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举:“笨功夫”成就行家里手

2015-02-27 10:00徐海星
当代贵州 2015年5期
关键词:选煤厂电器机电

文丨本刊记者 徐海星 喻 丹

14年间,凭着一种精神、一股劲头,王文举成长为一名矿山机电维修的行家里手,成为矿区青年人学习的榜样。

维修车间的新电工

王文举着实貌不惊人,个头不高,身板单薄,一身工装已经洗得有些发白,右肩和袖口处还有缝补的痕迹。和人说话时,神情间带着点儿羞涩,不过话题一转到机电维修,他就透出一股子的自信。

王文举是70年代生人,父母是矿区职工,他自小在矿区长大。

因性格内向,他喜欢待在家里玩,把家用电器当玩具。“录音机被我拆过好几遍,后来直接拆报废了,等我在技校上学时才买了配件重新修好。电视机、VCD机,家里的电器差不多我都拆过。”王文举笑着回忆。因为是父母偏怜的幺儿,拆了那么多家电也没挨骂,反倒激发了他爱琢磨的兴趣。

拆得多了,王文举开始对比分析各种电器的共同点,从单个元件到主板电路,他对电子器械的兴趣越来越浓。“上学的时候物理特别好,初三时我就已经把高中物理全看完了。初中毕业考进水矿技校,我选了矿山机电专业。”

1999年从技校毕业,王文举被分配到二塘选煤厂。二塘选煤厂主要入洗大湾煤矿、盛远煤矿两个矿井所生产的原煤。

第一年,王文举在原煤车间开运输皮带,“也就是皮带司机”,后被调整到机电维修车间做电工。

虽然专业对口,但是学校教授的知识远远跟不上工作中的实际需要。为了尽快上手,他一头扎进生产车间,寻找每台设备的编号,熟记作业流程,把每台机器都熟悉于心。

下班之后,来自朋友喝酒、打牌的邀约一概被拒绝,从电气原理开始自学,一个又一个夜晚过去,一本又一本专业书籍被王文举“吞”了下去。

“那时年轻,身体好,精力充沛,熬得起。”王文举回忆。功不唐捐,车间的老师傅开始让他独立处理故障。渐渐地,机电车间又多了一个维修能手。

“和其他人相比,我喜欢琢磨,愿意下笨功夫。”王文举自我评价。

故障处理的“老”师傅

“你问王文举是谁,没几个人知道,但说起机电维修车间那个通宵看资料,爱钻研电器技术的瘦小伙,大家都晓得。他的技术确实过得硬!”机电维修车间党支部书记黄东海对王文举赞誉有加。

“干燥车间的煤泥螺旋推进器出现故障,传动轴出现断裂,测速发电机也有部分损坏。”一天,正在办公室值班的王文举接到了设备故障处理电话。

一路小跑,他赶到了干燥车间。拆卸机器,排查故障原因,发现这台推进器是由于电磁转差离合器拖动,运行温度高,引发了设备故障。

“这是厂家的设计缺陷,应该找他们来解决问题。”有人提出了解决办法。电话打到了设备生产厂家,厂家答应处理,但是路途遥远,派出的技术人员到这里需要10天左右,即便是寄配件过来更换,也要5天时间。

“机器罢工,煤泥堆积,每天要损失近2万元。”时间就是效益,王文举再次回到了推进器前,琢磨开了。

电磁转差离合器能否用其他元件替代?

替换元件!他一拍脑袋:“用低压变频器替换电磁转差离合器,滑差调速就变成了变频调速,问题就能彻底解决。”

看王文举自信满满,厂领导同意了他的维修方案。果然,安装上低压变频器后,机器重新开始运转,频发的故障再也没出现。初步估算,这一改动节约了近8万元的电费,减少了干燥煤泥损失近10万元。

爱看书,爱琢磨,肯下“笨功夫”,遇到故障时,王文举一次次提出最优解决方案。进入机电维修车间以来,他先后参与设备改造和技术革新20余项,小项改革30余项,创造经济价值近百万余元。他所设计的“吹风系统控制器”、“电缆防盗报警器”、“水位控制器”、“小型电子降压器”、“无极水位控制器”、“温度监控仪”等设备在安全生产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专攻难题的带头人

