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油藏高含水期流动单元研究及剩余油预测

2015-02-17 07:40李松泽胡望水
特种油气藏 2015年3期
关键词:渗流油藏饱和度

李松泽,胡望水

(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长江大学,湖北 武汉 430100)



复杂油藏高含水期流动单元研究及剩余油预测

李松泽,胡望水

(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长江大学,湖北 武汉 430100)

为了更准确预测复杂油藏特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规律,以扶余油田X25-20区块为例,分析FZI法的不足,优选主控渗流参数协同约束,运用灰色理论划分方法,将流动单元划分成4类。结合生产数据,分析认为I类流动单元采出程度高,但原始含油基数大,仍是下一步开发的重点;Ⅱ、Ⅲ类流动单元分布范围大,含油饱和度降幅低,局部富集,是剩余油主要挖潜区;而IV类流动单元储存和流动特性差,不具备深度开发潜质。因此,开发中应注意封、采结合,合理开发优势流动单元,重点完善中间类型流动单元注采结构,同时兼顾劣势流动单元开发。

复杂油气藏;高含水期;流动单元;剩余油;扶余油田;X25-20区块

引 言

流动单元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的一项新的储层表征技术[1-2],C.L.Hearn将其定义为影响流体流动的岩性和岩石物理性质在内部相似的、垂向上和横向上连续的储集带。基于流动单元的储层研究,可精确表征储层非均质性,有助于正确掌握地下油气水运移规律,准确预测剩余油富集区及确定剩余油分布规律[3-5]。

1 区域地质特征

X25-20区块位于松辽盆地南部中央凹陷区东缘,是一个被断层复杂化的多高点穹隆背斜。该区块主要开发层系为泉头组四段的扶余油层,油藏埋深浅,储层多而薄,平均孔隙度为23%,平均渗透率为156×10-3μm2,渗透率极差为909.1~10 251.1,物性差异大,储层非均质性强。经过几十年注水开发,综合含水高达95.1%,已进入特高含水后期开采阶段,采出程度为31.46%。由于对储层复杂性认识有限,导致油藏在开发过程中层间动用不均衡、注采井网不完善、产能自然递减快,开发形势严峻。

2 流动单元划分及参数优选

根据本区取心井J21资料,统计绘制FZI分类图版。分析表明本区流动单元可划分成4类,即I类(优势)、Ⅱ类(较好)、Ⅲ类(一般)和Ⅳ类(劣势)流动单元。将这4类流动单元的储层质量指标与标准化孔隙度进行验证判别,发现各类流动单元之间差异模糊,界线不分明(图1)。由于流动单元是具有相同渗流特征的储集体,为了提高流动单元判别的准确性,考虑优选油田动态开发中最能反应储层渗流特征的主控渗流参数与FZI聚类分析,利用灰色理论划分方法进行流动单元识别[6-7]。通过对比一系列地质参数,选取了与吸水强度相关性最高的5个参数,即孔隙度、渗透率、地层系数、泥质含量、流动带指数作为流动单元判别时的主控渗流参数。应用聚类分析法将流动单元分为4类,各主控参数与有效孔隙度交会表明(图2),各类流动单元之间界限清晰,差异明显,识别效果好,因此采用该方法进行流动单元划分合理可行。

图1 储层质量指标与标准孔隙度交会图

图2 X25-20区块取心井流动单元划分结果验证

3 流动单元特征

由流动单元分类标准分析(表1)可知,Ⅰ类流动单元以高孔、高渗为主,该类储层的开发效果最好,见效快且采出程度高,具有极佳的储集能力和渗流能力,但在注水开发中后期容易出现水窜现象,影响附近储层的开采。Ⅱ类流动单元在研究区较为常见,具有较强的渗流能力,在注水开发过程中,油水流动能力较好。Ⅲ类流动单元最为常见,以中孔、低渗为主,该类储层具有一定的储集能力和渗流能力,开发效果一般。Ⅳ类流动单元以中低孔、特低渗为主要特征,储集能力和渗流能力均较差,油水在其中缓慢运动,注水开发效果差,见效慢。

