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英语听力中似懂非懂现象的研究
——一项基于图式理论的听力研究

2015-02-14 02:41周竹君
英语教师 2015年14期
关键词:图式理论图式听力

周竹君

关于英语听力中似懂非懂现象的研究
——一项基于图式理论的听力研究

周竹君

听力理解是对所听信息进行解码和对说话人的言语意义进行再构建的一种复杂过程。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图式与听力理解的密切关系却常常被忽视。基于图式理论,对听力理解中似懂非懂的现象进行研究,并针对此现象提出教学建议。

图式;听力理解;似懂非懂

引 言

在人的一切话语交际中,听力是最重要的,因为人的语言活动始终是以语音作为传递的桥梁。随着时代的进步,对听力理解的研究角度愈发丰富。尤其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更多地侧重于听力与相关理论的研究。在众多理论当中,图式理论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青睐。本文在图式理论的基础上,针对高中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听力中对听力材料似懂非懂的现象,进行理论层面的探究,并对这一现象的解决方法提出几点建议。

一、听力理解

听力理解是一个不断听取外部声音信息并且理解其意思的过程。卡罗尔把听力理解分为两个阶段,分别为理解语言信息的语言学阶段和理解更广阔的非语言学信息的第二阶段(Carroll 1976:230)。这就表明了听力理解不只与语音、语调、词汇、语法等的听辨和理解相关,还要求听者掌握一定的知识背景以理解听力材料的内容(李红2003:76)。

二、图式理论

图式一词源于希腊语,最早在古希腊哲学和心理学著作中出现。20世纪60年代以后,图式理论在阅读教学研究中得到了高度重视。曼德勒(Mandler)认为图式就是认知结构,由空位和默认值两部分组成。空位是图式有联系、有层次的知识体,默认值是在正常情况下填充空位的事物、动作或事件。比如,电影院的图式包括人物空位、物体空位、动作空位。默认值为售票员、顾客、指引员,桌子、椅子、零食,买票、收票等(Mandler 1979:345)。

三、图式知识对听力理解的影响

一般而言,图式可划分为三种形式: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下面就以这三种划分为主线,介绍图式知识对听力理解的影响。

(一)语言图式

语言图式主要表现为对语言材料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知识的解读和理解。语言图式是听力理解的基础,如果不能对这些语言知识运用自如,学生在听力理解中就会遭遇困难。对于高中生来说,英语属于第二语言,在英文交际过程中,倘若不具备一定程度的语言能力,即相应的语言图式,即使拥有再丰富的内容图式,也很容易导致交际的失败。语言能力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人的知识背景的一部分。

例如:

W:Hi,Tom.I am going to the new Chinese restaurant for lunch.Would you like to comewithme?

M:Yes,Iwould like to.Butit’smy treat thistime.

W:OK.

在这段简短的对话中,如果学生不具备关于“treat”(请客)这个单词的恰当的语言图式,就有可能对这段对话产生误解。

(二)内容图式

内容图式主要是指社会文化、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宗教信仰、听者所具有的专业知识和语篇的背景知识。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学生仅仅掌握词汇、语法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具有和所听内容相关的图式。语言不只是一种交流工具,还是民族文化的承载体,在进行语言交流的过程中,人们也在潜移默化地进行着文化的交流。比如听关于“Easter”的材料:“Before Easter,fam iliesw ill color hard-boiled eggs and then the eggsw ill be hidden on the late Saturday nightor early Sundaymorning.The children always have fun hunting for the eggs.As for some little children,they may wait for the Easter rabbits to bring theeggs for them.”如果播放给美国人听,他们脑海里马上会出现关于复活节的相关图式:庆祝场景、节日传统食物以及传说中的兔子等等。但是对于中国学生而言,由于复活节不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他们头脑内可能不具备复活节的相关图式,因此,对听力材料的理解会有一定的困难。相反,如果让中国学生听一篇关于Spring Festival的材料,他们脑海里关于Spring Festival的相关图式会很快地被激活,理解听力材料的内容也就相对简单了。

(三)形式图式

形式图式是指听者掌握的语言材料的形式、修辞和组织结构等方面的知识。具备形式图式有利于学生更快地把握话语主要传播的信息点。新闻听力是最能体现形式图式作用的(贺玲2005:28)。广播新闻报刊普遍采用的叙述手法呈“倒金字塔形”,即把最重要的信息放在最高层,越往下信息越不重要。如果学生了解了新闻语篇结构的这一特点,就能够更准确地把握新闻的主要内容,进而可以理解整个语篇的重要细节。

四、听力理解中似懂非懂的现象

在听力理解的过程当中,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听力困难。笔者从各种困难中选取其中一类,并从图式的角度进行分析。被选取的困难类型为:听力理解中似懂非懂的现象。根据笔者的总结,似懂非懂的现象包括两种:第一种,在听力过程中,每个单词都听得懂,但是不明白文章在讲什么;第二种,看听力材料能看得懂,但是听的时候听不懂。下面笔者将从图式理论的角度来对这两种现象分别进行解析。

(一)第一种现象

——每个单词都听得懂,但还是不明白文章的意思。

从描述中我们可以发现,处于这种困难状态的学生在听力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可能存在于三个方面,也就是图式理论所包含的三个方面。

