强沟通及心理护理

2.1.1 患儿家长的沟通:术前与患儿家长沟通,详细告知其麻醉的步骤及注意事项,有针对性地解决家长的疑虑。多数患儿家长存在着恐惧心理,担心手术过程中的麻醉会给孩子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例如,孩子接受麻醉后会不会变笨等问题。这就要求手术室护士在术前访视时详尽地向患儿家长讲解,这种担心没有必要,全身麻醉药品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的影响是一过性地,是可逆的,并不会对大脑造成永久性损害。消除家长顾虑,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感染患儿,放心接受麻醉及手术治疗。

2.1.2 与患儿沟通:与患儿交流时,要融入到患儿的活动中,掌握患儿的心理特点,与患儿建立亲密感,减少患儿对医务工作者的恐惧感[1]。访视的时间为手术前一日,选择患儿精神状态最佳的时间进行,避免患儿入睡时或进餐时,以和蔼的口吻与患儿交流,增加亲近感。对无法进行语言交流的婴幼儿,要通过面部表情,肢体语言进行交流,减少陌生感,为手术日抱幼儿进入手术室做好铺垫。

2.2 物品准备:术前访视时可携带一些手术室特制的小玩具,彩色卡片与患儿玩耍,引起患儿的注意与好感。手术日进入手术室时,可利用这些玩具和彩图引导患儿顺利进入手术室。尽量避免在哭闹时强行抱入手术室,以免在患儿的记忆深处留下不良记忆[2]。

2.3 禁饮,禁食的指导:儿童与成人相比,长时间的禁食更易导致低血糖及脱水,因此禁食不能一概而论,更应个性化,人性化。术前与手术医师及麻醉师沟通,确定手术时间,禁饮禁食时间更加准确,说法要统一,避免多头下达医嘱,家长无可适从。目前公认的术前禁饮禁食的时间为:6个月以下的患儿,禁奶及固定食物4h,禁饮2h,6个月~3岁患儿,禁奶及固定食物6h。禁饮2~3h,3岁以上小儿,禁奶及固体食物6~8h,禁饮2~3h。如果接台手术推迟预计在2h以上,可给患儿适量糖水等饮料,避免低血糖。

2.4 保暖设施的准备:小儿进入手术室前应准备适当的保暖设施,尤其是婴幼儿,包括调节适当的室温,加盖小毛毯,必要时准备加热灯,电热毯等。

3 个性化进入手术室

3.1 新生儿和婴儿可直接抱入手术室。用事先准备好的玩具,彩色图片等吸引其注意力。顺势将其抱入,不可强行抱入,避免哭闹,以降低患儿焦虑水平,使麻醉更舒适平稳。

3.2 家长陪伴麻醉诱导对于需要家长陪伴患儿,可允许一名家长陪伴小儿麻醉诱导,从而消除患儿与父母分离引起的焦虑紧张,降低术前用药量,避免用药引起的不良反应,充分发挥父母的作用,减轻患儿术前痛苦。

3.3 对于特别合作,心理成熟的患儿,可鼓励其自己走入手术室,以夸奖与鼓励的口吻与其交谈,牵着患儿的手,准备好合适的拖鞋,进入手术间后,先让其适应环境,不必强制其躺在手术床上或脱去衣服,以免引起患儿反感,产生不合作心理。

4 个性化麻醉诱导的护理

4.1 静脉麻醉诱导

4.1.1 对于可以合作开放静脉比较大的患儿 (如慢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的患儿,经常输液治疗,可以顺利穿刺)首选静脉麻醉诱导。在穿刺静脉时,物品一次性准备齐全,使用宽的橡皮止血带而不用窄的,也可让助手在穿刺部位近端握住肢体,既充盈静脉又固定肢体。由经验丰富的护士操作,进针角度要大 (进针的针柄与皮肤呈30°~45°角)速度要快,确保穿刺一次成功,这样可以取得患儿的信任。使小儿心理反应更平稳,对顺利实施麻醉更有帮助。小儿静脉穿刺不易,穿刺成功,应妥善固定,防止损伤小儿稚嫩的皮肤,防止脱出。

4.1.2 开放静脉是静脉麻醉诱导的先决条件,无痛静脉穿刺成为可能,在穿刺部位先涂抹表面麻醉剂,如"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术前访视时,确定适合的穿刺部位,做好标记,乳膏起放时间需30~60min,因此,必须提前为小儿涂抹乳膏。

4.1.3 静脉麻醉诱导的方法:先给予咪达唑仑0.1mg/kg维持镇静状态,随后行麻醉诱导,依托咪酯0.2-0.3mg/kg,舒芬太尼0.3-0.5ug/kg,维库溴铵0.1mg/kg静脉推注,起效后气管插管。联合静脉麻醉诱导,加强了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使麻醉诱导过程安全,平稳,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4.2 吸入麻醉诱导

4.2.1 新生儿和婴儿可直接抱入手术室,采用吸入麻醉诱导的方法,对无静脉穿刺经历的患儿,也可采用此方法。

4.2.2 吸入麻醉药,七氟醚诱导和苏醒过程更舒适,快速,无呼吸道刺激症状,无难闻的气味,使小儿容易接受,更易精确控制,术中生命体征更平稳,合并用药安全范围广,七氟醚为目前首选的小儿吸入麻醉药。七氟醚的吸入常用高浓度(5%~8%),高流量(5~6L/min),经面罩开启七氟醚,吸入氧气和七氟醚的混合气体。一般30s内患儿即可入睡。对合作的大患儿,可采用麻醉诱导药逐步递增的方法,使患儿比较舒适,呼吸循环更稳定,约2min后可性静脉穿刺。

4.2.3 麻醉诱导的方法:根据患儿合作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1~3岁的幼儿常常不合作,可分散患儿注意力,鼓励其吹皮球。麻醉诱导前让患儿玩面罩,分散其注意力,减少患儿对面罩的恐惧感。使用芬香面罩或在面罩上涂抹无色香味唇膏以增加患儿对面罩的接受感。如患儿不愿躺在手术床上,可让家长陪伴怀抱患儿进行诱导。让患儿坐在家长腿上,患儿一侧手臂置于家长身后麻醉师持面罩紧贴患儿口鼻部实施诱导。如患儿拒绝接受面罩,可将双手在面罩周围围成"杯状"罩于患儿口鼻部,使患儿口鼻前形成较高浓度的吸入麻醉药,使患儿入睡。使诱导过程平稳顺利进行。

总结:小儿麻醉诱导期的心理健康护理越来越被人们关注,个性化护理把爱心、责任心及娴熟的医疗技巧和沟通技巧融入到护理的每个环节,给患儿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务,获得了患儿信任和配合,减少了患儿精神创伤,减少了医患矛盾,彰显了护士素质,对医院和社会取得了良好的效应。

[1]苗金红.杨红玉.全麻下斜视矫正患儿的术前访视技巧[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2):171.

[2]张秀颜.谭淑芳.新形势下手术室护理的发展与护士角色的转变[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7B):60-62.

R473.72

B

1002-2376(2015)07-0166-02

2015-05-12

猜你喜欢
面罩手术室诱导
一种新型防压疮无创面罩的设计与应用
理想面罩
齐次核诱导的p进制积分算子及其应用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及诱导公式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续断水提液诱导HeLa细胞的凋亡
大型诱导标在隧道夜间照明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