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帛书〈黄帝四经〉》人格理论看道家人格思想的双重整合

2015-02-13 09:40奚亚丽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11期
关键词:帛书黄帝圣人

奚亚丽

(吉林师范大学 政法学院,吉林 四平 136000)

从《帛书〈黄帝四经〉》人格理论看道家人格思想的双重整合

奚亚丽

(吉林师范大学 政法学院,吉林 四平 136000)

《帛书〈黄帝四经〉》是道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人格理论弱化了老庄形而上的理想人格追求与列子形而下物质享受二者之间的矛盾。它追求内外兼修的抱道执度人格,从形而中的层面把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个体价值的彰显与群体利益的平衡、人的精神内在提升与外在社会和谐、人格行为表现的无为与无不为中和,使人格逐步丰满和完善,在提升人格境界的同时也使人获得更高层次的自由。

道家;自然;自由;人格

一、道家人格论研究综述

道家人格思想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之一,因为道家的人格追求能够使人在激荡之余,保有清醒的头脑,似一股清泉涤荡灵魂。以往对道家人格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老庄,并将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人格归纳为五种类型。

一种是自然人格说。这种人格的界定主要是与儒家的伦理人格对比而得出的。儒家重伦理、道德,认为道德的完满才是人最理想的人格类型,并以遵守社会道德规范为最高表现形式。而道家的自然人格彰显了人的个体与自然生命价值,以合道为根本追求,实现人道随顺天道,天道法自然的人格诉求。

一种是自由人格说。此种人格主张超越有形的物质世界的拘限、超越世俗、超越自我,达到精神境界的高度自由,实现与宇宙万物融为一体的完满人格。而此种人格流于世俗就会变成自由主义者,而成为只追求世俗的享乐,西晋时期就是典型。

一种是隐士人格说。老子、庄子强调不以物累形、全性葆真、返璞归真、不为先等主张来看“将道家理想人格概括为隐士,是比较合适的”。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王博先生在其著作《庄子哲学》中,把庄子作为第二种隐士——心隐的代表;还有一些是隐于山林超然自处的隐士,如鬼谷子、吴太伯、宁武子、黄石公、楚狂接舆、桀溺、荷蓧丈人、商山四皓、河上公、郑朴、严遵、严光、孙登、郭文举等人;还有一种隐士是将自己隐于朝廷,如东方朔,他是“陆沉于俗,避世金马门”,就是在享受世俗社会的种种快乐的同时,保持独立的或是他自己认为的隐藏起来的心灵。

一种是圣人说。儒家的理想人格称为“圣人”,儒家的“圣人”人格是那种道德修为极高的人。道家的理想人格也称为“圣人”,然而,儒道是有区别的。道家老子、庄子的理想人格都是圣人,所不同的是,老子的“圣人”人格是与自然合一的,一切随顺自然,不做任何妄为,这样才是最合道的。庄子的“圣人”人格是“不从事于务,不就利,不避害,不喜求,不缘道,无谓有谓,有谓无谓,而游乎尘垢之外”。也就是摆脱事物利害乃至仁义礼乐的外在束缚,超脱自然的、社会的、个人的种种局限,从而追求一种形而上的逍遥之游,追求一种从心理到精神的自然、自由之境。

