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确制导:激光球囊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

2015-02-20 02:23陈涵
心电与循环 2015年3期
关键词:肺静脉消融球囊

●心脏快讯

精确制导:激光球囊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

2015年5月13~15日心律协会(HRS)第36届年会在美国历史名城波士顿召开,与会人员展示了激光球囊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新技术,初步结果显示新型导管进行肺静脉隔离与传统射频导管相比同样有效。

尽管借助于Carto系统或Ensite系统进行标测可帮助电生理医师可视化实现肺静脉隔离,但研究人员认为这样应用射频导管进行“地毯式轰炸”的模式难免存在“误伤”的嫌疑。激光球囊导管有两个特色:一是利用激光作为消融能量源,其能量更为集中而精准;二是其导管头端安装有一个摄像头,使得医师可以在直视下展开消融。研究人员认为这一可视化设计可以帮助术者直接看到组织变化,并可以确定进行消融操作的两点之间是否存在重叠,以及是否需要进行适当的重叠,最终在直视下实现完整的肺静脉隔离。利用激光的精确定向性,结合内镜直视下操作,新型导管的问世将在未来帮助电生理医师实现“指哪儿打哪儿”的逐点消融。

这项名为HeartLight Study的研究由纽约西奈山医学院Vivek Reddy教授牵头,验证了直视引导下的激光球囊导管(HeartLight,CardioFocus公司)与传统的灌注射频消融导管(Thermocool,Biosense Webster公司)相比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本项研究作为该器械提交美国FDA临床试验器材豁免(investigational-device-exemption,IDE)的材料,重在与传统器械进行非劣效对比,而研究结果也正显示了新型导管在安全性与有效性方面均与传统射频消融导管相当,达到非劣效试验的主要终点。

在消融术后随访的90d内,患者未再发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或>60s的房性心动过速的比例,激光球囊导管治疗组有61.1%,传统射频导管组有61.7%。单次手术的成功率以及术后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比例两组间未见明显差异。术中及术后需行电复律的比例,激光球囊导管组发生率为11.8%,而传统导管组为14.5%。新型导管的主要并发症为膈神经损伤,其中3例患者的症状持续至术后1年。肺静脉狭窄(均无临床症状)的发生率则在射频导管消融组更多。

值得注意的是,手术时间、消融时间与射线暴露事件在激光消融组均较长。研究负责人Reddy教授认为这是由于术者对于新器械操作不够熟练造成的。参与研究的人员中,研究开始前仅有23%的医师应用该器械操作了5台以上的手术,7%的医师操作了10台以上的手术。而直到本研究结束,也只有17%的研究人员操作了15台以上的手术,也就是说大部分的主刀医师尚处于新器械的学习曲线中。相比而言,这些医师操作射频消融导管则可谓轻车熟路。

激光球囊导管与冷冻球囊导管等新型器械为我们展示了心房颤动消融治疗的新生力量,也可能代表了未来技术发展的方向,如何在最小组织损伤的条件下完成效果最佳的电隔离,必然是电生理医师与医学科学家孜孜以求的目标。

(陈涵编译)

猜你喜欢
肺静脉消融球囊
消融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切割球囊用于冠状动脉疾病治疗的现状及应用前景
主动脉球囊反搏应用于胃贲门癌手术1例
冠状切面在胎儿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超声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弯刀综合征术后肺静脉狭窄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心房颤动患者左右下肺静脉共干合并左侧房室旁道一例
球囊压迫法建立兔双节段脊髓损伤模型
腹腔镜射频消融治疗肝血管瘤
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治疗老年肝癌及并发症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