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标准的意义

2015-02-14 13:40张弛
移动通信 2015年1期
关键词:国际电信联盟国际标准专利

张弛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副教授、通信专业博士

一流的卖标准,二流的卖产品,三流的卖服务。只有实力最强的团队才能搞标准研究,只有征服了国际电信联盟专家的提案才有可能成为国际标准。国际标准首先是个专利集,有大量原创性的技术规范,标准的提出方自然就成为了该技术的主导者和长期获利者,想进入国际电信市场的企业就得遵守标准,而遵守标准就绕不开基础性专利,就得给标准提出方大把地掏钱。

在争夺国际电信标准的过程中,韩国、日本的努力失败了,即使美国也会遭受挫折,但争夺国际电信标准这件事本身是进取型国家的必然选择,这不仅是国家长远利益,甚至事关国家安全。

当年作为通信专业的学生,我曾长期困惑一个问题,为什么同一项通信技术总会有美国和欧洲2种国际标准?全球执行一个统一标准该多好,为什么要人为制造国际间的通联障碍?而且,很多国际电信标准明明是以企业为主导提出来的,为什么不叫摩托罗拉标准、爱立信标准?而是被叫为美标和欧标?

后来了解到在通信企业界长期流传的一句话:一流的卖标准,二流的卖产品,三流的卖服务。只有实力最强的团队才能搞标准研究,只有征服了国际电信联盟专家的提案才有可能成为国际标准。国际标准首先是个专利集,有大量原创性的技术规范,标准的提出方自然就成为了该技术的主导者和长期获利者,想进入国际电信市场的企业就得遵守标准,而遵守标准就绕不开基础性专利,就得给标准提出方大把地掏钱。

美国技术全球领先,提出了非常多的国际电信标准,极大地推动了全球通信业的发展,为人类社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美国人并不是活雷锋,垄断国际电信标准的目的终究还是为了获利。而制定国际电信标准的门槛又很高,高新技术和雄厚资金缺一不可,甭说亚非国家了,就是单个的欧洲国家都没一家能与美国抗衡,于是欧洲国家抱团取暖,合力成为了国际电信标准的另一极。

如果没有企业去研究和推广,标准就是一叠废纸,在标准的实施过程中,国家的力量非常明显。简单地说,那就是自己人帮自己人,美标一出来,摩托罗拉肯定宣布支持,并会应用到全线产品中,而欧标一问世,爱立信和诺基亚当然也会力挺,这些巨头企业的支持,才是标准产生真正影响力的前提和关键。

美国高通公司是一家主要靠卖标准获利的一流公司,公司1985年成立后不出几年就拥有了约4 000项的CDMA相关专利,而且很多被国际电信联盟采纳,其盈利手段就是给全球100多家通信设备制造商进行专利授权,赚的可谓是盆满钵盈。而中国从2G时代开始,就因缺乏自主知识产权而支付了巨额的专利费,更因为中国人口数量和产业市场庞大而显得更加地肉痛,成千上万的员工在巨型工厂辛苦打工,赚到的利润很大部分都交给了国外老板。

高通公司非常厉害,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就在3G标准领域跑马圈地,一道道的技术壁垒和一圈圈的专利陷阱都已建好,外人难再打入分得一杯羹。中国怎么办?改革开放令国家经济发展,政府手里有了俩钱后想法也多了胆子也大了,不想再跟着美国和欧洲尾巴后面跑了,想在3G标准上扑腾一把。在人家已经建好的壁垒和陷阱缝隙中扑腾肯定得死,必须得另辟蹊径,中国选择了“时分双工”作为突破口,而当时被看好的方向是“频分双工”,倒也不是“频分”先天就比“时分”好,而是“频分”具有继承2G技术设备的优势,而“时分”缺少积累,工程实现的难度很大。

1997年4月,国际电信联盟向世界各国发出征集函,征集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要求全部提案在1998年6月30日之前提交。现在已经很强大的华为和中兴,在当时主要是生产程控交换机,在移动通信标准上也没经验,这事就交给了当时实力最强的大唐来办。

1998 年1 月的“香山会议”拍了板,要求提前2 个月,即在4 月30 日前必须向国际电联提交T DSCDMA标准提案,算下来只剩下3个月的时间,中国手头的专利不足以发起国际电信标准的申请,数量几乎差了一半,于是盯上了西门子搞的TD-CDMA,这套专利与我们搞的技术体制是一样的,中国与之合作,将双方的专利技术整合后按时提交了申请,连滚带爬地赶上了申请3G国际标准的末班车。

很多人说TD标准是垃圾,网上嘲讽TD标准的段子举不胜举,少数业内人士是利益驱动,绝大多数则是人云亦云。曾有人气冲冲地指责我“TD信号穿墙能力差,这个常识你怎么不提?”我在网上一查,这个说法果然流传甚广,我反问他“无线信号穿墙能力主要取决于功率和频率,难道你家的墙是能识别出时分和频分这2种复用方式的智能墙?”通信专业的技术门槛很高,绝大多数贬低TD标准的都是外行,他们并没有理解和分析电信标准技术的能力,只不过是受人误导以讹传讹罢了。

