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的意义

2015-02-11 19:51林夕
现代妇女 2015年2期
关键词:面目木纹圆桌

林夕

在家具店内盯着一张旧式圆桌良久,店主问还要考虑什么,我考虑的是它的实用性。因为那桌面下的“裙”太长了,腿伸不进,椅子得和它保持一段太不方便的距离。店主提议:“可以在上面放一张大玻璃,那不就解决问题了?”问题是,如果放这样一张古董圆桌在家中,是为了随时享受到那木纹之历史感,线条比例之美,也可以使用,才能让这件艺术品活在生活里。但在上面放一块玻璃,一反光,木纹就像被放进透明棺材中失去了生命,更别说扭曲了本来的比例,糟蹋了桌子的意义。我不是为了拥有一张可供大排筵席的圆桌而看中这件珍品的。

类似的事更多:见过太多家的电视遥控器,都没有撕掉本来的保护胶膜;或是撕开了,再套上一个透明塑料袋,可以按钮如常。为什么要这样?再笨都知道这苦心是为了保护遥控器不受污、不刮损。更笨的是,不受污、不刮损是为了保护遥控器完整好看,可是方法是套一个丑的东西在外面,直到那电视机寿终正寝。为保住原来的面目,而令本来的面目永远不见天日。这种笨,我们有多少人犯过而不自觉?

有一位禅师很爱种兰花,一次远行前吩咐弟子代他小心打理,徒弟可能过分小心以致紧张过度,反而不小心弄翻了花架,把上百盆兰花给摔得稀烂,等着受师傅责罚。结果,禅师回来,只是笑对弟子说:“我爱兰花,是因为兰花之美,可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

(摘自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人情·世故》一书) (责编 微子)

猜你喜欢
面目木纹圆桌
“贵州木纹石”装饰之美——以几座建筑装饰为例
石道圆桌(一)
雪的面目
面目模糊的战争
幕墙铝材的木纹转印
“行画”面目
圆桌讨论纪要
圆桌讨论纪要
圆桌讨论纪要
幕墙铝材的木纹转印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