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中生学习自我监控能力及其培养

2015-02-14 10:48张荣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5年4期
关键词:元认知维度问卷

张荣

论高中生学习自我监控能力及其培养

张荣

“以生为本”的新型课程观提出后,自我监控理论迅速被引入学习领域的研究,成果丰硕。结合教学实践,笔者认真分析了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学习开始的心理准备状态,按照已有的学习模式对学习任务的总体把握,对学习过程在头脑中有一个整体计划安排,明确任务,规划进程;学习过程中的管理,即对自己的学习方法、时间把握等有着清醒的认识,对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运用做到“心中有数”;批判性分析,确认学习方法的合理性,对成功和失败都能给出正确的判断,并能适时调整学习进程;自我评价,能在学习任务结束后客观地看待自己的学习过程与结果,能在下一步的学习中扬长避短,能准确地评估自己的语文学习成绩。与此对应的语文学习自我监控能力的维度有五个,结合调查问卷予以验证并进一步修改完善。

一、实证研究

1.调查问卷的编制

自我监控理论研究与语文学习结合还没有现成的问卷供参考使用,在深入学习了元认知理论、学习心理学、思维发展和语文学习能力等方面知识后,借助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本人语文教学实践中的积累,通过对学生问题解决过程和语文学习过程的每一个环节的充分考虑,分别从元认知知识、体验和监控三个方面去编制问题,设计出《中学生语文学习自我监控能力结构调查问卷》。

2.实测

各选择省级、市级示范中学和一般普通中学各一所,再随机地在各学校抽取高一、高二、高三年级分文、理各一个班级,共12个班级,被试360人(每班男女各15人),收回有效调查问卷338份。问卷的填写都是由被试的语文老师来指导完成,集中时间,老师不提示,被试之间互相不讨论。

二、中学生语文学习自我监控能力的结构维度

1.调查问卷的数据处理

338份问卷的数据收集与管理采用Excel统计,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得到维度项目的相关矩阵,并利用卡方(X2)检验,力求使模型构建更加合理化。

2.中学生语文学习自我监控能力的结构维度

元认知理论的代表人物布朗把元认知看成是用来控制信息加工的各种执行能力,并强调指出其中五个重要的过程:在执行某策略时对下一步要做的工作提出计划;对策略中的各个步骤的有效性加以监控;在实施策略时对其进行检验;必要时修改策略;对策略加以评估以确定其有效性。中学生语文学习自我监控能力的提出,是元认知理论在语文学习领域的深化。五维度模型有较好的结构效度,能基本反应出学生语文学习或问题解决的全过程。这五个成分的涵义是:

(1)计划。指在语文学习开始阶段,清楚地知道所学内容的性质;解决语文问题时能避免盲目性,能准确判断题给信息,恰当选择问题解决策略;猜想问题的可能答案和可能采取的解题方法,并估计各种方法的前景和成功的可能性等,这是所有监控的前提。

(2)控制。指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以语文特有的信息组织方式来分解、组合语文问题,能意识到语文学习的渐进性,能够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学习节奏,对已采用的学习方法、当前所处的学习进程保持监察,能对整个学习过程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3)反思。指具有批判性的语文思维,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保持一定的批判性,注重问题解决过程,总结归纳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解题后自觉寻找问题解决的最佳途径,做到“举一反三”——对过程的反思、对结果的反思和对方法的反思。

(4)调节。是比反思更深层次的能力结构,指在反思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语文知识的反馈与补救,及时调整学习进程,在问题解决中创新方法,在语文学习中不断更新学习策略。

(5)评价。通常发生在问题解决或阶段语文学习之后,能以“局外人”的眼光审视自己的学习过程与结果,并将其与预期的相比较,做到透视过程与正视结果相结合,给自己客观、合理的评价。

