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新应用)

2015-02-14 08:49
机器人技术与应用 2015年2期
关键词:三叉神经三叉神经痛消防员

智能机器人三叉神经3D 导航技术获准临床应用

近日,我国著名疼痛医学专家、全国三叉神经痛研究中心主任彭胜领衔开展的“智能机器人三叉神经3D 导航技术”已通过国家医疗器械监管部门批准,正式应用于临床,这标志着我国临床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学科水平已经迈入“机器人时代”。

智能机器人系统是一个庞大复杂的计算机系统,属于国家863 计划项目。智能机器人三叉神经3D 导航技术”是由北京彭胜医院专家团队基于计算机辅助外科机器人CASR 系统,与国内多所科研机构联合研发的、专门应用于三叉神经痛临床治疗的先进技术,该项技术通过CT 计算机层面扫描图像或MRI 建立的三维医学模型,对三叉神经痛无痛介入治疗进行规划与虚拟操作,最终实现智能机器人的辅助定位和操作,完成多种复杂、疑难类型的三叉神经导航治疗。这项研究前后历时12 年,已完成多代机器人系统的研发工作,现在推出并应用于临床的“智能机器人三叉神经3D 导航技术”采用的是最新、最先进的智能机器人系统。

据介绍,目前应用于临床的智能机器人已经完成168例各种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治疗,从这组病例来看,治愈率、有效率和患者治疗后的满意度,相对于传统治疗方式,均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临床实践证明,“智能机器人三叉神经3D 导航技术”的研究及临床应用前景十分广阔。随着这项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脑深部禁区将被打破,越来越多的顽固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将得到有效医治。

我国神经外科专家田增民教授指出:“智能机器人三叉神经3D 导航技术”主要包括图像数据输入、图像数据处理与测量、三维重建显示、治疗计划设计、评估、输出、病历数据库管理等功能模块,为医生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实现了无框架及远程操作立体导航。

(来源:人民网)

胶囊内镜机器人检查纳入医保

据重庆媒体报道,胶囊内镜机器人已在西南医院等多家医院投用,该项目属于医保范畴,市民只需花1000 多元就可以进行消化道检查,口服约15min 之后便可完成胃部疾病检查。

该款内镜机器人只有胶囊大小,口服之后随着消化道的蠕动通过内窥镜完成消化道的检查。和传统胃镜相比,胶囊内镜机器人不仅让患者更舒适,同时,一次性的智能胶囊也防止了交叉感染,更加安全。患者口服胶囊后,医生通过检测系统显示屏可以360°观察到患者消化道内部的情况。如果发现病灶,通过控制技术还可以使胶囊附着在病灶部位,把病灶部位的影像放大,更细致地观察病变情况。

(来源:重庆商报)

科沃斯旺宝入驻商城导购

4 月3 日,科沃斯导购机器人旺宝正式就职苏州圆融星座海蕴公爵集团红酒专卖店。旺宝身着西装领带,帅气的英伦绅士形象吸引了诸多消费者驻足。这是旺宝首次担任专卖店副店长职务,预示着店铺管理的大数据时代即将到来。

虽然国内关于导购机器人的研发一直在进行,但是被运用于市场的导购机器人,旺宝是第一个。

据科沃斯工作人员介绍,旺宝的工作原理是导购员通过PC 端后台控制多个门店多台旺宝,在回答客户问题的同时,还可在后台推送产品促销信息、广告片等。通过数月的运营和测试,一台电脑在后台同时可以操控9 台旺宝,督导员可以在一个地方同一时间监测到9 家店面的情况,大大降低门店用人成本。

(来源: 凤凰网)

俄机器人消防员在边疆执勤

4 月21 日,俄罗斯紧急情况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总局新闻处表示,机器人消防员作为特别消防队成员开始在外贝加尔边疆区首次执勤。

机器人消防员将参与完成各种作战任务,包括参与大型火灾的灭火、在人员无法进入的环境下进行侦查、作为空中机动组员应对紧急情况等。该机器人的主要用途是在浓烟和高温导致人员无法进入的地方进行侦查和灭火。

由于机器人体形不大并具有耐火外壳,机器人消防员能轻松抵达人类消防员无法到达的地方,独立承担消防工作,机器人通过“转动脑袋”喷射水柱或水雾,能迅速变换位置,并加大喷射距离。人类消防员可通过显示屏遥控指挥机器人,在200m 的范围内借助遥控器追踪机器人的移动情况,控制用水、干粉或泡沫向火焰喷射。

据悉,机器人消防员全部由俄罗斯本土生产,应用该机器人的主要目的是避免消防人员在火灾中受伤和牺牲。

(来源:环球网)

伦敦展现第一个机器人厨房

近日,英国科技公司Moley Robotics 在位于伦敦北部的一个仓库展示了其最新产品——机器人厨房系统,这套系统被该公司称为“世界上第一款自动化厨房”,可实现完全自动化的烹饪体验。全套系统的售价预计达1 万英镑(约合人民币9.2 万元),将在两年内逐渐进入消费市场。

