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调整时期信贷资产质量研究

2015-02-26 03:13汪友平陈瑞娟
现代金融 2015年2期
关键词:不良贷款信贷贷款

□汪友平 陈瑞娟

经济调整时期信贷资产质量研究

□汪友平 陈瑞娟

经济学把实体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繁荣”与“萧条”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现象,称为经济周期,因此无论是“繁荣—萧条”,还是“萧条—繁荣”,这阶段都称之为经济调整时期。对于银行而言,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会受所处的经济环境、行业特点、生命周期、发展战略(风险偏好)影响,具有明显的相对性、时效性与层次性。当经济处于上行期时,贷款风险并不会马上爆发,就算有风险,也会被短期的繁荣所掩盖,从而长期蛰伏,成为有毒资产,待经济下行时,银行不良贷款就将显现出来,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管理或将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本文重点研究当经济周期从“繁荣—萧条”时,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存在的压力、形成的原因、产生的影响及其管控策略。

一、经济调整时期银行资产质量压力明显加大

在经济转入下行周期的大背景下,以往一直以来号称“躺着挣钱”的银行正迎来利润增速下滑的转型期,不良贷款更是大幅攀升,多家上市银行呈现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双升”的局面。上市银行2013年年报显示,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大幅攀升。截至2013年末,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5921亿元,比年初增加993亿元,不良贷款率1.00%,同比上升0.05个百分点。

以行业来看,2013年制造业是不良贷款的重灾区,不良贷款达2149.8亿元,较2012年末上升379.1亿元,不良率为1.79%。其中钢铁、水泥等产能过剩的行业首当其冲,接着是批发零售业,达1700.4亿元,不良率为2.16%。

以地区来看,新增不良贷款主要集中于长江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其中浙江地区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700.4亿元,不良率为2.16%。

二、信贷资产质量劣化的原因分析

(一)经济周期下行传导作用。历史数据反映,2003年~2011年,中国GDP每年平均增速为10.7%,国内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从2003年末17.8%下降到2011年末的0.95%。2011年以后,经济增速放缓,GDP增速下降至8%以下,但随之而来的就是银行不良贷款上升,经济发展放缓对市场主体的冲击加大,银行面临一些企业贷款集中违约的情况。GDP增长率与银行不良贷款额增长呈现明显负相关。特别是GDP从8%跌至7%的过程中,不良贷款余额将必然表现出逐步增长的趋势。外媒预测,中国经济增长减速的态势还将继续。

(二)政府宏观政策调控因素。中国的银行业不仅履行着金融机构职责,在某些方面还成为政府指导政策的工具。因此银行不仅承担着经济转轨的成本,也承担了经济大幅波动和宏观调控的成本。

1.结构调整,产能过剩行业成为不良重灾区。国家调控信贷结构的政策已发布实施,对部分行业实施了“有保有压”的政策,严控产能过剩行业贷款。此外,全面清理与整顿不仅使得产能过剩行业自身承担高额成本,也对产业链条上的其他企业产生负面影响。就目前新增不良贷款看,钢铁、造船、光伏、重金属等行业,已经成了不良贷款的重灾区。

2.利率市场化导致银行资金成本大幅上升。从银行角度分析,因为受经济下行的影响,社会资金面紧张是必然的,再加上利率市场化的加速推进,使得原本紧张的资金雪上加霜。资金紧张必然就导致资金成本急剧上升,银行的风险偏好也可能由原来的稳健向激进型转变。银行将压缩低质低效信贷规模,将生息资产向高收益率贷款倾斜以提高信贷实际收益率。但高收益必然伴随着高风险,又进一步增加信贷风险。在经济下行期,如果银行难以平衡利润和风险的关系,不良贷款肯定会大幅上升,甚至引发局部乃至全局的金融危机。

(三)借款人粗放式发展行为。当经济繁荣时,借款人利用闲置资金扩大生产,企业盈利增强,利润增加,刺激企业向银行借更多的资金加大投资,并趋向粗放式的增长。但当宏观经济处于下行阶段,市场需求疲软导致企业经营失常,生产成本提升但效益下降,持续经营基础削弱使经营性资金相应减少,盈利能力减弱,财务状况恶化,导致贷款到期不能及时、足额偿还。经营风险和负担会转移到商业银行。面对无法预知的多变的经济环境,对自身抵抗风险能力较弱的小企业而言,风险还将继续存在且有可能进一步恶化。

