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港发展探讨

2015-02-18 09:30胡从旭
物流技术 2015年3期
关键词:无纸化港区漳州

胡从旭

(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 工商管理系,福建 厦门 361012)

1 厦门港概况

厦门港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一个重要集装箱运输干线枢纽港,是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和对台航运主要港口,该港集装箱吞吐量逐年增加,2013 年集装箱吞吐量在世界排名第17 位,达801万TEU(标箱)[1]。在“福建省‘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专项规划”中,对2014、2015、2020年三个时间段厦门港的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进行预测,结果见表1。

表1 厦门港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预测表[2]

厦门港集疏运系统完善,可通过高速、国道、省道等与全国多个省份相连;铁路专用线可直达码头;通过鹰厦线、福厦线、厦深线等铁路线与全国铁路联网。全球排名前20的航运公司在厦门港均设有分公司或代理机构,如丹麦马士基、美国总统轮船、法国达飞、中远等。目前,厦门港集装箱航线多达183条,每月航班数达944班次[3]。

厦门港专用码头齐全,主要有煤炭、石油、集装箱等专用码头。有生产性泊位139个,有62个泊位超过万吨级,最大泊位可停靠15 万吨级的船舶。航道总长超过158km,主航道水深接近16m,底宽450m左右。

厦门港共包括10个港区,分别是:东渡、海沧、翔安、招银、后石、石码、古雷、东山、云霄和诏安等。每个港区的定位、泊位、通过能力等数据见表2。

表2 厦门港各港区主要信息一览表

2 厦门港发展优势

2.1 自然条件良好

厦门港气候宜人、不冻不淤、港口水域宽阔,是天然的深水港。据计算,水域面积约300km2,陆地面积11km2,海岸线总长154km,适于建港的岸线长度达32km,根据《厦门港总体规划(修编)》,未来适于建港的岸线总长达94.3km,规划泊位379个,水深超过16m,10万t级船舶可乘潮进出港。

2.2 特区优势

厦门的特区优势是推动厦门港发展的一大动力。厦门是中国最早开放的五个特区之一,享受着各种国家优惠政策,从1981 年建立特区以来,GDP 增长迅速,据统计,1981 年的GDP为7.4亿元,2013年的GDP为3 018.16亿元,历经31年,增长了408倍;在福建9个地市中,以2013年为例,厦门的GDP排名第三,仅次于泉州和福州(泉州5 218 亿元,福州4 678 亿元);在中国内地城市中也居于前列。

2.3 对台优势

2008年12月15日海协会和海基会在台北达成协议,在两岸实行海运直航、空运直航、直接通邮,宣告两岸“三通”时代来临。两岸直航,可为两岸人员提供便捷、经济的运输。“大三通”后,海运直航使厦台两地真正实现了“船通货通”,两地海上运输不用再经过香港、日本等第三地中转,运输距离和运输时间大大减少,物流成本大大降低。在大陆各港口中,厦门港是离台湾最近的港口,与台湾高雄港只有306km,直航后厦门港到高雄港约需不到10h,而在“三通”之前,厦门港到高雄港需要33h;在海运成本上,直航后厦门港到高雄港可节约成本30%左右[4]。

3 厦门港发展劣势

3.1 经济总量小、港口辐射范围小

在福建省内各城市中,厦门的GDP 排在第三(以2013 年为例),但与国内其它主要港口城市相比较,厦门经济总量明显偏小。以2013 年GDP 为例,上海为21 602.12 亿元,深圳为14 500.23 亿元,天津为14 370.16 亿元,宁波为7 128.87 亿,而厦门仅为3 018.16亿元。另外,厦门港辐射范围也偏小,直接辐射范围包括厦门、漳州、泉州和龙岩、三明等地,间接辐射范围包括福建省全省、江西等地。

3.2 连接厦门港的集疏运系统效率低

福建省省内山区较多,铁路基础设施落后,高速公路网络覆盖范围小,导致连接厦门港的集疏运系统效率较低,腹地辐射能力较差。如何延伸经济腹地,促进厦门港发展,推进与腹地之外的区域开展物流合作,成为厦门港当前需要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

3.3 厦门港的基础设施薄弱

与上海港、深圳港、天津港等其他港口相比较,厦门港的基础设施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主要由于政府投资力度不够,外资利用程度小。另外,港口物流园区规模较小,纵深狭窄,无法与上海港、天津港、深圳港等大港相比。

3.4 管理体制不完善

对港口的管理,我国实行的是双重领导,会造成对市场反应迟缓。政企不分现象还较突出,港口企业无法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自主决策,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另外,对于厦门港而言,不少企业存在服务项目单一,处于传统的运输、仓储阶段,专业化程度不高,缺少附加值高的增值功能,能够提供综合服务的物流企业很少。