一种是抱道之士说。胡孚琛、吕锡琛在其著作《道学通论》中,考察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些精研道学或人生哲学追循着道家精神的人的人格特征,总结了如下几类:老聃、杨朱、列御寇、庄周、关尹子等是最具道家特色的哲人;而墨翟、张衡、葛洪、孙思邈、祖冲之、华佗、贾思勰、沈括、宋应星等属于应用道学的高深思辨方法,穷究物之理而在自然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各行业的科学家;而诸如黄帝、汉文帝、唐太宗等是精研道学的南面之术,而在历史上口碑极好的帝王;还有就是具有雄才大略,而为帝王师者,如姜子牙、张子房、陈平、诸葛亮、徐世、李靖、魏征、刘伯温等;还有精研道学而出色的军事家、外交家者,如孙武、孙膑、苏秦、张仪等;还有终身弘道而为一代教主的张陵、寇谦之、陆修静、王重阳、丘处机、王常月等宗教家;有终生修道而达于仙人境界者,如魏伯阳、钟离权、吕洞宾、张伯端、张三丰等内丹学家;另外还有精研方技术数而具有奇功异能者,如左慈、葛玄、介象、叶法善、袁天罡、李淳风、张果、王文卿、莫月鼎、郭璞等都名重一时;还有博学多才而为学人,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影响至深至远的人物,如司马迁、王充等人;还有以道学开发智慧而成为文学艺术家,且在日常个人修为追求中具有道家风骨的人物,如王羲之、陶渊明、李白等文人墨客;还有修习道术而为养生家者也不乏其人。一直以来,对道家人格的研究都是经久不衰的,作品也是层出不穷,其大体都可归入上述五种类型中。以上对于道家人格概说不可谓不全面。然而,老庄的人格追求并不能涵盖整个道家的人格类型,《帛书 〈黄帝四经〉》的人格特点就有别于老庄,且对现代人的人格塑造有一定借鉴之用。

二、《帛书〈黄帝四经〉》内外兼修的抱道执度人格

《帛书〈黄帝四经〉》是指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老子》乙本卷前四种古佚书,它们分别是《经法》《十大经》《称》《道原》。 在《帛书〈黄帝四经〉》中,同样有“圣人”的称号,但“圣人”并不是帛书《四经》最理想的人格追求。帛书《四经》的最高宗旨在成就“帝王之道”,而这个“帝王”是“圣人(境界最高)”与“执道者(重于实务)”的融合。

在帛书中,对执政者的称号有几种,它们各代表不同性质的内容:主、人主、主上、君,这些是对国君的一般称呼;危者、霸者、王者、帝者,是以国君对臣子的态度来衡量国家状态;执道者,指的是能执道的人主,强调人主能体道而行;圣人,是万物中具有慧智,可以通同天地者,也是使万物与天地合一,展现周袭不盈的宇宙秩序的重要媒介。

1.无为与虚静

《道原》论道:“虚其舍也,无为其素也。”“上虚下静而道得其正。”上虚,是说天之道虚,动而愈出;下静,是指地之道静,长养万物。上虚下静,天地各有规律,人主法天地规律以静作,则道亦得其正。还有《十大经·□》①帛书中不可辨识或无法补出的残缺文字,释文中用□代替;异体字、假借字,在释文中随文注明,用( )标出;根据上下文义或参照其他古籍补入的以[]标出。有:“欲知得失之请 (情),必审名察刑(形)。刑(形)恒自定,是我俞(愈)静。事恒自 (施),是我无为。静翳不动,来自至,去自往。……万物群至,我无不能应。”这里的“(虚)静”与“无为”是以“应物”为目的。所谓“应物”,是指人主通过审名察刑(形)以观物之动静变化,判断得失之情。“道”的特质是“虚”与“静”的完美整合;而“虚静”在君主就是无欲无为,在百姓就是宁心安性。在《经法·道法》篇中也有相近的例子:“故执道者之观于天下殹 (也),无执殹(也),无处也,无为殹(也),无私殹(也)。”无执、无处、无为、无私,都属于无为之境。《经法·道法》还有:“故执[道]者能上明于天之反,而中达君臣之半,富密察于万物之所终始,而弗为主。故能至素至精,悎(浩)弥无刑(形),然后可以为天下正。”执道者对上的天之道的特性是明了的,中能够依道处理好君臣之间的关系,下又能对现象界的万物的变化周密审察。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些,都是因为执道者能够执虚守静,具有无为的特质。

