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爱国主义”的历史、现实及其影响

2015-02-12 15:41戴韶华
特区实践与理论 2015年2期
关键词:民族主义爱国主义国家

戴韶华

“新爱国主义”以及“新民族主义”的“新”并不仅仅是一种词语的修饰或新旧的对比,而是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内涵和时代变化,探究这种变化的原因及其影响可以使我们更深刻认识和了解国际国内形势,为民族精神传播、中华民族凝聚力提升和爱国主义教育提供有利的引导。

一、“新爱国主义”的源起及其变化

“新爱国主义”或“新民族主义”的提法既有意识形态的差异,也有宣传策略上的考虑和中外理解上的差异,但两者在现实中并没有实质性的区别,这里的国家与民族是一致的。在中国的官方话语中,对西方或海外所称的具有排外、扩张、非理性等特点的“民族主义”,一般会加上一个修饰语,常常称为“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把对国家、民族整体、社会制度、象征等方面的热爱、忠诚和归属感称之为“爱国主义”。两者在使用上表现了不同的意图,西方国家用“民族主义”来描述我国建国以来的爱国行动,就明显的表现了背后的观念差异,它们更多强调的是民族主义的消极方面,而大陆目前主要是指积极意义上的民族主义。因此,即使使用同样的词语,也需要参照相关的语境和背景。

早在建国之初,就有“新爱国主义”的提法。这时的“新爱国主义”的内涵,是基于新中国的成立,中国人民终于摆脱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侵略、剥削和压迫,开始了社会主义的道路。“新爱国主义”(教育)运动是建国后国家重建的核心内容之一。在抗美援朝中,这项运动更强化了社会重建和国家认同。这里的“新”代表了一种转折性的变化,特别是领导阶级的变化,表明与国民党领导下的民族国家的比较,新道德观、历史观、价值观的树立;与资产阶级民族观相对比的国际主义观,亲苏抗美等。因此,也是一种新的国际观。[1]当时认为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是统一的,是社会主义性质的,而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是统一的,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不仅如此,如果从更大的社会背景和社会运动的角度来看,中国的“新爱国主义”也是中国近代以来从传统向现代变化的体现,是与西方民族主义发展不同的逻辑和时代环境的体现。

改革开放意味着中国发展重心的变化和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国家与社会关系有了新的变化,民众有了更强的自主性和表达维护自身权利的需求。在民族主义的路径和逻辑中,国家主权和人民主权是结合在一起的,因此,人们的民主要求逐步增强。国人的反思以及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更主要的是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使得在关涉中美、中日的现实、历史矛盾中表现出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因此,“当今‘新爱国主义’的出现,正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崛起在中华民族心理上的一种必然反映”。“‘新爱国主义’不同于以往爱国主义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它不再是一种弱者悲情、迷惘的抗争,而是建立在祖国日益强大的物质基础之上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的强烈抒发。”因此,“我们提倡的爱国主义,是宽容、理性、开放的爱国主义,而不是狂热、极端、狭隘的民族主义”。[2]由此可以看出,“新爱国主义”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和自身发展的阶段性,是在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基础上的民族国家复兴的一种表现,但又区别于西方民族主义的侵略性和破坏性,是中国人民族自尊自信和心理逐步成熟的体现。这种爱国热情的表达更主要是一种自觉,不是政府动员的结果,而是“民众民族主义”。新爱国主义的“新”,“时代特征上,爱国对象变为正在走向富强的社会主义祖国”,“在表现形态上,爱国热情的激发空前快捷和广泛”。[3]

西方和海外认为中国新一波的民族主义背后是全然不同的制度文化背景,具有不同的意义。因此,把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民族主义称为“新民族主义”。“新民族主义”在继承了一些传统民族主义的精神气质外,在不同的国际、国内环境下体现出自身的特征。如今的“新民族主义”总体上表现出对现有体制的认同,这一点与20世纪80年代中国青年对西方的崇拜、向往,对国内现实以及历史文化传统的激烈批评相比是一个大的转变。对外关系方面主张改变现存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要在国际事务中发出自己的声音,在世界格局中争取更多的权力和利益,建立一个符合中国民族主义情怀和国家利益的国际新秩序。因此,郑永年认为:“如果近代民族主义的主题表现为‘如何达致富强’的话,那么‘如何体现富强’能够更为贴近地表达新民族主义的主题。”[4]

