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的有效教学实践

2015-02-27 21:55孙智勇
关键词:摩擦力物体高中物理

孙智勇

(浙江省温州市温州中学 浙江温州 325000)

基于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的有效教学实践

孙智勇

(浙江省温州市温州中学 浙江温州 325000)

随着新课程理念不断推进和深化,教师在物理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科学素养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本文以高中物理教学实践为基础,重点探讨问题式教学与情境式教学在物理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新课程理念 高中物理教学 实践研究

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亲身实践和情感体验,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来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物理作为一门逻辑思维要求高,强调实践操作技能的学科,新时期的物理教师要深入理解新课改对物理课程的教学要求,切实从教学理念、内容、模式进行创新改革,在教学活动中贯彻学生本位的基本理念。

一、问题式教学

随着新课改理念不断深入,问题式教学在高中物理课堂中被广泛的应用,但在教学实践中往往存在问题设置不科学、学生参与度不高、教学节奏难以控制的问题,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合理的问题设置以及教师在整个活动中的引导作用是关键因素。现以《平抛运动》这个小节的教学实践为例,反思高中物理问题式教学的有效性。

《平抛运动》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物理教科书第五章《曲线运动》第二节的内容,平抛运动是学生在高中阶段接触到典型曲线运动中的一种,学生初次将直线运动的知识运用到分析曲线运动之中,逐步建立通过分析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来解决物理问题的思维。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层层设问让学生逐步深入思考,将未知问题化为已知问题,将曲线运动的问题化为直线运动的问题,最终达到自我探究并总结出平抛物体运动规律的教学目的。

《平抛运动》这一小节的教学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思想方法的意义,并且建立平抛运动可以分解成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思维过程。教师要在问题设置时充分尊重学生现有的认识水平,降低问题梯度,注重问题层次性,使学生的现有知识贮备能够搭起问题与结论间的桥梁。首先,教师以问题引入课程教学“上一个小节学习了曲线运动的相关知识以及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基本方法,在学习平抛运动之前,先来回顾一下物体在何种情况下做曲线运动?”第一个问题设问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对现有知识进行一个回顾总结,通过物体所受的合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物体做曲线运动的结论引导出下一个知识点。教师继续提问“通常在面对一个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如何处理?”这个问题的提出将学生的思路引入到对物体运动分析可分解为两个方向的运动来思考,为新课教学开展打下基础。两个分运动的共同效果与合运动效果是一样的。其次,教师继续通过提问开展新课教学“阅读完教材后,同学们是否理解什么是平抛运动?将一张小纸团水平抛出,小纸团的运动能否看成是平抛运动?”由于空气阻力相对物体的重力可以忽略不计,因此纸团的运动是不是平抛运动。教师以纸团的运动为例帮助学生理解平抛运动成立的必备条件,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最后,教师通过实验演示和多媒体课件,展示平抛运动的运动轨迹,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物体在做平抛运动的过程竖直方向的分运动看作自由落体运动的理解,得出物体在空中运行的时间只与抛出点距离地面的高度有关的最终结论。

这次教学实践中教师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提问,促进学生在问题思考中主动获取知识,充分在教学活动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

二、情境式教学

物理情境创设是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手段,物理情境的创设能够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到物理学习之中,自主建立起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教师要以学生已有的社会生活经验为基础,挖掘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从而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物理现象,从而分析和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现以《摩擦力》这一小节的教学实践为例,探讨如何利用物理情境提高课堂效率。

摩擦力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也是最常见,应用最普遍的物理现象之一,因此面对摩擦现象,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教师可利用这一优势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简单的物理实验和多媒体设备创设物理情境,促进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理解。摩擦力的教学内容中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体现了物理学中的控制变量法,因此教师在情境创设时要注重实验中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这两个变量,实验中既要体现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还要体现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之间的关系。教师在教学情境中要有意识的向学生渗透这种物理学研究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物理能力和物理素质十分有利。

摩擦力本节课的内容分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两大部分,其中摩擦力产生的条件、特性和规律是教学重点。学生的现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往往误认为压力N的大小在任何情况下总是跟滑动物体所受的重力相等,因此教师要针对这一难点在教学中要强调摩擦力有阻碍相对运动和相对运动趋势的性质。首先,教师要设计出目标明确操作简便的课堂演示实验,利用带有定滑轮的平板一块、带线绳的大木块、小木块、玻璃、毛巾、测力计、砝码等常见的物理教具展示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之间的关系。教师在演示时同样要注意提问技巧,教师可采取边演示边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试验现象总结出摩擦力与压力和摩擦系数的关系。其次,多媒体设备是教师创设物理情境的有效手段。现实试验中难以达到物体匀速运动的状态,教师可利用媒体播放拉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帮助学生理解弹簧测力计测出拉力的大小与摩擦力的大小的关系。

结束语:

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是高中物理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因此教师要在教学活动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利用问题式、情境式等多样化的教学,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效果。

[1]高文艺.高中物理教学中“探究学习”的应用[J].青年文学家,2009,18

[2]马青娟.浅谈(人教版)高中物理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9,12.

猜你喜欢
摩擦力物体高中物理
『摩擦力』知识巩固
理顺摩擦力
透析摩擦力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深刻理解物体的平衡
我们是怎样看到物体的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
神奇的摩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