2.持守道境

帛书作者认为能够通同天地之精微,具备察稽知极的智慧,就是持守道境。即“精微之所不能至,稽极之所不能过。故唯圣人能察无刑 (形),能听无[声]。知虚之实,后能大(太)虚。乃通天地之精,通同而无间,周袭而不盈。服此道者,是胃(谓)能精。明者固能察极,知人之所不能知,人服人之所不能得。是胃(谓)察稽知极。圣王用此,天下服。”再精微的东西也达不到 “道”的境界,再至极的东西也不能超过“道”。而只有圣人才能察知、体悟无形、无声的“道”。懂得了虚静无为的实际内涵,才能达到虚静至极的境界,即大虚。而大虚是虚而有实的,“道有原而无端,用者实”,“道无始而有应”。能体大虚者,便能体悟“道”之不离天地万物,与天、地、人合一的奥妙,即“通天地之精”。圣人掌握了这个“道”,便能使天地万物合一,展现周袭而不盈的宇宙秩序。而圣人如何才能掌握此“道”,“察稽知极”便是功夫。“察稽知极”是指对自然界中事物的全面、本质的认识,相当于《经法·论》《名理》所谓的“见知不惑”。如何“察稽知极”便是圣人“至神之极”的智慧:“[强生威,威]生惠(慧),惠(慧)生正,[正]生静。静则平,平则宁,宁则素,素则精,精则神。至神之极,[见]知不惑。帝王者,执此道也。”从“强生威”到“正生静”四句是“治人”,从“静则平”到“精则神”五句是“正己”,通过“正己”功夫的修养,人的境界就会提升,通过静、平、宁、素、精,最终达到“神”的最高境界。此处的“神”是指“道”的神妙作用以及精神智慧的双重含义。《经法·名理》有:“道者,神明之原也。……神明者,见知之稽也。”神(神明)以“道”为原,达于“神”的境界,就如同体悟道境,能体悟道境,便能发挥“道”的神妙作用,对事物的认识便不会迷惑。作为帝王,所执守的便是此“道”。

3.处于度之内见于度之外

圣人的智慧如何表现在通同天地之精?《经法·名理》有:“神明者,处于度之内而见于度之外者也。”可见,这里“度”是至关重要的。

“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度”指的是天道度数、占验吉凶的术数,还有从天道度数引申的“八正七法”、度量、权衡与法度,属于内容可知者;广义的“度”指参天、地、人,因天时以为静、作之稽,具有总原则、总法度之意。度分内外,“度之内”,相当于狭义的度;“度之外”相当于广义的度。“神明者,处于度之内而见于度之外”,说的是通过圣人的智慧,充分发挥“度之内”“度之外”的作用,也就是前述的“持守道境”的意思。即《道原》:“抱道执度,天下可一也。”执度,指的是执政者掌握总法度以治国,此处的“度”取广义。《经法·六分》:“主执度,臣循理。”“度”在此包含有狭义和广义,除了强调人主掌握总法度以治国外,还有执六顺六逆以生杀、赏□、征伐,此处对所谓逆、顺的分判,则需借助具体可操作的“度”以为公正依凭。

执度的目的,在于要求“名实相应”“尽知请(情)伪”“是以守天地之极,与天俱见,尽□于四极之中,执六枋(柄)以令天下,审三名以为万事□,察逆顺以观于 (霸)王危亡之理,知虚实动静之所为,达于名实[相]应,尽知请(情)伪而不惑,然后帝王之道成。”执六枋(柄)以令天下,审三名以为事之应,这都可以归为具体可稽的“度”。执度以治,则能“达于名实[相]应,尽知请(情)伪而不惑”,成就“天下一”帝王之道。

三、道家人格思想的双重性整合

1.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是统一的

在人的内心深处,涌动着过高尚的、道德的生活的精神需求,却又潜藏着按照自己的自然本性去生活以安顿心灵的渴望。此种双重性体现的就是老子、庄子、《帛书〈黄帝四经〉》的人格追求都在不自觉间遵循、坚持着道家的“自然”真理,而最终却追求了各自不同的“自由”生活。老庄所追求的自然人性观,揭示的是人与生俱来、自然天成而不着人为色彩的真性情和本初状态,这是一种高层次的人的本真的坚持,而不是人低层次的生物本能性。

