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水墨画教学的有效方式与策略研究

2015-02-27 08:10杨明琳
关键词:水墨画幼儿艺术

杨明琳

(隆昌县莲峰幼儿园 四川隆昌 642150)

幼儿水墨画教学的有效方式与策略研究

杨明琳

(隆昌县莲峰幼儿园 四川隆昌 642150)

水墨画教学就是一种文化教育,人的素质的教育。幼儿通过学习水墨画汲取传统国画的精华,即领悟到了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体验到愉快的情感,使自己成为具有丰富审美情趣、人格健全发展的一代新人。因此,幼儿的创造性精神的积淀和养成,应该成为水墨教学的价值取向,要实现这一价值取向,就必须改革陈旧的"传统国画教学"这一理念,破旧立新,大力推行适合幼儿的水墨教学方法。

幼儿 水墨画教学 教学方式

一、幼儿水墨画教学的含义与必要性

水墨画具有简练、概括的特色,用毛笔蘸墨画画,可大可小,可粗可细,可干可湿,挥洒自如,变化无穷,痛快淋漓,很适合幼儿作画大胆,构思夸张的特点。中国的水墨画蕴含着丰富的民族艺术语言,展现着“诗画一律”之美,通过开展幼儿水墨画的教学,能让幼儿在笔墨游戏中接触和感受传统艺术的精髓。从小培养幼儿对水墨画艺术的兴趣和爱好,既能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和审美体验,又能为国画这一传统文化艺术的继承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幼儿水墨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多年来,幼儿的水墨画教学不够完善,也长期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水墨画教学中,教师只为达到教学目的而完成教学过程,往往注重技能而忽视了创造能力的培养。

第二,水墨画教学仅仅是蜻蜓点水,重形式和重内容的模仿,轻兴趣轻艺术想象和艺术创造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幼儿对艺术的整体感受、欣赏和理解。教学方法以摹仿为主,枯燥单一。

第三,水墨画教学面窄,缺乏系统性、连续性,未能循序渐进而是急于求成。

三、幼儿水墨画教学的有效方式与策略

(一)创设良好的水墨画环境教学氛围,从班级教学环境入手

一幅优秀的作品往往能吸引幼儿的眼球,激发幼儿的兴趣,唤起幼儿对美的追求,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教师有目的选择孩子们喜欢的内容、能为幼儿所理解接受的作品张贴布置活动室,供幼儿欣赏,让幼儿感受并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

(二)欣赏水墨画,让幼儿对水墨画有正确、全面、完整的认识

欣赏是美术教学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要给幼儿提供一个好的欣赏环境,这个环境可以是世界名画,也可以是优美风景,也可是感人的事物等等。总之,给他们提供的欣赏对象应该是美的。欣赏水墨画时,让幼儿尽情发表意见,对幼儿理解水墨画的特性很有帮助。

(三)巧妙设计教学形式,以新颖的结构形式教学代替单一化形式教学

1.故事、儿歌法

无论什么年龄段的幼儿对儿歌和故事都是很感兴趣。传统的讲解和示范法只会让幼儿感觉学画的枯燥无趣。而将所要学习的内容步骤编成儿歌,幼儿会感兴趣得多。如《画小猪》采用故事法,先围绕一个小动物讲故事,老师边画边讲,故事讲完画也完成。幼儿在故事的指导下看完老师的范画过程,再让幼儿学画,他们就会对被画物产生感情,并边画嘴巴边念到“小猪身体像冬瓜,淡墨画上胆要大,浓墨添上鼻耳嘴,后面加个小尾巴”这样幼儿幼儿会至始至终保持浓厚的兴趣,学画画也会事半功倍。

2.游戏法

这种方法幼儿最为喜爱,我们教幼儿在学习调墨时可以用到。准奋好水、墨、笔等材料,让他们自由地调出深浅不同的墨色。再给这些墨色找“家”,如:浓墨的家是树干、淡墨的家是树叶片……,幼儿在找“家’的游戏中也轻松地了解到不同的事物可用不同的墨色来表现,逐渐熟悉了水和墨的比例与浓淡的关系。

3.图形法

在教学中除用故事、儿歌来辅助示范外,还把花卉树木、蔬果动物化作不同的符号,进行符号之间的组合,迅速形成物象,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4.练习法

遵循幼儿认知规律幼儿的思维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直观到抽象逐步发展的,经历了从直觉行动思维到具体形象思维到表象思维再到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四个发展阶段。因此每个年龄段的教学内容都要遵循这一规律。

5.迁移延伸法

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观察事物的能力也有明显的提高,能在成人启发指导下找出事物的特征和规律。

如:教他们画小猫,让他们知道猫的特征:有头、耳、尾、四条腿等,接着再教他们画小狗,这时可引导他们观察比较狗和猫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同法亦可教画小兔小羊等动物。同样,学会了画葡萄就可很容易地学会画枇杷、樱桃、荔枝等水果。选材时可将同一类内容安排在一起,这不仅使幼儿学得快、学得牢,也学得轻松。

(四)举办展示活动,树立幼儿自信心

1.收集整理幼儿作品

幼儿的每一次活动作品,不论成功与否,都用作品框整理好,将其向全园家长和幼儿展示出来。以博得家长对孩子的赞同和支持鼓励,有利于幼儿树立自信心。

2.开展主题水墨画活动

以班级或年段、全园为单位,开展主题水墨画活动,主题可以是“亲子同台共画活动”、“师幼共创同赛活动”、“爱护小动物”、“我爱春天”等,活动最后,教师对幼儿作品的评价和展示,它能起到升华主题的功效。培养和发展幼儿的作画兴趣,开发幼儿艺术潜能,提高审美和艺术创造能力,促进幼儿发展。

3.举办艺术节活动

每学年举办一次艺术节活动,让所有幼儿作品展出,特别展出水墨画作品,让幼儿互相欣赏,相互对比、总结。让幼儿把内心世界表现在画面上,再通过“说”画形式加以表达出来了,不但能提高幼儿自信心、保持对水墨画的兴趣,而且还能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要了解幼儿在每一幅作品中所要表达的体验,不要随意下定语,用一句“好,不好”的话语作评定,要以多方位的角度来做激励性的评定,教师对幼儿作品的肯定会使幼儿感到他们的想法和做法是值得尊重的、有价值的,以此来提高幼儿的自信、培养幼儿的兴趣。

4.鼓励幼儿作品参加各级各类比赛活动

幼儿自己的作品能参加各级各类比赛活动,甚至获得奖状或奖励,这是对培养幼儿的最大的鼓舞和肯定。

[1]王惠萍,改革传统幼儿水墨画教学,培养幼儿审美、创美能力[J],学前教育研究,2009年01期。

[2]陈晓瑜,让水墨天地成为孩子们喜爱的舞台——3~6岁幼儿水墨画教学活动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第45期。

[3]刘淑娟,幼儿水墨画教学初探[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02期。

[4]王敏,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相伴学水墨—大班幼儿水墨画教学感悟[J],中国校外教育,2013年S1期。

[5]林芸,让孩子爱上水墨画——幼儿水墨画教学实践初探[J],成功(教育),2013年第06期。

猜你喜欢
水墨画幼儿艺术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牡 丹 (水墨画)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中国画”与“水墨画”——小议“水墨画”称谓在20世纪90年代的盛行
安静的水墨画
水墨画与社会变革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