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制造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研究

2015-02-16 08:12丁建军宋维玮
关键词:资源配置武汉制造业

邹 蔚,丁建军,宋维玮

(江汉大学 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56)



武汉制造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研究

邹 蔚,丁建军,宋维玮

(江汉大学 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56)

随着知识经济与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科技进步与创新成为了影响武汉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甚至决定性因素,而科技资源的状况和配置效率是衡量企业科技进步与创新发展后劲的重要标杆。通过对武汉制造业2010—2013年科技资源现状进行分析,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武汉制造业23个行业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进行了评价,进而提出了优化武汉制造业科技资源配置的对策。

制造业; 科技资源; 数据包络分析; 资源配置效率

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相继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后,武汉也以复兴“大武汉”、建设中部的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努力打造国家创新中心、先进制造业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助推中部地区快速崛起。武汉拥有丰富的科技资源和科研人才,众多知名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国家级、省部级的科研基地在此聚集。但武汉的科技资源整合水平在我国并未处于领先地位,在充分利用丰富的科技资源,有效地将其转变为强大的产业优势,以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武汉还存在着巨大的提升空间。2013年武汉制造业总产值为10 242.29亿元,占2013年武汉工业企业总产值的98.44%,对武汉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但2012年规模以上制造业新产品产值为1 381.54亿元,仅占工业总产值的13.48%;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2 296家,有R&D活动的企业和有科研机构的企业分别为375家和136家,占武汉制造业企业总量的22.26%。武汉制造业企业利用好地区科技资源,提升制造业科技资源配置的效率,以实现产业的转型与升级,对促进武汉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国内外研究综述

周寄中认为科技资源是“第一资源”,是科技活动的物质基础;而科技资源配置则是各种资源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上的分配使用[1]。丁厚德认为科技资源配置应是全社会资源配置的子系统,以创新为目标,是一个国家创新体系的物质基础[2]。 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方法对区域科技资源配置进行了深入研究:陈昭峰[3]对江浙沪地区的科技资源配置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表明江苏大中型企业科技支出能力较强,浙江的科技投入市场化程度较高,上海的科技资源配置能力较好。李恒等[4]通过搜集1999—2011年中国31个省市区科技资源的有关数据,利用基尼系数和锡尔指数探讨了各地区科技资源配置能力的差异,并采用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反映各地区科技资源配置能力的空间聚集特征。研究表明,虽然我国区域科技资源整体配置能力有较大提升,但区域分布空间格局并没有太大变化,区域间的科技资源配置能力还存在较大差距。

国外学者对科技资源投入的渠道,特别是政府对科技资源投入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TATURM分析了1960—1990年的财政投入和产出,并进行了研究,认为通过扩展科技投入的渠道就能够逾越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间的“鸿沟”[5]。MAMUNEAS等对美国制造业的科研投入进行了研究,认为企业在得到政府的资助后会主动加大对科技资源的投入[6]。DOMINIQUE等研究了17个经合组织国家政府对企业的科技投入,研究表明企业的研发支出随政府的资助金额增加而增加,但到达一个临界点后会出现下降[7]。

目前国内科技资源配置的研究主要是基于全国和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在用不同方法进行建模研究时,学者们也主要将区域作为划分依据,鲜少以行业作为划分依据。武汉地处我国中部,是东西部产业空间梯度转移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武汉制造业的发展及其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是推进武汉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

2 武汉制造业企业科技发展现状分析

制造业企业科技资源配置的质量和数量是衡量一个区域可持续发展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笔者将选取制造业企业数量、科研人员数量、科研经费支出及来源等指标分析武汉制造业企业的科技资源投入现状,选取科技项目数、新产品及专利申请数等指标分析武汉制造业企业的科技资源产出现状。

(1)企业数量等指标波动大,且相关指标整体下降。武汉制造业企业数量由2010年的2 906家跌至2011年的1 801家,跌幅达38.02%,之后又恢复上升趋势,2013年升为2 339家;有R&D活动的企业数由2010年的383家跌至2011年的317家,跌幅达17.23%,2013年升至376家,但仍不足2010年的企业数;有科研机构的企业数由2010年的216家跌至2013年的135家,总跌幅达37.04%,呈逐年下降趋势;2013年R&D活动企业数、科技活动企业数分别仅占制造业企业总数的16.33%和5.92%。

(2)企业科研人员数量整体上升,但增长率呈下降趋势。武汉制造业企业的科研人员从2010年的31 257人上升至2012年的45 252人,但2013年又下滑至43 087人,科研人员的增长率呈下降趋势,2011年增长率为30.38%,2013年则降为-4.78%。

