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激活民生新闻节目的震撼力

2015-02-26 21:12姜旭光作者单位辽宁省东港市广播电视台
西部广播电视 2015年13期
关键词:新闻节目百姓民生

姜旭光(作者单位:辽宁省东港市广播电视台)

论如何激活民生新闻节目的震撼力

姜旭光
(作者单位:辽宁省东港市广播电视台)

民生新闻的蓬勃发展是近些年来中国电视新闻界少有的热闹景象,有些学者把电视民生新闻的兴起称为“中国电视新闻的第三次革命”,其最突出的亮点就是充分满足了百姓对媒体的接近使用权,同时也让百姓在媒体上有了更多话语权。当下,民生新闻已成为各电视台尤其是县级电视台的主打栏目,但部分民生新闻节目逐渐陷入栏目同质化、题材狭隘化、内容低俗化的窘境。只有激活民生新闻节目震撼力,才能使其在“三贴近”原则和“走转改”路线下更好地服务于民。

1 突出民生新闻“以人为本”的时代内涵

央视《新闻联播》主播康辉说:“你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新闻记者目光要始终瞄准最广大群众实际需求,努力用百姓喜闻乐见的报道形式,呈现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它既是一种新闻形态,也是一种新闻态度。

1.1着眼百姓的视角

百姓视角体现了民生新闻的民本思想,注重以大众为关注对象,站在百姓的立场,播报平民百姓喜爱的新闻,评说百姓关心的事情,排解百姓难解之忧。2013年冬,市民李某家断水4个月,老两口每天洗衣做饭都要到邻居家讨水,生活彻底乱了套。走访李家后,笔者于当晚将在老李家看到的滴水未见的水龙头、盆里堆满的脏衣服的画面如实展现在新闻里。此后的一段时间里,笔者跟踪报道了供水单位检修过程,直到老李家生活恢复正常。民生新闻就是要把新闻价值定位于普通市民百姓的需求,让新闻本质回归到“广大群众欲知、未知、应知的实时报道”上,让百姓做主角,透视社会变革对普通百姓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带来的冲击和影响,论述百姓自己的故事,这样的切入视角才会让民生新闻节目和百姓走得更近,使观众产生亲切感,从而增强民生新闻节目的吸引力、说服力和震撼力。

1.2抓住平民化题材

好的民生新闻报道能透过字里行间、声音画面,让百姓真切体会到新闻人对其生活投以的热切目光,能亲身感受到新闻人带着人性化的光辉,用平等的视角报道百姓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惑,关注着他们的生活际遇与生活状态,在意他们在生活中所品味的酸甜苦辣。让新闻深入人心有多种方式,其中最重要的是做好新闻选题。题材平民化,自然会得到百姓关注。民生新闻栏目给观众的最大震撼在于其最大程度地接近观众。山东电视台公共新闻频道的《民生直通车》栏目,从创建之初就深受百姓欢迎,究其原因,首先便是该栏目报道的内容全部围绕百姓衣食住行展开,真正做到了关注民生,致力和谐。除了日常生活的家长里短外,好的民生新闻还应当选取与群众密切相关的住房、医疗、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多方面内容。辽宁卫视《第一时间》追求栏目平民化、本土化,紧紧抓住社会关注的热点进行报道,有效拉近了节目和百姓之间的距离。在采写报道民生新闻时,还应当深入挖掘新闻事件的深层含义,在解析受众关注的难点问题的过程中,深层次揭示出新闻事实的社会价值和时代价值。

2 坚持民生新闻“人文关怀”的价值取向

对于民生新闻来说,除了将一个“新近发生的事实”传达清楚外,还必须对其进行深度加工,使新闻实事与百姓的日常生活、精神情感发生紧密和直接的联系,引导和影响群众的工作和生活,融指导性、服务性于一体,体现民生新闻的人文关怀。