首先,单词能听懂,但是文章讲什么并不能理解,归根结底是因为句子的意思没弄明白。这就与学生的语言图式相关联了。证明学生在平时积累词汇的过程中能很好地掌握词汇的音形义,但是却缺乏对词汇运用的相关知识。比如,上文所提及的“But it’smy treat this time.”中的treat,学生很有可能不顾语境,把这个句子中的treat理解为“对待”,因此,整个句子的意思就扭曲了,接下来的句子中这种误解现象将继续发生,这样,必然会导致每个单词都懂,但却不知所云。事实上还是由学生缺乏相关的语言图式所导致的。

其次,也有可能是形式图式缺乏所导致。缺乏形式图式,指的是对文章篇章结构的不理解或者是对句子结构的误解,导致不理解文章的内容。最明显的就是听力当中会遇到园径句。例如:The novice accepted the deal before he had a chance to check his finances,which put him in a state of conflictwhen he realized hehad a straight flush.在这种类型的句子当中,学生很容易受到误导,因为他们会根据前面的信息来判断deal的意思,如果不注意或者根本不懂得which引导的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的用法,就会误解deal的意思,从而误解整句话的意思。因此,如果是属于根本不懂得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的用法,教师就可以判断学生是形式图式出了问题,如果说是没注意到非限制性定语从句,那就可能得用注意的相关理论来解释了。

最后,从背景图式来解释这种现象。比如,上文提及的关于Easter的一段文字介绍,因为中国学生缺乏相关的背景图式,因此,他们不会将rabbit和Easter联系起来,也不知道hard-boiled eggs是用来干什么的,自然也就无法理解材料所传递的信息。相反的,如果给出的听力题目与Spring Festival有关,凭借题目就能激活学生头脑中的图式。因此,即使文章中有些单词看不懂,也能够根据已有的相关知识推测接下来听力材料的内容。

(二)第二种现象

——能看懂听力材料,但是听的时候听不懂。

这种现象在听力理解中时有发生,可以用图式理论中的语言图式进行解释。处于这种状态的学生所缺失的语言图式部分比较特别。在英语课堂中,学生习惯跟着教师把单词表中的单词按顺序读几遍,理解了词义,便算是学会了这个单词。即使是课后的复习记忆,也只是重复记忆单词的形,而对单词的发音训练却没有随之进行。因此,学生对单词的发音学习比较欠缺,在音和形之间没有建立好联系,在某些单词的图式中依然存在着关于音的空位。尤其是现在的教学,强调自然习得发音,在中小学教科书中并没有音标学习这一模块的内容,而在现实当中自然习得发音的效果很不理想,这就导致学生再次陷入“哑巴英语”的窘况。从根本上讲,这种情况是由于单词学习中音和形分离造成的。

五、解决办法

面对听力中出现的似懂非懂的问题,我们用图式理论进行分析并摸索出它出现的缘由。那么,基于此,该如何减少这种现象的产生呢?

(一)加强语言教学,丰富学生的语言图式

语言图式是听力的基础,学生只有熟练掌握词汇、语法和句型结构,从而建立起丰富的语言图式,才能顺利地对输入的信息进行解码,激活头脑中相应的图式,进而理解文章的内容,为答题做准备。

从宏观的角度来讲,语言教学包括了听、说、读、写的教学。但此处强调的是关于语言知识的教学,即词汇、语法的教学。针对上述现象发生原因的分析,教师在进行词汇教学的时候,应当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要注意音形义结合讲授词汇。在教授单词时要强调把音和形联系起来,提醒学生即使是在课后记忆,也要边练习发音边记单词。此外,义包含了单词在不同的语境中的运用。传统的记忆方式就是死记单词的不同意思,但是却没有把它们放到语境中记忆,把语境和意思隔离开来,这样就不能真正学会使用单词。二是要扩大词汇量。词汇是语言学习的基础,扩大词汇量能帮助学生顺利理解文章的含义。至于语法教学,需要强调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识别和运用语法知识点。

(二)拓宽知识面,充实学生的内容图式

内容图式的扩充依靠学生平日里的信息输入。教师在平日的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一些西方国家的风土人情,尤其是在正式开始听力练习之前,要给学生输入一些与本节课相关的信息,以充实学生的内容图式,降低听力材料的难度,促进其听力理解能力的提高。

(三)采取适当的手段,激活学生已有的图式

在听力课堂上,激活学生已有图式这项工作一般放在听力开始之前进行。激活图式的手段多种多样,比如,根据听力内容使用丰富多彩的图片、生动有趣的电影、或欢快或悠扬的音乐,甚至是设计一场游戏或者一些小竞赛等,都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图式。头脑中已有的图式一旦被激活,在进行听力教学时,学生就会感到难度不大,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课堂活动中。

六、小结

在听力理解过程中,似懂非懂的现象是不可能完全杜绝的。但是随着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这种现象出现的频率将会逐渐减少。因此,提高学生语言能力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办法和措施。

引用文献

贺玲.2005.英语听力理解的图式制约[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28.

李红.2003.图式理论与阅读理解[J].山东外语教学,(1):76.

Carroll,J.B.1976.Defining Language Comprehension:Some Speculationsand the Acquisition of Know ledge [M].New York:JohnW iley:230.

Mandler,J.M.1979.Categorical and Schematic Organization in Memory[C]//In C.R.Puff(ed.).Memory Organization and Structure.New York:Academic Press:345.

作者信息:518000,广东深圳,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横岗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图式理论图式听力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图式理论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山东汉画像石铺首衔环鱼组合图式研究
图式理论视角下的初中英语听力教学初探
巧用图式,添翼背诵——浅谈图式理论在古诗文背诵中的应用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
图式思维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