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品德教育发展策略

2015-02-25 11:39朱雅西安市西北大学附属幼儿园陕西西安710069
新丝路(下旬) 2015年11期
关键词:品德教育品德行为习惯

朱雅(西安市西北大学附属幼儿园 陕西西安 710069)

浅谈幼儿品德教育发展策略

朱雅(西安市西北大学附属幼儿园 陕西西安 710069)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幼儿又是国家的未来,从小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品德,对将来提高全民族素质,对幼儿的一生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幼儿时期是品德形成的重要阶段,品德教育也是幼儿社会性行为的重要培养内容,在幼儿期应注意幼儿良好品德行为的培养。本文是从幼儿品德教育的涵义、特点及其内容出发,对品德教育缺失的现状及成因进行充分的科学分析,就如何促进幼儿品德教育的良性发展提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对策与方法。

幼儿;品德教育;健康化发展

有这样一句名言:“优秀的品格,只有从孩子还在摇篮之中时开始陶冶,才有希望,在孩子心灵中播下道德的种子,越早越好。”所以道德品质的形成开始于幼儿时期,幼儿期可塑性大,他们的是与非、善与恶,真与伪、好与坏等基本的概念,就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幼儿良好品德的培养,应该像智力启蒙一样,从早期开始。为此,我们应该重视幼儿时期的德育教育,探索合适的方法策略,担负起为社会培养具有良好品德的优秀儿童之重任。

一、幼儿品德教育的概念

1.幼儿品德教育的定义

“品德”,即道德品质,又称品性、德行。幼儿品德“主要是指对幼儿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它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由老师依据幼儿道德教育的要求及内容,培养幼儿掌握具体的浅显的道德要求并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为将来道德的品质的形成打下基础。

2.幼儿品德教育的特点

(1)对道德概念的理解比较具体、肤浅,一般只停留在表面现象上

由于幼儿的心理生理发展还不成熟,掌握概念的主要方式是跟成人学习社会上已形成的概念,道德观要经历一个尊从他人要求到自觉遵守的过程。由于幼儿是通过接受家庭、学校等社会环境的影响逐渐形成道德观,因此,幼儿的道德认识是从无到有、由浅到深、由零碎到系统发展起来的。

(2.)道德意志的薄弱性

所谓道德意志就是指人们在履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发自内心,自觉自愿克服一切困难,做出抉择的顽强毅力和坚持精神,也是道德品质主要构成的要素之一。由于在幼儿阶段,无意注意占主要地位,这种注意主要是由幼儿感兴趣的、新颖的、强烈的、活动的、多变的等一些外在因素引起,可是一旦新鲜感减退,幼儿的注意力也会不能持续。因而幼儿的道德意志是十分薄弱的,自制力和坚持性都很差。

3.培养幼儿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1)良好的品德教育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基础

幼儿时期是人的品德、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若能进行良好的品德教育,做到先入为主,就会在幼儿心中留下好的深深的烙印。在这一时期,如果对孩子能够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孩子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就能把孩子培养成为勤劳、勇敢、热情、自信、讲文明、有礼貌,身心健康、品行良好的一代新人。

(2.)良好的品德是幼儿全面发展的保证

在这一时期,对幼儿进行良好的品德教育,为幼儿的其它方面教育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优秀的品质及其健康的性格特征。我们一味的只知道学科知识投资而忽视了品德教育,就会使孩子容易形成狂妄自大、唯我独尊、蛮不讲理的心理和行为方面的缺陷,同时,使幼儿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从而阻碍了幼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品德教育的缺失

1.品德教育内容与生活的脱节

品德教育不是从知识出发,不是从概念出发,而是要从生活出发,最终为生活服务。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忽视了将品德教育贯穿于幼儿的一日活动之中,而是单纯的将其列为一门领域进行填鸭式教育,没有及时的将品德教育渗透在日常随机教育中,幼儿只是浅显的把品德理论规范准则作为知识掌握,而并没有内化成为自己的行为,他们可能对各种道德规范和要求的知识形态熟记于心,但一旦缺乏外界的道德强制,则完全可能“知其善而不为,知其恶而不改”,没有与孩子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转化为幼儿自身的行为习惯与行为模式,成为内在生成的精神需要。

2.纪律、惩罚成为道德教育的重要方法

教育实施过程中,我们往往采用简单粗暴的说教方法,没有有效利用幼儿感兴趣的游戏法、区域活动生活融入法等多种形式,导致我们的教育呈现出一种专横可畏的形势,凌越幼儿自然的道德,违背幼儿生命的现实。最严重的就是我们往往把纪律、惩罚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方法,束缚幼儿身心发展甚至出现体罚幼儿等不正当的教育方法。

三、对幼儿品德教育的策略及其方法

1.为幼儿提供一个“健康、和谐”环境

《幼儿园教育纲要》指出:“幼儿园要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环境是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我们在实践体会到:幼儿生活在优美、和谐的环境中,他们的情绪是开心快乐的、接受教育的态度是积极乐观的。幼儿的品德发展也是在教师营造的和谐的环境之中潜移默化习得,养成。因此作为教育者我们需要深思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更好地为幼儿创设良好环境并合理有效地利用教育环境进行德育的隐性渗透,

2.品德教育过程应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之中

本着教育源于生活的理念,了解幼儿的生活中“时时有德育,处处有德育。日常生活教育是培养幼儿品德教育的主要途径。我们要善于发现幼儿园的偶发事件,,抓住有效的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将德育的显性教育与其隐性渗透相结合,充分利用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对幼儿进行良好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培养。

3.引导幼儿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我们应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将教育内容化大为小,化抽象为具体。在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方面,注意训练幼儿从身边的日常行为习惯开始。如:进餐时不浪费,不争抢,不挑食;区域活动时幼儿相互合作,遵守区域规则,有秩序的进行活动,活动结束时物品要归位整齐;通过文明礼仪宣传活动培养幼儿会在生活中合理的使用“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

[1]左菊萍·浅谈幼儿品德教育·陕西教育学院学报·陕西教育学院学报编辑部·1999年,P49—51

[2]杨丽珠,邹晓燕等·提幼儿品德教育的有效性·学前教育研究·湖南省长沙师范书刊发行部·2004年第9期,P5—8

[3]胡晓花·“契机”与“情境”——幼儿园德育课程资源的发现与整合·学前教育研究·湖南省长沙师范书刊发行部·2004年第9期,P14

[4]西安市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实施细则·西安市教育局·2001年

猜你喜欢
品德教育品德行为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体育课中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注重培养体系构建 提升品德教育质量——基于“互联网+”的品德教育实践策略
新加坡小学品德教育目标刍议
浅谈小学品德教育
图画故事书对儿童品德教育有积极作用
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