(四)银行扩张行为。一是在经济上行期时,当实体经济因受某些因素的驱动,同向波动趋势被强化,实体经济“萧条-繁荣”周期的波幅增大。银行则倾向持有更大的风险敞口,以抢占市场份额、追逐高额利润为目的,往往会放宽对企业信贷的准入标准,结果导致信贷过度扩张、资产价格快速上涨,以及杠杆高企和期限错配等金融活动持续。银行信贷投放盲目扩张,助长了不少大企业陷入高负债、高速度、低收益的不良循环,并导致其将富裕的资金投资房地产等其他高风险领域,形成了实体空心化、投资多元化的现象。事实上,普遍认为银行的决策错误更多发生在经济繁荣时期,而非衰退时期,银行这时过度乐观错误的想法和做法,为将来经济下行期埋下了种子。二是当经济下行期,债务人违约现象频频发生,不良资产逐步增加,银行这时就倾向采取保守的信贷政策。为了避免其流动性和利润率的下降,银行就会产生惜贷心理,进一步收缩信贷,从而造成了恶性循环。

(五)过度担保是诱因。在货币政策收紧时,许多行业包括钢贸、造船、房地产等大型集团客户为了获取银行贷款,相互进行担保,形成担保圈。这种互保模式,在经济下行期间,贷款风险犹如“瘟疫”一般传播开来。例如浙江的中江集团、天煜建设等发生的财务危机,拖累20余家相关企业被迫代偿,波及银行贷款数十亿元,一损俱损。主要原因:一是集团客户关联企业众多,资金经常在集团内部循环往复,银行对客户贷后资金使用和关联风险缺乏有效监测和预警防范能力,贷后检查流于形式,不能有效监测集团客户内部的资金营运和关联交易情况,不清楚其真实担保能力和偿债能力,甚至不清楚贷款的真实用途。客户经营情况比银行想象的活跃,诸如资产转移、关联交易比比皆是。二是信息不对称。银行与企业信息不对称,银行与银行信息不对称,缺少信息沟通机制和监督平台,各自为政,导致了企业在银行多头授信用信,甚至过度授信用信等问题,不断放大信用风险,风险缓释能力弱化,严重影响到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

三、资产质量劣化产生的影响

(一)正常金融秩序受到影响。在经济下行期的时候,银行普通惜贷,通过提高担保条件或利率水平进行放贷,导致贷款门槛变高,企业融资成本变高,更多企业无法获得贷款,加剧资金链断裂。此时银行的保守行为强化了企业减少投资的倾向,加剧了经济衰退。同时许多中小企业在得不到贷款资源后,开始向民间融资,出现了“影子银行”,搅乱了金融秩序。

(二)对银行业务经营产生影响。在经济下行期,银行不良贷款增加,但银行在这个阶段如果再实施惜贷的话,一增一降的过程中,银行的利润势必减少。另一方面,银行形成不良贷款后,要依靠贷款损失准备金来覆盖其损失,这样计提的损失准备金越多,拨备后的利润就越少,银行资产价值缩水,贷款的风险权重就会上升,资本消耗必然增加,最终影响了银行资本充足率下降。

(三)不良贷款区域、行业有蔓延的趋势。一是区域蔓延。近年来,银行不良贷款区域主要集中在经济活跃、中小企业密集、外向程度高的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现在逐渐向内陆地区蔓延。二是从产业链底层向中上游蔓延。在新增的不良贷款中,开始主要集中在产业链的最低层,像钢铁行业,逐渐由钢贸企业向钢铁生产企业进行蔓延。

四、客观看待银行资产质量压力

在经济转型、调整期,银行信贷资产规模和结构都会相应进行适应性的调整,此时的资产质量有所下降,其实是符合经济金融周期规律的正常现象。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中,如果非要让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仍然实现“双降”,时时达标,处处达标,是不现实的,也有悖于银行“亲周期”的规律。

(一)优胜劣汰的趋势。随着经济的发展,要素升级、产业升级等将带来GDP增长质量的提升,特别是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低端加工制造业、产能过剩行业中的部分企业,在经济调整时期,将在市场竞争中逐步退出。而高负债的扩张企业,一旦资金链断裂,也会逐步被淘汰。能留在市场中的,是那些能抗得住风险,有较高技术含量,竞争力较强的企业。这种优胜劣汰的趋势将带动市场经济更好发展。

