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几点思考

2015-02-26 18:09许淑英
甘肃教育 2015年2期
关键词:自学能力信心兴趣

许淑英

【关键词】 语文教学;自学能力;兴趣;信心;方法;

习惯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02—0041—0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因此,要想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开发创造潜能,教师必须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一、激发自学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学习感兴趣的学生,学习会更加主动、积极,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下列方法来激发学生自学的兴趣。

1.以疑激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问时,教师要因势利导,激起他们自学的欲望和兴趣。在指导学生自学课文时,教师应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尤其在“思”字上下功夫,学会设疑、释疑。

2.以境引趣。教师应带领学生走进课文,激发学生自学的兴趣。如,教学《林海》《桂林山水》《长城》等文章时,充分利用挂图、幻灯片再现书中所写的情境,加以配乐录音,视听结合,让学生从具体、鲜明的画面和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中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

3.以读生趣。反复朗读课文,以读激情,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自学课文。如,在教学《小珊迪》这篇情感浓郁的课文时,可指导学生在朗读上下功夫,包括小珊迪“恳求”、“请求”、“哀求”、“乞求”“我”买他火柴的语言,再从事情的结局,深切了解小珊迪的悲惨命运和诚实的品格。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和情感,又促使他们带着最佳的自学意愿进入文本,理解课文内容,品词炼句,从而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树立自学信心

要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想方设法让学生摆脱“师讲生听”的束缚,在课堂上安排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学。教师应要求学生查字典,解决字、词、句、篇的一些问题,阅读相关的课外书,补充必要的知识,主动去分析课文、理解课文、提出问题,再从反复的阅读中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主动地、自觉地看书,积极动脑思考。在课堂上,教师对可讲可不讲而学生通过自学不能解决的问题,应适当加以引导,让学生通过自学解决,并让每个学生都有均等的学习机会,人人动手、动口、动眼、动脑。教师还要创造条件,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均有成功的可能,对在学习上取得成功的学生,及时加以肯定、表扬,让他们把成功的喜悦变成自学的动力,牢固地树立起自学的信心。

三、教给自学方法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加强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了提高学生自学的能力,教师必须在阅读教学中适时地把“钥匙”——自学的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手执钥匙,去打开语文的知识大门,读懂各类文章。有的课文各段内容的写作方法相似,教师可精讲一段,启发学生用学到的方法去自学其他各段,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掌握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规律。此外,方法是能力的核心因素,要把学习方法转化为学习能力,就需要积极开展课外阅读,引导学生反复实践,定期交流学习经验,使学生能互相学习,通过长期反复实践,逐步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

四、培养自学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教师应常给学生讲培养良好的自学习惯的好处,把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纳入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中,贯穿于平时的听说读写的训练之中,对学生进行严格训练,细心培养并持之以恒,直到学生养成好的自学习惯。任何良好习惯的形成,都必须经过持久的强化训练。所以,教师应坚持带领学生在语文园地里反复实践,使学生逐步做到习惯成自然。此外,还应经常表扬有良好自学习惯的学生,让他们介绍自己的做法,使其他学生学有榜样,赶有对象,从而促进学生良好自学习惯的形成。编辑:马德佳

猜你喜欢
自学能力信心兴趣
Study Of ShiJie Control Thought
恢复信心比给猪刷脸更重要
浅析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初中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
KX5的耐心与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