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解读电影《亲爱的》

2015-02-26 17:04周梦影
西部广播电视 2015年5期
关键词:孩子

摘 要:2014年上映的由陈可辛执导,赵薇、黄渤主演的“打拐题材”电影《亲爱的》,受到广泛关注。电影主要讲述以田文军为首的一群失去孩子的父母去寻找孩子及养育被拐孩子的李红琴如何夺取孩子的故事。本文通过对电影的本体分析、美学分析和文化分析来解读该片。

电影《亲爱的》由真实故事改编,其纪实的拍摄风格,旁观的叙事视角,使每个观影人透过影片思考社会。在一个法与情的交织当中,令当事人和观影人的情感得到超越升华。在影片剧情的步步牵引下,构建了一个银幕上的当代中国。影片聚焦的是“打拐”,叙述的是孩子的丢失和寻找,但折射出了社会中人们的丢失和寻找。

1 影片本体分析

画面,电影画面是本体分析中最为重要的元素之一。该片画面拍摄是纪实的摄影风格。这种现实主义题材的影片只有首先保证客观的真实才能完成主观的写意。影片保证了时间和空间的内在统一,淡化了戏剧性,强化了日常性和世俗性,保证了作品的真实感。选材框定了该片的画面风格。整个开头用了直白平和的视角,平铺直叙地纪录小孩被抱走的始末。情节、环境、人物一起渐渐显影入画,有景深、有隐喻,稳重而耐人回味。碎片式的镜头语言突显出写实风格和现实含义。

声音,电影声音是电影媒介的基本元素之一。本片音乐是在片中缓缓而入,不突兀,不煽情。音乐的作用在于阐释主题,渲染氛围,片中用钢琴和弦乐相互配合很好地传达出某些场景的意境和情绪。片中田文军抱着孩子拼命跑,李红琴追赶时响起的尖锐的弦乐声,音乐与影片结合得相得益彰。音乐是对画面的升华,它凝聚着影片中最深刻的情感,使影片有直指人心的气力。

剪辑。该片的剪辑平铺直叙,如讲故事般娓娓道来,没有艺术片的浮夸,旨在叙事。因为故事结构简单有力,没有太多线索,跟导演以往的电影一样,不做复杂的故事线铺排,而着力于将寻子的故事讲得饱满,并且在这些优秀的演员支撑下,将朴实不复杂的故事演绎得生动感人。影片结尾也采用了留白的剪辑方式,使视觉高潮在观者的视线之外,发人深思,这就是导演要留给观众自行判断孰是孰非。

2 影片美学分析

风格。所谓电影的美学精神,与人的生存和生命本性相关。而该片似乎以人性的方式关照人的存在,使人们对社会有了新的思考和感悟。陈可辛导演以一种纪实性的风格呈现出事件,表现为旁观者陈述式的叙事,扬弃戏剧冲突和巧合,使用跟镜头、长镜头等拍摄手法,强化影片的纪实性。这种白描、写实化的客观立场力图唤起人们对“打拐”事件的关注和思考。在良知、正义等正面价值观都遭到冲击的时代,导演让生活在快节奏社会的现代人停下来去反思人性一面。

特色。影片特色就是不止于对“打拐”的单调反映,而是用极为简洁的笔墨,勾勒了众生百态,社会群像。小配角镜头寥寥,哪怕是一笔带过,但各有其深意,发人深省。从走进网吧的未成年,再到解救孩子时群起而攻之的村民。这些群像刻意模糊了个人面目,却让我们看清了这个社会浑噩恐怖的一面,看到这片处处争创文明的土地上还拥有着这样弱肉强食的原生态。

手法。导演大胆地在影片中采取了一种看似割裂的表现手法,在全片后半段采用了截然不同的视角甚至是主题。利用孩子走失与重聚后的二次伤害这两条情感线索,导演设计出并重的结构阵势。还有最后插入故事原型的纪录片,更加深了整个影片的间离感,让观众认识到这不止是电影。

3 影片文化分析

探讨电影中所反映出来的民族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是电影文化研究的核心所在。该片遵循艺术审美的规律,以世俗化的情怀和客观性的视点,将思想内涵隐藏在情感的叙事和场面中,传达出社会核心价值观。

人道主义情怀在本片中随处可见。片中高夏在街头保护被失踪儿童父母群殴的李红琴的场景,这个事件下显露出来的本能动作典型地体现了这个角色内心。律师高夏本来唯利是图,最后却被李红琴感动,善心相助。

忧患意识或批判精神,是站在社会历史和文化高度上的,对人类和社会命运的思考和忧虑。失踪报警制度、收养制度、寻子团的扭曲心理、血缘与亲情的冲突,法律和道德的矛盾,这是导演想通过镜头传达对社会的反思和批判。

电影作为拯救民众、启发民智、改良社会的工具而存在,那么浓烈的道德意识都会充盈其中。该片并没有将李红琴贴上“人贩子的妻子”的标签,简单地推到正义的对立面。这深刻揭示了道德存在的悖论,道德并非对错分明,事实上善恶交织,有时再高明的人性放大镜也难以辨别出其纹理。单纯的道德判断,在这是失效的,这不是价值的虚无而体现了对人性的深刻体认。

猜你喜欢
孩子
你们这群寂寞如雪的女(男)孩子!
五招搞定孩子的磨蹭
那些特别“听话”的孩子……
顽皮的孩子
孩子的画
Hey Blue!蓝孩子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