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纸媒环境新闻对比研究——以《China Daily》与《Washington Post》对中国雾霾报道为例

2015-02-26 17:04钟玉蓉
西部广播电视 2015年5期
关键词:中国日报角度环境

摘 要:中国作为一个经济高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其环境问题尤其是2013年以来的雾霾现象也开始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影响,并越来越受到外国媒体的关注。通过西方主流媒体代表《华盛顿邮报》对华环境新闻报道进行研究,了解其所建构的中国环境整体形象及转变,有助于加深对西方媒体的传播策略和影响因素的认知,为当前我国对外环境传播提供有益启示。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2l世纪是一个社会舆论高度关注环境问题的世纪,环境问题的社会属性本身决定其成为社会众多媒体报道的焦点。研究显示,以《华盛顿邮报》为代表的西方媒体,自 21 世纪以来对中国的关注角度从政治议题逐渐扩展到经济、社会、文教等各方面,包括“能源需求与消耗大”“环境严重污染”等。可见,在环境问题全球化的时代,媒体开始愈来愈关注环境问题的全球性影响,关注范围也由本土扩展到全球。而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在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世界瞩目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环境问题,尤其是2013年来的雾霾问题更为突出,成了西方媒体报道的关注对象。然而,这些报道中出现的大量负面环境报道又给中国国家形象蒙上阴影,给中国在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处理国内环境问题的过程中造成了很大的国际舆论压力。

1.1.2 选题意义

第一,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窗口,其所作所为、立场态度直接或间接地左右大众的判断能力。回顾中国雾霾事件报道中中西媒体的表现,总结不同社会政治文化语境下媒体报道的殊同,为正确认识西方媒体报道,提高我国对外报道水平有参考价值。

第二,通过对中国日报以及华盛顿邮报的宏观比较以及个案分析,窥探中西主流媒体的报道倾向。两大媒体在本国的舆论引导作用毋庸置疑,通过对它们的报道分析,可以了解一个国家主流媒体的政治趋向如何支配了新闻报道的思路,全球化过程中文化的认同与差异怎样渗透到媒介的新闻报道中。

第三,以往对中西报道差异的原因分析往往从大的角度切入,少有细微处着手。对政治、文化因素的影响也等同视之,并未分析到各个因素与报道间的联系及轻重缓急。本文以差异的视角深入分析媒体对不同事件的传播,区别对待各种影响要素,这也是本文提出的一个有新意的研究视点。

1.2 文献综述

通过在CNKI以及谷歌学术上对国内外文献的检索,我们发现对于环境新闻的研究可从两个方面进行分类。其中一大类是对环境新闻理论的研究,在国内和国外分别以王积龙的《抗争与绿化——环境新闻在西方的起源、理论与实践》以及Michael Frome的Green Ink: An Introduction to environment Journalism, preface为代表;另一大类是对环境新闻报道的研究。区别于理论的是,这一类研究注重对报道实践的研究。在国内外分别以李浩鸣的《中国主流报纸雾霾报道的框架构建——基于人民日报06年至2013年报道的内容分析》和Luo Xiaoling 的Environmental Image Construction of China Presented by New York Times为代表。

通过研究1997-2013年CNKI收录“环境新闻”相关学术论文数量,我们可以发现在2006-2007年间,关于“环境新闻”的文献急剧增长,达到一个小高峰。结合现实我们会发现,此时临近2008年北京奥运会,无论国内国外都密切关注北京的环境状况。与此同时,2013年以后再一次攀上高峰,这是由于此时中国的雾霾现象愈演愈烈,引发了会危害其他国家环境的言论,获得了国内外的一致关注。

1.3 研究方案

1.3.1 研究对象的选择

所选择的研究对象分别为:《中国日报》(China Daily)和《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中国日报》作为对外传播媒体中一支重要的力量,是一份已经进入西方主流社会的英文报纸。《华盛顿邮报》是美国华盛顿最大、最老的报纸。许多人认为它是继《纽约时报》后美国最有声望的报纸。在确定好研究对象之后,我们将案例分析的案例锁定在中国的空气污染上。本文通过分析这两份报纸各自的报道特点、报道策略和手法、影响因素等,希望给中国的对外环境新闻和传播提供或多或少的启示和借鉴。

1.3.2 研究理论与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框架理论作为理论依托。关于“框架”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1974 年在《框架理论》一书中最早将其引入文化社会学。他认为,“框架”是人们利用认识和解释社会经验的一种认知结构,它能使框架使用者定位、感知、确定和标签那些看似无穷多的具体事实,也就是说,人们借助于“框架”来主观地解释和思考外在的社会真实。20世纪80年代早期,媒介研究者开始运用框架理论分析新闻文本。

本项研究分别采取定性的个案分析研究和定量的内容分析研究。

1.3.3 样本选择

个案分析的样本是《中国日报》和《华盛顿邮报》在2014年1月,、2月、3月内对中国雾霾这一空气污染现象的报道。文献来源分别是the Washington Post 和China Daily USA 两个网站。检索时输入的关键词分别有:China air-pollution, China smog, China haze。最终获取的有效样本为:《中国日报》99篇,《华盛顿邮报》20篇。