二、新民族主义:西方的理解与误解

当今西方国家以西方中心视角来看待中国的崛起,感受到了“中国的威胁”,其实更多的来自一种意识形态、政治体制的对立和不信任,同时还有对中国崛起带来的世界经济、政治秩序的改变的担忧。由于这种不信任进而不确定性加上在国际矛盾、冲突中形成的民族主义情绪,使得西方认为中国出现了具有对世界和平产生威胁的民族主义。西方学者认为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的民族主义思想,邓小平也是一个民族主义者,民族主义是中国走向富强的一个工具,具有“扩张性”。[5]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崛起的“新爱国主义”引起世界的关注。这里的“新”既有国际国内政治变化的背景,又有新的表现形式和新的主体,其激烈程度更加引人关注。美国人彼得·海斯·格里斯在《中国的新民族主义:骄傲、政治和外交》一书中把中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民族主义称为“新民族主义”。90年代的年轻人在中国崛起的背景下,与80年代的年轻人的浪漫、激情和对西方的向往不同,这个年代的年轻人表现出现实、稳定和秩序的观念,这种思想变化是民族情绪的思想基础和社会基础。此外,中国的发展阶段、文化优越感以及“面子”等特点是新民族主义的历史根源。中国的这种转变成为影响中美关系的不确定因素,而中国的崛起以及激烈的民族主义更加重了美国对中国发展不确定性的担忧。这本书的目的是试图平衡中国的新民族主义一方面要承认它的历史悲情的合理性,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它的潜在危险性。[6]

西方国家对于中国的民族主义激情除了认为是意识形态的作用之外,没有真正认识到还有传统的政治文化的因素。中国的政治统治有强烈的道德因素和整体主义的价值观,这是民众和政府联结在一起的纽带。“国家,不是中国人政治社会中一个异化的对立的部分,而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已经被‘自然化’(naturalization)了。人们可以诅咒它,抱怨它,讽刺它,但却不能够想象没有它。一旦它受到外面的抨击,人们会产生认同感。抨击越强烈,认同感也越强烈。因为人们把自己看作是中国的一部分。因此我们看到,2008年春天奥运火炬传递在一些西方国家遭遇冲击时,海外很多普通的中国人会站出来捍卫自己国家的荣誉,包括那些通常被认为以自我为中心的80后的年轻人。”[7]这种刺激性的民族主义反应,是中国作为现代化后发国家,特别是遭受过殖民侵略的国家的一个重要特点。

其实,作为国家在对待历史记忆以及国际关系矛盾的处理中,国内情绪的调控也存在一个悖论。东欧剧变和苏联的解体、国内的政治风波使得中共的执政合法性也受到了威胁,在这种情况下,大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特别针对青少年和知识分子显得尤为必要。但在弘扬民族文化,不忘历史耻辱、增强民族自尊和自信心、自豪感的同时,如何防止狭隘的民族主义是需要正确处理的一个关键问题。

国内出现了一种自称“新民族主义”的声音,与以往的激烈和咄咄逼人相比,增加了一些理性的声音,但还是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对抗情绪,特别是对美国。在《对美国说不:一种健康的民族主义价值观》一书中,作者认为对美国的批评最终目的是“建立一种健康的民族主义价值观”。[8]作者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社会热点的评论,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情绪,特别针对自由主义者、普通人对国家的苛求、个人对美国的错误的或朦胧的想象、认识进行了批评,表达了对美国应该有自信和底气,更重要的是要从国家的整体利益出发,强调自我对国家的责任和奉献,只有增强了国家的实力,个人才能够受益,国家在国际社会才能够真正产生更大的影响。

