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教于心温情待生

2015-02-27 08:10申艳荣
关键词:师生关系中学生老师

申艳荣

(哈尔滨师范大学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海拉尔第五中学 内蒙古呼伦贝尔 021000)

寓教于心温情待生

申艳荣

(哈尔滨师范大学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海拉尔第五中学 内蒙古呼伦贝尔 021000)

随着社会文化的进步,人们的生活丰富多彩,人的个性呈现多元化,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多种多样。生活在当今社会的中学生也深受影响,当代中学生个性鲜明,自我意识强,凡事有自己的主见,甚至有时我行我素。学生与老师对峙、争辩、顶撞时有发生,学生对老师的某些决定或规定经常评头论足,有时置若罔闻,中学生早恋现象也不是个别现象,我们经常听到学生的议论“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处处限制我们,不准我们这样,不准我们那样,口口声声还说为我们着想,为我们好,不知好在哪里?”这些现象给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极大困惑和无奈,面对新时期、新形势下种种教育问题,要引导中学生健康发展就必须处理好师生关系。

一、以人为本,倾注师爱——形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要善于接近学生,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爱”。几年的教育实践告诉我:拥有爱心,是教师工作的“通行证”。当学生表现出色的时候,微微的笑容是最由衷的赞扬,给学生带来快乐;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轻轻的话语、鼓励的笑容是最有力的教育,给学生带来希望;当学生缺乏自信的时候,一句“老师相信你”是最真诚的鼓励,给学生带来信心;当学生遇到困惑的时候,热情的接纳与引导是最真诚的帮助,给学生带来温暖。对于特殊家庭的后进生更要放下架子亲近他,敞开心扉,用爱唤醒他的心灵,用师爱去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改正错误。除了爱,还要有教育的艺术,这样学生才能在良好的环境中有信心地茁壮成长,走向人生的新境界。

班里有一个问题学生,他每次考试都是最后几名,只知玩乐不思进取。在与家长联系后,得知他父母离异,现在和爸爸一起生活。一日,他没来上课,联系其父亲才知道他与父亲在家发生争执,不想上学了。多方打探知道了他的QQ号,每天晚上和他聊一会,刚开始他回给我的就是几个字,但是后来逐渐和我敞开心扉了。“如果你对待学习也能有足球场上同样的热情,愿意花时间、下苦功,成绩是能提高的。老师、同学很乐意帮助你。”同时,我又和其父亲说:“有时候,给他一点时间与自信,盯地太紧他会产生逆反心理,不要总是数落他的缺点,有了一点点的进步就多表扬他,他会变好的。”期中考试后,在别人眼里,那仍然是一个不及格的分数,但对他来说,已经进步了20多分。在班会总结时,我第一个表扬了他,并颁发了一个进步奖状,全班同学给以热烈的掌声。看着他忙脸通红局促不安地坐在那里,我心里一阵释然,觉得一扇希望大门在这个本已麻木的孩子面前打开了。放学后他一直在走廊徘徊,看到我眼睛发着亮光,一字一句地对我说:“我会努力的。”

二、良师益友,宽容以待——形成良好师生关系的桥梁

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故应“宽以待人,容人之错”。教师应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应宽容以待之。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过于直率,尤其是批评他们的时候太严肃而接受不了。因此,师生关系从交朋友做起,和学生一起参加课外活动,让学生感受老师愿意和他们亲近,感受到老师是自己的良师益友。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带来的快乐,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无穷的快乐!在通情达理中暂时性的容忍宽恕学生的错误,采用灵活委婉的方法去教育他,鼓励他。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促进了师生的情感交流,在教学工作中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学生早恋现象时有发生,要注意正确的引导和教育。首先弄清事实,再视情况对之进行教育;再者这层纸不能轻易捅破,一旦捅破必需有足够的把握,否则会对当时的双方造成很大的影响。如果在事情没有搞清楚的情况下草率通知学生家长,那样只能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这样只会把问题搞复杂,适得其反。在谈这一问题的时候,我首先肯定他们的一些正常交往,但是同时又指出:可能容易引起别人的误会。一个成功的人士一般都很注重自己的公众形象。要经过推心置腹的交谈,对他们提出要求:第一,集中一切精力认真学习,迎接中考。第二,两人尽量不单独接触。第三,交往举止得体,不开过分的玩笑。第四,在中考中你们争取都考入重点高中。为了防止早恋现象在学生间的蔓延,我特意举行一个“不要轻易去爱”的主题班会。让学生讨论中学生谈恋爱的利与弊。在主题班会上与同学的和谐交流,同学们对中学生早恋问题达成共识,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提高,学习成绩上了一个新台阶。

三、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形成良好师生关系的方法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必然要求教师要深入了解弄清学生的行为、习惯、爱好及其成绩下降、与同学关系不好的原因,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因材施教,正确引导。教师在与学生相处时既要讲原则,又要听取学生的意见。大到班干部的人选、各项活动的安排,小到值日的调整、座位的调整、寝室的分配都和学生商量。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利用学生内在的驱动力培养学生行为的自觉性,才能把班集体建设成为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才能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赞扬,而孩子更是如此。我们应该学会赏识学生,给予肯定、鼓励和表扬,让他们树立我能行的信心。这要求教师要抓住学生的不同特点,给学生一个具体的、恰当有效的评价;同时,教师要在语言上有一定的技巧和艺术。例如:提问结束后,“坐下和请坐”意义不同;提问过程中,“学生还没有说完教师就让他坐下和说一句还有什么补充吗?”意义不同;学生回答不正确时,“你说的不准确和给他指出他不正确的原因并鼓励他继续思考”收到的效果不同,等等。这样及时有效的课堂评价不仅能让学生积极思考问题进而提高课堂效率,更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没有爱的教育是苍白的,没有爱的教育是失败的。这是我从教以来最大的体会,并且一直努力实践着。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过程便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这样才是真正的师生之道。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中学生老师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老师,节日快乐!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