2.1服务百姓民生,做好舆论引导

民生新闻所报道的民生热点、难点之所以成为问题,除了事件自身的新闻价值以外,还关系着群众的眼前利益或长远利益。要做到由浅入深、见微知著,通过对平凡百姓和普通事件的关注,完成新闻自身由特殊意义到普遍意义的提升,为百姓的日常生活提供行动参照和价值坐标,这样才能真正贴近民生、关注民情。一段时间,不法商人利用所谓的“免费健康讲座”兜售非法药物掳掠老人钱财,笔者通过多次暗访,掌握了第一手素材,并采编了“老年人养老钱究竟养了谁”系列报道,一经播出,立即引起各方关注并展开专项治理行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民生新闻与群众息息相关,为百姓说话,为百姓出力,是做民生新闻的良心和追求。反映民生归根结底是为了促进民生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报道时,要尽量防止片面化和简单化,准确把握反映事实的“度”,对重大的原则问题要正确引导,对敏感热点问题要及时疏导,对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地释疑解惑。

2.2关注弱势群体,弘扬公平正义

群众利益无小事。关注老百姓,关注弱势群体是新闻从业人员社会责任感和职业操守的重要体现。近年来,央视在追讨农民工工资,春运回乡潮、返城潮报道中,突出人文关怀,真实反映百姓喜怒哀乐的一系列报道不失为民生新闻报道典范。作为县级媒体,同样责无旁贷。走基层、听民声,将“关爱民生、体恤民情、民众参与”作为报道宗旨,敢于为民请愿、敢于揭露真相、敢于舆论监督,同时要用真诚的态度,让民生新闻报道更贴近百姓生活状况。目前,在民生新闻宣传中有一种现象需要引起新闻工作者的警觉,部分民生新闻的

价值取向表现出了偏轨,习惯用大量负面报道博取“眼球”,对构建和谐社会产生了不利影响。民生新闻以本地新闻报道为主,不可避免地成为一个地区文化面貌的缩影。如果民生新闻充斥过多负面信息,不仅会影响到该地区的形象,也将人为割裂党同群众的鱼水关系,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因此,弘扬社会主旋律和正能量,是民生新闻的真正内涵和应有之义。

3 善用“小中见大”的表现手法

民生新闻改变了电视新闻的常态,与追求大而全且形而上的新闻观念形成了鲜明对比。但民生新闻绝非街头闹剧,不能一味追求可视性,而让新闻的权威与公信打折扣。

3.1从“市井民生”向“社会民生”转轨

县级电视媒体的新闻资源与上级台相比的确没有优势,但平民百姓身边发生的件件小事也都蕴含着深远的社会意义。充分挖掘这些看似不大的新闻事件背后的新闻,以更开阔的视野关注民生,分析其存在的原因,着力“小事件、大民生”,对新闻题材进行扩展,定能做出颇有见地的深度新闻。除了柴米油盐衣食住行外,就业、教育、分配、社保、稳定等宏观政策及走势也关乎百姓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些方面大政方针的“平民式解读”,是民生新闻最需要关注,也最需要做好的文章。做民生新闻,不能只报道发生了什么,更重要的是透析“为什么”,从而引发大家对某一问题的思考与关注。

3.2从“你播我看”到“大众参与”转型

民生新闻的主角是老百姓,这就要求我们变以往新闻节目“你播我看”的单项传播模式为受众普遍参与的双向互动模式,让受众在接受新闻实事的过程中充分享受到收视的“快感”。播报形式上,同期声的大量运用,生动的画面、鲜活的语言和恰如其分的音乐都是好的民生新闻节目拉近电视和受众距离,提高新闻报道的互动性和可视听性的重要手段。在新闻栏目中插入生活实用信息小板块,也会拉近节目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增强节目的观众缘。这种将新闻的诸多功能,如舆论监督功能、告知功能、社会服务功能合为一体的做法,无疑是一种创新,也是使新闻宣传重新焕发震撼力的奥秘所在。

4 总结

若要激活民生新闻震撼力,在报道中要打破“新闻本位”的模式,树立“受众本位”思想,在新闻选题、编采录播等方面坚持“以人为本”,蕴含“人文关怀”,以人民大众为视角,优化报道结构,让民生新闻之路走得更久更长。

猜你喜欢
新闻节目百姓民生
不让百姓撇嘴骂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百姓记着你
纸媒是怎么做起一档新媒体音频新闻节目的
新闻节目中主持人的“可为”与“不可为”
地方电视台如何办好新闻节目
百姓看家“风”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