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把头像画得很小该怎么办

2015-02-14 18:05李慰宜上海市特级教师
幼儿教育 2015年7期
关键词:镜框头像纸杯

李慰宜(上海市特级教师)

■特邀嘉宾观点

幼儿把头像画得很小该怎么办

李慰宜(上海市特级教师)

看了这一案例,我询问大班幼儿:“有一群小朋友在画 ‘幸福的一家’,他们都把家里人的脸画得很小,连眼睛、鼻子都看不清了,你们说怎么办?”一名幼儿反问我:“他们家的人是不是很多啊?”言下之意是人太多了,只能画得小一点才能画得下。这倒把我给问住了。想到自己没在教学现场,不能对此妄加评论,只能说说我对这一现象的看法以及我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做。

一、幼儿的空间知觉能力不是“教”会的

在一张很小的纸上画一个鸡蛋大小的头像,就会感觉大得惊人,但要是画在空白的墙面上,又会因过于微小而被忽略。由此可见,大或小都是相对的。面对同样大小的纸,我们常会看见一些幼儿把头像画得撑满了大半张纸,以致身体其他部分只能挤在角落里了,也有一些幼儿会画个小小的脑袋,然后把身体和脚画得很长,整个人酷似一根竹竿。有的成人就将此归结为幼儿的个性,认为前者胆大泼辣,而后者胆小拘谨。其实,这两种表现都是幼儿不善判别空间大小所致,也许还有前者在绘画时多用手臂动作,而后者多用手腕动作的因素。

空间知觉能力在艺术创作中是至关重要的,它包括对物体内部或物体与物体、物体与环境之间高低、上下、左右、前后等空间关系的判断,就绘画作品来说,与图像的结构、比例、色彩运用以及整幅画面的构图都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幼儿空间知觉能力的发展尚处于萌芽阶段,很多在成人看来非常简单的问题,在幼儿看来却不容易把握。就判别头像究竟该画多大来说,成人能从纸张的大小和准备画的人物的多少轻易作出判断,而对幼儿来说却没那么容易。有的教师急于求成,规定幼儿该画多大,或教给幼儿统一的步骤使之“标准化”,这样做虽然有时能产生即时效果,但之后幼儿可能就会习惯于“依葫芦画瓢”,这无疑是抑制了他们对艺术表现的探索,更影响了其空间知觉能力的发展。

二、变灌输训练为引导幼儿探索发现

我们无论采取何种方法,首先要考虑的是这种方法是否顺应了不同年龄幼儿的能力水平,是否根据幼儿的发展需要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并解决问题。就画人物来说,我曾采取以下一些做法,供大家参考。

在小班涂鸦阶段,我从不提及画面图像大小的问题,因为三四岁的幼儿几乎都只用笼统的符号表现他们所看到的事物,如果不细细分辨,听听他们的解释,教师时常看不懂作品的内容,甚至觉得他们在乱涂一气,以致忽视其中闪现的创造力。此时,无论幼儿画得大或小都无关紧要,教师要做的只是鼓励幼儿大胆创造自己的符号,不妄加评论,学着看懂其画中的意思,并及时引导幼儿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创意。我发现许多教师不理解幼儿的符号,认为他们是在乱画,然后硬叫他们照成人希望的样子画,结果再也看不到幼儿精彩的涂鸦了。

幼儿到了四五岁,在积累了大量涂鸦的经验后,随着观察能力的发展(这种观察包含对空间关系的分辨能力),以前的符号逐步清晰起来,形成了仍然较笼统但已能分辨的图像,这可以说是跨出了了不起的一步。也就在这个时候,幼儿常会出现无法把握图像在画面中的位置的问题。就画人物来说,幼儿有时一开始就把头像画在纸的正中了,有时所画的头像不是太大就是太小,这都使他们因为感到不满意而十分沮丧。此时,教师就应因势利导地让幼儿关注人物头像的大小及其在画面中的位置等问题。为使幼儿可以比较直观地作出判断,我剪了许多不同大小和形状的头型,让他们按自己的需要选择并贴在纸上,然后添画身体其他部分。有了这一具体直观的材料,幼儿感到很放松,他们时常饶有兴致地选择大小、形状、颜色不同的头型完成不一样的作品。后来,他们还要求我提供一些不同的发型,于是,我又剪了几种发型模板,让他们自己通过剪剪、贴贴、画画,使每一个人物都变得非常生动。过了一段时间,我逐步减少提供头型和发型,鼓励他们自己尝试画出更为生动的头像。由于幼儿已经有了一些判别大小和位置的经验,他们开始大胆、自如地画各式各样的脸。

进入大班以后,幼儿开始喜欢表现各种情节,但有时会因为难以表现而放弃。于是,我进一步引导幼儿开展各种有趣的探索活动。例如:

●“放大或缩小照片”

我提供大小不一的纸以及不同的绘画工具,幼儿可自由选用,将原有的图像放大或缩小。在放大或缩小时,允许幼儿按自己的想象随时对图像作些改变。这一玩法引发了幼儿对图像大小与纸张大小之间关系的关注,幼儿非常乐于探索。他们有时会把一只小小的虫子放得奇大无比,有时又会兴致勃勃地做一本可放在口袋里的微型图画书。在放大图像时,他们想出了不勾轮廓线而直接用水粉颜料涂画的方法,如果一笔画下去觉得还不够大,就再涂一圈,而不必担心会不会留下改动过的痕迹。在缩小图像时,他们又想出了画人脸可以不画五官只画头发的方法,用头发来分辨男女和脸的方向。我鼓励幼儿把这些方法与同伴分享,后来幼儿想出的办法越来越多了。

●“平平安安”