老子把一切都交给了自然,此处的自然是指事物的应有本然、自己而然的状态,又可称之为“真”,不虚伪,不造作。与“真”相对的便是“伪”字,“人”“为”成“伪”,故老子反对“人为”,主张尊重自然,道法自然,提倡顺其自然。老子认为,“自然”是道的存在状态或内在属性,“自然”就是“道”,“道”就是“自然”。老子认为人性重在自然,自然而然,天生本然。“自然”是老子哲学也是道家哲学的最高原则和中心价值。而人的主观能动性在老子那里是被否定的,老子认为人的主观就是“人为”,这就违背了“道”的本性“自然”。

庄子是让人回归自然,因为自然是生命的最高境界,自自然然,不矫揉造作,不掩饰,不虚假,这才是最好的一种生命状态。而人是与万物齐一的自然体,与其他一切动物、植物都是平等的,这里庄子主张摒弃人的主观对人与物的区别,因为人总是把自己凌驾于一切物之上,这就造成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身的异化、分离,把自己孤立起来,痛苦也就产生了。人若活得自然、健康、快乐、自由,就要回归人的自然本性,回归到人与物的共同舞台——大自然,并与万物融为一体。既然人之为人,就更要有所超然,在心灵上无所羁绊,才是真正的自由,才能够真正成就一个具有高尚自然性的“圣人”的追求。

《帛书〈黄帝四经〉》的自然主张顺势自然,顺自然而自然,要把握时机,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这也是需要智慧的,就是要对“道”有自然的、纯然的、超然的把握,才能获得最后的成功,即自然性与社会性的高度统一。

2.个体价值的彰显与群体利益的和谐统一

黄老道家追求身国同治,如《帛书〈黄帝四经〉》追求的是执道者在个人修为上的自我完满同时,且追求政治上的和谐治世;而老庄追求的是个体价值的践履。老庄对身心超越的追求以超越世俗分别为起点,他们所要超越的世俗包括:万物之分与物我之别、善恶之分与是非之别、生死之分与苦乐之别。庄子认为,当主体超越了这些分别以后,身心会获得极大的解脱,会感觉与天地之道相融合,与自然之变相和谐,达到逍遥无待、绝对自由的境界。这种生命境界观重在追求生命个体价值的实现,它能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但缺乏社会关怀。《帛书〈黄帝四经〉》所代表的黄老道家对老庄单纯追求个体自由的生命境界观进行了矫正,强化了生命的社会责任感,追求生命的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重实现即所谓 “身国同治”。庄子提倡思想解放、精神自由,把目光投向自我,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个性凸显。然而,人在保持自己个性的同时与他人和谐、与群体融洽也是一种健全人格的体现。

3.人生价值的实现应该是内在与外在的合一

人生价值有不同的层面,每个人根据自己的不同人生经历、体悟,可以选择不同的生存方式。

老子认为,人的价值并不取决于对主体而言外在功名利禄的追求,也不取决于人的内在主观是否追求向上与否,而在于主体与客体接触过程中,人能够遵循客体的本有状态并欣然接受,以一种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主体与客体的统一的自然方式,达到与“道”的不谋而合。老子追求自然,也就是万物的本态,与“道”通同作为人生的最高价值取向。

庄子以追求精神的自由作为人生价值取向。庄子看到了人内心的焦虑是因为追求外在的功名利禄所造成的,人的内心应该是平静的、平和的,在此种状态下,人的内心是能够依循道体的,人这时才是幸福的。然而,由于文明的发达,人与自然、与社会、与他人、与自身逐渐“异化”,人越来越纠结于对外在的上下求索的躁动与内心宁静平和的分离的痛苦中无法自拔,于是庄子采取了淡化、忽视甚至取消外在事物在内心的主观认定,只关注内心的感受,使自己的内在与“道”相合,并循道以达到悠游自在的境界。

《帛书〈黄帝四经〉》看重的是类似于儒家的内圣外王之道。帛书《四经》是黄老一派的代表作之一,具有兼采各家所长的特点,因此对人生价值的追求更客观实际。它的内圣外王有别于儒家的表现,儒家让人主观一直保持高度的警醒,不可有须臾的放松,似拦坝积水;而《四经》是顺其自然而为的,是依势、循道、适时的,没有强迫性,似涓涓细流自然汇聚。人格的形成有与生俱来的因素,而外在环境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同是生于战乱纷争的时代,各家各派都在为社会的整体出路殚精竭虑,试问有几人能真正置身事外,不做他想。老庄所选择的生活方式,设计的人生理想,也许正是因为对外在现实的无能为力的一种逃避选择,而《四经》审时度势,在平衡内在冲突的过程中,使自己的人格达到完满,既实现了人内在精神修为的提升,又完成了外在社会和谐的实现。