(3)科研经费支出逐渐上升,资金主要来源于企业。 武汉制造业企业的科研经费内部支出在2010—2013年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年均增长20.06%,2013年同比增长11.53%。来源于企业的科研经费内部支出占科研经费内部支出总额的90%以上,是科研经费的主要来源。

(4)科技项目数波动幅度大,但仍呈整体上升趋势。 武汉制造业企业的科研项目数由2010年的3 168项降至2011年的2 399项,降幅达24.27%,2012和2013年又呈回升趋势,2013年科研项目数达3 264项,比2010年有小幅提升。

(5)新产品产值逐年上升,新产品出口波动较大。 武汉制造业企业的新产品产值与新产品的销售收入都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新产品产值由2010年的1 224.78亿元上升至2013年的1 750.03亿元,增幅达42.89%;新产品销售收入从2010年的1 221.86亿元增至2013年的1 652.80亿元,增幅达35.27%,相较于其他年份新产品的产值和销售收入,2013年增幅较大。新产品的出口交货值波动较大,呈现先降后增继而又降态势,最大降幅达45.06%,2012年增幅为98.20%,达到73.66亿元。

(6)专利申请数量逐年递增,发明专利增长率稳定。 武汉制造业企业的专利申请数一直保持着逐年递增的趋势,由2010年的3 825项增至2013年的6 855项,年均增长21.47%,其中发明专利由2010年的1 599项增至2013年的2 937项,年均增长22.47%;2013年发明专利的申请数占专利申请总数的42.84%;有效发明专利由2010年的2 886项增至2013年的4 599项,年均增长19.79%。虽然专利申请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是其增长率在2013年却明显下滑,有效发明专利的增长率比较稳定。

3 实证分析

3.1 武汉制造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方法

武汉制造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实质上是一种投入产出效率的评价。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①以同类为参考系来进行比较分析,对于多投入、多产出的技术创新活动具有较好的适用性;②无需预先设置生产函数和权重,在评价过程中更具有客观性;③采用统计数据进行运算,不受输入和输出指标量纲选取的限制,且不需要预先对指标进行相关分析,使得操作简单易行。因此,笔者选择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武汉制造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进行评价。

3.2 武汉制造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体系

根据指标选取的科学性、一致性和可比性等原则,结合武汉制造业的发展现状,构建武汉制造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体系,如表1所示。

3.3 武汉制造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分析

根据武汉制造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体系,选取2010—2013年武汉制造业29个行业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基于指标研究的可比性原则,考虑到饮料制造业、皮革毛片羽绒及其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等6个行业在科技资源投入和产出方面多个指标值为零的情况,将这6个行业剔除,只对其余23个行业2010—2013年这4年科技资源的投入和产出8个指标进行数据包络分析,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4年的数据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选取某一年分析所带来的偶然性因素影响,可以提供更为精准的分析结果。

表1 武汉制造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体系

表2 数据包络分析结果

由表2的分析结果可知,武汉制造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存在如下问题:

(1)总体发展状况良好,个别行业科技资源配置综合效率指数偏低。 在所分析的23个武汉制造业行业中,科技资源配置综合效率指数的均值为0.884,数值较高;其中,纺织服饰、鞋、帽制造业等13个行业的科技资源配置综合效率指数为1.000,处于综合效率有效状态,且处于最佳规模;食品制造业和通用设备制造业两个行业的科技资源配置综合效率在0.5以下,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偏低,亟待进行投入产出调整。从整体来看,武汉制造业行业的科技资源利用效率较理想。

(2)20个行业的技术效率较高,3个行业的技术效率较低。 23个制造业行业的纯技术效率均值为0.951,接近于1,数值较理想;其中,烟草制造业等20个行业的纯技术效率指数为1.000,说明这20个行业对于投入资源的使用效率是有效的;农副食品加工业、金属制品业和食品制造业3个行业与其他行业还存在一定差距。

(3)部分行业科技资源投入过度,造成了某种程度的资源浪费。 武汉制造业近年的科技资源的投入产出规模收益状态中只有规模收益递减和规模收益不变两种状态,即武汉制造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非有效的10个行业规模效率低下,其主要原因在于规模收益递减,说明这些行业的科技资源投入规模偏大,即增加科技资源投入,会带来产出增加小于投入增加的结果,形成某种程度的资源浪费。

