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裂性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在高速公路桥梁施工中控制措施研究

2015-02-22 14:16陈军夫吴迪高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5年6期
关键词:碾压碎石水泥

陈军夫,吴迪高

(浙江省宏途交通建设有限公司,浙江滨江 310051)

0 引言

随着运输系统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重型吨位的车辆,这对高速公路桥梁的结构性能和承载强度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经试验分析,发现抗裂性水泥稳定碎石具有较高的强度、恒定的稳固性,且耐水性能较高,压实度密实,后期养护容易等诸多优点,一方面保证了工程施工的质量,另一方面节约了后期维护成本,延长了基层的使用寿命。经过多年的施工管理实践,技术人员发现,尽管抗裂性水泥稳定碎石运用在国内已经相当成熟,但随着工程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工艺流程的不断复杂,该项技术的应用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本文就抗裂性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控制措施进行相关分析,旨在为公路工程质量建设提供可借鉴思路。

1 控制要点分析

1.1 原材料的控制

为了确保抗裂性水泥路基层表面能够支撑起强大的承载力,在质量管控中首先要对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原材料进行质量控制。对于原材料质量的监控首先考虑砂质量的决定性因素(水胶比、含水量、砂率)和碎石质量的决定性因素(材质的坚固性和稳定性),进行多维度多层面的质量控制。在水胶比的选择上,根据三大系数:水泥强度fce(52.5 MPa)、粗骨料种类及C50混凝土的配制强度fcu(59.9 MPa),结合混凝土强度公式,计算出最佳的水胶配比[1]。

1.2 工艺流程的控制

由于长期使用会使得水泥路面存在局部的空隙,因雨水天气容易导致路面积水,当水逐渐渗入路面结构的下表层中,就会造成铺路集料表面剥落的现象,同时积水的冻融将会导致路面结构受损,极大地缩短了高速公路桥梁的疲劳损伤寿命。有效的工艺流程组合方式可以保证路基压实度,因此寻找到经济可行的机械组合方式是确保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的重要方面。

1.3 施工变更的控制

工程变更的内容主要是施工方案变更、工程量变更、设计方案变更、结构物尺寸变更、标高物更改,以及在合同约定之外增补工作内容等。其中施工方案是最为常见和普遍的工程变更内容,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材料、工艺、功能、功效、尺寸、技术指标、工程数量及施工方法。对工程变更的内容进行高效迅速的反馈,可以确保整个工程体系的有效运转,因此,建立对应的信息管理平台,对抗裂性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在高速公路桥梁施工中质量保障非常重要。

1.4 施工风险的控制

高速公路桥梁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监控体系,是风险管理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当前公路桥梁建筑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能够被提取出来反映工程项目中施工过程的信息逐渐增多,之前很多不确定的风险系数也逐渐被理清。是否能够对安全分析进行全面、客观、系统地预判,就需要通过对采集到的最新施工信息进行详实分析。此外,对于出现在施工风险监控过程中的新的安全风险影响因子,应当及时性地纳入风险动态评估体系中,并制定新的风险预警应对方案。最后,继续追踪风险应对措施采取后的残余风险,对其影响和可能的势态与方向进行更近一步的分析和评价。

2 控制措施论述

2.1 健全材料监管体系

为确保整个施工进程中抗裂性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能够实现最优化的效能,相应的组织施工单位和参加项目管理的相关部门,就应当相互配合,共同对采购的施工原材料、设备和构配件进行入场检验。在机制砂的生产过程中,扬尘重灾区破碎主机出料口应当设置强动力的抽风机;除尘室需要接入塑材PVC管,同时还需要辅助布袋除尘;在一级破碎进料口位置,需要通过高压喷雾洒水来降低空气中粉尘的悬浮。选择质量好的石材,含泥量较大的石材应予以剔除。清洗机制砂时要认真,防止被污染。运输装卸过程中要防止砂在下落时大小粒径砂粒的分离,导致骨料质量的不稳定,同时还要防止二次污染。根据各规格料材质及级配稳定质量体系中的各控制程序,以原材料质量管理体系为执行核心,质量监督小组中设置矿场筛孔检测团队,对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现场材料的质量管理进行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定期巡查和抽检4#料粉尘及砂当量,确保材料质量标准有效贯彻[2]。

