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1+1的节目特色及发展研究

2015-02-26 15:38
西部广播电视 2015年12期
关键词:白岩松类节目时效性

文 硕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

新闻1+1的节目特色及发展研究

文 硕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

摘 要:《新闻1+1》是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在2008年3月开办的一档新闻评论节目,自开播以来,收视率居高不下,且在受众中口碑不俗,不仅报道新闻、传播信息,也很好地发挥了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本文从《新闻1+1》的节目特色入手来分析《新闻1+1》这档“王牌”节目,并进一步分析了《新闻1+1》的现状问题以及节目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新闻1+1;人文关怀;评论

肖阿·纳奇拉什维里在《宣传心理学》中说:“任何形式的报道,某些事实的描述,如果不加以专门的解释和评论,对人们的思维是几乎不能产生影响的。”而新闻评论类节目就是对事实和报道做出评论,它犹如社会的一面镜子,照着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问题,推动着社会向更好的方向前行。

2008年3月24日开播的《新闻1+1》,作为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唯一的一档时政评论节目,弥补了新闻频道在这方面的空白,它坚持探究新闻真相,挖掘新闻背后的事实,在观点的交流中传达出对事件的看法和评论。创办7年来,《新闻1+1》不断成长,以深刻的人文关怀让人动容,以责任和担当为支撑,让丑恶不再肆意前行,以公正客观的立场和精当的言论让我们看到社会的希望,正是这些特征,让《新闻1+1》在如此繁多的新闻评论类节目中卓然挺立,被评为“电视评论节目的旗帜”,也在2010年第11届“中国电视榜”中获得“最佳时评节目”的评价。

1 节目特色

1.1 人文关怀的温暖

有人曾对2012年7月到12月中的100期节目的选题内容进行了分析。发现关于社会的选题有45期,所占比重达41%,文体、经济、法制、国际的期数分别是10、9、9、15。由此可以看出,有关社会民生的新闻占了绝大的比重。

在2013年6月5日的《大学生:有“位”来吗?》和7月16日的《大学生就业:“位”来与未来》这两期节目中,把关注的焦点放在了面临就业压力的毕业生身上,不仅帮助他们分析了现状,还充当桥梁作用,与栏目的合作伙伴一起启动“就业有‘位’来”的公益活动,以该活动为平台,让企业提供岗位。这两期节目让我们感受到了对学生的关注。

2014年5月的《活到老,跑到老》节目,报道了我们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热爱跑步这一现象,提倡大家走向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艾滋病防治,如何向“零”迈进?》中,通过“拥抱”的方式,表达对这个社会特殊群体的关爱,呼吁整个社会用关爱来接受这个群体。

就像凤凰卫视的总裁刘长乐在“2004中国新视角”搜狐年度高峰论坛上曾说过:“在新的一年开始的时候,我们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中国的媒体不约而同的提出要关注人的价值,坚守人的价值……”而在《新闻1+1》中,我们通过比重巨大的社会新闻,以及节目中表现出来的对人的尊重,看到了节目所具有的人文关怀。

1.2 生动传神的标题

正如眼睛是人类心灵的窗口,新闻的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它以凝练的语言概括出新闻的核心,并力图以它的生动或传神深刻吸引受众。

《新闻1+1》的标题,有的引用流行用语,比如2014年12月16日的《出门旅游:有钱,别任性!》;有的在冷幽默中流露出对社会不正常现象的讽刺,如对于部分地区墓地的价格超过房价的现象做了标题为《死不起?》的报道;有的在犀利的问题中反映出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如《拆除违建,先打“出头鸟”,然后呢?》、《乡村小学:撤?并?留?》;有的则是在直接的呼吁中希望唤起整个社会的关注,如《浪费之风,必须狠刹!》、《孤儿救助,从弥补开始!》。

1.3 别具风格的主持人

新闻评论类节目对主持人的要求不同于其他节目,特别是改版后的《新闻1+1》,由主持人来担当评论员,发表对事件的看法,所以说,理性的思考、独到的见解、精准的语言,是《新闻1+1》的主持人必备的素质。白岩松、董倩在具备这些素质的同时,也拥有自己的鲜明的风格。

