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图书馆应对MOOC的策略及启示

2015-02-13 22:44东南大学图书馆江苏南京210096
图书馆 2015年3期
关键词:图书馆资源信息

陆 美(东南大学图书馆 江苏南京 210096)

·国外图书馆·

美国图书馆应对MOOC的策略及启示

陆美
(东南大学图书馆江苏南京210096)

〔摘要〕面对给高等教育带来巨大冲击的MOOC,分析图书馆在MOOC环境下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结合美国图书馆界对于MOOC的认识、讨论以及多角度支持的实践,建议国内高校图书馆在课程支持、信息素养培养、教参建设、版权服务等方面融入MOOC,并提出了具体的支持手段和方法。最后,针对我国高校MOOC开展的实际情况,提出图书馆参与MOOC教学服务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MOOC高校图书馆课程建设信息素养培养版权支持

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以下简称“MOOC”)是一种具有大量学生交互参与、基于网络开放式资源获取的在线课程,除提供视频资源、文本材料和在线答题外,还为学生提供各种交互性社区。[1]2011年,MOOC引发了学界和公众的广泛关注,2012年《时代周刊》的报道更是让其名声大噪,其后呈爆炸式发展。MOOC将全球顶尖高校的优质课程资源在互联网上公开,促使教学和学习模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世界各地著名高校纷纷加入到MOOC行列中来。作为教学支持部门的高校图书馆,面临一个改变其服务和在线教育关系的新机遇时,图书馆将扮演怎样的角色、如何服务于MOOC,是值得探讨的课题。[2]

1 MOOC发展对图书馆的影响

在馆藏与内容发展、新资源与文化遗产的获取与管理以及用户服务的延伸上,高等教育环境的变化持续对图书馆产生影响[3]。MOOC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全球资源走向开放存取,高校对自身也有了重新定义。这种改变对图书馆提出了许多不同于传统教育的全新服务要求,必将对传统图书馆服务理念、服务方式带来一系列深刻的变化和严峻挑战。高校图书馆是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场所,当MOOC运动兴起和发展后,人们可以在网上方便、优惠地获得高质量的教育信息,或许将会削弱图书馆的教育职能。但同时,MOOC对图书馆也是机遇。若图书馆能够参与、提供优秀的在线课程或指导更多的开放获取,则会吸引更多人关注图书馆。[4]然而,图书馆才触及MOOC,关于如何融入MOOC环境尚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1.1服务受众过于广泛

MOOC的受众群远远超过学位颁发院校所提供的传统在线课程的受众群。在面对大量授课学生人数的挑战下,对于一直占有着资源优势但服务重要性常处于弱势的图书馆来说,大规模在线服务将很难嫁接到MOOC中,或者有效地完成。

1.2第三方平台限制

MOOC平台多为第三公司运营(最著名的如Coursera、edX和Udacity等),这带来了诸多技术和专利问题。这些平台设计初衷更侧重于教师短视频的提供及学生的自助型互动,导致图书馆员很难提供嵌入式课程计划或者“咨询图书馆员”服务。这意味着,如果图书馆员要参与到大众网络课程中,他们对不同网络环境中的不同课题须另外计划作业。[5]

1.3版权协议和许可范围的限制

在网络教学中涉及第三方内容,必须得到授权或许可。Coursera为避免法律纠纷,就明确声明所有内容必须版权清晰。而教师提供的教学参考资源,除了开放获取外,有部分是各高校订购的数字资源,它们将因版权协议和许可范围的限制,无法被大部分注册的学生访问。高校图书馆需探索出更多开放获取的途径。

1.4馆藏资源形态问题

MOOC环境提倡的自主学习教学方式,使得教学参考资源更趋向于数字化,这对于尚存有大量纸本资源的图书馆,需寻求版权许可条件下的形态转化。

解决好上述问题,才能使图书馆真正成为MOOC团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提升图书馆的社会地位。当前,高校图书馆首先应重视MOOC的发展,分析并调整自身的发展战略,以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

