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瓣修复肢体慢性难愈性创面的远期疗效探析

2015-02-24 07:33莫济贤王宏伟李铭章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6期
关键词:清创自体修补术

莫济贤 王宏伟 高 峰 高 飞 李铭章 汤 奇

广东省东莞市东华医院骨一科 523000

论著

皮瓣修复肢体慢性难愈性创面的远期疗效探析

莫济贤王宏伟高峰高飞李铭章汤奇

广东省东莞市东华医院骨一科523000

慢性难愈性创面指的是无法在期望时间内愈合且与宿主以及部位有关的一类创面,其特点在于创面局部血液供应受阻、缺乏新生血管,因此创面周围的组织在炎症反应刺激下发生纤维组织增生,进而形成瘢痕,皮下组织萎缩变薄,创面迁延难愈[1,2]。慢性难愈性创面过去主要由创伤、烧伤等外伤继发导致,但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变化,糖尿病足、压疮、血管源性疾病所导致的慢性难愈性创面也在增加。创面的愈合需要经历清创、消炎、形成肉芽组织、上皮覆盖、塑形改建以及功能恢复等阶段,生物学过程非常复杂[3]。此外,慢性难愈性创面与一般创面不同,创面内同时存在多种形态组织,感染菌种繁杂,因此临床治疗难度更大。本文以我院收治42例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进行研究,探析应用皮瓣修复技术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的远期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4年4月期间所收治的42例肢体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以上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共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38~73岁,平均年龄 (59.6±5.3)岁。病程4~13周,平均(8.5±1.0)周。创面部位均为下肢,大小在3.0cm×4.2cm~8.2cm×15.0cm范围内。对照组共22例,男15例,女7例,年龄39~72岁,平均年龄 (60.3±5.1)岁。病程5~12周,平均(8.6±0.7)周。创面部位为下肢,大小在3.5cm×4.4cm~8.0cm×14.8cm范围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以及创面大小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应用常规综合治疗,包括全身治疗、局部清创换药以及封闭负压引流,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自体皮瓣移植修复技术。

1.2.1全身治疗。对患者原发病进行积极治疗,控制血糖水平,纠正低蛋白血症与贫血,维持患者体内酸碱平衡以及水电平衡,给予免疫以及营养支持治疗。详细检查创面情况并予以记录,明确创面感染情况并应用抗生素进行控制。

1.2.2局部清创换药。将创面坏死组织去除,此过程中对坏死组织较大患者可应用蚕食法逐步清除,同时使用磺胺嘧啶银锌膏油纱对创面进行包扎,防止创面出现干燥问题,抗炎并软化痂皮样坏死组织,利于坏死组织的去除。去除大块坏死组织后使用超声清创刀予以彻底清创,直至创面干净。

1.2.3封闭负压引流。根据患者创面大小剪裁合适形状的封闭负压引流材料(山东创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彻底清洗创面并消毒,封闭负压引流材料周围涂抹75%的乙醇脱脂,然后将材料贴于创面或填于窦道,多孔引流管接于2层材料之间,固定封闭负压引流材料和周围组织形成一个密闭空间后与智能负压吸引器相连接。参数设置情况为:间歇模式,负压值在-40~120mmHg范围内。持续吸引时间为5min,之后间断2min,期间可以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创面,根据创面颜色确定负压引流次数。每周更换1次封闭负压引流材料,直到创面长出新鲜红润肉芽,窦道变浅。

1.2.4自体皮瓣移植修复。若肉芽创面平整且位于非功能区,可应用韧厚皮片进行修复,皮片大小根据创面大小确定,之后加压包扎。若创面有骨质外露或者位于功能部位,则需要进行皮瓣修复,皮瓣类型需根据创周情况进行选择。术后对患者进行局部制动并加强护理,防止创面部位受压。

1.3观察指标(1)创面愈合时间;(2)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时间为1年,比较复发率与创面愈合情况;(3)并发症发生率,包括营养不良、贫血、蛋白血症、皮瓣下形成腔隙等。

1.4疗效判定标准愈合情况共分为甲、乙、丙三个等级[4],创面愈合情况良好,未出现不良反应,皮瓣平整, 外形良好,修复区肤色接近患者正常肤色,为甲级;创面愈合情况较好,期间出现不良反应,皮瓣平整, 外形良好,修复区肤色与患者正常肤色存在一定差异,为乙级;创面愈合情况尚可,期间出现不良反应,皮瓣不够平整,修复区肤色与患者正常肤色存在明显差异,为丙级。

2结果

2.1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和复发率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为(12.5±3.8)d,随访1年无复发情况;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为(26.3±5.6)d,1年随访时间内共2例(9.1%)复发,为创面发生破溃,观察组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t=12.355,χ2=8.613)。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对照组为31.8%,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的比较〔n(%)〕

2.3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情况的比较观察组中12例(60.0%)为甲级愈合,6例(30.0%)为乙级愈合,2例(10.0%)为丙级愈合,对照组中9例(40.9%)为甲级愈合,7例(31.8%)为乙级愈合,6例(27.3%)为丙级愈合,观察组创面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11.207)。

3讨论

导致慢性难愈性创面的影响因素较多,本次研究患者均为下肢慢性难愈性创面,学界普遍认为糖尿病、组织灌注不良、感染以及细胞衰老等内外因素同时作用致创面愈合进程受到影响[5],目前尚无理想治疗方法。