3.5 物流人才匮乏

目前,厦门港急需高级复合型和专业型物流人才,急需航交所、船公司高管、供应链管理、航运物流和自动化软件管理等人才。根据《厦门市东南国际航运中心人才计划暂行办法》,计划招聘目标是,从2013年开始到2020年结束,“厦门东南国际航运中心聘请顾问20 名、专家30 名,引进领军型人才50 名,引进高层次复合型人才300 名、高层次专业型人才300名。”到目前为止,时间过去一年半,只有11人报名,通过资格初审的仅4名。

4 厦门港发展对策

4.1 设法提高厦门港的辐射范围

目前,厦门港的直接辐射范围以厦门、漳州、泉州为主,间接辐射范围包括福建省全境、江西省部分地区。厦门港应想方设法通过各种优惠政策把间接辐射范围延伸至湖南、湖北、广东部分区域。相应地,需要与福州港、汕头港等支线港进行合作,提高通关和中转效率,降低中转成本,以吸引这些支线港的国际中转箱,发展国际中转业务,可通过优先处理水水中转业务的货物,对中转集装箱船舶优先装卸,优惠装卸费用;或提供绿色通道,准备专用的码头前沿堆场等,扩大水水中转业务的比例,进而提高厦门港的辐射范围。

4.2 加快厦门港的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厦门港的最大泊位水深为16m,不能满足超过15万吨级船舶的进出港,对于超大型的船舶只能趁涨潮进出港,增加了船舶的时间成本。为了满足船舶全天候进出港的要求,需要拓宽加深航道,扩建深水泊位,对码头结构加固改造和靠泊等级升级,以提高港区通航能力。

4.3 改善厦门港的信息化水平

除了加大对厦门港的硬件投入外,还应加大对软件方面投入。加快建成港政管理信息系统,完成港口海上交通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和港口设施设备数据库系统设计,全面推进船舶电子联检,加大口岸申报无纸化进程、旅客通关自动化、货物监管智能化和物流配送实时化。

4.4 加强厦门港各港区之间联系

厦门港各港区承担的功能不一样,海沧港区和东渡港区国际航线密集,干线运输繁忙,而厦门港其它港区(如漳州港区)支线密集,承担支线运输功能,这就迫切要求用驳船和拖船实现厦门港各港区之间的货物调拨。漳州的进口货物以前多数从厦门口岸进境后由陆路运输到漳州,出口由陆路运到厦门,再由厦门各港区运往国外,浪费时间且增加运输成本;通过加强厦门港各港区之间的联系,发展海上驳运业务,漳州的进口货物可先由干线运输到厦门港区,再由驳船运到厦门港漳州港区,在漳州港区办理进关手续,相当于把国际干线运输延伸到厦门港的漳州港区;漳州的出口货物可先在漳州港区办理出口报关和报检手续,然后由驳船运到厦门港区经干线运输到国外。海上驳运业务的开展,可大大降低漳州地区进出口企业的运营成本,也提高了厦门港的竞争力。

4.5 加快推进无纸化报检报关进程

在进出口贸易过程中,报检和报关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采用无纸化报检和报关之前,需要花费人员大量时间准备报检单和报关单,以及多种随附单证,如合同、发票之类,并打印这些单证到现场报检和报关。在此过程中,需要花费2天左右时间,浪费了纸张和交通费用。采用无纸化报检和报关之后,不需要派人员到现场报检和报关,节省了时间和纸张成本、油耗成本。以无纸化报检为例,每批货物从报检到出口放行一般只需1至2min,最快的只有几十秒,不需要人员到现场就能完成检验放行,而且免交纸质报检单据,报检后不用等审单,系统可自动放行。每批货物能节省两个工作日的时间和百元左右费用。大大节省了往返检验检疫部门递交纸质报检材料的人力、时间和车辆油耗等方面的成本。

目前,在厦门港已对部分企业实行无纸化报检和报关,但适用的企业范围还很有限,为了提高报检和通关效率,厦门检验检疫机构和海关应加大协作,改革报检和报关模式,对一些管理好并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实行无纸化报检报关试点,并逐步加大试点范围,力争使绝大部分进出口公司享受到无纸化报检和报关带来的好处。

[1]刘建煌.厦门港口管理[EB/OL].http://www.portxiamen.gov.cn/xmsgkglj/gkzx/gkxw/273802.htm.

[2]福建省“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专项规划[EB/OL].http://www.doc88.com/p-808812012649.html.

[3]厦门港口管理局网站[EB/OL].http://www.portxiamen.gov.cn/xmsgkglj/zjshmg/.

[4]两岸“三通”今日全面启动 四货轮上午离厦直航台湾[EB/OL].http://www.xm.gov.cn/xmyw/200812/t20081215_292177.htm,2008-12-15.

[5]黄侨梅.浅析厦门港口物流发展与对策[J].集美大学学报,2008,(1):42-45.

[6]黄子榕.厦门港口物流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4):16-18.

猜你喜欢
无纸化港区漳州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推广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大力推进
无纸化入学报名多多益善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提倡
南康漳州龙
福建漳州面煎粿
港区使命
开放的港区赢得转型期待
港区文化牌
港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