香港《商报》记者毕竟的书《一个世界强国的诞生——对当代中国的观察与思考》,对当代中国新民族主义作出了新的思考和定位。作者认为,中国新民族主义的“新”表现为三点:第一,中国新民族主义反对专制主义,这一点把新民族主义与极左势力区分开来;第二,中国新民族主义反媚外而不排外,这一点把新民族主义与锁国主义的井蛙心理区分开来;第三,中国新民族主义没有组织形态,而是知识分子和普通民众的自主性认同,这一点把新民族主义与暴民政治区分开来。[9]这种理性的新民族主义反映的不仅仅是民族的激情,更反映了民众对民族主义与国家、国际社会关系的深刻认识,是一种积极的、健康的社会舆论引领。

综合来看,中美双方的矛盾主要表现在:美国对中国政治体制的批评和指责,没有理解、尊重中国人的尊严和感情,对中国直接的冒犯和围堵、遏制等,这些因素加上历史上中华民族的耻辱记忆,使得美国成了中国最主要的敌人之一;双方基于不同的历史、文化差异而形成的思想观念的区别和对立,其中包括在民族主义理解上的差异等内容。这需要双方在理念、政策乃至文明之间不断深入交流和沟通,才能更多达成共识。

三、新爱国主义的表现及其发展趋向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民族主义思潮中,网络民族主义是一个新的社会现象,并产生了意想不到的社会效果。2008年“3·14”拉萨严重暴力事件和奥运圣火传递受阻事件发生时,海内外的中国人空前广泛地团结起来,其民族热情远远超出西方的想象,特别是借助互联网形成了更便捷、更广泛、更及时的传播,创下了中国民族主义的三个“前所未有”。第一,地域之广泛前所未有;第二,观点之一致前所未有;第三,效果之显著前所未有。[10]特别是以学生和年轻人为主体,他们通过网络相联系,进行了声势浩大的抗议和游行,并把自己的行为称为“新爱国主义”。中国各族人民在维护祖国统一、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方面所表现出的高度自觉和责任意识,标志着中华民族爱国意识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对此,海外有媒体认为,“中国的民族主义不仅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爆发,而且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中国人当中的‘新爱国主义’。”这种爱国主义与他们传统观念中的想象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中国人对维护领土主权的决心和对西方偏见报道的愤怒或许受到了多年来政治宣传的影响,但并非总是源于上层授意。事实上,互联网的普及使民众获得了影响媒体的力量。[11]青年人的这种表现让西方重新认识中国。“这一阶段网络民族主义最突出的特点是:80后的青年最先承担起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责,成为反击西方新闻暴力的主力军。网络民族主义者改变了以往‘刺激—反应’的被动状态,开始用更加理性务实的方法主动出击,与西方媒体争夺国际话语权。”[12]

与此相适应,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舆情最大的变化之一就是从80年代的“逆向种族主义”转变到90年代以来对西方的强烈反感。一些人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还表现为知识分子从80年代主流的自由主义思想的分化和转变。网络民族主义的出现,特别是非理性的言论和表达既有偏激、令人担忧和造成国内外负面形象的一面,同时也是国人尤其是年轻人激情表达的正常反应,特别是没有硬性外在压力和约束的一种表达,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政治参与。在缺乏有效政治参与途径的情况下,由于网络的声音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和较强的社会影响,这样的舆论压力的确也起到了推动宏观政治发展和微观事件解决的作用。事实上,在民族主义的争论中,在对现实理性自觉不断增长的过程中,常常会看到一些更加冷静、宽容和深入的思考,这些都是我国和平发展的良好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知识界和大众思潮成功地实现‘转向’,中国政府明确将‘在21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目标来凝聚海内外华人的力量,以民族生存和发展为核心焦点的讨论趋于成型。”[13]其实,争论不仅仅局限在民族主义问题上,在更广的范围内和更深层的问题上还有许多相关的讨论。