2 MOOC环境下美国图书馆服务解决方案及应对策略

2013年3月18日,OCLC 举办了“MOOC和图书馆:众多的机会还是巨大的挑战?”的专题研讨会,大部分与会学者认为图书馆应当积极参与MOOC,并将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6]同年,美国图书馆协会( ALA)图书馆馆藏与技术服务分会( ALCTS ) 举办了主题为“为MOOC做准备:为什么图书馆应该关注”的网络研讨会[6],旨在帮助图书馆员了解MOOC运动的复杂性,学习如何辅助学生和教师参与MOOC,熟悉与MOOC有关的版权和知识产权要求,了解MOOC的前景等。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图书与信息科学研究生院的副院长Linda C. Smith教授指出,“图书馆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为MOOC做出贡献,如参与版权、许可和开放存取问题的讨论,为课程设计和制作提供帮助,甚至是将图书馆员‘嵌入’MOOC 环境中,从而向学习者提供信息支持”。[7]

伴随着对MOOC的热烈讨论,美国图书馆也探索了一系列举措以彰显图书馆在MOOC中的作用。

美国洛杉矶公共图书馆将MOOC服务纳入其最基础的服务计划中,并将努力提升读者学习积极性写入其最新的发展规划中,打造成家庭作业、读写能力、在线辅导和MOOC学习的支撑中心。此外,它还尝试独立制作MOOC课程,如“缝纫与烹饪”。维克森林大学的Z.Smith Reynolds图书馆推出了一系列强调终身学习技能的课程--ZSRx[8],该馆还与其他高校合作探索了其他主题的课程,如小企业研究与数字出版。2012年杜克大学图书馆的版权与学术交流办公室开始尝试如何为在校师生提供MOOC环境下的版权支持服务,包括:“合理使用”的指导及咨询服务,制作了“版权指南”并帮助教师判断“合理使用”的范畴;辅助查找可替代的开放获取资源,并按照学科、资源类型等方式分类汇总常用的OA资源,鼓励教师积极使用该校的开放获取仓储;与出版商及作者协商,利用数字版权管理获得出版社授权,对于课程中必须要用到的第三方版权资料,则提供版权许可的申请服务。此外,斯坦福大学图书馆通过学术计算团队为MOOC制作提供视频支持服务、加州伯克利分校图书馆成立MOOC项目工作小组,为本校的MOOC课程提供内容支持及检索技能培训。综上,美国图书馆界关于MOOC环境图书馆服务的解决方案主要包括:图书馆员与MOOC教师积极合作;给教师提供图书馆网站上“教程”和“研究向导”链接的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提供版权支持服务及开放获取资源的整理;图书馆自身开设MOOC课程等。

3 中国高校图书馆如何服务于MOOC

2013年是中国的MOOC元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先后提供了来自学堂在线的MOOC课程,推动了国内MOOC运动的加速发展。同年9月中国式MOOCs长三角论坛在复旦大学举办,共97所内地高校开始共享课程。然而,目前国内的MOOC仅提供了构成课程要素的讲座录像这一部分,教材、内容目次、教学设计、评估项目、效果产出等学习环节,以及本该由学校图书馆提供的配套性学术及非学术活动都是缺失的。面对声势日渐宏大的中国MOOC,国内高校图书馆应该凭借着自身的资源优势,借鉴美国图书馆的应对策略,提供个性化的优质服务,让MOOC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1课程支持

图书馆对MOOC最直接的支持就是为教师提供资源和技术方面的帮助,指导学生获悉MOOC学习平台。前者属于课程支持范畴,后者则为信息素养提升范畴。当前课程建设的主要问题出现在操作复杂、资源缺乏、隐私管理和加密视频难以操作、教学资产流失、课程编辑服务缺少、建设过程缺乏监控等方面。高校图书馆员首先要熟悉MOOC学习平台及其各种制作试听设备、原始素材编辑软件、制作和编辑方法等,之后对并不擅长制作技术的教师进行技术支持和帮助。尽管高校有教学技术中心等支持机构,但图书馆作为整合资源、技术和服务的部门,可以更好地服务于教师。其次,高校图书馆还可联合教务处及其他相关机构,以设立项目的方式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MOOC平台。此外,高校图书馆利用自己的门户网站、Libguides等平台,通过与教师、教学管理机构合作来展示课程总体设计和实践,实现教学计划、效果的展示和资源共享。