表1 扶余油田X25-20区块流动单元分类标准

4 剩余油分布规律

4.1 流动单元与剩余油分布的关系

将流动单元研究成果应用于剩余油预测,可为改善油田开发效果,提高油气采收率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8-10]。通过统计可知,IV类流动单元剩余油分布含量基本小于30%,Ⅲ类流动单元剩余油含量小于50%,其中小于30%所占比例较大,Ⅱ类流动单元剩余油含量小于60%,其中30%~60%所占比例较大,Ⅰ类流动单元剩余油含量大于40%。总体可看出,流动单元类型越好,剩余油饱和度越高。

4.2 不同开发阶段剩余油变化规律

通过井史分析,将开发过程分为1995至2012年和2012年至今2个开发阶段。由主力层位单层单砂体流动单元平面展布与2个阶段剩余油的平面展布(图3)分析可知,从开发初始至今,由于储层物性好,Ⅰ类流动单元原油易于采出,其剩余油的减少程度要远高于Ⅱ、Ⅲ类流动单元。部分Ⅲ类流动单元受水驱影响,剩余油被驱替到渗流屏障附近,流体运移减缓或停滞而使剩余油聚集,剩余油饱和度及分布范围在局部都有所增加。Ⅳ类流动单元由于孔渗及连通性较差,剩余油含量在这2个阶段都较低。因此,Ⅱ、Ⅲ类流动单元是现阶段剩余油的主要富集区。

图3 单层单砂体剩余油饱和度平面展布

4.3 流动单元类型与动态数据的匹配

通过对剩余油饱和度—含水率交会分析可知(图4),随着油田注水开发强化不断深入,Ⅰ类流动单元剩余油饱和度在1995年主要分布在30%~73%,2012年主要分布在25%~62%,说明Ⅰ类流动单元剩余油饱和度有所降低,但相对其他流动单元依然较高;含水率在1995年度主要分布在10%~78%,2012年主要分布在12%~97%,含水率上升幅度较大。Ⅱ、Ⅲ类流动单元剩余油饱和度在从1995年的25%~65%降至2012年的10%~62%,含水率从10%~75%增至20%~85%。Ⅲ类流动单元剩余油饱和度在1995年主要分布为18%~53%,截至2012年以后降低4%~10%,含水率在1995年为20%~75%,至2012年降低了10%左右;这2类流动单元中剩余油饱和度与含水率的变化幅度均较小,反应油层动用程度都较低,储层仍有大量剩余油存留,是下一步挖潜的主体目标。Ⅳ类流动单元由于储层物性较差,非均质性较强,剩余油饱和度低,含水率高,不能作为下一步开发的重点。

5 剩余油挖潜方案及实施效果

研究表明,本区储层在平面和垂向上的渗流特征的差异性及非均质性较强,剩余油富集类型多。针对目前渗流屏障特征及不同流动单元的动用程度,提出如下开发调整挖潜建议。

(1) 优势流动单元封、采结合,合理开发。Ⅰ、Ⅱ类流动单元储层物性好,层内原油采出量高,虽然含油饱和度下降快,但原始含油饱和度基数大,仍是下一步剩余油挖潜的主攻方向之一。而由于层内渗流性好,含水率也高达95%以上,又因长期遭受注入水冲洗,层内流体运移速度快,易形成水窜,影响周边储层的开发。针对该类储层,应采取封、采相结合,在流动单元局部剩余油富集区调整注采结构,形成有效开发井组,同时减少层内无效注水,合理开发优势流动单元。

(2) 重点完善中间类型流动单元注采结构,兼顾劣势流动单元开发。Ⅱ、Ⅲ类流动单元是剩余油主要富集区域,在研究区内分布范围较大,剩余油饱和度相对较高,是主要挖潜区。应进一步完善注采井网,确保井网覆盖有利挖潜区,无采出井点的剩余油富集区可选择油井补孔、老井换底、侧钻等措施;有采出井点的剩余油富集区可选择油井压裂,或对注水井进行方案调整,合理增加剩余油富集层位的注水量。对于层内的剩余油富集段及大厚度层位,可考虑水平井方式开采。

