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光气田气井水侵特征识别及出水模式探讨

2015-02-17 07:44刘爱华韩玉坤梁红娇代迎辉魏勇明
特种油气藏 2015年3期
关键词:液气普光气藏

刘爱华,韩玉坤,梁红娇,代迎辉,魏勇明

(中石化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四川 达州 635000)



普光气田气井水侵特征识别及出水模式探讨

刘爱华,韩玉坤,梁红娇,代迎辉,魏勇明

(中石化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四川 达州 635000)

针对预判普光气田气井是否发生水侵的问题,分析了水、气井出水前后的液气比、压力、流体性质等变化规律,得出半定量到定量的水侵识别指标。普光气田目前有5口出水井,普光C等6口井具有明显的早期水侵特征,为减缓边水推进速度,对低部位气井采取限产控水、降低生产压差等措施,现场应用效果显著。通过动静态数据分析认为,普光A1与普光B1井属于裂缝-孔隙型储层水侵模式,其余3口出水井属于孔隙型储层水侵模式。

普光气田;边水;水侵识别;出水模式

引 言

普光气田位于川东断褶带双石庙—普光北东向背斜构造带,是川东北已探明的大型碳酸盐岩构造-岩性气藏,主要含气层系为上二叠统长兴组与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处于台地边缘沉积相带,平均孔隙度为7.85%,平均渗透率为1.36×10-3μm2,气层厚度为300~400 m,H2S含量高,局部发育裂缝,边部发育多套水层,气水关系复杂[1]。自投产以来,已有多口井产出地层水,目前国内外很多气田都开展了气井早期水侵识别方法研究,主要包括液气比变化、液样测定分析、不稳定试井判别等[2-4],普光气田为新开发的高含硫边水气藏,未系统开展相应的研究分析工作。因此,在普光气田开展气井早期水侵识别方法研究十分重要。

1 气井边水水侵生产特征分析

1.1 出水井产出液特征

1.1.1 液气比变化特征

运用天然气中水蒸气含量的经验公式(其适用温度范围为37.8~200.0℃,压力为4.7~56.0 MPa)[5],计算普光气田天然气凝析水含量为0.06×10-4~0.12×10-4m3/m3。对于边部气井,当液气比大于0.12×10-4m3/m3,且呈明显上升趋势,为出水预兆阶段特征;液气比快速上升,液气比一般大于1.00×10-4m3/m3,为出水显示阶段特征。

1.1.2 液样测定

根据普光气田前期化验结果,地层水与凝析水在pH值,水型,Na+、K+浓度,Cl-含量及总矿化度等指标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表1),通过这些指标变化特征可以判断产出水的类型,从而判断水侵是否发生。

(1) pH值变化特征。普光气田H2S和CO2含量高,为酸性气体,一般正常气井pH值在6.0左右。出水井出水前产出液的pH值整体呈上升趋势(图1)。pH值逐渐增大,且逐渐趋于7.0,为出水预兆阶段特征;pH大于7.0,呈弱碱性,为出水显示阶段特征。

(2) Cl-含量、总矿化度变化特征。普光气田气井在投产时都经过酸压改造,残酸返排基本结束后的正常气井液Cl-含量一般小于5 000 mg/L,总矿化度一般小于10 000 mg/L。而普光A1井在出水前其含量有较大幅度波动,2012年2月Cl-含量由2 271 mg/L上升至12 925 mg/L,之后下降到5 000 mg/L以下,2012年5月开始大幅上升,由3 882 mg/L快速上升至25 000 mg/L,产水量逐渐增大,总矿化度也有同样变化规律(图1),明确其产地层水。其他出水井在明确出水前,也具有与普光A1井相同的生产特征。当Cl-含量大于5 000 mg/L,总矿化度大于10 000 mg/L,且有较大幅度波动,为出水预兆阶段特征;Cl-含量、矿化度浓度呈明显快速上升趋势并逐渐趋于稳定,其中Cl-含量、总矿化度分别高于20 000 mg/L和50 000 mg/L,为出水显示阶段特征。

表1 普光气田地层水与凝析水的离子浓度含量等数据统计

(3) Na+、K+浓度及水型变化。普光气田出水井在出水前,水型表现为间歇性NaHCO3,出水后水型为NaHCO3型,比较稳定,且产水量逐渐增大。

分析认为,正常气井产出液的Na+、K+浓度一般小于2 000 mg/L,若Na+、K+比较平稳,且小于2 000 mg/L,水型为NaHCO3型,则说明该井产出液为凝析水;若Na+、K+有较大幅度波动,且水型表现为间歇性NaHCO3型,为出水预兆阶段特征;若离子浓度呈快速上升趋势,水型为NaHCO3型,为出水显示阶段特征。

图1 普光A1井pH值、Cl-含量、总矿化度变化曲线

1.2 出水井压力变化特征

由图2可知,出水前由于受到边水能量的补充,压力下降趋势变缓。出水后压力下降趋势明显加快:一是由于气井产液量上升,井筒内为气液两相流,井筒摩阻增大,导致油压下降快;二是受地层水影响,气相渗透率降低。压力下降趋势变缓,为出水预兆阶段的特征;压力下降趋势明显加快,为出水显示阶段特征。