除提供课程技术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外,高校图书馆还可结合课程特点提供课程资源使用、快速适应新的授课形式等方面的咨询、交流和指导。图书馆还可深度嵌入课程中,与教师合作,共同分析学生可能出现的信息方面的问题并做出解答,形成FAQ或指南性文字资料供学生们参考。究其实,与目前广受赞赏的图书馆嵌入式PBL教学(Problem-Based Learning,基于问题的教学) 类似,馆员需协同挖掘问题,解答问题,成为教学的合作伙伴。

MOOC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信息,包括教师制作的声视频和使用的文字材料、学生产生的内容(如作业)、案例讨论及衍生的学术产出等,其中不乏有价值和需要长期保存的资源。作为肩负着保存机构信息和知识资源重任的高校图书馆,应该对其进行整理并纳入本校的机构知识库中,并积极鼓励参与者存档,既为课程的反馈和评估提供依据,同时也实现知识的长期保存、管理以及用户的永久访问。

3.2信息素养培训

高校图书馆是教学研究领域信息资源的聚集地,具备开发和提供信息资源、培养信息素养等职能。尽管不同学科教学团队对图书馆信息素养支持的需求呈现差异性,但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通过掌握信息工具有效地利用和掌握分析信息并进行信息交互,产生新的知识增长点。MOOC教学模式中的信息获取、分析、生成和传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但其信息流却是多种多样的。[9]一方面,教师及学生对信息的选择和生成的材料,以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形成的信息,多为自下而上产生的,无质量控制;另一方面,资源种类更加多样。由于非正式交流与非结构化数据较多,加大了信息的不确定性,增加了有效信息搜集和整理难度。此外,MOOC的受众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学习者信息素养参差不齐,相当一部分人员获取信息还需要相应的指导和帮助。因此图书馆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为学习者提供信息组织和管理的专业知识,帮助他们识别信息、实现信息需求,并通过教育和培训等多种形式提高其信息素养和相关技能。[10]

图书馆员介入MOOC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开设自己的MOOC课程。[11]高校图书馆应重视MOOC环境下信息发现和管理的基本概念、思维方式以及可迁移能力等方面的内容,并针对不同人群、环境和学习动机制作相应的MOOC课程。课程内容可以是分析方法、检索工具、软件应用,也可以是以多主题引导性的系列MOOC课程。除了开设图书馆的MOOC课程,馆员嵌入教师课程也十分重要。课程开始前,与教师及教学管理机构主动联系,进行集中式MOOC技术及资源应用培训和讲座;课程进行中,通过沟通把握课程中教师、学生遇到的信息利用问题。馆员还应亲自参与一门课程,从学生视角直接体验MOOC,了解导师们授课时遇到的挑战,激发图书馆向MOOC提供支持的新思路以配合教师的MOOC内容,从而较好地在MOOC课程中开展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

高校图书馆还可以在图书馆门户网站及各种论坛、服务平台等页面发布MOOC服务的使用指南、MOOC学习平台新消息、接收用户咨询及反馈的信息、FAQ、课程讨论、甚至于课程本身,以促进信息的沟通和交流,提升师生的信息素养。此外,还应充分利用社交媒体,尤其是发挥即时沟通、咨询功能,进一步改善与师生的联系、拓展学习社区。

