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报人新闻精神研究——以储安平为中心说

2015-02-26 12:32龙丹梅崔志东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15期
关键词:自由主义局限性言论

龙丹梅 崔志东

(1重庆日报,重庆 400010;2重庆大学 新闻学院,重庆 401331)

纵观储安平的一生,可谓波澜起伏。1945年,储安平在重庆担任《客观》杂志主笔;1946年,他又到上海创办《观察》周刊。发行量当时竟达到十万份以上。然而不幸的是,他于1957年任光明日报总编辑后,因提出著名的“党天下”被打成大右派,然后离家出走直至失踪。

本文结合2009年储安平先生100周年诞辰时,学术界举办研讨会发表的各类学术研讨文章,中国知网十余篇相关研究文献以及《观察》《客观》等电子原文复印刊物,拟对储安平的自由主义办报思想做一个较为系统化的研究综述。

一、储安平的自由主义思想

储安平是我国近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代表之一,其自由主义思想主要来源于西方。对此,学者林建华在《储安平自由主义思想评析》一文中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证,认为“储安平是我国一位著名的自由主义者。他认为自由是指不受政治约束的权利,自由不是一种抽象的概念,而是一些具体的权利,自由也不等于放纵,而是与守法相结合的。”[1]其中,作者重点论述了储安平对政治自由和社会自由的看法,即中国人的政治自由少于社会自由。显然,储安平对于政治自由的预期太过理想化。

不过,他对自由的看法总体上是辩证的、理性的、深刻的,对自由的践行也是令人钦佩的。例如,1945年储安平担任《客观》杂志主笔期间,极力为国统区第二条战线呐喊谏言;1946年他又创办《观察》周刊,为自由主义人士提供了一个众声喧哗的平台。那么,为什么自由主义思想在储安平的一生中贯穿始终?原因大概如下:一方面是由于储安平有西式教育背景,他于1935年考入伦敦大学政治系,师从著名的自由主义思想家拉斯基教授,接受了英国正统的自由主义思想的熏陶;另一方面则与其“言论救国”的人生理想息息相关,办一份类似《泰晤士报》的大报以影响政治乃至社会舆论是他的新闻理想。

二、储安平的新闻思想

储安平的新闻思想以其自由主义思想为基础,他通过办报来实现自由主义在战争年代的传播与弘扬。马晓枫在《<观察>周刊与储安平自由主义新闻思想评析》一文中认为:“储安平的自由主义新闻思想主要体现在他主办《观察》周刊这一时期,这份刊物因秉持‘民主、进步、自由、独立’而著称于世。同时,这本刊物也是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向社会传递自由主义思想的精神阵地。”[2]而报刊何以自由地表达言论?唯有独立。就独立而言,储安平特别注重经济上的独立,这是防止经济因素影响言论公正的绝佳办法。储安平在办《观察》期间,并未接受政府资金支持,而是通过争取用户量的方式提高报纸发行量,进而实现报社收支平衡、有效经营。此外,储安平还提出“新闻法制观”,认为自由与法制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不过,储安平的新闻思想在社会动荡时期仍有一些局限性。第一,历史环境的局限性。在国共两党对峙的环境中,储安平却想通过言论为国献策并影响政治,从而推动国家朝和平的方向发展。但后来他发现这种做法几乎不太可能,正如以他为代表的《观察》同仁后来所强调的“我们办刊的目的仅仅是为自由人士提供个共同说话的地方”。[3]后来随着历史的推进,自由派人士开始分道扬镳。1946到1949年,“张君劢活跃于制宪事业中,参加蒋介石的制宪国大和政府改组,但发现国民党的宪政貌似神非;胡适则在政治上走向保守,站在国民党的立场为政府说话。”[4]储安平则不同于以上二人,曾因发表批评国民党当局的言论导致《观察》周刊停刊一段时期。他虽自我标榜为“超党派”,但随着战争结果的逐渐明朗和内心追求和平的愿望,最终还是接受并认可共产党的主张。不难看出,储安平在社会裂变中艰难抉择,有时很难真正去“不偏不倚”地表达观点。第二,认知水平的局限性。历史环境的局限性往往导致认知水平的局限性。因此,储安平也曾做过“颠倒黑白”的报道。例如,1936年他前往德国报道柏林奥运会的时候,认为“这是一次博爱、友好、和平的盛会,甚至肯定希特勒的国家动员能力和德国民众盲目崇拜领袖的个人英雄主义。”[5]而事实上,柏林奥运会充满了种族歧视,后来的纳粹疯狂迫害犹太人、发动世界大战等政策更是令全人类所不容。

总之,储安平的自由主义新闻思想在当时显得弥足珍贵,但又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三、自由主义新闻思想的践行

正如上文所述,这些自由主义新闻思想主要体现在储安平创办《观察》期间,在议论时局的长期实践中具化为他的时论观。陈永忠在《试述储安平的时论观》一文中,认为储安平的时论观主要表现为“批评国民党的统治、抨击国民党政府的对外政策、支持学生运动”。[6]这些具体做法是理性的、全面的,而非情绪化的、片面的。例如,储安平对于“学潮”的看法就显得非常谨慎。他在分析抗战胜利后的学生运动爆发的原因之基础上肯定了其历史意义之重大,“认为学生运动是当时社会政治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作为《观察》周刊的主编,储安平有其鲜明的政治立场,表面上是在批评国民党的统治及其对外政策,支持学生运动,实际上是通过这种爱憎分明、敢于批评的做法来表达自己心中那份自由主义报人的情怀。

四、结语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正是储安平一生的真实写照。作为我国近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和报人的杰出代表,其办报思想以自由主义为基石。他所办的《观察》周刊是一个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发表自由主义言论的平台。在此,包括储安平自身在内的不少民主人士或议论时局,或针砭时弊,他们大多态度中肯、言论独立,常常以一种超党派的姿态为当时的社会进步呐喊、助力。而储安平等我国近代报人身上所体现的新闻精神更是值得我们细细体会。

[1]储安平.储安平文集[Z].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6.

[2]佚名.“纪念储安平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厦门大学召开[J].民主与科学,2009(4).

[3]观察[Z].

[4]客观[Z].

[5]陈永忠.“以言论政”的舆论空间——《观察》周刊研究[J].浙江学刊,2007(05):70-74.

[6]邓利平.储安平后期思想变化及其活动诌议[J].国际新闻界,2009(11):116-120.

猜你喜欢
自由主义局限性言论
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对非理性者的排斥
重要言论
重要言论
汉德公式的局限性——《侵权责任法》第87条视角
必须宣布新自由主义已完结。下一步何去何从?
反对自由主义
严明党的纪律,克服自由主义——毛泽东《反对自由主义》导读
他们的言论
自动化事实核查的前景及局限性
胸腹部局限性Castleman病的CT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