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市农业信息服务现状与成效

2015-02-24 08:41李君
现代农业 2015年8期
关键词:忻州忻州市电子商务

李君

忻州市农业委员会信息中心

忻州市农业信息服务现状与成效

李君

忻州市农业委员会信息中心

从忻州农业信息化建设和多样化服务的现状入手,总结了取得的成效,并提出了发展建议。

农业信息化 网络建设 多样化服务

在农业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时代,农业信息化建设与服务已成为广大农村、农企、农户的迫切需求。为此,新世纪以来,忻州市农委信息中心近十年来一直在积极主动地去努力创建忻州市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创新其信息服务平台,开拓其信息服务功能,扩展其信息服务内容,目前已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可为全市三农常年提供各方面信息服务的网络体系及运行模式。

一、农业信息化的概念

农业信息化就是用信息的理论和技术装备农业的过程。农业生产包括产前、产中、产后。产前包括农业资料的购置,还有政策信贷等问题;产中就是生产过程,包括种植、养殖、加工;产后包括销售、获取市场信息等。农业信息化包括“四化”:农业生产过程智能化、数字化、管理信息化和服务的网络化。它不仅包括计算机技术,还包括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遥感技术等各项技术在农业上普遍而系统应用的过程。不仅把以电子信息网络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与有价值的农业信息结合起来,而且要充分运用于农业科研和生产之中,最终形成了新的生产力并使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素质产生质的飞跃。

二、忻州市农业信息网络化建设原由及过程

忻州市位于山西省北中部,下辖14个县市、190个乡(镇、办)、5000个行政村,全市人口290万人,总面积2.55万平方公里,具有地域辽阔、气候多样化的特点,名优特产种类多、品质优,特用玉米、小杂粮、酥梨、羊牛等草食畜产品驰名在外。然而,忻州市又是全国集中连片的贫困大区之一,全市有11个贫困县、70万农民尚未解决温饱。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忻州市贫困的原因除受环境条件、经济基础制约外,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很多农民还生活在非常闭塞的环境里,农业信息化、市场化、科技化水平不高。要想大力发展特色农业、高效农业,使广大农民显著增收,必须首先解决农业信息化问题,我们积极主动着手,努力开展了全市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建设及多形式服务探索。2000年首创忻州市政府部门门户网站(忻州农网),从单一网站服务到采取多方式服务等一系列的创建与创新,历经10余年,时至今日才形成了这套网络建设集成化、服务方式多样化的运行模式。

三、创建运行中的创新要点

一是网站建设模式集群化。忻州农网建站之初就遵循“高起点、高标准、高技术”的要求,运行过程中不断跟踪、吸收网络最新技术,创建了目前处于技术前沿的网站集群化技术应用平台。依托此平台,可以快速制作众多界面风格一致、共享管理后台的网站,大大降低了制作技术门槛,节省了开发制作时间。因此忻州农网是由多个个农业行业网站集合而成的网站群。在这个平台上,不仅运行骨干母网忻州农网,还开发制作运行了忻州绿色食品网、忻州农产品质量安全网、忻州土特产网和忻州三农科技网四大网站,还创建了县级农业网站、数个农业专业小型网站及几十个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网站,形成了综合型复合式网站运行的格局。

二是信息传播方式多样化。创建农业信息网络的目的,就是想方设法促进信息的双向传递沟通,对下及时将党的富民惠农政策信息、千变万化的市场信息、先进适用的种养技术信息传递给农民农企,对上随时收集社情民意传递给政府领导供决策参考。然而广大农民农企用户由于年龄文化程度不同、接收信息介质各异,这就要求信息传播方式多样化。因此我们在运行好维护好忻州农网这一互联网新型媒介的同时,仍然重视利用好报纸、广电、电信等传统媒介,还花大力气编印纸质信息资料免费发放,组织农技干部深入田间地头面对面培训等,努力实现多形式全方位的农业信息无缝覆盖,让农民以适合自己的方式更容易获得所需要的信息。

三是大力推进农业电子商务。从本市实际出发,先期主要利用农业部“一站通”农村供求信息联播系统和忻州农网供求信息栏目为全市农产品生产者提供服务。2013年在市政府的支持下,忻州市建成了忻州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该平台荟萃了各县农牧业、名食小吃、手工艺品等种养殖及其加工产品,汇集了各县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副产品购销组织,同时展现了各县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等地方特色农业;通过与社会力量的结合,开办网上直购商城,具备了直销的功能。主要为服务对象提供展示与营销服务、供求信息发布服务,同时也为是为忻州市一村一品专业村及民间工艺品制作者提供宣传展示服务。

四是大力拓展电子政务。主要包括协同办公和视频会议。视频会议系统具有多方面的优势,除节省时间、节约会议费用外,还有综合性(多种媒体的综合,真正实现数据、语音、视频三网合一)、交互性(通信双方能进行充分的信息传送)、同步性(收发之间、不同媒体之间能同步、协调的传送信息)。

五是大力推广应用“12316”“三农热线”。自2008年开通运行以来,经过常年不断的宣传推广,已为大多农民所知晓和掌握,电话拨打率不断提高,农民在田间、炕头就能得到全省知名农民专家的悉心指导。

四、运行服务中取得的成效

十几年来,以忻州市农委信息中心为主体的农业信息服务部门,目标明确、措施有力,一直致力于市、县、乡、农村信息联络员四位一体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高效组合利用互联网、报纸、广电、电信各种媒体传播农业信息;抓住各个环节多形式为三农提供信息服务,上联三农(省内外农业科技部门、农资经营部门、农副产品购销部门),下为三农(全市农业、农村及农户)常年提供种、养、加、贮、销各方面的市场信息、科技信息与政策信息服务,而且是既可随时获取信息、又可随时发布信息的双向服务,取得了明显效果。