3.3教学参考资源建设

MOOC倡导的问题导向、自主学习、主动探索,要求教学参考资源更趋向于数字化,体现为知识关联、富媒体、社交化,并集学习工具于一体来发现知识,这让开放式数字教参资源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虽然开放课程在大学内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但是目前把课程资源纳入图书馆资源建设的图书馆还不多,开放课程资源的收集、整理、分析、揭示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高校图书馆现有的教参服务包括纸本及电子教参服务,前者呈现服务区域固定、借阅期短、供不应求等特点,而后者虽以数字化形式揭示,但几乎均未与课程管理系统融合,仅图书馆独立系统使用,且资源类型主要以图书、文本为主,未考虑诸如网络课件、音视频多媒体资料等多种教参类型,服务成效无法保障。单一化是目前国内教参服务的主要问题,尚不足于支持MOOC教学。高校图书馆要融入MOOC,就必须以MOOC网站为依托,建设以知识点为构架的数字化教学素材的集合,建设开放型的动态多媒体资源库,将人员、设备系统、教学资源等进行优化融合。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已经开始多方合作,探索数据信息自动交互和动态融合的电子教参资源服务。[12]

面向全球的注册学生,不同国家的版权法律状态、不同区域或学校的内容许可以及不同阅读行为的人群都对教学参考资源的可用性提出新要求。因此,在理念上,高校图书馆应倡导知识共享和扩大资源的开放获取。在运作方式上,高校图书馆应先探索不同类型电子教参资源的特征和建设模式,制定教参资源建设流程、多类型电子教参加工规范、质量管理目标、及版权管理依据等,才能有效地建设教学参考资源。在建设内容上,可以收集并整合免费资源,分学科建立开放获取资源库和基于网络的资源导航。其中,参考CALIS重点学科导航库的建设,以多馆合作的项目联合建设方式进行开放资源导航,从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均会有较好的保证。在展示形态上,以“知识点”为核心提供课程资源导航,将图书、期刊论文、章节内容、新闻评论、音频、视频、图片等多种格式、多种类型的文献资源收集、加工并整合,覆盖教学的整个过程,满足教师、学生、教学平台以及信息资源间的互动。在技术及应用层面上,辅之以Libguides平台及富终端应用,创建课程资源导引,让馆员、教师、学生都可以成为合作者,提供更多的互动。

3.4版权支持

MOOC的理想境界是所有课程相关资源面向全球学生开放获取,无国家或学校界限。然而,在教育资源开放化的同时,网络教学形式却带来了比传统课堂更严格的版权限制,所涉及的第三方内容,必须得到授权或许可。图书馆为教师提供系列的教学参考资源,除了公开获取的网络资源外,还有很大部分源自高校订购的数字资源。[13]这些订购的资源将因版权协议和许可范围的限制,无法被大部分的学生访问,这就给高校图书馆带来一系列的法律责任以及探索多途径资源开放获取的使命。借鉴美国图书馆的实践经验,国内图书馆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

(1)在版权法的范围内使用教学材料。馆员提醒教师使用版权许可范围内的内容,如果涉及未得到授权或许可的材料,图书馆则出面与第三方洽谈,寻求授权或许可。

(2)提倡资源的合理使用,[14]寻求并拓展内容许可范围。包括解读中国著作权法描述的“合理使用”、呼吁各高校图书馆形成合作联盟与出版商进行谈判,创建新的访问模式及定价方案,以扩大资源的许可范围等。

(3)成为MOOC教师可以信赖的版权咨询专家。在熟悉中国著作权法的基础上,认真参考ARL发布的《高校和研究图书馆合理使用最佳实践指南》,[15]善用其“合理使用”的实践经验,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帮助师生解读、参考,克服侵权的恐惧及因此造成的创新和学术进程受阻。