(4)技术效率偏低行业普遍面临投入冗余和产能不足并存的问题。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烟草制造业、纺织业、造纸及纸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和通用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这10个较低技术效率行业均面临着投入冗余和产能不足的问题。

4 武汉市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对策

(1)加强企业科技投入,使科技资源投入多元化。 当前情况下,武汉制造业企业应该拓展科技资金来源渠道。一方面,制造业企业自身要加大相关研发经费的投入,产品的研发和创新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利于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同时企业也会获得更大的发展潜力;另一方面,在企业加大自身经费投入的同时也要加大对社会资金、国外资金的引入,建立以政府、企业为主,社会资金和国外资金为辅的多元化科技资金投入体系,以实现多渠道地加大武汉制造业科技资金的投入。

(2)优化科技人员配置,完善科技人才引进机制。 2013年武汉制造业R&D人员数量较2012年有所下降,且近年来武汉制造业科技人员增长率也在不断下滑。相对于不断向高新领域发展的制造业而言,科技人员的供给明显不足,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科技人才特别是高素质科技人才的缺口。针对这样的现状,应完善人才引进和激励机制:一方面引进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加强对国际性人才的引进;另一方面企业自身也要加强对知识型人才的培训工作,同时提高科技人员的经费资助水平和生活质量,以留住企业中的优秀人才,防止企业科技力量的流失。

(3)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加速科研成果产业化。武汉的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科研成果难以产业化。面对这一问题,首先要建立健全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相关政策,规范科研成果转化的相关活动;其次,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间应形成产、学、研三方合作模式,加强技术与人才交流,发挥各自优势,形成互补;最后,推进科技中介的发展也刻不容缓,科技中介服务水平和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加强科技资源供需双方的效率,更好更快地加速科研成果产业化。

(4)提高科技资源使用率,实现行业间资源共享。 武汉制造业要在科技创新道路上走得更快更远,就应当实现行业间和区域间的科技资源共享,避免科技资源的浪费和内耗。政府可以建立合作共享平台,加强制造业各行业之间的联系,实现行业间的技术重组与技术合作。同时,在区域间也应加强科技资源的共享与合作,以高新特色园区为主体,例如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和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发挥其引领及辐射作用,建立更多的科技合作区域,将独立分散的科技资源集聚起来,从而提升武汉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实力。另外,武汉还应与其他省市进行合作,向其他优秀城市学习,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进行科技资源的共享合作,更充分地利用科技资源,更有效地进行科技资源配置。

[1] 周寄中.科技资源论[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107-113.

[2] 丁厚德.科技资源配置的战略地位[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1,3(1):35-41.

[3] 陈昭锋.江浙沪科技资源配置的比较研究[J].科技与产业,2004,4(5):1-10.

[4] 李恒,范斐,王馨竹.区域科技资源配置能力的时空分异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2013(4):159-168.

[5] TATURM S J . Science, technology and government: re-exame the relationship[J]. Technology in Society, 1995,17(1):85-102.

[6] MAMUNEAS P T, NADIRI M I. Public R&D policies and cost behavior of the US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J].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1996,63(1):57-81.

[7] DOMINIQUE G, BRUNO P P. Applications, grants and the value of patent[J]. Economics Letters,2000,69(1):109-114.

ZOU Wei:Assoc. Prof.; School of Business, Jiang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56

[编辑:王志全]

Efficiency of S&T Resource Allocation of Wuhan Manufacturing

ZOUWei,DINGJianjun,SONGWeiwei

The progress and innovation of S&T has become the important even decisive factor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long with the knowledge economy and the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the status and allocation efficiency of S&T resources had become the important standard to measure S&T progress and innovation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The allocation efficiency of S&T resource of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of 23 industries from year 2010 to 2013 in Wuhan were analyzed and evaluated based on DEA.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optimizing the resources distribution were proposed.

manufacturing industry; S&T resources; DEA; resource allocation efficiency

2015-04-19.

邹蔚(1972-),女,湖南祁东人,江汉大学商学院副教授.

武汉市社科联重大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140706);武汉市统计局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141445).

2095-3852(2015)06-0744-04

A

F204

10.3963/j.issn.2095-3852.2015.06.018

猜你喜欢
资源配置武汉制造业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别哭武汉愿你平安
我们在一起
武汉加油
决战武汉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我国制造业资源配置概述
把资源配置到贫困人口最需要的地方
刑事侦查资源配置原则及其影响因素初探
辽宁:卫生资源配置出新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