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第一的民国“第一公主”

2015-02-11 20:07段奇清
现代妇女 2015年2期
关键词:宋美龄蒋经国蒋介石

段奇清

“背世返能厌俗态,偶缘犹未忘多情”,爱是有缘分的,而有些缘分则是因为两人一反世俗的相互心仪。

20世纪40年代初,有两位相互心仪的人走到了一起。男子叫韦永成,出生于广西永福县,在苏联留学后又去德国深造。抗日战争爆发,他回国担任第5路军总政调处主任,并兼任国防艺术社社长、广西日报社社长、前线出版社社长等职,后又调任安徽省民政厅长。

一天,韦永成与会计主任徐祖铭谈完工作,徐祖铭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你已是而立之年,应该考虑考虑个人问题了!”韦永成说:“以前忙于学业,回国后工作又千头万绪,没时间啊!”说到这里,他笑了笑:“倘若老兄觉得有合适的,还请帮个忙!”徐祖铭一听连连点头应允:“这件事就包在我身上。”

韦永成之所以让徐祖铭帮忙,是因为徐祖铭夫人章竞平有一位同窗好友,相貌美丽,秀外慧中,出身名门却朴实娴雅,没有半点儿贵族小姐的娇矜之气。韦永成听后心想:“她就是自己理想的伴侣啊!  ”

一心要成人之美的章竞平连夜给名叫蒋华秀的同窗好友写了一封长长的信,并说:“他是你再也理想不过的佳偶。”

蒋华秀收到信后,心中顿时掀起巨大波澜。因为韦永成在苏留学时,与同在苏联的蒋经国多有交往。蒋华秀曾多次听到蒋经国说起韦永成:“聪明能干、潇洒英俊,年轻有为。”正值妙龄的蒋华秀也就把韦永成这个名字铭记在心。

原来,蒋华秀是蒋经国的堂妹,蒋介石的亲侄女,此时正在蒋经国赣南的公署工作。当韦永成第一次听说蒋华秀的背景后,不免打起了退堂鼓,并声称自己工作太忙,不便去相亲。

章竞平风尘仆仆地来到江西,请蒋华秀到安徽当时临时的省会立煌县城。在她的多般劝说下,蒋华秀最终同意去见见韦永成。

1941年10月,在日寇的炮火和铁蹄四处肆虐时,蒋华秀跋涉两千多里来到大别山。在群山环抱的立煌城关,两人倾心相爱,并决定早结良缘。

那天,严寒正笼罩着大别山区的山山水水。韦永成在忙完一天的工作后,和蒋华秀相约来到立煌城关外的一座山下。一道残阳如血,虽然山河美丽,却不禁让人感到秋的萧疏和肃瑟。两人紧牵着手,往山上走去,可是山路既陡又滑。蒋华秀让韦永成斫下两截树棍,她拿了一根,说:“这下我们就能上去了。”

其实,两人做出成婚的决定时,蒋华秀就意识到他们的结合就如攀登一座陡峭的山。蒋华秀是蒋介石的兄长蒋介卿的女儿,蒋介卿在1936年就去世了。没有女儿的蒋介石要把华秀培养成为“第一公主”。

越是权力高层,婚姻中的政治因素越是明显,但蒋华秀要为爱情搏一搏。

蒋介石听说侄女要嫁给韦永成后,非常生气。因为韦永成是桂系李宗仁、白崇禧手下最得力的青年才俊,而蒋介石与桂系格格不入。

听说这一对恋人正在赴西安途中,蒋介石赶紧找来第34集团军总司令胡宗南:“你马上飞回西安,布置耳目,等韦永成、蒋华秀一到,便给我扣下,听我的吩咐!”

蒋华秀这次是商量好和韦永成去重庆见叔叔蒋介石的,然后在重庆举行婚礼。在途经西安时,韦永成把蒋华秀安排在旅馆里,自己则前往胡宗南的公馆拜谒。而这时,一队士兵来到蒋华秀下榻的旅馆,强行将她带走。

韦永成回到旅馆,见人去房空,愤怒、痛心、懊恼……各种情感涌上心头。他换上蒋华秀为他烫得笔挺的西装,习惯性地把手伸进口袋,突然摸到一张小纸条,打开一看,两行隽秀的字映入眼帘:“永成,不用担心我,我相信,任何力量都无法把我们分开!”一个个字就如同那天攀山时坚定的脚印,韦永成的眼睛湿润了。

这时,韦永成突然想起了蒋华秀说过的一句话:“我们攀越爱情之山如遇到困难,也许婶婶救得了我们。”她说的婶婶即宋美龄。白崇禧也建议他向宋美龄求助。于是,韦永成以他和蒋华秀的名义给蒋夫人写了一封信,表明他们真情相爱、矢志不渝的决心,并附上蒋华秀装在他西装口袋中的亲笔字。

宋美龄看到信后非常感动,对蒋介石说:“既然华秀对永成一片真心,你们还逼他们分开干什么?要知道,伤害他人的感情比某财害命更可恶!”蒋介石说:“好了,就依夫人所言,让他们一起到重庆来一趟,至于给他们送点什么,夫人看着办吧。”

宋美龄叫上韦永成一道乘飞机去西安,接蒋华秀到重庆,并亲自为他们主婚,这对有情人终成眷属。成婚后,蒋华秀远离政治,倾心兴办教育。两人鹣鲽情深,白头偕老。

敢于追求一份因缘,以爱第一,世界也就又有了爱的佳话和传奇。■

(郭旺启摘自《人生与伴侣》) (责编 子衿)

猜你喜欢
宋美龄蒋经国蒋介石
从私家书信看宋美龄的婚姻观
宋美龄的“美丽吃货经”
蒋经国不用日货
宋美龄——中国抗战中一位睿智坚毅的女性
蒋经国统驭台湾情报特工
蒋介石为八路军改名的真实目的何在?
叶剑英与蒋介石分道扬镳
二十年代初蒋介石访苏纪事
蒋介石阅兵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