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已初步形成一个覆盖全市农村、农民、农企的信息服务网络,一支精干、高效的农村信息员队伍初具规模,市、县、乡均建立农村信息服务站,乡镇挂靠农业三站成立。

充分利用各种媒体为农服务。运行维护好以忻州农网为骨干的忻州农业网站群,总计互联网上采集各类信息10万余条,向外发布各类信息1万余条;由电视台摄制农业信息专题节目,拍摄了农民经纪人、12316等20余期,引起了农村巨大反响;大力宣传12316三农服务热线,已使越来越多的农民所知晓、掌握,12316拨打率不断提高。

抓住各个环节为农民农企提供细致优质服务。编印《农业信息平台》网刊、各类单项致富信息及科技资料,在网刊、报纸、电视、会议等各种媒体上向下发布市场信息及致富技术,接受来电来信来人咨询,下乡巡回举办各类农业技术培训及信息发布会,代购代销各类农业科技书刊与光盘。

通过上述一系列服务,为我们忻州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业科技创新、特色种养业发展以及农副产品营销等起到了先导作用,收到了良好效果。此外,对于带动全市农产品市场化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目前忻州市农副产品网上营销率已达20%以上,其中加工企业网上营销率达50%以上,农业信息服务越来越受到广大基层干部、种养大户、农民经纪人、龙头企业以及广大农民群众的好评与欢迎。

五、今后发展建议

根据 《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的意见》(农市发[2013]2号),今后一个时期,农业信息化发展的主要任务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以提高农业生产智能化水平为目标,推动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引领农业产业升级;二是以促进农业经营网络化为目标,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促进农产品产销衔接;三是以实现农业行政管理高效透明为目标,推动“三农”管理方式创新,切实提升农业部门行政效能;四是以提供灵活便捷的信息服务为目标,构建农业综合信息服务体系,拓宽信息服务领域,提升农民信息获取能力。

根据上述农业信息化的战略目标与任务要求,结合忻州市农村农业实际,提出以下几条发展建议:

1.以农业物联网为重点,推进农业生产领域的信息化

目前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在部分先进发达省份掀起了应用热潮。我们也应立足我市农业现代化,抱着积极的姿态迎接农业物联网时代的到来。目前主要任务是开展农业物流网应用试点,为下一步规模推广应用理清思路、明确发展方向和重点、为系统推进农业物联网积累经验。为此今后几年由政府积极推动,引导新型规模生产经营主体在设施蔬菜园区、规模养殖场、农机作业服务等方面,每年建设2~3个应用试点,从而探索物联网技术应用模式及推进路径,加快推动我市农业产业升级步伐。

2.以农业电子商务为重点,推进农产品流通领域信息化

近年来,全市一直跟踪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动态,先行先试,几个走在前面的企业如山西丰园公司、五台山蜂业公司、五台沙棘制品公司涉水电子商务成绩不俗,其网上营业额占到总销售额的50%~80%。 2014年年初,忻州市还组织了农产品电子商务山西行活动,邀请我省农产品电子商务龙头企业、淘宝网山西馆承办单位山西贡天下商贸有限公司与本市40余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合作社开展对接活动,帮助企业开通了一条网上营销的便捷渠道。

今后我们应该认真总结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经验,按照典型带动的思路,每年扶持3~5个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合作社开展电子商务;参与方式上,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利用国内天猫、淘宝、京东等龙头平台自主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其它企业可以通过山西贡天下等电子商务经营中介企业代理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要做大做强忻州市农产品电子平台,将其打造成为集中展示销售全市名优特农产品、宣传全市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为一体的旗舰型电子商务平台。

3.以农业电子政务为重点,推进农业行政管理信息化

2000年开始我们建成了忻州农业信息网和OA办公平台,推进了农业行政的信息化;2006年开通了省市级联网的视频会议系统,促进了农业行政的高效化;2010年实施金农工程,提高了部分县级农业行政部门的电脑信息化水平。

下一步在农业行政的公开透明化方面,应做大做强忻州农业信息网,将其打造为本市农业行政公开的窗口、网上快捷办事的窗口;在农业行政的高效化方面,要尽快适时启动市县视频会议系统联网工程,目前农业部、省厅召开全国和全省农业视频工作会议,还需要各县农委回忻参会很不方便,为此要投资建设各县农委视频会议系统,这样不仅可以随时参加全国和全省会议,也为忻州市随时召开相关工作会议创造了条件,大大提高了农业行政效率,节约行政经费。

4.以12316三农综合服务平台为重点,推进农业信息多样化服务

今后要下大力气推广好应用好12316三农信息综合服务平台。一是利用电视、广播、报纸、墙体广告等立体媒体,组织人员深入农村宣讲等方式,大力宣传和推广12316,让更多的农民认识了解和使用12316,力争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二是积极发展12316短信用户,不断壮大短信用户群。同时采取层层培训的办法,培训农民不仅可以拨打12316电话免费接听农业专家的技术指导、免费接收农业科技短信,还可以利用12316网站或自用手机自主发布农产品供求信息;三是在省厅统一安排和指导下,建立全市包括市、县农业专家和乡土人才的农业专家队伍,充分发挥当地农业人才了解本地、贴进本地农民的优势,推进农业信息的高效便捷服务。

猜你喜欢
忻州忻州市电子商务
2025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8万亿元
忻州职业技术学院
忻州市沙棘育苗技术
美丽乡村行——走进忻州市
阳煤忻州通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阳煤忻州通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忻州市强力推动药茶产业发展
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县:坐在家里能养鸡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