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模型教学的探究

2015-02-27 08:10段兰昌
关键词:磁感应磁场概念

段兰昌

(河北省衡水市武强县武强中学 河北武强 053300)

高中物理模型教学的探究

段兰昌

(河北省衡水市武强县武强中学 河北武强 053300)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现今的教育要求培养的人才具有创新能力,而我们现阶段的物理教学中,往往忽略对模型思维能力的培养,这就不利于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物理模型教学能帮助学生掌握物理模型建立的,培养科学思维方法和创新实践能力,因此物理教学中应提高对模型教学的重视。本文对当前物理模型教学现状进行研究,又对现有物理模型教学理论进行理论综述,以"以竖直平面的圆周运动运动规律"为教学案例,给出了物理模型教学的案例。通过研究,既丰富物理教学理论,又可对物理模型教学进行总体的把握。

物理模型 教学过程 课型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现今的教育要求培养的人才具有创新能力,而我们现阶段的物理教学中,往往忽略对模型思维能力的培养,这就不利于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物理模型教学能帮助学生掌握物理模型建立的,培养科学思维方法和创新实践能力,因此物理教学中应提高对模型教学的重视。物理模型是指:物理学所分析的、研究的实际问题往往很复杂,为了便于着手分析与研究,物理学中常常采用“简化”的方法,对实际问题进行科学抽象的处理,用一种能反映原物本质特性的理想物质(过程)或假想结构,去描述实际的事物(过程)。这种理想物质(过程)或假想结构称之为“物理模型”。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如果善于设计和运用这些物理模型,不但可以帮助学生迅速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而且在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方面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一、物理模型是教师讲清概念的法宝,也是学生理解概念的捷径

对一些抽象的、无形的概念,建立和正确使用物理模型可以提高学生理解和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例如,我们在运动学中建立了“质点”模型,学生对这一模型有了充分的认识和足够的理解,为以后学习质点的运动、万有引力定律、物体的平动和转动,以及电学中的“点电荷”模型、光学中的“点光源”模型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学习这些新知识时容易理解和接受。如:磁场、电流等难以接受。因此教师在讲解这些抽象的物理概念时,有必要制作一些特定的物理模型(直观教具)将这些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体化,降低学生的理解梯度,教师比着模型讲解概念“言之有物”,学生看着理解概念“心中有像”。

二、物理模型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工具

借助物理模型不仅能形象直观地说明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而且还能从物理模型中抽象出物理概念和规律所反映的物理本质,它是在具体形象的基础上,通过抽象思维的结晶。

在教学中利用物理模型引导学生进行综合分析,从中找出它们所包含的物理本质,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在讲解磁场时,由于学生从没有接触过“场”的概念,磁场又摸不着、看不见,学生无从感知什么是“磁场”,磁场有哪些特性。为了便于学生感知,我们可以用碎铁屑的规则排列把磁场显示出来(用电视机显像管显示效果更好),让学生用眼观察,学生就能接受“磁体周围存在磁场”这一物理事实了。这样磁场的模型——磁感应线就被学生感知出来啦。然后教带领学生分析:不同磁体周围磁感应线形状不同,说明磁场有形状;小磁针放在磁场中有确定的指向,说明磁场有方向,用磁感应线上的箭头来表示。磁感应线密的地方磁场强,疏的地方磁场弱。放入磁场中的小磁体会受到力的作用,且N极受力方向与该点磁感应线方向一致。最后引导学生对以上几点进行综合,就可以得出磁场的物性。磁场有形状、有方向、有强弱,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有力的作用。这个推理过程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从感知出发,通过分析,撇开模型的具体特点,抽象出它所包含的本质东西,不但降低了学生理解梯度,还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物理模型,是连接师生之间的桥梁

物理模型,是辅助老师讲解课本知识的一种工具,它的形成过程本就是一个极具创造性的过程,同时它也是老师在讲课时使用最多的一种方式。将物理模型应用于物理课堂中,简化了课本中许多复杂的知识内容,让学生容易理解、掌握,它作为物理知识的载体,常常带给学生独特的视觉感受。老师通过模型将知识的内容真实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通过亲自观察去感受真实、可触摸的知识。

作为老师讲课时最常借助的工具之一,它可以将老师所要表达的思想、观点等都清晰地转述给学生;学生们通过接触模型,就像真实地触摸到课本里的知识一样,另外物理模型还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本中的难点、重点,简化知识。这样老师和学生之间通过物理模型得到了很好的交流和沟通,帮助老师传播知识的同时又让学生愉快的接受知识,起到了很好的桥梁作用。例如老师在讲解“摩擦力”时,就可以借助于物理模型来讲解,让学生亲自感受一下什么叫摩擦力,帮助老师进行摩擦力的课程教学同时也让学生得到很好的实际体验,通过借助模型很好地简化了老师的教学,帮助学生学习。物理模型在教学过程中是连接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桥梁,这种作用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和恰到好处的表达,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了老师的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效率。

掌握了模型解题法后,用模型的思路来解题,看到题型之后,脑子里马上闪现出相对应的模型,抓住踩分步骤,巧妙解答,不仅省时间,而且准确率高了,同时核对也只需要按模型来校对,做题步骤少而精,错误率低。物理问题中有很多知识都是很有规律的,都是关联的,我们只要利用它们之间的相似,利用等效替代,把问题归入已知的规律中,就能把问题简化,复合场问题的等效处理就体现了这一点。因条件和时间的限制对物理模型教学的研究仍偏重于理论,在教学中开展的模型教学实践还远远不够,物理模型教学过程理论应用与实践,有待进一步进行更深入地研究。

[1]蔡祯荣,陆瑞杰。物理模型与中学物理教学[J].物理教师1997.6,3。

[2]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第一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磁感应磁场概念
跨空海界面磁感应通信特性分析及应用
一种智能磁条传感器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西安的“磁场”
为什么地球有磁场呢
幾樣概念店
学习集合概念『四步走』
聚焦集合的概念及应用
磁场的性质和描述检测题
2016年春季性感磁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