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高中政治课多媒体教学的误区与对策

2015-02-20 09:26江苏省常熟市常熟中学居群丹
新教育 2015年14期
关键词:和尚课件多媒体

□江苏省常熟市常熟中学 居群丹

例谈高中政治课多媒体教学的误区与对策

□江苏省常熟市常熟中学居群丹

【摘要】多媒体教学可以给传统课堂增添活力,提高课堂效率。但若在运用中陷入了误区,不仅达不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还会产生诸多负面影响。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要运用恰当的策略,发挥多媒体课件的最大作用。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多媒体教学策略研究

一、多媒体课件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运用的误区

1.本末倒置。实践中,不少教师常本末倒置,把手段当成目的。有些教师所做的课件从课堂导入到知识讲授,从问题探究到巩固练习,每张幻灯片都有与其相匹配的解说与分析,上课时只是点点鼠标,讲几句串词就算完事。整堂课按部就班地跟着课件走,教师手脚被束缚了,学生思维被框定了,一切都在僵化的预设中走过场。

2.越俎代庖。政治课教学本应借助媒介,通过互动教学让学生积累知识,拓展思维,形成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提高综合能力。而课堂上有些教师却越俎代庖,滥用课件,只顾预设而不顾生成,替代学生思考,迫使学生跟着课件走,不允许有“意外”发生,忽视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及其内在的生活化感悟。

3.画蛇添足。有些教师的课件画面色彩绚丽、背景复杂、变化频繁,按钮奇形怪状,并使用大量的剪辑视频资料。这些“花哨”“好玩”的课件,可以说是画蛇添足、喧宾夺主,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冲淡了知识的难点与重点,课件最终成了累赘。

4.负载超荷。不少教师误认为多媒体课件的信息量就是要大,只有大容量,增加知识传授密度,才能体现多媒体的优势,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导致教师被课件牵着鼻子走,学生学习囫囵吞枣,“人灌”变“机灌”成了某些多媒体课堂教学的特点。

二、多媒体课件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1.正确处理人机关系,让课堂在灵动中实现生成。如在教学《消费及消费的类型》一课时,教师借用多媒体课件讲授教学重点,应该将师、学生、教材、媒体四个要素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多媒体环境下成为课堂的主体,可以设置以下类似情境——

情境(1):小明问:“我们家为什么还不能买车?”妈妈回答:“我们家目前每月可支配收入仅3000元,只够正常的生活开支,还无力购车。”(备注:涉及当前收入对消费的影响)

情境(2):妈妈又说:“如果下个月涨工资了,可以考虑贷款买车。但现在不行,说不定下个月工资更少,现在还得节省一点。”(备注:涉及未来收入预期对消费的影响)

情境(3):爸爸说:“如今咱家的总体收入比以前提高了,可不少商品的价格比以前也更高了,特别是一些名贵高档产品,我们还买不起。”(备注:涉及物价对消费的影响)

探究:以上三个情境中分别是什么因素影响了小明家的消费?它是如何影响消费的?对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有什么启示?

在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课堂结构,多媒体的应用要在教师的科学安排下适当引入。教材和媒体是固定的,而学生的知识背景和思维能力却是有差异的,当某些学生遇到某个教学难点或疑点时,教师应设计如小明家庭对话这样的生活化主题情境来推进教学。选取典型素材使他们在情境的激发下去积极探究,突出多媒体的辅助功能,避免“电脑取代人脑”、“技术取代文化”的不良应用倾向,防止“人机互动割裂人际交往”。要让技术为学生服务,为学生提供成长空间而不是造成新的障碍。

2.充分利用板书设计,让课堂在精简中实现高效。如在教学《国家财政》一课时,对于难点知识的突破,完全可以利用板书设计来实现。

师:主要有哪些因素影响国家财政收入?

(学生讨论)

(师在课件中出示本地区近三年GDP的数据与增长幅度,与同学们调查所得的三年的财政收入的数据与增长幅度相比较,让学生来找出GDP与财政收入的内在联系)

(学生讨论)

师:经济发展水平,这是基础性的因素(板书)。

师:国家财政收入是否越多越好?为什么?(这是本课难点,以此引起学生讨论与思考)

(学生讨论)

(教师引导,采用板书示图法来讲解)

分配政策影响国家财政收入(板书)。在经济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收入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损害企业与个人的生产积极性,从而影响经济的发展,最终将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相反,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收入太少,将直接影响国家职能(宏观调控)的有效发挥,尤其会降低财政对经济发展支持和调控的力度,最终也

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因此,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教师在此讲解时要关注学生的“生成”,及时引导,灵活把握)

高中政治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必须注意课件画面不宜过多,图片与影视资料的选用除了体现时政性、探究性,更要保持精简性,使其真正辅助在学生经验的盲区、知识的盲点、思维的堵塞处。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要坚持为学生的“学”服务,达到启发、引导、点拨、开窍的功效,追求“点石成金”的境界。

3.适当采用“空白”艺术,让课堂在探究中实现升华。有教师在公开课教学《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时,充分利用了这一教学策略——

教师利用课件形象地展示“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并创设探究问题:请同学们为三个和尚设计方案,让他们始终有水喝。比比看哪个小组的方案最有创意!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相互交流,分享智慧成果。

学生方案(1):三个小和尚商量后把路分成三段,三个人接力挑水,水缸就满了。

学生方案(2):老和尚给三个小和尚制定新的规矩:谁挑的水最多,晚上加一道菜;谁挑的水最少,菜减半甚至吃白饭,直到逐出寺庙。于是,三个小和尚你追我赶,一会儿就把水缸挑满了。

学生方案(3):三个小和尚商量:山上的竹子很多,咱们干嘛挑水呢!砍一些竹子,打通它,连成一个输水管,河边装一个轱辘。第一个和尚摇轱辘,水桶上去了;第二个和尚站在高处,把水桶里的水往漏斗里一倒,灌入水槽;第三个和尚在庙里接水,把水缸装满。三个小和尚分工不同,三天一轮换。

学生方案(4):搬庙。

教师点拨:方案三是“科技创新”,方案一和方案二是“制度创新”,方案四是“思维创新”。从而使学生在“空白”教学艺术中,理解了“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空白”即是教学过程中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或预习复习,或归纳演绎。“空白”艺术的主旨在于留给学生相当的时间,由学生自己对学习课件内容进行解析、消化,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思考。这将激发每个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热情,使之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空白”艺术要求教师放弃“满堂灌”、“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法,彻底克服教者“包办代替”、学者“生吞活剥”的现象。教师应由“演员”变为“导演”,学生则由台下的“观众”变成“领衔主演”。上述教学中,教师结合“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设置了耐人寻味的探究问题,充分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为他们创设了广阔的自主探究空间。

猜你喜欢
和尚课件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小和尚打水
小和尚
向前奔跑的和尚蟹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课件综述——《识字三》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活用多媒体 构建高效初中历史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