2 中国日报和华盛顿邮报关于中国雾霾报道的对比研究

2.1 宏观比较

经过对在Washington Post和China Daily USA 两个网站进行检索后获得的有效样本的数据统计,我们可以发现:《中国日报》和《华盛顿邮报》的相同之处是它们在报道中国雾霾时都偏政治角度;而两者的不同之处是《中国日报》开始了报道角度从政治到经济的转移,而《华盛顿邮报》将报道重点锁定在环境保护和科技层面。

2.2 微观个案分析

在微观分析上,我们选择了个案研究里面的内容分析法,精心挑选了其中6篇作为内容分析样本。他们之中的每一组都是在讨论同一个话题,从而赋予了它们对比的研究价值。针对所挑选出来的6个研究样本,我们分别从内容、形式、表达方式以及语言等角度进行对比研究。

2.2.1 内容比较

内容分析又可以分为三个角度: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姿态;不同的重点。

《中国日报》的University unveils new air purifier technology跟《华盛顿邮报》的China's air pollution prompts creative, sometimes wacky, solutions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报道的。面对中国雾霾的技术发明,前者从创新的角度,将这项发明看作是中国抗霾的一大进步,是一大喜讯;而面对同一事实,后者则锁定在雾霾的严重性上,认为雾霾已经将中国人逼疯,去发明各种奇奇怪怪的东西来抵御雾霾的危害。角度区别特别鲜明。

《中国日报》的US must help Beijing fight trans-Pacific air pollution跟《华盛顿邮报》的U.S., China agree to cooperate further on climate change则是从不同的姿态进行报道。前者以比较低的姿态出现,因为它觉得美国在40年代洛杉矶雾霾事件中有着比较成功的经验,因而积极寻求美国的帮助。后者则以相当高的姿态呈现,它一遍遍强调的是:“global interests”“responsibility”等,将自己放在一个援助国去承担国际责任的角度上,着力塑造美国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

能体现不同的重点的是《中国日报》的Beijing among most polluted areas跟《华盛顿邮报》的In China's war on bad air, government decision to release data gives fresh hope。前者就事论事,只谈论雾霾的状况,同时它也承认北京、天津、河北已经属于污染最严重的地区;后者则不然,它们将讨论的重点放在政治层面。

2.2.2 形式比较

做形式的比较我们挑选的是《中国日报》的University unveils new air purifier technology跟《华盛顿邮报》的China's air pollution prompts creative, sometimes wacky, solutions。《华盛顿邮报》的文章篇幅较长,形式多样,运用了照片跟视频,而且做了深度报道,从而可以得出结论《华盛顿邮报》比较好地适应了全媒体时代媒介融合的发展要求。这一点值得包括《中国日报》在内的所有中国媒体学习。

2.2.3 表达方式比较

表达方式上我们可以发现两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中国日报》的报道方式偏权威式,而《华盛顿邮报》的偏聊天式。西式的报道善用一组对话、一个生活场景或故事作为新闻的外衣来表现新闻,而中式的新闻是通过对新闻事件的情景再现来表现的。《华盛顿邮报》强调生活口语化,注重平视的角度,也重视感性的交流、互动的体验,并且突出记者、编辑的个人特色,比较自如地将自身的文化知识背景与话语特性色彩融合在文章中。这样的差异的产生主要是语言表达习惯所致,归根结底是文化差异的体现。

第二个特点是正面信息跟负面信息的选择。《中国日报》多是正面报道,而《华盛顿邮报》多是负面报道,这跟两个国家的媒体的新闻价值离不开。在中国,媒体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而在美国,很多时候负面新闻才被认为是真正有意义的新闻。新闻价值观的差异也就导致了新闻事实选择的不同。

2.2.4 语言比较

语言的比较我们选择的是《中国日报》的Beijing among most polluted areas跟《华盛顿邮报》的In China's war on bad air, government decision to release data gives fresh hope这两篇文章。我们发现,《华盛顿邮报》出现的字眼主要是communist state, transparency, appeal, lose face, disclose, heavy industry: steel, public pressure, limits。而针对《华盛顿邮报》对中国政府不透明的质疑,《中国日报》出现的词语主要有air quality monitoring data, annual report, control the sources, coal。

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这两篇文章都采访了同一个人——马俊,一个环境非政府组织的首脑,但他们引用的语言却很不一样。《华盛顿邮报》引用的是“Way beyond our expectations, the government actually said yes”,而《中国日报》引用的是“finding the sources of pollution is key to the fight”。各种因素作用下的新闻选择立刻鲜活地出现在我们面前。3 结论

通过对《中国日报》和《华盛顿邮报》关于中国雾霾报道的对比研究,我们可以得出若干结论。

第一,尽管现在我们研究的是环境污染,是中国雾霾,属于环境新闻的范畴,但它还是离不开政治。无论是中国或美国媒体,都将环境新闻与政治挂钩。即使是像奥运会这样原本属于体育新闻的事件报道,也不能幸免。

第二,在形式比较研究中我们发现了《华盛顿邮报》比较好地适应了全媒

(下转第20页)

猜你喜欢
中国日报角度环境
神奇的角度
漫画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一个涉及角度和的几何不等式链的改进
角度不同
人啊
《中国日报》:中国成第一大“电子竞技”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