(4)利用数字资源管理DRM技术,对电子图书进行加密和授权,根据纸质书目的复本数授权电子书的复本数,合理使用数字副本,将图书馆馆藏资源为MOOC所用。

4 结语

高校图书馆得天独厚的资源和服务优势,对MOOC教学支撑作用是毋庸置疑。然而MOOC热潮的形成尚不到2年,图书馆还不是MOOC的主阵地,大多数研究及实践也是源于美国和加拿大,一些建议也许并不适合在线教育尚处于发展阶段的中国。虽然如此,高校图书馆积极关注MOOC的发展动态,把MOOC作为拓展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新视角,扩大图书馆对于学习过程的影响力,通过及时注册、体验、尝试新的方式践行MOOC理念与自身功能,这也能对我国图书馆的发展、对高校图书馆与学习过程的关联性产生重要影响,从一个角度弥补了搜索引擎对图书馆的冲击。当然,高校图书馆要真正成为MOOC教学过程的版权顾问、信息素养导师、知识集成者等角色,还应更多地思考MOOC环境下的教学服务支持战略规划、跨学科多部门以及图书馆界的合作机制、馆员队伍的素质建设等问题。唯有将理念、服务运作服务贯穿于规划、开发、应用及维护整个阶段,高校图书馆才能在MOOC环境中彰显其重要性。

(来稿时间:2014年10月)

参考文献:

1.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2014-4-16]. http://en.wikipedia. org/wiki/Massive_open_online_course

2.Forrest Wright,Thomson Reuters. What do Librarians Need to Know About MOOCs?.[2014-3-23]. http://dlib.org/dlib/ march13/wright/03wright.html

3.ACRL Research Planning and Review Committee.Environmental scan 2013. [2013-12-18]. http://www.ala.org/acrl/sites/ala.org.acrl/files/ content/publications/whitepapers/EnvironmentalScan13.pdf

4. Meredith Schwartz. Massive Open Opportunity:Supporting MOOCs in Public and Academic Libraries. [2014-04-16]. http:// lj.libraryjournal.com/2013/05/library-services/massive-openopportunity-supporting-moocs/

5. 秦鸿.MOOCs的兴起及图书馆的角色. 中国图书馆学报,2014(2) : 19-26

6. ALCTS webinar series: Libraries and MOOCs. [2013-12-18]. http://www.ala.org/alcts/confevents/upcoming/webinar/moocs

7. Kara Kohn. As the Spirit MOOCs You: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and Illinois Libraries. [2013-12-01]. http://www.ila.org/ Reporter/October_2013/Pages_4-7.pdf

8. A MOOC of our own.[2014-4-12]. http://lj.libraryjournal. com/2013/12/academic-libraries/a-mooc-of-our-own/

9. 罗博. 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与高校图书馆角色研究综述. 图书情报工作,2014(3):130-136

10. 游祎. “MOOC”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研究. 图书馆杂志,2014(6):61-65

11.Mahraj K. Using Information Expertise to enhance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Public Services Quarterly,2012(8):359-368

12.王昕,施晓华. 融入教学的多类型电子教参资源建设研究. 图书馆学研究,2013(19)

13.傅天珍,郑江平. 高校图书馆应对MOOC挑战的策略探讨.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4(1):20-24

14.陆美,刘志刚. 版权合理使用制度的多维视角. 图书馆学研究,2009(3):73-77

15.张灿影,唐美灵,谢黎. 高校与研究型图书馆关于合理使用的最佳实践规范(节选).图书情报工作动态,2012 (2):1-5

〔分类号〕G252

〔作者简介〕陆美(1974-),女,硕士,东南大学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

Strategies of American Library Responding to the MOOC and the Influence on the Chinese Academic Library

Lu Mei( Southeast University Library )

〔Abstract〕Facing the major changes of higher education triggered by MOOC, the paper analyzed 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to the library. Then, with the knowledge, discussion and practice of American libraries, it considered that the academic library in China should provide some service in curriculum support, information literacy training, teaching reference resource and copyright. Some relevant ideas and specific 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s.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MOOC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it brought out some thinking for the academic library to involve in MOOC.

〔Keywords〕MOOCAcademic libraryCurriculum support Information literacy trainingCopyright support

猜你喜欢
图书馆资源信息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图书馆
订阅信息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展会信息
去图书馆
健康信息
健康信息(九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