(二)风险暴露集中在部分区域和个别行业。从这两年新增不良贷款来看,国内银行业贷款风险暴露分布的集中性特征还是比较突出的。在行业上,主要集中在中小制造业、批发零售业;在区域上,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在客户群上,主要集中在脱离实体经济、盲目跟风的多元化民营企业,特别是将贷款资金投向有色金属、船舶制造、钢铁、钢贸等产能过剩行业。相比之下,其他地区、行业和客户群体资产质量还是“稳中有升”。尽管风险暴露范围可能扩大,但集中分布的特点并未改变,资产质量波动仍主要集中在部分区域和个别行业。

(三)我国银行业资产分类制度较为严格。与国际同业相比,我国监管部门对于银行资产分类制度较为严格。从1998年前执行的“一逾两呆”不良贷款分类标准,到2004年实施的“贷款五级分类”标准,再到2007年后,银监会要求各商业银行可根据自身实际制定贷款分类制度,细化分类方法,但不得低于五级分类要求,且与五级分类方法具有明确的对应和转换关系。像我国监管部门要求借新还旧的、客户在他行发生违约的交叉贷款,至少应分类为“关注”;债务重组的,观察期内至少为“次级”。另外,贷款分类偏离度也纳入了大型银行监管指标体系中,在内外部严格的监管约束下,对于资产分类结果并不能随意调整。而且,从实际情况来看,不少银行在分类过程中,实施更为严格的标准。例如,监管部门是允许同一客户存在一户多形态,但例如农行就要求按照“风险孰高”原则处理分类差异。即如果客户一笔凭证出现不良时,其余也均需分类为不良。

(四)不良贷款的风险总体可控。目前,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仍然保持在1.00%左右,与全球主要经济体商业银行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商业银资本充足率为9.95%,较年初上升0.14个百分点;贷款损失准备金余额1.67万业亿元,同比增加2175亿元,拨备覆盖率达282.7%,应该来说,中国银行业资本和拨备都很充足。

五、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管控策略

在经济周期波动的大环境下,银行的资产质量问题已成为绑架银行发展的主要瓶颈,最关键的就是大量的不良侵蚀着银行利润。面对持续反弹的不良贷款,银行不仅要亡羊补牢,积极处置存量不良贷款,更应该未雨绸缪,防患未然,将资产质量管控重心前移,由不良贷款向尚未发生事实损失的高风险贷款转变,提前识别和化解风险,从源头防止不良贷款的产生,确保风险可控,资产质量稳定。

(一)紧跟当前形势,合理确定风险管理策略。

当前面对内外部复杂的经济形势,银行首先要做的就是通过主动风险管理,尽可能减少由于经济周期波动带来的负面影响,确保银行能够稳健经营。为此,银行更要密切关注国内外宏观形势与行业市场环境,增强市场、行业风险的前瞻性和趋势性分析能力,提高风险预判、识别、评估、处置能力。制定相应的区域信贷政策与风险管理策略,勾画出整体的风险轮廓。通过风险偏好设定风险资产限额,并实施持续监控和评价,妥善处理风险回报与风险承担、业务发展与风险管控的有效平衡。

(二)实施差别化信贷调整策略。在客户选择上,没有老朋友,只有好客户;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特别是以盈利为目的的银行。在经济下行时,市场和企业的变化更为显著,银行应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和管理经验,深入分析客户和债项风险状况,因地制宜、因企制宜,全面评估和调整客户授信总量、产品结构、产品定价、风险缓释措施、退出方案等,避免“一刀切”加剧银行风险。对管理良好、核心竞争力强,只因政策性因素或受经济下行的影响出现暂时性、阶段性困难的客户加强帮扶,根据客户发展前景制定长期信贷策略,防止简单化压缩退出,使信贷资产出现更大风险。对于那些抗风险能力弱、自身经营不善的企业,要严格落实坚决退出机制。

