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015-02-26 18:54张晓菊
甘肃教育 2015年2期
关键词:环保意识生物教学

张晓菊

【关键词】 生物教学;环保意识;专题讲

座;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02—0116—01

新的《生物课程标准》倡导“人与生物圈”的课程理念和课程主线,这在一定程度上与当今环境形势不谋而合。作为一名生物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科特点,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认识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下面,笔者就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一、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学生所获得的知识主要来自于课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重要途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生态环境观念,调动起他们创造美好生态环境的热情,就必须抓住课堂教学这条主渠道。现行初中生物新教材的许多章节都含有生态环境的知识,在讲述这些内容时,可有意识地突出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例如,教学“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时,强调人类和生物的生存离不开环境,同时生物的生命活动又不断影响、改变着环境,也影响人类的生存。于是笔者设计了这样两种情境让学生想象:第一,假设我们所处的山区到处都是光秃秃的山,终年没有一点绿色,我们能在这里很好地生活吗?第二,我们山区经过进一步治理后,将到处都是茂密的森林,环境与现在相比,空气、水、动物、植物等将有何改变呢?通过习题的分析,也可渗透生态环境教育。

二、组织环境教育专题讲座

讲座是学生课堂所学知识的深化和延伸的途径之一,也是各学科知识的综合和应用。专题讲座既可以邀请校外环保人员和学者,也可以邀请有经验、有环保知识的农民,当然也可以是学校教师和学生进行讲演。主要围绕“人与自然”、“农业与环境”、“生态环境与社会”、“当地环境现状”、“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和利用”等内容进行演讲。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环保活动

开展校园环保活动,既可以扩大学生视野,又可使学生积极加入到保护环境、保护自己家园的队伍中来,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如,介绍植树节(3月12日)、爱鸟日(4月1日~4月7日)、世界地球日(4月22日)、世界无烟日(5月31日)和世界环境日(6月5日)的由来、内容、标志及目的和意义、世界环境面临的威胁、我国野生动物、植物资源及自然保护区等。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实情,适当组织一些环保知识竞赛活动,既增长学生的环保知识,又可激发学生的环保积极性,进而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组织环境考察与环境调查活动

可以利用星期天、节假日,学校组织的春游活动,给学生布置具体的考察或调查的内容及方法,让学生在考察和调查中做好记录,回校进行交流,并写出考察或调查报告进行存档;还可以集体组织外出对乡办化工厂、纸箱厂等乡办企业周围环境进行考察,发现其周围的植物生长受到哪些影响,河中的鱼虾种类和数量有无变化;对破坏山坡植被而开荒种庄稼的几个村进行考察和调查,看看这几个村每年雨季滑坡形成泥石流的现象有无增加,被洪水冲刷走的泥沙有无增多。这些考察和调查活动增强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提高了学生的考察和调查能力。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

要将环境教育深入到学生的心中,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笔者认为,可以针对环境所包含的范围,鼓励学生走出去,亲自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笔者组织学生成立了“清除白色污染志愿者”活动队,利用星期天、节假日到河畔、公园等场所,义务清除废弃包装袋、汽水瓶等垃圾,为美化城市面貌,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过多方面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就会使全体学生提高环保意识,学到了书本以外的环保知识,并自觉地投入到环保行列中去。

总之,生物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生物学方面的素质,培养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提高学生的环保责任感,使学生主动参与到环境保护行动中去。

编辑:谢颖丽

猜你喜欢
环保意识生物教学
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汽车技术的发展及其社会作用
从渗透人文素养的角度论新课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