2.2 优化施工工艺流程

高速公路桥梁修建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核心就在于:抗裂性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所受到的碾压工艺质量。在其质量控制措施组织管理方面,每个班组完成单项作业单元,依据施工图纸和碾压工艺相关质量验收规范,在专业主管带领下进行自检,对在自检中发现的漏压、过压及延迟碾压问题,制定整改措施,确定整改时间和整改责任人,完成改进工作。压实度控制要在复压结束后立即进行压实度检测,对压实度不足处及时进行补压,确保在混合料初凝前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确保单项作业单元的压实度跟进控制。在基层碾压工艺施工管理所涉及的外观质量控制,需要统筹好碾压速、轮迹重叠宽度、一次碾压长度三者间的协调度。在碾压的时间上,第一道流程的碾压长度应适当增加,减少压路机停止和重启动次数,实现外观质量的控制[3]。另外,最关键的是摊铺机械的检查,确保摊铺机的振捣装置能够处于有效工作状态,以此确保实现设计要求下所应达到的路面高度、平整度和密实度。根据工程路面幅宽、公路等级、机械配备情况,以及工程施工组织管理及施工习惯,进行综合考虑,根据实际确定摊铺宽度,对于比较宽的路面,每一幅最好采用一台摊铺机,在对交通进行封闭的条件下,按全幅宽度,实现一次摊铺完成或两次摊铺完成两种方式。

2.3 提升信息平台建设

公路工程变更信息化管理平台建立的基础就是信息化的技术构建,为整个体系的完善提供优秀的信息化解决方案。该平台的建设就在于做好公路工程变更信息化管理平台的信息基础设施构建、数据库建设、业务模块建设、登陆系统建设及网站界面建设等,并建立良好的维护、管理、升级、信息安全等工作,保证整个信息系统持续、健康、安全、可靠地运行。整体公路工程变更信息化管理平台的网络构架应该有服务操作系统、应用服务器、大型关系数据库、组件层及应用层。公路工程变更信息化管理平台的中心网络,为信息变更管理的执行提供了技术保障,优化了整个信息服务系统结构[4]。

2.4 完善施工风险管控制度

从当前高速公路桥梁工程建设的整体施工水平上来看,我国在工程建设领域的安全风险管理的敏感性较为滞后,同时在安全风险管控的技术水平上也相对薄弱。为了确保高速公路桥梁施工的质量,需要进行相关的安全风险管理,对其所釆取的应对措施和预警方案,如工程主体结构的抗风险物理性能和风险监管者的抗压心理性能,都应当达到一定的标准。在桥梁工程风险应对措施系统里,具体包括以下应对策略[5]。

(1)风险规避。风险规避是指在桥梁工程施工建设条件可行性范围内,在效益与费用比可接受的前提下,采用设计变更,以此改变风险发生载体,或者将风险发生的因素消除,保护桥梁工程行业项目免受施工风险的侵害。

(2)风险转移。风险转移是指釆用工程分包、工程保险及工程担保等多种方式,将风险的一部分权利和责任进行分割和转移。该策略可以将风险进行有效分散和隔离,彻底解决了由于风险过于集中所导致的风险监管等问题。

(3)风险缓解。风险缓解是指在桥梁工程建设过程中,通过系统性的风险应对措施和方案,将风险发生的概率降低至最低水平,以此减少风险发生所造成的损失。

(4)风险利用。风险利用是指对桥梁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所出现的可接受的风险,由项目施工主体在风险承受能力范围内采用价值利用的方式进行处理。该风险处理策略要求项目施工主体能够对风险的可利用性和价值性进行准确认识和分析。

3 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经济发展需求的不断提升,抗裂性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的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在充分了解抗裂性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要点的基础上,采用科学、系统的控制措施是确保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良性发展的重要手段。然而,如何在技术的基础上做好充分的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质量要点控制管理措施是需要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总结与探索的。对高速公路工程施工管理体系进行深入分析,同步控制措施模式,这是整顿和规范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的重要标杆性内容和现实价值所在。综上所述,抗裂性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要点及控制措施可以从原材料、工艺流程、施工变更、施工风险等方面来着手。水泥基层建设的技术人员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可以对原有路状况进行前期勘察,确认修筑路面的具体情况,对于可利用的材料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结合具体的地势情况,采用适宜的施工方法,实现最好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控制。

[1]王贵军.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过程控制[J].科学之友:学术版,2012(5):21-27.

[2]范碧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控制技术[J].科技资讯,2013(13):65-70.

[3]任子森,段志惠.浅谈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控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2(7):56-61.

[4]潘建雨.浅谈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的质量控制[J].科技资讯,2011(18):34-40.

[5]李素珍,良福成.浅析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的控制[J].民营科技,2010(7):12-20.

猜你喜欢
碾压碎石水泥
二线碾压一线的时代来了 捷尼赛思G80
碎石神掌
水泥像被踢死事件
被命运碾压过,才懂时间的慈悲
水泥搅拌桩在城市道路软基处理应用中的思考
CFG桩与碎石桩的比选设计
碾转
悲壮归乡路
火车道上为什么铺碎石?
化腐朽为神奇—本土创造—水泥环保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