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CF函数的银行规模经济的实证研究

2015-02-18 04:57高蓉蓉
统计与决策 2015年19期
关键词:规模商业银行函数

高蓉蓉,盖 锐

(1.南京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南京210095;2.金陵科技学院 商学院,南京 211169)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国内的银行机构数量与规模在过去的十年内突飞猛进。银行业的金融资产扩张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也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是,商业银行的规模扩张是否可以持续促进和改善其经济效益,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是否得益于规模扩张的经济效益,规模经济是否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本文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现状,实证研究银行的规模经济。

1 模型的选取及规模弹性计算

银行业规模经济实证分析的方法比较多,成本函数法更加符合规模经济的内涵,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成本函数方法主要是通过构造特定的生产函数,估计相关参数,从而计算产出或者成本的规模弹性。目前,也有学者采用非参数方法来估计生产中的规模效率,相比较参数方法,它不需要进行函数形式的前提设定,但是由于它不能够估计误差,模型的显著性检验无法进行。因此,本文仍考虑采用传统的成本函数法。

主要的成本函数形式有:C-D函数、CES函数和TCF函数等。Christensen,Jorgenson和Lau(1973)提出了超越对数成本函数(TCF),它是在CES成本函数经过二级泰勒级数展开获得。TCF函数由于其对投入、产出采用对数平方的形式,从而使该成本函数不受要素替代弹性不变和转换弹性不变的限制,适用于多投入多种产品的生产,因此该函数自产生以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具体来说,这种多投入、多产出的生产函数可以表示为:

利用生产函数和成本函数的对偶关系,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的变化形式:

利用超越成本对数(TCF)技术,m种产出(Yi),n种投入(P)j的成本函数可以表示为:

该成本函数还必须满足以下限制条件:

规模经济是指厂商的平均成本随着产量增加而不断下降的趋势,利用产出的成本弹性来计算,其公式可以通过如下方式推导出来:

由规模经济的含义可以得知,当AC>MC,则表示平均成本会随着产量增加而下降(因为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此时规模经济,而此时对应的的数值应该小于1;反之,若AC<MC,则表示平均成本会随着产量增加而增加(因为边际成本位于平均成本曲线的上方),此时表现为规模不经济,并且的数值应该大于1。

若SE<1,则表示产出增加1%,总成本增加小于1%,存在规模经济;反之若SE>1,则产出增加1%要求的总成本增加要超过1%,规模不经济,如果SE=1,则表示产出增加幅度与成本增加幅度相同,存在规模报酬不变的情形。

2 实证结果与分析

TCF函数必须确定合适的产出、投入指标值,才能够正确估计规模弹性系数,反映规模经济特征。TCF要求模型的总成本必须涵盖计入投入价格的所有生产要素成本。商业银行是一种特殊的企业,它的产出和要素投入不同于一般的生产性企业,因此选取恰当的投入产出指标至关重要。西方学者在大量的文献研究中积累了丰富的方法。生产法提出银行作为金融产品的提供者,存款账户的笔数和贷款笔数可以视为产出,而投入指标主要选取资本价格(r)和劳动力价格(w)。中介法则将银行视为储蓄和投资的转化机构,产出为贷款和其他盈利性资产(主要是证券投资),投入指标则在生产法的基础上增加了资金价格(存款利率i)。对偶法是一种介于前两种方法之间的指标选取,通常是将存款同时看作投入与产出。

本文在具体运用TCF函数时将采用对偶法的指标选取。具体的TCF函数形式如下:

根据前面所阐述的TCF函数必须满足的前提条件,可以得到如下的参数关系:

则,上述的式(8)可以转换为如下(13)形式:

则,修整后的规模弹性系数为:

其中,TC是商业银行的成本总支出,考虑到银行的金融服务特殊性,本文将以利息支出、营业费用支出之和为总成本;Yi为银行的投入,主要有存款产出和贷款产出,因为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分别采用每年末的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Pj为生产投入品的价格,结合前文分析,以利息支出/存款余额作为资金的价格i,以营业费用支出/职工总人数作为职工工资价格w,因为职工人数数据不易获得,这里采用存款余额近似计算,而资本价格r则计为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净值。

本文选取的样本银行15家,根据目前的市场份额和规模划分为三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农、工、建);全国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8家(交通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华夏银行、深发展)以及3家代表性的城市商业银行(北京银行、南京银行、宁波银行)。对样本数据进行如此划分,首先是这三组银行代表了目前中国银行体系不同类型的银行,其次,不同银行发展时间长短不一,规模不同,它们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因此表现出的规模经济特征也不一样,分组处理便于笔者比较分析。

图1 15家商业银行贷款份额

图2 15家商业银行存款份额

由图1、图2可以看出,从2006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两项主要产出存款和市场的市场占比变化,总体来看,无论是存款还是贷款,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目前仍然占有绝对优势;8家主要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份额在10~20%左右,但是随着银行业市场格局的变化,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国有商业银行的垄断地位在不断下降,而其他类型银行的市场份额呈现出较明显的上升趋势;另外,存款市场的竞争程度整体上来说弱于贷款市场。

