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习兴趣的实践和探索

2015-02-27 08:10字凤花
关键词:笔者数学教师

字凤花

(南涧县宝华镇中学 云南南涧 675706)

浅议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习兴趣的实践和探索

字凤花

(南涧县宝华镇中学 云南南涧 675706)

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个性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的数学教育,要特别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把学习兴趣作为学习的不竭动力。本文总结了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利用各种途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实践经验,提出了自己的有效的对策措施。

新课标 初中数学 兴趣培养

兴趣是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它能促使学生萌发出强烈的求知欲,从内心产生一种自我追求,推动他们积极探索,努力攀登,向着自己认定的目标奋进。因此,《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2011年版)》)强调: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要特别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把学习兴趣作为学习的不竭动力。笔者在数学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利用各种途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启发式教学,创造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使学生变得乐学、爱学,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益。

一、从案例研究中得出的结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十分必要

笔者曾做过案例研究。在初一时,不少学生的成绩经历了大起大落,反映在第二章有理数的学习到第三章整式学习中十分明显。刚开始的教学中充满了疑问和质疑,“老师,负数怎么来的?”、“老师,为什么2的28次方超过了一亿?”、“老师负一和零怎么比较大小”,渐渐到了有理数的运算,仍然有同学提出类似的计算不难,和小学差不多。但是到了混合运算与整式运算,学生的表现显的很机械,失去了往日热烈的探究气氛,也看不到那充满求知欲望的眼神,换来的是学生间差距的拉大,沉闷的填鸭式的教学又出现在了笔者的课堂教学中。经过观察,笔者发现这时成绩优秀的学生很多是女生,而很多好动的男生把注意力转向了其他领域。原因:“计算太枯燥,我们没有兴趣。”显然,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是导致迅速拉大学生间差距的一大原因。

二、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实践和策略探究

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提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可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十分必要。对于初中数学,学生是否乐学、爱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策略一:诱发求知欲

《标准(2011年版)》强调: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启发式教学,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并且鼓励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他人交流,在独立思考以及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因此笔者在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人。教学中更多的采用设疑的方法,利用青少年的好胜心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欲望,从中不断挖掘他们的潜能。笔者经常组织学生讨论问题,并且不断增设重重的障碍,为了抢先解决问题,碰到障碍学生往往会对新知识有所渴求,这样就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有了求知欲,对学习的兴趣也就油然而生。

策略二: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解释数学中枯燥的概念

数学知识原本就比较抽象,要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易懂,就得从生活中挖掘素材,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利用数学知识,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概率预测这一课,这个概念的描述不易理解,非常抽象。在教学时我做了如下改进:我模仿一个商场的活动设置了个转盘,让学生体验中奖的可能性。我还把中央电视台的一个节目“幸运52”中翻笑脸的游戏引入课堂,极大的吸引了同学的兴趣。最后,我准备了一份“丰厚”的奖品,让同学仿照上面设计一个游戏方案,使自己尽可能的获得这份奖品。这时,学生兴趣正浓,一定会想:怎么设置方案自己机会才大呢?游戏与数学概念无形中连在了一起。此时此刻,思维的火花不点自燃。

策略三:亲近学生,分层教学,鼓励成功

既然存在学生间成绩差距大的问题,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兼顾也就成了教学难题。笔者首先是亲近学生,让学生在心理上认同教师;同时通过加强备课和自身解题能力让学生信服教师扎实的基本功。其次,注重学生差异,实施分层教学。先帮助每位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通过帮助他们设立相应的目标,提出相应得希望,让他们从教师的期待、信任和关怀中得到鼓励和勇气,相信自己能够学好数学,诱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注重师生平等相待、互相协作、共同探索未知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对于优生,笔者创造条件,鼓励提出和发现问题,并放手让他们独立处理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让他们从中经受锻炼,体验成功的欢乐,增进学习兴趣。对于中等生和后进生,笔者特别注重他们上课中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和建议,让他们从处理简单的问题中增强自信,从陆续出现的成功中培养兴趣。

策略四:增强教学情境诱人度

有效地创设问题情境,增强教学情境诱人度,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习的兴趣。例如从生活中的抽奖,骗子的骗术,彩票、“幸运52”小栏目中设置问题,由于贴近生活,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数学的学习中,学生感到困难的还由繁多的公式定理,记不牢,也就用不好,而单纯的死记硬背,又往往容易记错。这时我对某些公式加以概括提炼,找一些形象的口诀、图表,学生会很感兴趣,乐于接受。如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我就归纳为:“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取中间,大大、小小解无边。”另外,教师的语言深入浅出,语言风趣幽默,也能很好的吸引学生。

总之,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是多样的,比如组织数学竞赛、开展数学游戏、介绍数学史话、举办数学专题讲座等,也都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在今后的工作中笔者仍将关注数学教学中的学生兴趣的培养,在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同时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1]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

[2]任长松著.课程的反思与重建——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课程观【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

[3]周小山主编.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谈新课程的教学观【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

猜你喜欢
笔者数学教师
最美教师
老师,别走……
教师如何说课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圆我教师梦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