图2 普光A1井油压与累计产气量关系

1.3 出水井H2S含量变化

高含硫气藏在开采过程中,随着生产时间的延长,地层压力不断降低,H2S的溶解度随着压力降低而减小[6-7]。普光气田平均每年地层压力下降4 MPa左右,同时有边水侵入,导致H2S从地层水中逸出,普光A1井在2012年出水前H2S含量上升趋势明显(图3)。

图3 普光A1井出水前H2S平均含量变化

2 现场应用

综合应用水侵早期识别方法对普光气田气井水侵情况进行识别,目前出水井有5口,主要集中在气藏东北部的构造低部位,普光C井等6口边部气井具有明显出水征兆。2012年8月,普光C井Cl-与Na+、K+浓度开始有大幅波动,最高分别达到9 340、3 402 mg/L,且有增大趋势,水型为间歇性NaHCO3型,液气比由0.12×10-4m3/m3上升至0.15×10-4m3/m3,气藏边部气井H2S含量都略有上升,压降趋势变缓。由于其处于构造边部,受到边水能量的补充,表现为水侵的早期征兆特征。为减缓边水推进速度,采取对低部位气井进行限产控水、降低生产压差的措施。由于井间的储层连通好,将该井区8口井总产量由380×104m3/d下调至160×104m3/d,降低了边部区域的采气速度,其中普光C井产量由45×104m3/d下调至20×104m3/d,控制生产压差在2.0 MPa之内,Cl-与Na+、K+离子浓度下降明显,液气比稳定,目前生产正常,未见地层水,控水效果较好,延长气井无水采气期。

3 气井水侵模式探讨

普光气田局部区域储层裂缝较发育,裂缝发育区地层水会沿高渗透缝窜至井底,导致气井很快见水且水量上升很快[8-11]。通过分析普光气田出水气井的生产情况,以各井出水初始时间为横坐标,作出相应的生产液气比变化曲线,依据何晓东划分的出水类型[12],普光B1井液气比与累计见水时间呈二次方关系,且产水量大,该井裂缝发育段为5 750~5 780 m,生产测试结果表明,主产水层在5 758~5 766 m,产水层在裂缝发育层,属于裂缝—孔隙型储层水侵(图4)。普光A1井也具有同样特征。普光A2井等3口出水井产层裂缝不发育,且液气比随累计见水时间呈线性关系,产水量相对较小,属于孔隙型储层水侵模式(图5)。

图4 普光B井累计出水时间与液气比关系

图5 普光A2井累计出水时间与液气比关系

4 结 论

(1) 通过分析普光气田出水井生产特征,总结了气井水侵早期特征及识别方法,提供了半定量到

定量判别指标,主要包括液气比、压力和流体性质等。

(2) 综合应用水侵早期特征识别方法,判别普光气田目前共有5口井产出地层水,普光C井等6口边部气井具有明显的出水征兆。通过及时调整边部气井配产,减缓了边水推进速度,现场应用效果较好。

(3) 普光气田普光A1与普光B1井属于裂缝-孔隙型水侵模式,普光A2井等3口井属于孔隙型水侵模式。

[1] 杨福涛.普光气藏地质特征研究方法综述[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0,17(3):45-48.

[2] 康晓东,李相方,张国松.气藏早期水侵识别方法[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4,15(6):637-639.

[3] 刘道杰,田中敬,等.碳酸盐岩气藏储层外部能量评价新方法[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3,32(5):67-71.

[4] 唐玉林.川东石炭系气藏边水侵入的早期预测[J].天然气工业,2003,9(5):130.

[5] 郭望,陈践发,曹青,等.油气藏中气态地层水的存在及其意义[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3,20(1):36-39,43.

[6] 李云波,李相方,姚约东,等.高含硫气田开发过程中H2S含量变化规律[J].石油学报,2007,28(6):99-102.

[7] 樊建明,郭平,孙良田,等.天然气储层中硫化氢分布规律、成因及对生产的影响[J].特种油气藏,2006,23(2):91-94.

[8] 张新征,张烈辉,李玉林,等.预测裂缝型有水气藏早期水侵动态的新方法[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2007,29(5):82-85.

[9] 孙志道.裂缝性有水气藏开发特征和开发方式优选[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2,29(4):69-71.

[10] 常涧峰,徐耀东,田同辉,等.埕北古7潜山太古界油气藏流体类型识别[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2,19(4):21-23.

[11] 邵锐.徐深气田火山岩气藏水侵识别与预测方法[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4,33(1):81-85.

[12] 何晓东,邹绍林,卢晓敏.边水气藏水侵特征识别及机理初探[J].天然气工业,2006,26(3):87-89.

编辑 张耀星

20141212;改回日期:20150425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高含硫碳酸盐岩气藏精细描述及开发规律研究”(2011ZX05017-001)

刘爱华(1983-),男,工程师,2009年毕业于长江大学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现从事气田开发技术工作。

10.3969/j.issn.1006-6535.2015.03.032

TE349

A

1006-6535(2015)03-0125-03

猜你喜欢
液气普光气藏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以普光气田实践探索为例
光催化/VUV/海水吸收协同用于舰船烟气脱硫脱硝的研究*
液气比对油气两相动压端面密封性能影响
非均布导流下页岩气藏压裂水平井产量模拟
162 kW柴油机排气海水脱硫性能
寿阳县无动力水泵装置应用技术研究
普光陆相气井压裂裂缝处理技术
普光陆相气井压裂裂缝处理技术
脱硫高手的勇与谋
超高压气藏裂缝应力敏感性实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