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耆盆地春播油葵350kg/667m2丰产栽培技术

2015-02-22 08:36薛穗花兵团第二师农业科学研究所新疆铁门关841005
新疆农垦科技 2015年5期
关键词:焉耆油葵花盘

薛穗花(兵团第二师农业科学研究所,新疆铁门关841005)

焉耆盆地春播油葵350kg/667m2丰产栽培技术

薛穗花
(兵团第二师农业科学研究所,新疆铁门关841005)

焉耆盆地春播油葵近年单产平均达350kg/667m2,产量较高。本文从播前准备、品种选择、施肥、灌水等方面介绍了焉耆盆地油葵丰产栽培技术,以供广大种植户参考。

焉耆盆地;油葵;栽培技术

1 土地选择及播前准备

1.1 土地选择

油葵耐瘠薄、抗盐碱、耐干旱,新垦荒地和盐碱地均可种植,但忌水淹、不耐涝,因此,在栽培中要确保土地平整,防止大水漫灌。同时,由于油葵连作,会导致病害严重,植株生长矮小,早衰,花盘小,空秕粒多,严重影响产量,因此,在作物布局和茬口安排上要注意轮作倒茬,避免重茬,坚持做到4年以上轮作1次。前茬作物选择小麦、玉米、苜蓿等饲草类作物最好。

1.2 播前准备

1.2.1 灌水

采取冬灌秋翻或春灌春翻方式,灌水要求均匀,横到边,竖到角,不重不漏,灌水量控制在80~100m3/667m2。

1.2.2 施肥

灌水后,在机力能入地时撒施有机肥2m3/667m2,尿素10kg/667m2,磷酸二氢钾5kg/667m2。

1.2.3 整地

肥料撒施后及时进行深翻,翻耕深度在30cm以上,精细平整,达到“齐、平、碎、净、松、墒”6字标准。

1.2.4 化除

播种前1天,用氟乐灵80~100g/667m2兑水10~20kg进行机力喷雾,做到不重不漏,喷后立即用园盘耙切磨,切深5~8cm。氟乐灵见光易分解,喷洒时尽可能避开正午时分,并要求做到喷洒、园盘耙切磨同时进行。

1.2.5 选用优良品种

建议选用丰产、抗逆性强的品种,如矮大头、新葵6号、新葵杂4号及美葵325DMS和KWS303。

2 播种

2.1 种子处理

播前对种子进行精选,除去杂质、碎裂以及秕种,翻晒2~3d,然后用0.3%甲霜灵和“高巧”加水拌种堆闷12h,有助于提高发芽率,防病及播后鸟害。

2.2 适期播种

地下5cm地温稳定达10℃,气温稳定达14℃时即可播种,焉耆盆地适宜播种期为4月1~10日。

2.3 播种方式

常规大田平播(不覆膜),一般采用气吸式播种机播种,播种量500~600g/667m2。也可采用宽膜覆盖,膜上打孔精量播种机播种,用种量为400g/667m2。小地块无法利用机械播种的,可采用人工开沟撒播或点播方式,按1~2粒/穴播种。

2.4 播种质量

油葵种子颗粒较大,种子出苗吸水量大,顶土能力较强,播种不宜太浅,一般播深3~4cm,土层较干地段可加深到5cm。要求做到播深一致、覆土严密、无浮籽。

2.5 合理密植

平播油葵大多采用60cm+30cm的宽窄行或45cm等行距播种,覆膜打孔播种油葵,可采用70cm窄膜覆盖、膜上2行、60cm+40cm大小行种植。株距25~30cm,保苗株数5000~6000株/667m2。

3 田间管理

3.1 查苗补种

播后及时对“断行”补种。出苗后则应及时查看苗情,发现缺苗、断行时,立即将备用种子用热水浸泡24h进行催芽补种,确保一播全苗和壮苗。

3.2 间、定苗

在1对真叶期时进行人工间苗和定苗,2对真叶期结束定苗,做到留苗均匀、留壮苗不留双苗。

3.3 中耕除草

适时早中耕,深中耕。在幼苗现行后要及早中耕,中耕深度由浅入深。结合田间定苗机力带杆尺进行第1次中耕,耕深8~10cm,中耕过程中要注意防止压苗、伤苗。定苗后10d左右机力带小型人字铲进行第2次中耕,耕深15~16cm,结合中耕及时人工拨除植株窝边杂草。

3.4 中耕施肥及开沟培土

现蕾前后结合开沟,机力带开沟器进行第3次中耕、开沟和追肥,注意对油葵茎基部进行培土,增强植株抗倒伏能力,畅通灌水渠道,促进根系生长。

3.5 及时打副杈

现蕾到开花初期应及时检查田间苗情和生长情况,出现副枝及时打杈,确保养分集中供应主茎和花盘。生长中后期及时除去下部老叶、黄叶及感病叶并清理出地,增强通风透光条件和光和作用。