白岩松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科班出身的他主持过《新闻周刊》和《东方时空》,也主持了香港回归、三峡大坝截流等大型现场直播节目,从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而且他有种对话语权的勇敢担当,所以有人这样形容他:“皱着眉头,表情凝重,标新立异的修辞,咄咄逼人的口吻,专家一样的评论,学者一样的反问,最后引出自己的希望与思索。”白岩松更是一个意见表达者,他的评论由分析事件开始,由表及里,层层深入,从而探究事件反映的社会问题。在2014年12月29日播出的《“艾滋病拆迁队”,一波三折的闹剧!》中,针对河南南阳某房产开发公司利用一个由艾滋病病人组成的拆迁队完成拆迁工作的事件,白岩松认为,这不仅是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不利,这些艾滋病人艰难的生存处境,也表明艾滋病防患和宣传

工作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董倩、李小萌也是有着丰富经验的主持人。可以说,他们是《新闻1+1》的闪亮的名片,为《新闻1+1》增光添彩。

1.4 第二落点的重视

电视新闻评论的时效性指的是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之间的时差越小,新闻评论的时效性越强。时效性对于新闻评论类节目也很重要。即使评论再精彩,延误了时机,评论就会变成旧评。

《新闻1+1》作为一档直播的时政新闻评论节目,时效性对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从2009年7月31日改版之后,播出时间提到了9点半,主编叶闪说最快也要到中午两点之前才能确定主题。这么晚才确定主题,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节目对新闻时效性的重视。

但《新闻1+1》对时效性的重视并不体现在对速度的盲目追求上。《新闻1+1》很重视评论的时机,对一些重大新闻事件的评论,采取不抢“第一落点“,只抢“第二落点”的做法。这对于新闻评论类节目来说,是很恰当的,因为新闻事件发生后,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调查清楚,在掌握事实全貌的基础上做出的评论才是客观理性的。从各期节目看,《新闻1+1》在对这类事件的评论中扮演好了到位而不僭位的舆论监督角色,对事件的评论和分析也触及了问题的内核。

2 节目的改进空间

《新闻1+1》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收视率,在受众心目中也有着较好的影响,但是,在媒体不断发展变化的今天,只有不断改进,才能让节目更好发展。

在对现场节奏的把握上,还有提高的空间。与场外嘉宾或专家连线的时候,有时嘉宾可能受紧张或其他因素的影响,观点的表达并不是特别流畅,以致未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完整,就因为时间因素被节目主持人匆匆打断。在节目制作前,适当与连线嘉宾进行一定程度的沟通可能效果更好。

可以利用新媒体,加强与受众的互动,以便理解民意。比如说调查受众对新闻事件的看法时,可以利用微博与受众互动。因为有些节目的制作只是在陈述专家或评论员对事件的看法,尤其侧重一种观点的表达,长久下去,并不利于启发观众的思考力。

加强评论员(主持人)队伍建设。《新闻1+1》中,更多的主持任务交给了白岩松,这从白岩松主持节目的期数所占的比重可以看出。但是作为一档新闻评论节目,只依赖一个主持是不够的,对评论员队伍的建设也应该加强。

3 总结

无论从收视率还是在观众心目中的影响而言,《新闻1+1》都可以称得上是一档成功的节目。作为电视策划的初学者,我们应该不断学习它的长处,同时,也期待它不断改进,得到更好的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晓芳.热点事件中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公共性的实现——以《新闻1+1》为例[J].新闻爱好者,2010,(10).

[2]牟婕,胡瑞彦.试析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J].现代视听,2010,(S1).

猜你喜欢
白岩松类节目时效性
基于时效性分析的草莓种苗脱病毒技术
莫言对话白岩松——文学的有用与无用
《????》???? ?????? ????? ???如何提高“数学广角”课堂的时效性
试析如何确保新闻采访的真实性和时效性
新电视时代文化类节目的创新与应对策略
白岩松错了吗?
电视社教类节目编辑的几点思考
浅谈电视新闻类节目的编排技巧
Ⅰ型铁路信号安全协议的消息时效性防护机制
白岩松的第一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