(三)严格把控信贷准入关。在经济下行期,严把信贷客户的准入关,将风险管理重心前移是非常必要的。一是加强业务真实性调查。坚持信贷底线,牢固确立稳健经营理念,信贷调查应深入客户,要把做深做实现场调查作为提高调查真实性的重中之重,确保真实、全面、客观地反映客户及担保信息。二是准确把握客户经营状况。通过实地查看,深入了解客户经营动态、资信状况、项目进度、担保物状况等关键信息,同时借助各类第三方,包括征信系统、政府部门、金融同业、中介机构、客户上下游企业、公开媒体等获取客户相关信息,分析存在的风险隐患,提出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三是严格客户行业准入管理。严格执行银行的行业信贷政策,严禁信贷资金进入国家政策限制的产业和领域,严禁进入不符合环保要求和高耗能领域,防范建设项目因环保要求发生变化带来信贷风险。加强对信贷客户环保信息的调查核实,在信贷审查、审批中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

(四)加强重点领域风险管控。一是加强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管理。坚持第一还款来源充足,担保措施落实,从源头上防范中小企业信贷风险,每季对中小企业客户风险情况进行一次排查。二是加强对政府平台贷款的管理。切实防范重复融资风险、项目实施走样风险,密切跟踪资金用途,确保项目按进度实施。三是加强房地产行业贷款的管理。密切关注房地产企业的资金运作,加强房地产项目销售资金回笼的封闭运行管理,加大日常监测频率,实行“贴身式”动态监管,切实防控好信用风险。四是持续做好民营集团客户的风险监测。加强对民营集团客户授用信用途管理,对主业不突出以及超资金积累能力、超管理控制能力的跨行业投资、超规模投资、相互担保的集团客户,以及信用扩张过快、资产规模持续超常规增长、多元化投资、过度投资、非经营性资产占比过高的客户,视情况采取“控制信用总量、优化担保方式、调优用信品种、逐步压缩信用”等信贷策略。五是加强“两高一剩”行业的风险管理。对“两高一剩”行业客户严控贷款增量、增速,全面实施表内外、类信贷全口径限额管理,加快战略性退出。

(五)充分发挥风险分类在风险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当前信用风险不断加剧的形势下,应强化分类管理,充分发挥其基础性作用。有一个定律为“三倍定律”,即3/4以上贷款损失可以通过贷前风险控制和风险的早期干预加以避免,而当贷款出现问题后再采取补救措施,对减少贷款损失只能起到不到1/4的效果,因此要充分发挥风险分类在风险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对贷款分类的判断,帮助信贷决策人员找准拟办理信贷资产的风险部位,以便必要时对授信方案进行调整和优化。通过贷后分类,前瞻性识别并发现信贷客户潜在风险,及时采取措施缓释风险。

(六)严控不良贷款,加强不良贷款处置进度。

不良贷款源头增加的时候,泄洪就很重要,而有的放矢处置各类问题贷款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最紧迫与最重要的内容。一是从不良存量入手,加强对不良贷款的清降。对于已经暴露的问题贷款,准确把握时机,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积极利用多种渠道处置不良贷款,严控不良贷款余额。目前可以通过抵押资产拍卖、债券转股权、打包出售以及不良贷款证券化等方式做为净化资产负债表的工具,促进信贷资产质量的改善。二是从不良源头入手,加强对逾期贷款的管控。逾期贷款往往被视为资产质量异动的预警。逾期欠息是重要的风险信号,表明借款人还款意愿或还款能力出现风险苗头。应该说,不良贷款的形成就是从逾期欠息开始,由于风险处置不及时,重视程度不够,最终形成不良。应长期对逾期贷款保持足够的重视和敏感性,防止违约风险由量变向质变转化。加强对辖内贷款到期、结息管理,提前对各阶段到期的各项贷款做出预先安排,做好收贷收息、借新还旧等各项准备工作。另外,密切关注此类高风险客户,一旦发现其信贷资产质量向下迁徙的趋势,应采取措施及时补救,将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作者单位:农业银行江苏省分行营业部)

猜你喜欢
不良贷款信贷贷款
不断滚动贷款,同时减记债务:政府如何才能从破产中更快恢复? 精读
聚焦Z世代信贷成瘾
Wang Yuan: the Brilliant Boy
My Huckleberry Friends:Even if the Whole World Stand against me,I Will always Stand by You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旧信封
用活“三字经”密织不良贷款防控网
不良率农行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