3.6 科学施肥

油葵生长量大,需肥较多,尤其是需钾肥较多,氮肥次之,对磷肥的需求量相对较少。在全期施肥上要注意重施基肥,施好种肥,增加追肥并补充喷施叶面肥。

3.6.1 基肥

施优质有机肥2m3/667m2与尿素10kg/667m2。

3.6.2 种肥

机力播种同时施入三料过磷酸钙10kg/667m2及硫酸钾5kg/667m2于播种层以下1cm深处,避免肥料与种子同箱混播。

3.6.3 追肥

现蕾前后,结合第3次中耕进行开沟追肥,追施尿素10~15kg/667m2,硫酸钾10kg/667m2,施肥深度8~10cm。

3.6.4 叶面追肥

油葵开花前期用0.3%硼肥加0.2%~0.4%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喷施,以后每隔10~15d喷施1次,连喷3次。

3.7 灌水

3.7.1 适当延迟第一水

油葵抗旱能力较强,全生育期需灌溉3~4次,每次灌水量80~100m3/667m2可满足其生长需要。苗期要进行适当蹲苗,以促根系生长。适当推迟第1水,在油葵现蕾后,中午植株叶片出现暂时性萎蔫时灌第1水较为适宜。坚持采用滴灌带引灌和沟灌,水量适中均匀,灌水深度达到垄高2/3处较为适宜,杜绝漏灌、漫灌、淹灌和积水。

3.7.2 及时灌好花期水和灌浆水

花盘成长期、开花期和灌浆期是油葵需水的关键时期,要注意及时灌水,保证水分和养分供应。在籽粒形成期和后熟期,是增加千粒重、减少秕籽率、促进油分形成及蛋白质和淀粉积累的关健时期,应适量灌水,通常在花败后15d左右再灌1次水。

3.8 辅助授粉

3.8.1 人工辅助授粉

油葵属异花授粉作物,自花授粉结实率只有0.6%左右,同时由于油葵花粉粒大,不易随风漂移,自然授粉秕籽多,千粒重低,通过昆虫或人工辅助授粉能够明显提高结实率,减少花盘中心不孕籽茎1.5 ~2.0cm。

通常,在油葵播种之后60d左右进入开花授粉期,此时即可进行辅助授粉。

人工辅助授粉常用方法有2种:一种方法是将相邻的2个花盘对在一起,轻轻相互磨擦即可;另一种方法是用“拉绳法”进行人工授粉。“拉绳法”就是用1根绳子,2人分别牵扯住两头,拦住1行油葵花盘下30cm左右颈部,轻轻向邻近行花盘靠近并摇晃几下,增加相互授粉机率。

在没有蜂源或者花期等传粉媒介(昆虫等)比较少时,一定要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可使空秕率减少10%~15%,单产增加15%以上。

3.8.2 蜜蜂授粉

大面积种植时,可以采用放养蜜蜂授粉方法进行辅助授粉。一般每箱蜂可负担3335~4002m2,按授粉量规划蜂箱数量,选择开花集中地段的渠边或路边蜂箱纵横相距各2m放置即可。

3.8.3 授粉时间

授粉最佳时间为每天09:00~11:00。油葵花期通常为10~15d,柱头在开花后10d内具备受精能力,受精能力最强时期为开花后的2~3d。因此,在油葵进入开花期,即整个地块有70%的植株开花后,要及时进行第1次人工授粉,之后每隔3~4d进行1次授粉,连续授粉2~3次。

3.9 病害防治

3.9.1 油葵菌核病

菌核病的发生与温湿度关系密切。6、7月份由于雨水较多,田间湿度较大,容易发病。重茬地和低洼地块发病严重。

油葵菌核病防治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1)坚持轮作4年以上,注意尽量不与豆科及茄科作物轮茬[1];(2)选择抗病品种,及时清除、深埋或烧毁病株残体,减少菌源来源;(3)适当增施磷肥和钾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4)调节播期使开花期躲过高温或多雨季节;(5)发病比较严重时,用50%速可灵可湿粉剂800倍液喷雾或50%扑海因可湿粉1000倍液分别在苗期和蕾期各喷1次。在开花期喷药防治可选用50%菌核净500倍液,连喷2~3次。

3.9.2 油葵霜霉病

浇水过多、土壤湿度大的地块霜霉病发病较重。多年连作或施氮肥过多、晚播或播种过深等情况下也可加重发病。防治方法主要以综合防治为主,可以选用抗病品种,播前种子用甲霜灵拌种,用药量为种子量的0.3%,并适时早播。

4 适时收获

油葵花盘茎秆变黄,背面呈现黄色,中上部叶片退绿变黄时即达到生理成熟,此时可进行人工收获。进行机械收获的地块,在生理成熟后8~10d花盘变成黄褐色时最佳,收获过晚易遭受鼠害、鸟害或自然落粒造成损失。收获后立即在晒场上扬净、摊开晒干,防止霉变。

[1]徐新军.油葵菌核病的发生与防治[J].农村科技,2010(10):23.

2015—04—02

猜你喜欢
焉耆油葵花盘
山东聊城东昌府区26.67公顷油葵盛开“致富花”
油葵种植技术要点
数据规则化技术在焉耆盆地老资料处理中的应用
小蜜蜂与向日葵
自走式油葵收割机研发成功
自走式油葵收割机研发成功
膨化法提取鹿花盘胶原蛋白
焉耆北渠村采风(外四首)
焉耆味道
焉耆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