TD-SCDMA标准本身是好的,具有足够的技术先进性,否则也不会被国际电信联盟批准通过并成为3G的三大国际标准之一,要知道国际电信联盟的专家是顶级的,他们当然不会被中国政府集体蒙蔽了。但头些年在国内经营得的确不好,主要原因有2个:一是它不像WCDMA标准那样有2G时代技术和设备的积累,二是智能天线等核心技术的工程化应用不给力。

美标和欧标一旦颁布,就会有企业巨头研究开发和商业应用,全球的研究机构也会主动跟进,以图在该标准下的技术层面有所创新并赢利。而TDSCDMA标准的待遇就差多了,作为发展中国家提出的标准,并不被国际通信企业所看好,别人不推只能自己推,于是中国政府对电信企业进行了改组,这项艰巨的苦差事就落在了人才最多实力最强的中国移动身上。

不得不说,这个决定把中国移动的员工坑得不轻,作为国家任务想干得干,不想干也得干,除非是自己不想干了。移动员工干了多年,TD-SCDMA网络于2013年算是基本成熟了,速率和稳定度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用户使用体验也有了很大改观,一年狂收了1亿3G用户。现在中国移动着力发展4G了,但TD网络还将持续发挥作用,而且其站址、硬件设备等可继承给4G系统,当年的投资并没有打水漂。

前些年有段时间中国为了推广自主知识产权的WAPI标准,阉割了行货手机的Wi-Fi功能,结果遭到了用户的一片批判,后来又恢复了,这背后其实是一场国际电信标准的争夺。很多人不知道,韩国搞得比中国更凶,他们力推自主的标准并拒绝Wi-Fi,下了大力气也砸了大钱搞国内市场,最终以失败告终。

大家都熟悉的小灵通是日本研发出来的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它以费用低廉而著称,曾一度风靡于亚洲。日本也想打入国际标准,在本国为小灵通颁布了高速无线通信的牌照,并在原有技术上发展出来了XGP(eXtended Global Platform)技术,作为日本自主技术向4G进军,结果也是砸钱无数后彻底地失败了,承办的企业也因此破产。

当年摩托罗拉被抱团的欧洲IT企业落了颓势,于是美国提出了基于IP网络环境的WiMAX标准,而IP产业正是美国强项,并通过其强大的影响力促成了3G的第4个国际标准。与前3个3G国际标准的“移动通信宽带化”路线不同,WiMAX走的是“宽带通信移动化”路线,这个标准刚问世时非常火,但您现在很少听到了,因为它已经彻底失败了。

在争夺国际电信标准的过程中,韩国、日本的努力失败了,即使是美国也会遭受挫折,但争夺国际电信标准这件事本身是进取型国家的必然选择,这不仅是国家长远利益,甚至事关国家安全。2010年1月13日下午,中国电信CDMA网络大范围出现故障告警,影响到全国绝大多数省份,原因是美国GPS系统升级,影响了CDMA的全网同步。中国电信经营的是3G美标CDMA2000网络,若没有GPS授时则只能维持72小时的安全运行。简单地说,中国电信3G网络的安全被捏在美国政府手里,因为他们在这个国际标准中植入了GPS这个关键项。

这些年中国在国际电信界已经折腾出了点样子,在引领5G发展的无线通信研究论坛组织的首批会士中,印度、韩国、日本各有1名专家,而中国有2名。2013年2月,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联合成立了“IMT-2020推进组”,旨在提升中国的5G技术,并加强与国外组织和公司的合作,中国现在是全球公认的推进5G技术最积极的国家之一。

没有谁一出世就是光芒万丈的,打入新的领域必然是步履蹒跚甚至跌跌撞撞,中国在3G时代争标准是个成功的战略,抓住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如果当时不挤进去,现在就更加不可能了。这些年的历程可以用3句话来描述:3G时连滚带爬,4G时翻转腾挪,期望5G时能引领世界。

2015年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当然我们还可以继续使用“人均”算法示弱以获取国际便利,但作为一个国家整体,必须得有大国的战略和担当,再想搭便车和跟跑恐怕是行不通的了,巨大的经济体量也逼得你必须领跑,国人也不能再有弱国寡民的心态,不仅不能畏惧领跑,还要有让小国跟跑和搭便车的心胸。

猜你喜欢
国际电信联盟国际标准专利
专利
国际标准ISO 22992-2:2020正式发布
低轨小卫星星座发展中的国际安全治理研究
发明与专利
CTTC中纺标:国际标准诞生记
我国参与编制多项光伏逆变器国际标准
李克强会见国际电信联盟秘书长赵厚麟
赵厚麟当选国际电信联盟新一任秘书长
国际电信联盟推行智能可持续化发展计划工作项目
最新国际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