我用卡纸剪了许多“瓶子”,让幼儿将这些“瓶子”摆放在一张纸上,成为一幅画。随着“瓶子”数量的增多,必然出现前后重叠的情况。幼儿对重叠现象十分感兴趣,他们尝试摆放不同数量的瓶子,感受其中的遮挡关系,努力把瓶子“安放”好,不让它们中的任何一个看着像“飞起来”一样。通过这个活动,幼儿发现画面会随图像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装镜框”

我引导幼儿制作大小不一的镜框,逐一放在平时的涂鸦墙上,看一看选取哪一部分画面最好看,以及用哪种大小的镜框最合适。他们会将一面涂鸦墙用不同的方法分割,形成各种不同的画面。有时我发现某一部分画面从未被关注,就发动大家动脑筋,想一想怎样将这一部分装进镜框里,变成一幅有意思的画。在玩这个游戏时,幼儿会发现一旦变换镜框大小或移动位置,画面就会发生变化。

三、放开幼儿的手脚

任何一种创意如果演化成统一的模式,就会失去生命力。我们总以为幼儿离开教师的指导就会一事无成,因而习惯于拿出范例、规定好步骤让幼儿模仿,结果教师充当军师,幼儿只能充当小兵了。

这一次我将案例中的问题抛给幼儿讨论,他们给出了很多建议:

幼儿甲:“如果头画得小了,就只画头发,不一定要画眼睛和嘴巴,这样也会很好看的。”(显然这是他从“放大或缩小照片”的游戏中获得的经验。)

幼儿乙:“画得小有什么关系,多涂几圈不就大了?爱画多大就画多大,倒是画大了不能再缩小。”(显然他想到了用涂染的方法画脸,没有轮廓线的限制,要放大轻而易举。我联想到有的教师从小班开始就要求幼儿画轮廓线,还千篇一律地采用黑色,这其实是不合理的。)

幼儿丙:“去找些大小不一样的瓶盖,按家里的人数先在画纸上放一放,然后按这个大小位置画就行。”(这个方法与摆放瓶子的道理是相通的,他显然是从那个游戏中吸取了经验。)

幼儿丁:“画得小就用小的纸,或者把旁边裁剪掉也行。”(这是他玩“装镜框”游戏获得的经验。)

我问:“有位老师想出个办法:先画眼睛和嘴巴,再画脸,你们觉得怎样?”

众幼儿:“这个办法倒没有试过。”(他们似乎很想试一试。)

幼儿甲:“可是如果把眼睛和嘴巴都画大了,再画脸蛋,发现只能画得下一个人了,那么家里的其他人该画在哪儿呢?”

……

孩子们的议论是不是给我们很多启示呢?我觉得,先画五官再画脸部轮廓未尝不可,但要看这个办法是幼儿想出来的,还是教师建议或要求的。总之,请放开幼儿的手脚,让他们在美术的探索创造中展现自己的聪明才智吧!

下期话题

形同虚设的记录墙

一次外出参观学习时,我们看到一所幼儿园在班级活动室幼儿茶杯箱附近创设了一面记录墙,墙上粘贴了若干纸杯,每个纸杯上都贴有一名幼儿的头像和姓名。班上教师让孩子每喝一次水就在自己的纸杯里插一根吸管,以实现对孩子喝水情况的观察和记录。据介绍,这个办法还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督促和激励孩子多喝水、主动喝水的作用。当时我们就觉得这个做法很好,也简便易学,于是,回来后,我们就在全园推广。大家立马在各自的班里实施起来,有的还对记录的方式作了一些创新,如,有的改为插小旗子,有的改为夹夹子,有的改为套圈……每到生活环节,我就会提醒孩子:“你们喝水了吗?喝了水记得去插吸管哦!喝了几次就插几根!”

有一天,我发现妞妞和君君的纸杯里一根吸管都没有。我问她俩,妞妞说:“我忘记插了。”君君说:“我插过的,可不知吸管去哪儿了。”而乐乐和阳阳的纸杯里则插满了吸管,乐乐说:“我想让我的吸管看起来多一点。”阳阳数了数自己的吸管,又掰了掰手指,说:“对,我是喝了10杯水!”

后来的几天里,我发现这样的情况仍然不少,只要我一疏于观察和提醒,就可能乱套。吸管倒是横七竖八地插了很多,可保温桶里的水并没见少下去多少。对此,我感到困惑了:不用这个方法吧,我之前想要实现的激励孩子喝水的目的就达不到了;继续用这个方法吧,我实在无法时刻留意孩子的记录是否准确,到底有没有多插或少插,也弄不清每个孩子究竟喝了多少水。我们原先以为这是一个促使孩子“主动喝水”的好办法,可是,为什么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照搬别人创设的环境不难,可如何结合幼儿的特点让其充分发挥作用呢?让我更为困惑的是,孩子究竟为什么不主动喝水,是不需要喝水、不愿意喝水,还是一玩起来就忘记喝水了呢?对此,教师是否只要创设这样一面记录墙就能起到督促和激励的作用?并且,这种督促和激励真的是从幼儿需要出发的吗?

您有类似的困惑吗?解决这样的问题,您有更好的办法吗?

(浙江杭州市西湖区袁浦幼儿园 黄芳提供)

要求:来稿字数不限,长则数百、上千字,短则三言两语。

热忱欢迎提供话题。

时间:来稿务请于2015年4月20日前发至本栏目专用邮箱dtzwyejy@126.com,请在邮件中注明您的联系方式,以便编者及时处理。

传真:(0571)88073054

电话:(0571)89710669

猜你喜欢
镜框头像纸杯
可爱的卡通头像
黄爱民 作品欣赏
一天比一天老
当心,纸杯可能有毒
一天比一天老
全适配镜框技术量身定制的舒适
纸杯提气球
中国第一张马列头像股票
镜框科技
纸杯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