20世纪80年代末期,爱国主义教育的确是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之一,在意识形态中具有直接的推动人们对党、祖国、社会主义的认同的作用。如果说毛泽东时代对战争威胁的强化是为了完成革命力量的阶级动员,80年代以来的相关宣传则是为了把这种近代史的耻辱与创伤转变为一种民族复兴动员。同时,尤其强调了对社会主义的渗透、颠覆、西化、分化阴谋的警惕。尽管仍然强调全球化和开放的重要性,但在意识形态领域一直保持高度的敏感。在新的世纪,在反对社会民主主义思潮、反对普世价值观、反对新自由主义、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等思潮方面同样针锋相对。从反对的国家来看,主要是美国和日本。爱国主义教育对于国家的稳定和长远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但对于出现的激烈的民族主义情绪,国内外表现出了一定的隐忧。因此,需要反思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需要在培养青年人理性爱国、逐步成长为具有爱国热情同时又有社会责任感的理性公民上探索出一条发展道路。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民族爱国主义热情,表现出了对国家、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和维护,但无论是爱国激情还是自我优越感的强化,一方面在某些方面与国家的发展战略有些不协调,另一方面也并不能把整个社会的情绪、精神和价值凝聚和整合。因此,这说明我们的“新爱国主义”的思想仅仅是表面的一种积极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需要进行积极的引导,使之成为国家发展的动力,同时更需要的是能够符合公平、法治、权利、人权等世界主流文明的价值以及体制上的发展,才能使人们无论从思想上还是在现实社会生活的感受上能够产生积极的认同和受到无形的教育。

中国的民族复兴需要的不仅是中华民族认同的历史文化载体,更需要的是在公民个人权利基础上的民主法治国家的构建。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的是体制的转变和思想、价值、精神的重塑、社会关系的调整,最终形成一种心灵的归属、价值的认同和精神的凝聚。从根本上讲,现代民族国家的爱国主义必须是超越党派、信仰、阶级、族群和地域的爱国主义,也就是以现代公民身份为基础的爱国主义。只有具备了这样的爱国主义,中国才真正有了一个现代民族国家的立国之本。因此,中国要想真正成为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迫切需要一个超越党派、阶级、信仰和族群的“新爱国主义”。新一届领导人展现出来的爱国主义正是这样的“新爱国主义”的雏形。

[1]何吉贤.“新爱国主义”运动与新中国“国际观”的形成[J].文化纵横,2014(4).

[2]梅宁华.中国崛起“新爱国主义”绝不等同“极端民族主义”[N].北京日报,2009-8-3(17).

[3]危丽萍.当代中国新民族主义思潮及其对外关系的影响[D].西南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06,19~20.

[4]郑永年.中国新一波民族主义——根源、过程和前景[C].林佳龙,郑永年.民族主义与两岸关系——哈佛大学东西方学者的对话[A].台北:新自然主义股份有限公司,2001:24.

[5]王东等.狭隘民族主义,还是放眼世界的爱国主义——对海外邓小平研究提出的一个挑战性问题的分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3(5):36~38.

[6]Peter Hays Gries.China's New Nationalism:Pride,Politics,and Diplomacy[M].Berkeley/Los Angeles/Lond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5:12.

[7]童燕齐.中国政府与百姓——政治学研究劄记[J].观察与交流,2008(22).

[8]闻道.对美国说不:一种健康的民族主义价值观[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3:5.

[9]杨锦麟.近看中国正在掀起的网络民族主义[N/OL].南 风 窗,2003-10-16,http://news.sohu.com/56/08/news214520856.shtml.

[10]叶海林.藏独事件引发网络民族主义[N/OL].国际先驱导报,2008-04-15,http://2008.qq.com/a/20080415/000194.htm.

[11]Emily Parker.中国自下而上的“新爱国主义”[N/OL].华尔街日报,2008-04-11,中青在线.青年参考,http://news.ifeng.com/ world/2/ 2008 04/0411_2591_486697.shtml.

[12]束凌燕.从“情绪发泄”到“理性出击”——当代中国网络民族主义的图景呈现[D].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41.

[13]房宁,王炳权,马利军等.成长的中国——当代中国青年的国家民族意识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70.

猜你喜欢
民族主义爱国主义国家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把国家“租”出去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韩国历史编纂学中的民族主义
三民主义之民族主义浅析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
煽动民族主义情绪 被疑与政府演双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