2004年,水矿集团组织青工技术大比武,王文举代表二塘选煤厂参赛,获得了电工组第2名。

王文举频繁地被选派参加各种技能比赛,斩获颇多。他先后获得了“贵州省青年岗位能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贵州省有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 以及获国务院特殊津贴等荣誉称号。

“他的荣誉真是一个接一个,不过这都是他靠真本事获得的,我们服气。”二塘选煤厂宣传科王乾英说,“我们为他成立‘王文举创新工作室’,正是希望通过传帮带,培养和造就更多向他一样的优秀人才。”

2012年3月,“王文举创新工作室”成立,这是二塘选煤厂第一个以个人名义命名的工作室。生产实践中的技术难点、设备改进等都是创新工作室的攻关课题。

长期以来,厂区的生产生活用水都是人工操作控制。由于人工控制精度低,生产缺水、冒水现象时有发生,情况严重甚至会引发生产事故,王文举决心带领队员攻克这一难题。

提高控制精度,只有采用自动化控制,利用电脑系统操作供水,但王文举对这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多。

整整2个月,王文举都在琢磨采用哪种控制系统才能达到目的。PLC编程有极高的可靠性和灵活性,在工业自动化方面被广泛应用,王文举认定这就是他所需要的控制系统。

但问题又来了,工作室里没人懂PLC编程,“不懂就学,谁天生就懂?”说干就干,下班之后,王文举有时连饭都顾不上吃,一头钻进家里的工作室,开始自学编程。

熊伟是王文举创新工作室成员之一,他对供水系统自动化控制的攻关过程仍然记忆犹新:“我跟了王师傅也有好几年了,但做这套供水系统自动化让我见识了他的本领,自学PLC编程还取得了成功,这种钻研精神让我太佩服了。”

自动控水系统在王文举带领下得以建成,当水池水位低于30%时,电脑自动启动水泵补水,水位达到95%时水泵则自动停止。

爱学习、爱琢磨、肯下“笨功夫”,这就是王文举成长为高技能人才的“秘诀”。图为王文举(左)在工作中。(受访者供图)

集结了21位技术能手的创新工作室,自成立以来,共揭榜56项攻关项目,成功技术攻关54项,成功攻关率达98.8%,初步估算,年创造经济效益近600万元。

乐于助人的“手艺人”

40平米的一间房,沙发、茶几、电视柜已经将客厅摆的满满当当,但还是隔出5平米的空间作工作室,摆满了电线、电器主板、螺丝、电烙铁、万能表等工具和电器零件——这就是王文举的家。

这个工作室不为攻关而设,而是专为朋友、同事修理电器的。王文举也记不得这些年为同事朋友修理了多少电器。

张丽莎家里的彩电是高路华牌,已经用了不少年头,突然坏了。“王师傅,我家彩电坏掉了,请你过来帮我看看还能不能修好。”挂掉电话,王文举到了张丽莎家,把电视机抬到了家里的工作室。

拆开后盖,他很快发现了问题。但是这个型号的电视机已经停产,零配件不太好找。王文举想到了网购,终于找到了所需要的元件,修好了电视机。

不仅维修不收费,有时购买配件的钱都是王文举自讨腰包,他从来没想过用维修家电赚钱。“大家信任我才拿东西让我修,我就是个手艺人,这些事不值一提!”(责任编辑/姚远)

对话王文举

记者:从一个技校毕业生成长为高技能人才,你有什么心得?先后获得这么多荣誉,有没有什么秘诀?

王文举:要说心得,就是认真做事,只要认真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要说秘诀,我认为只有一个,那就是下笨功夫,不懂就学,不会就“钻”,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记者:有没有想过利用自己的维修技术赚些钱补贴家用?

王文举:修这些电器也不是多大的事,我有这方面的特长爱好,也就顺便给人修了,能给大家帮上忙我挺高兴的。

猜你喜欢
选煤厂电器机电
新型捕收剂BK610和BK612在利民选煤厂的应用
智能配煤系统在王坡选煤厂的应用
临涣选煤厂重介系统的改造实践
临涣选煤厂浮选效果评价与尾煤再选潜势分析
家中电器要“焕”新 这波惠民操作别错过
传感器在机电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BIM技术指导下的机电安装实施探讨
中山市鹰飞电器有限公司
2021年上半年我国机电外贸运行情况
电器着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