根据式(13),运用Eviews6.0软件对15家银行的数据进行分析,本文采用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回归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TCF函数参数估计结果

由表1可知,8个参数的估计值通过了5%显著性水平的t检验,10个参数的估计值通过了10%显著性水平的检验,根据TCF函数模型的形式,部分参数t值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可能与变量之间存在多重共性性有关联。TCF函数所确定的各个变量都具有其理论以及和现实价值,因此在计量分析中,只要50%以上的参数估计值通过10%显著性水平检验即可,另外方程的R2值为0.9997以上,F值达到了23763.47,说明方程整体拟合程度较好,TCF函数模型可靠。

根据表1计算出来的各参数值,结合式(14)给出的SE计算公式,15家样本商业银行在2006~2012年间的经营规模经济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15家商业银行2006~2012年SE值

从表2给出的结果来看,15家商业银行在过去的7年间整体运营处于规模经济的边界。

(1)不同类型、不同规模商业银行的规模系数值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的SE均值均大于1,处于规模不经济;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SE均值基本小于1,实现规模经济。

(2)相同规模或者类型的商业银行规模系数存在一定的趋同性,整体来看,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SE均值基本都在1.02以上(中国银行除外,规模经济效益最明显,处于边界水平);而股份制银行中的招商银行和交通银行其资产规模较高,接近四大国有银行水平,也呈现了规模不经济,其余的6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和3家城市商业银行都呈现出了规模经济。

本文对我国银行业规模经济的实证检验表明,我国银行的生产规模效应符合规模经济理论的内在含义:规模经济只能在一定的产量范围内实现,处于发展的不同阶段的商业银行表现出来的规模特征不一样。整体来说,我国的大银行规模不经济,小银行规模经济。

本文接下来将对样本银行按照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城市商业银行分成3组进行对比,见图3所示。

图3 15家商业银行SE值分组对比图

根据图3现实的结果可以看到,在2006~2007年,3组银行的规模系数值都经历了先缓慢上升而后又下降的趋势,SE值都在2009~2010年间达到了顶峰了,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国内经济形势出现的变化也改变了银行经营的宏观环境,我国银行体系在这段时期都出现了一定的规模不经济,不过随着国内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在2011年以后,银行的资产结构进行了有效调整、贷款质量有所提升,银行的规模经济水平提升。具体到3组银行来说,图3显示出了明显的差异性,整体上来看,国有商业银行规模不经济、股份制商业银行处于规模经济的边界,但是最近呈现出了一定的规模不经济的特征,而样本选取的3家城市商业银行在2006~2012年一直都表现出了突出的规模经济。

本文分别计算了15家商业银行在2006~2010年间的SE均值和资产规模均值,并画出了二者的散点图,来模拟SE值和资产规模之间的关联与变化趋势。

图4 15家商业银行SE均值与总资产均值散点图

由图4可以看出,在资产规模低于20000亿元的商业银行中,整体都能实现规模经济,而且规模经济会随着资产规模的扩大出现一定的下降趋势,接近到规模经济的边界;当资产规模在20000~40000亿元时,规模经济出现了波动;当资产规模在40000亿元以上时,银行总体呈现出了规模不经济,因此我国银行的规模边界应该是在20000亿元左右。

3 结论

本文运用TCF函数,对我国15家主要的商业银行规模经济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商业银行总体上都能够实现规模经济,但是当商业银行资产规模不断扩大,规模经济带来的单位平均成本下降的效益在减弱,因此银行在业务扩展、规模扩张的同时一定要注重经济效益的提升,否则很有可能陷入高投入低回报的恶性循环中。在对15家商业银行进行分组对比分析后,发现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以及资产规模巨大的招商银行、交通银行在7年中都未能实现规模经济,因此我国的大型商业银行在今后发展中要重视质量的改进,适当控制分支机构数量和营业费用支出,开拓集约化的经验模式。中小型商业银行整体上都实现了规模经济,可以扩展业务范围和经营的地域范围,也可以结合自身特点,实施合理有效的兼并、重组,促进规模经济的实现。

[1]许小苍.我国国有与股份制商业银行规模经济的比较—基于1995~2005年数据的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7).

[2]李成,赵琳.我国商业银行规模与效率:理论与现实的悖论[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12).

[3]邹巍.中国商业银行规模经济的实证研究—基于2006~2008年面板数据模型的分析[J].经济经纬,2010,(5).

[4]李力,吴瑶明,杨柳.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在规模经济分析中的应用[J].统计与决策,2011,(20).

猜你喜欢
规模商业银行函数
科学创新人才的适度规模培养
二次函数
第3讲 “函数”复习精讲
二次函数
函数备考精讲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规模之殇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Mentor Grpahics宣布推出规模可达15BG的Veloce Strato平台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