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喹酮治疗肉绵羊脑包虫病的体会

2015-02-22 02:45郭立民,李信涛,王伟霞
现代畜牧科技 2015年3期

吡喹酮治疗肉绵羊脑包虫病的体会

郭立民1,李信涛2,王伟霞3

(1.黑龙江省家畜繁育指导站150030; 2.松原职业技术学院138000; 3.吉林省松原市畜牧工作总站138000)

摘要:羊脑包虫病称脑多头蚴病,是由带科多头属的多头绦虫的中绦期幼虫脑多头蚴,寄生于绵羊、山羊脑部和脊髓所引起的一种绦虫蚴病。该病主要危害2岁以下的幼龄绵羊,人偶尔也可感染。随着肉羊业的发展,我国从国外引进许多肉绵羊品种,这些肉绵羊品种对脑包虫病更加易感。如果不能及时对该病进行有效预防和治疗,会造成羊只大批的死亡,给养羊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笔者多年来利用非手术法,即口服吡喹酮治疗肉绵羊脑包虫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羊;脑包虫;非手术法;吡喹酮

1病原介绍

病原是多头绦虫的幼虫脑多头蚴。脑多头蚴呈囊泡状,囊体由豌豆到鸡蛋大,囊内充满透明液体,囊壁外膜为角皮层,内膜为生发层,囊内膜附有许多原头蚴。成虫寄生于犬、狼、狐狸(终末宿主)的小肠,其孕节和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绵羊、山羊及牛等中间宿主随饲草、饮水等吞食虫卵后,六钩蚴在消化道逸出,并钻入肠黏膜血管内,被血流带到脑脊髓中,经2~3个月发育为大小不等的脑多头蚴。终末宿主吞食含有脑多头蚴的病畜脑脊髓时,原头蚴即附着在肠黏膜上,经41~73d发育为成虫。成虫在犬的小肠内可生存数年之久。

2临床症状

寄生于大脑额骨区时,头下垂,向前直线奔跑或呆立不动,常将头抵在任何物体上;寄生于大脑颞骨区时,常向患侧作转圈运动,所以称回旋病。多数病例对侧视力减弱或全部消失;寄生于枕骨区时,头高举,后腿可能倒地不起,颈部肌肉强直性痉挛或角弓反张,对侧眼失明;寄生于小脑时,表现知觉过敏,容易悸恐,行走时出现急促步样或步样蹒跚,磨牙,流涎,平衡失调,痉挛;寄生于腰部脊髓时,引起渐进性后躯及盆腔脏器麻痹,最后死于高度消瘦或因重要神经中枢受害。如果寄生多个虫体而又位于不同部位时,则出现综合症状。

3病理变化

急性死亡的羊见有脑膜炎和脑炎病变,还可见到六钩蚴在脑膜中移行时留下的弯曲伤痕。慢性期的病例则可在脑、脊髓的不同部位发现1个或数个大小不等的囊状多头蚴,在病变或虫体相接的颅骨处,骨质松软、变薄,甚至穿孔,致使皮肤向表面隆起,病灶周围脑组织或较远的部位发炎,有时可见萎缩变性和钙化的多头蚴。

4预防与治疗

对患羊的头、脑和脊髓应焚毁,禁止饲喂给犬。对牧区或羊场的犬进行定期驱虫,用吡喹酮片,5mg/kg·w,一次内服,犬的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阻断成虫感染。对附近的野犬、豺、狼、狐狸等终末宿主应予捕杀。治疗可选用吡喹酮,白色、无臭而带有微苦味的结晶粉末,能溶于大量有机溶剂,在一般情况下比较稳定。不溶于水,其溶点为136~140℃。吡喹酮片50mg/kg·w,内服,每天1次,连用5d;或70mg/kg·w,内服,每天1次,连用3d。

5体会

通过180多只脑包虫患羊的治疗,吡喹酮对多头蚴具有杀死作用,是当前治疗脑包虫病的首选药物。用药后2~3d症状严重的患羊多为由于药物作用致使颅内压升高,表现躯体瘫软,不能站立,意识不清,有食欲但进食困难,体温多正常。用药后4~5d病情恶化的羊,多由于虫体液化死亡,其囊中液体含有毒素,被脑组织吸收而中毒。表现体温升高,昏迷或痉挛,饮食皆停。用药后6~7d以后出现症状严重时,多为虫体死亡后,其残存异物波及脑实质而引起继发性脑炎,表现体温升高,脑炎症状明显。对此种病羊用药前,先用甘露醇或山梨醇、高渗糖、磺胺类以及强心利尿药物进行治疗。同时结合对症治疗,有部分病羊好转。患羊用药后出现不同反应时,要针对病情进行对症治疗,有的病羊卧地10余天,只要不放弃治疗,有的也能恢复健康。

病羊要加强护理,饲养于安静、干燥、温度适宜的圈舍内,经常饮水,勤喂饲,不能站立的要垫褥草,勤翻身。手术治疗脑包虫病,往往由于虫体寄生部位不同,寄生数目多而影响治疗效果,一般治愈率仅在50%。用吡喹酮药物治疗,无论虫体寄生多少或在哪个部位,都能达到杀死虫体作用,治愈率可达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