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喀斯特山区地方优势牧草混播试验

2015-02-18 01:16张宗庆金深逊贵州省毕节市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551700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5年1期
关键词:白三叶混播鲜草

张宗庆 金深逊 贵州省毕节市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551700

周礼能 贵州省毕节市草地中心 551700

叶红英 贵州省毕节市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 551700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的自然条件

试验地设在毕节市撒拉溪镇朝营村,该地海拔1468m,年平均气温10~15.1℃,年降水量848.6~1394.4mm,无霜期209~289天。地势平坦,土壤为黄壤土。土壤pH 值5.8,有机质0.73,全氮为0.032,全磷为0.037,全磷为0.051。试验地原为弃耕地,无灌溉条件。

1.2 试验材料与设计

(1)试验材料(牧草品种)。供试草种为紫花苜蓿、白三叶、高羊茅、多年生黑麦草、鸭茅、扁穗雀麦、威宁草芦和地八角等野生牧草。选择地势平坦、地力基本一致的土地作为试验地,翻耕,用石灰和草木灰等碱性物质对酸性土壤进行改良,使pH 值接近中性。平整土地,清除石块和其他杂物。划线开成长4m、宽2.5m 的试验小区,开沟施肥,每小区以农家肥为主(10kg),配合适量的磷肥(0.5kg),覆盖少量的土,播种时覆土2~3cm。试验采取随机分组设计,设单播和混播处理,以多年生黑麦草单播为对照。各品种搭配及播种量见表1。采用条播,设3 次重复,小区面积为10m2(2.5m×4m),条播行距为30cm。试验时间为1年。2010年9月21日播种,在牧草生育期中耕除草2 次,测定牧草株高、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每次刈割后,每小区追施尿素150g。

(2)试验小区设计。试验采取随机分组设计,设3 次重复,小区面积为10m2(4m×2.5m),条播,行距为30cm。试验时间为1年。每小区种植8 行,行距40cm,条播。以第一次重复观察物候期和植株高度,不刈割;第二次重复按要求进行刈割,测定鲜草产量与营养成分。

表1 供试牧草搭配及播种量

1.3 试验方法

选择地势平坦、地力基本一致的耕地,翻耕,用石灰、草木灰等中和酸性土壤,平整土地,清除石块和其他杂物,划线、拢箱、开沟、施肥、覆土、播种,播种后覆土2~3cm。

1.4 试验经过

(1)播种与基肥施用。试验于2010年11月12日播种,因各试验品种的种子大小不一,播种时各品种用细土2kg 拌种均匀后沿播种沟撒播,基肥施用按3000kg/亩清粪水浇施于播种沟,每小区以施农家肥为主10kg,施磷肥0.5kg。

(2)田间管理。试验过程中于次年6月20日和7月22日两次用尿素5kg/亩兑清粪水浇施提苗,7月8日和10月5日两次中耕除草,8月18日和8月25日各浇水抗旱1 次。每次刈割当天均用尿素5kg/亩兑水浇施收割小区。

(3)刈割标准和产量计算。刈割前测定牧草株高,刈割后测定牧草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每次刈割称取中间3 行计算小区鲜草产量。

(4)刈割经过与统计分析。按刈割标准及时进行刈割;对全年刈割鲜草产量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草层高度

草层高度是衡量牧草茎叶比和品质的重要指标,通常草层高度与牧草的茎叶比成正比,与牧草品质成反比。从表2 可知,不同的混播组合对草层高度的影响较大,多年生黑麦草单播的草层高度要比和其他牧草混播的草层高,其草层高度为68.73cm。在多年生黑麦草与其他牧草品种混播组合中,草层高度最高的是多年生黑麦草+紫花苜蓿+鸭茅组合,其高度为64.86cm。最矮的是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高羊茅,其高度为48.83cm。其余组合的草层高度在其两者之间。

表2 不同混播组合草层高度和产量

2.2 鲜草产量

不同混播组合鲜草产量和比较见表2。从表2可知,混播组合能够明显提高牧草产量。其中鲜草产量最高的混播组合是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鸭茅,其产量为4402.25(kg/亩),比多年生黑麦草单播提高了21.33%。最少的是扁穗雀麦+地八角,其产量为3715.19(kg/亩),比多年生黑麦草单播提高了2.39%。其余的混播组合在两者之间。而且在豆科牧草的混播组合中,白三叶与其他牧草的混播组合比紫花苜蓿与其他牧草的混播组合鲜草产量高。

2.3 干草产量

从表2 可知,不同混播组合的青干草差异明显,威宁草芦+紫花苜蓿+鸭茅+高羊茅,威宁草芦+紫花苜蓿+鸭茅,扁穗雀麦+白三叶+鸭茅三个野生牧草混播组合虽然鲜草产量较低,但其青干草产量较高,分别为963.25kg/亩、911.27kg/亩和913.00kg/亩。其中青干草产量最高的混播组合是扁穗雀麦+白三叶+鸭茅,其青干草产量为1012.52kg/亩,最少的是多年生黑麦草单播,其青干草产量为725.69kg/亩。其余的混播组合在两者之间。

3 结论

(1)在毕节喀斯特山区比较好的草种搭配有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鸭茅,扁穗雀麦+白三叶+鸭茅,威宁草芦+紫花苜蓿+鸭茅,其播种比例分别为:1.8+0.5+0.2(kg/亩)、1.5+0.5+0.2+0.3(kg/亩)和1.8+0.5+0.2(kg/亩)。

(2)不同的混播组合对草层高度的影响较大,多年生黑麦草单播的草层高度要比和其他牧草混播的草层高,其草层高度为68.73cm。在多年生黑麦草与其他牧草品种混播组合中,草层高度最高的是威宁草芦+紫花苜蓿+鸭茅组合,其高度为64.86cm,最矮的是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鸭茅+高羊茅,其高度为52.53cm,其余组合的草层高度在其两者之间。

(3)不同混播组合的青干草差异明显,威宁草芦+紫花苜蓿+鸭茅+高羊茅、威宁草芦+紫花苜蓿+鸭茅、扁穗雀麦+白三叶+鸭茅三个野生牧草混播组合虽然鲜草产量较低,但其青干草产量较高,分别为963.25kg/亩、911.27kg/亩和913.00kg/亩。其中青干草产量最高的混播组合是有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鸭茅,其青干草产量为1012.52kg/亩,最少的是多年生黑麦草单播,其青干草产量为725.69kg/亩,其余的混播组合在两者之间。

猜你喜欢
白三叶混播鲜草
三叶草属2 种草坪草出苗和幼苗生长阶段的种内与种间关系
混播比例及播种方式对老芒麦与紫花苜蓿混播系统生产力及种间关系的影响
苜蓿与3种多年生禾草混播效应研究
铜胁迫下白三叶种子萌发及根系生长研究
苜蓿鲜草不可作为单一饲料喂牛羊
混播方式对小黑麦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根瘤菌对Cu胁迫下白三叶生长和Cu含量的影响
一只羊的结局
苏丹草—拟高粱杂交种鲜草饲喂獭兔的效果
浅析白三叶的虫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