Moley Robotics 机器人厨房本质上是两个非常昂贵的机械手臂,同时还配备了炉灶、烤箱以及各种厨具,运行ROS 机器人系统,可以通过房间内的动作捕捉摄像头记录人类厨师的操作,并进行采样及模仿,从而实现精确的烹饪体验。这个系统的不足是需要将配料等内容精确地摆放在一定位置上,机械手臂才能正常辨别并使用。虽然并不算非常聪明,但Moley Robotics 机器人厨房可以完美地执行预设菜谱,比如在30min 内制作出一道美味的蟹肉浓汤。

另外,该公司还计划给机器人加入视觉系统,让机械手臂更加聪明,能够辨别是否放入正确的配料,而不是无脑地复制动作,从而实现更安全、可靠的操作。

最终,Moley Robotics 的愿景是用户可以从数字商店中下载食谱,并通过机器人厨房简单快捷地制作美食。至少从目前的体验来看,Moley Robotics 机器人厨房制作的蟹肉浓汤是十分美味的。

(来源:腾讯数码)

印度拟用装载辣椒喷雾的无人机维持治安

据报道,印度将在无人机上加载辣椒喷雾,必要时可以在难以控制的暴力人群上方喷洒辣椒面,从而对暴力人群进行控制。

据介绍,印度北部城市勒克瑙的警方从去年起开始使用微型无人直升机进行监视。目前,他们已经采购了5 架航拍无人机,搭载能力为2kg,这些无人机由地面上的警官进行遥控操作,还可以用于监视勒克瑙市的罪犯。

德里警方也准备用无人机在位于市郊的德里洛克普里进行监视,以应对突发的暴力事件。

(来源:新浪)

福岛第一核电站首次向安全壳内放入机器人

4 月10 日,东京电力公司发布消息称,已向福岛第一核电站1 号机组的反应堆安全壳内放入机器人进行内部调查。据悉,核事故中发生堆芯熔化致使安全壳内部的辐射极强,这是日本首次向其内投放机器人。

东京电力公司向安全壳贯通部分直径约10cm 的配管中投入了长约60cm、高约9.5cm 的棒状机器人装置。机器人下到指定位置后,变为“U”字形稳定移动,除测量四周温度和辐射量外,还会用摄像头拍下周边情况,检查连接地下的一层部分是否存在障碍物等。

据了解,机器人先在安全壳内部一层部分绕半圈,然后调查剩下的半圈,最终会在被认为存在大量熔化燃料的地下中心区域进行调查。此次属于第一阶段。根据调查结果,计划在年底后启动地下调查。

此次调查受国际反应堆报废研究开发机构(IRID)的委托,以日立GE 核能公司为主,作业人员在厂区内辐射较弱处远程操控机器人,相关工作涉及40多名作业人员。

(来源:人民网)

东芝美女机器人导购亮相日本百货店

4 月20 日,日本东芝最新研发的人形机器人现身东京日本桥三越总店。该机器人为女性店员形象,栩栩如生,在商店内利用手势和动作耐心地为顾客做向导,成为商店内一道引人注目的独特风景。

据悉,该人形机器人由日本知名电器制造商东芝公司研发,此次在东京中央区的日本桥三越总店一层初次亮相。机器人名为地平爱子,寓意祈求地球和平,其表面覆盖整层硅胶树脂,身体共有43 处可以自由活动,并可根据系统控制发出声音。20 日当天,该机器人利用各种肢体语言在商店内为顾客做引导,堪与真人店员媲美。

据东芝公司相关方面表示,接下来将对该机器人继续进行研究和改善,使其可以准确地识别来自外界的各种语言,此外,还将进一步深化机器人改革,将目前活跃于制造业的机器人继续拓展到服务业领域中。

(来源:网易)

日本银行引进搬钱机器人

日本三井住友银行近日准备引进一种穿戴型机器人,名为“作业支援用HAL”,主要帮助银行员工搬运纸币和硬币,以减轻工作负担。

据悉,该银行在配发分行的现金时,通常由员工搬运重达10-15kg 的纸币和硬币,其中16%的员工年龄在65 岁以上。因此,该行决定引进机器人。这款机器人可以佩戴在腰间,在搬运物体时,马达运行提供支撑力,缓解使用者的腰部负担。

据了解,穿戴型机器人已被日本多家公司用在建筑一线,在金融机构则是刚出现引进趋势。

猜你喜欢
三叉神经三叉神经痛消防员
基于MRI探究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三叉神经形态学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难以忍受的疼痛——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难忍 家庭自灸速缓解
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研究进展
特殊类型血管神经压迫致三叉神经痛二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小小消防员 第十集
小小消防员 第九集
“能帮医师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机器人”在京面世
三叉神经鞘瘤25例诊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