图4 扶余油层剩余油饱和度—含水率交会分析

(3) 油藏内劣势流动单元渗流能力差,剩余油量低,产液量低,如单独开发成本高、收益小,为提高收益率,不应单独开发,建议在开发有利流动单元时调整配置,兼顾开发。

调整油井36口,调整注水井126口,与方案调整前相比,区块日产油量平均增加83 t/d,自然递减率由25.79%下降到18.66%,综合递减率由19.51%下降到6.30%。吸水厚度比例由47.0%提高到57.2%,水驱控制储量和水驱动用储量增加,水驱控制程度增加7.2个百分点,水驱动用程度增加6.4个百分点,采收率由25.4%提高到28.9%,可采储量增加72.4×104t。

6 结 论

(1) 在针对非均质性严重的复杂性油气藏进行研究时,结合生产资料,优选主控渗流参数,应用灰色理论划分方法能更加精确地划分、界定各类流动单元。

(2) 各类流动单元严格控制着剩余油的分布,同时随着注水开发的进行,不同类型的流动单元内有效储层的产能会有规律的变化。

(3) 针对不同类型流动单元内剩余油的分布特征,调整开发策略,能有效提高油气采收率,对开发其他非均质性严重的复杂油藏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1] Hearn C J,Ebanks W J,Tye R S,et al.Geological factors influencingreservoir performance of the Hartzog Draw Field,Wyoming[J].J Petrol Tech,1984,32(8):1335-1344.

[2] Ebanks W J Jr.Flow unit concept-integrated approach to reservoir description for engineering projects[J]. AAPG Bulletin,1987,71(5):551-552.

[3] 熊琦华,王志章,等.现代油藏地质学:理论与技术篇[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44-62,128-162.

[4] 陈欢庆,胡永乐,闫林,等. 储层流动单元研究进展[J].地球学报,2010,31(6):875-884.

[5] 宋广寿,等. 储层流动单元划分及其对产能动态的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元54区长1油层组为例[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0(2):299-303.

[6] 彭仕宓,尹志军,等. 陆相储集层流动单元定量研究新方法[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1,28(5):68-70.

[7] 闫百泉,马世忠,王龙,等. 单砂体内部流动单元评价[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7,31(6):11-13,21,122.

[8] Davies D K,Vessell R K,Bernal G M C. Flow unit modeling in complex reservoirs[C].AAPG Annual Convention. V5, San Diego, CA, USA:Gulf Coast Association of Geological Societies 1996:336.

[9] 尹太举,张昌民,张尚峰,等. 基于流动单元的储层评价及剩余油预测[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8,38(S2):110-116.

[10] 张富美,方朝刚,彭功名,等.靖安油田大路沟二区流动单元划分及合理性验证[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3,20(1):44-47.

编辑 刘 巍

20141026;改回日期:20150206

国家自然基金“松辽盆地南部页岩油差异富集主控因素及机理”(41340030)

李松泽(1983-),男,2006年毕业于长江大学地质学专业,现为该校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开发地质方向的研究。

10.3969/j.issn.1006-6535.2015.03.031

TE33

A

1006-6535(2015)03-0121-04

猜你喜欢
渗流油藏饱和度
糖臬之吻
页岩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及展望
复杂断块油藏三维地质模型的多级定量评价
长河坝左岸地下厂房渗流场研究及防渗优化
考虑各向异性渗流的重力坝深层抗滑稳定分析
微裂缝低渗透油藏产能公式在合水油田的应用
制作一个泥土饱和度测试仪
潜山裂缝型油藏井网模式优化及开发实践:以渤海海域JZ25-1S油藏为例
巧用有机物的不饱和度
柔情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