这种维度区分并不是割裂学习过程,事实上是一个过程性的、动态性的结构,它体现了语文问题解决或语文学习活动固有的特征:是从疑惑的产生到经过必要的问题信息的观察到获得解答方案的高级思维活动。自我监控能力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中学生语文学习自我监控能力的培养途径

教学实践表明,通过一些专门的训练方法,可以对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进行培养。

1.明确阐释自我监控活动的含义和意义

指出什么是自我监控和语文学习自我监控的涵义及其表现维度。通过精心选择的例子,逐步分析学习过程,形象、生动地使自我监控学习过程具体化,以便学生理解。学生自身确信自我监控能力在语文学习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对于提高语文学习效果很有必要,他们才能以肯定的态度对待自身自我监控能力的训练,主动掌握学习的“控制权”——学习本来就是学生自己的责任,但是可能在考试的压力和教师的权威中,学生丧失了对学习的“控制”而成为学习的机器。

2.出声思维是培养自我监控能力的重要环节

指导学生尝试用语文言语来描绘自我监控的思维过程,教师要做好典型示范。其实教师的教学过程就是最直接的出声思维示范,教师只要认真组织,能做到和学生思维换位,使展现出来的思维活动能尽量与学生的思维活动产生共鸣,学生就会清晰地理解自我监控学习在各个阶段的表现,再经过强化与练习,从而逐步熟悉并掌握。

3.指导学生进行自我监控练习与实践

学生在接受了教师关于自我监控的示范以后,便会开始对自己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活动进行有意识地监控。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通过出声思维将自己的思维过程和监控过程用言语表述出来,从而加强自我监控能力的练习。具体的做法有以下几点:

(1)教师可以选择同一道习题,让每个学生在完成后再用言语把自己的完整思维过程描述一遍。这样做,既可以对学生的言语思维进行具体的评价和指导,还可以做学生之间的对比,使每个学生找到自身的优点与不足。教师所选择的问题的难易程度要有自己的把握,过难过易都不利于学生的言语表述,相对来说,较难的问题有助于学生自我监控能力的训练,它会促使学生意识到自己解题时的认知加工策略,更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认知加工过程,更自觉地运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和策略方法。

(2)要给学生提供大量练习与实践的机会,在练习中师生相互沟通,教师要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反馈,及时的鼓励,使学生逐步由师控转化为自控。

(3)多种教学、学习手段的强化。如合作学习、小组讨论、相互提问等,让学生自己成为学习的主角。

4.语文学习自我监控能力培养的具体方法

(1)言语指导法。利用语文课外讲座化解自我监控能力维度为具体的言语项目,并让学生熟记。如“我检查了作业,有两处出现了书写的笔误”(自我评定)、“有关古诗词鉴赏先找出几个意象的关键字词”(信息加工)、“第四单元结束后要认真复习准备月考”(目标确定)、“默写的不一定是最热门的诗句”(反思意识)、“如果这次测验能进班级前五,就去踢球”(自我效能感)、“某某同学的语文比我好,我可以向他(她)多学习”(环境因素)等。

(2)自我提问单。自我监控能力培养是个长期渐进的训练过程,通过自我提问单可以督促学生不断坚持,使监控由外控向内控过渡,最后形成稳定的语文自我监控能力。

从上述示例可以看出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将自我监控能力这个抽象的心理思维活动过程具体化和直观化,便于学生真正地分解掌握,形成良好的自我监控能力。

[1]董奇,周勇.10-16岁儿童自我监控学习能力的成分,发展及作用的研究[J].心理科学,1995,(2)

[2]李晓文.学生自我发展之心理学探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苏金明.统计软件SPSS 12.0 for Windows应用及开发指南[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4][美]Ba rr y J.Z i mme r ma n,等.自我调节学习[M].姚梅林,徐守森,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张荣,教师,现居安徽巢湖。

猜你喜欢
元认知维度问卷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元认知:领域一般还是领域特殊?
问卷网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人生三维度
数学科目中元认知研究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