既往有学者提出彻底清创后需将创面闭合,否则无法避免感染问题[6],封闭负压引流因此得到广泛应用,在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的治疗中取得较好效果,原因在于其可改善创面血流灌注及氧供,有效杀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通过引流来减轻创面水肿情况,同时对创面保湿,利用物理牵拉作用促进纤维细胞增殖并让组织靠拢,最终实现创面的快速愈合[7,8]。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在常规全身支持治疗、抗感染治疗、封闭负压引流基础上应用自体皮瓣移植修复技术,结果显示该组患者在创面愈合以及复发率方面的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随访1年时间内无患者发生创面破溃情况,远期效果更好。原因在于皮瓣修复技术的应用可让深部重要组织获得覆盖与保护[9],且其血运丰富,抗感染力较强,可最大限度地恢复缺损部位的功能与外观。此外,在显微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下,游离皮瓣移植技术的优势更为凸显,解决了很多临床难题。要确保皮瓣修复效果,必须彻底清创,将无生机的炎性肉芽组织完全清除,尽量保留功能部位神经与肌腱。在选择皮瓣时需注意减少附加损伤,确保切取皮瓣后不会引发功能障碍。

有临床专家认为,一次清创手术后立即进行自体皮瓣修复,可能会出现皮片成活率低的问题[10]。对于该种情况,可进行多次清创手术并与异种皮结合,以彻底清创,为自体皮肤移植的成活奠定基础,进一步强化皮瓣修复技术的效果。

综上所述,皮瓣修复肢体慢性难愈性创面可有效避免感染,最大限度地恢复缺损部位的功能与外

外科医师经过系统培训均能熟练掌握,并发症少且术后舒适度高,在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复发的再次手术中有较高利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孝平,裘法祖.要重视腹外疝修补术的标准化和个体化〔J〕.腹部外科,2004,17(1):4-5.

[2]马颂章.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复发疝再手术12例分析〔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2,22(12):730-731.

[3]唐健雄.无张力疝修补手术后复发与手术者的相关因素〔J〕.临床外科杂志,2006,14(11):686-687.

[4]周太成,陈双,周军,等.无张力疝修补术后腹股沟疝复发原因及再手术探讨〔J〕.临床外科杂志,2006,14(11):707.

[5]马颂章.唐健雄,王广义,等. 关于无张力疝修补手术后复发疝处理的讨论〔J〕.临床外科杂志,2006,14(11):737.

[6]校宏兵,赵鹏.老年腹股沟疮修补术临床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2008,29(2):43-45.

[7]Sakorafas GH,Nissiotakis C,Chalikias I,etal.Open preperitoneal mesh repair of recurrent inguinal end femoral hernias〔J〕.Mt Sinai J Med,2005,72(5):342-345.

[8]赵楚雄,洪楚原,梁国建,等.记忆弹力环补片(kugel)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复发的原析及对策〔J〕.海南医学,2009,20(6):95-97.

(编辑雅文)

摘要目的:探析应用皮瓣修复技术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的远期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4年4月期间收治42例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进行研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全身治疗、局部清创换药以及封闭负压引流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自体皮瓣移植修复技术,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复发率、创面愈合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为(12.5±3.8)d,短于对照组;随访1年无复发情况,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低于对照组;12例患者创面为甲级愈合,6例为乙级,2例为丙级,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瓣修复技术在肢体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可最大限度地恢复缺损部位的功能与外观,强化创面愈合效果并加快愈合速度,有较大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关键词皮瓣修复难愈性创面血运清创

Analysis of Long-Term Effect of Limb Skin Flap Repair on Chronic Wound

MO Jixian,WANG Hongwei,GAO Feng,etal.DepartmentofOrthopaedics,DonghuaHospital,DongguanCity,GuangdongProvince523000

ABSTRACTObjective:To probe into the long-term effect of flap repair technique for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refractory wounds.Methods:Study a total of 42 cases of chronic wound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1 to April 2014,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The control group used systemic therapy,local debridement and dressing and vacuum sealing drainage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 based on the use of autologous transplantation of skin flap repair technology,compared wound healing time, recurrence rate,complication rate and wound healing of two groups.Results:Wound healing time of observation group patients (12.5±3.8)d was short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1 year of follow-up without recurrence,the recurrence rate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10%wa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12 patients were as Class-A healing,6 cases of Class-B,2 cases of Class-C,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comparison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the function and appearance of skin flap to repair the body count in chronic wound patients can maximize the recovery of the defect site,strengthen and accelerate healing of wound healing effect,there are great clinical value,is worthy of promotion.

KEY WORDSFlap repair, Refractory wounds, Blood supply,Debridement

收稿日期2014-11-05

中图分类号:R65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85(2015)06-0721-03

猜你喜欢
清创自体修补术
于腹股沟斜疝患者中分别应用有张力修补术、无张力修补术实施治疗效果对比
一种多功能清创车设计与应用*
自体血清在干眼症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水动力清创系统在糖尿病足溃疡清创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水动力清创系统的临床应用现状与进展
Lichtenstein修补术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超声清创对肛周脓肿术后创面的疗效观察
脂肪推土机 Bulldozer “自体脂肪填充”大揭秘!
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治疗面部凹陷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