4.人格的无为与无不为统一

陈柱《诸子概论》分道家之流派为四种,即有为派,无为而无不为派,无为派(任天、纵欲、遁世),无不为派。有为派包括黄帝、伊尹、太公、鬻熊、管子等人被伪托的著作;无为而无不为派为老子,无不为即有为,所以黄老之学近似;庄子任天,杨朱纵欲,《战国策·燕策》所记陈仲子遁世,皆属无为派,无为派虽与《老子》同有“无为”,但《老子》通过“无为”而达到“无不为”,归结为有为,庄子则以“无为”为终极目的。“无不为派”是韩非子,已是法家了。老子讲无为,但其最终是成就无所不为,他主张统治者的统治方式应该是“无为而治”,对百姓不做过多的干预;庄子讲绝对无为,将人完全回归给自然;《帛书 〈黄帝四经〉》讲究顺势而为,即在无为中适时、适度地把握有为,他对老庄的纯然的无为给予了补充和完善,主张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依道而为,给予了统治者以行为方式的指导,以使其达到完满的至高境界,即有为与无为的真正整合。

四、结语

通常情况下,大家都会觉得道家人格缺少儒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情怀,儒家人格缺少道家悲天悯人的自然情怀。而事实上,道家人格理论在《帛书〈黄帝四经〉》出土后,在保有自身人格特色基础上,弥补了儒家治平的政治情怀。

老庄的自然、自由属于一种形而上的精神追求,在我们生存的现象界是很难实现的;而在不同时期都存在着更多的形而下的物质享受追求,此种追求导致人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扭曲,使人格发生畸形,更是不宜提倡的。《帛书〈黄帝四经〉》选择形而中的统合二者,使得人格逐步丰满和完善,由具有此种人格的人构成的社会,定是一幅合道的和谐美景。

[1]陆玉林,彭永捷,李振刚.中国道家[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8.

[2]张松如,邵汉明.道家哲学智慧[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

[3]李宗桂.中国文化概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

[4]王博.庄子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胡孚琛,吕锡琛.道学通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6]庄子·齐物论[G]//二十二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7]朱哲.先秦道家哲学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8]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经法[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6.

[9]陈鼓应.黄帝四经今注今译·道原[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10]陈柱.诸子概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徐星华)

Silk From the Four Classics the Yellow Emperor Double Integration of Personality Theory the Taoist Personality Thought

XI Ya-li
(college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Jilin normal university,Siping,Jilin136000,China)

“Silk”yellow emperor four classic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aoist thought,the personality theory weakens the ideal personality of zhuang zi metaphysical pursuit and example but bottom material comforts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m.Its pursuit of inside and outside and repair the holding way of personality,from the form and the level of the natural attribute and social attribute,the individual value and group interests,the balance of the human spirit internal promotion and external social harmony,personality,behavior his inaction and neutralization,gradually plump and perfect personality,personality of ascension as well as make people get a higher level of freedom.

Tao;nature;freedom;personality

B223

A

1008—7974(2015)06—0106—05

2015-07-05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吉林省城镇化进程中生态伦理问题研究”(2014B122)

奚亚丽,女,吉林九台人,中国历史文献学博士,讲师。

10.13877/j.cnki.cn22-1284.2015.11.023

猜你喜欢
帛书黄帝圣人
帛书《黄帝四经》之“道”的“入世”特征
“清华简”又爆“猛料”蚩尤竟是黄帝之子
论中医文化的守正与创新——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黄帝内针为例
梁潮印簵·钟鼎文帛书人物传写
楚帛书近十五年研究简述
官场圣人范仲淹
涿鹿黄帝泉(外三首)
官场圣人范仲淹
East–West Culture through the Eyes of a German Scholar
不以己善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