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医学类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

2015-02-27 08:10许向阳
关键词:医学类医学爱情

许向阳

(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贵州都匀 558000)

新形势下医学类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

许向阳

(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贵州都匀 558000)

目前,随着医学类高专学校心理障碍学生比例的不断上升,因心理问题而发生悲剧的事件时有发生,使得高专院校开始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本文首先分析了医学类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然后提出新形势下如何有效开展医学类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希望能够缓解甚至是根除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疾病"。

医学类 高专 学生 心理健康

大学是学生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而大学生是当今社会中文化修养较高、思维较为活跃的群体之一。然而由于大学生主要的生活圈子是在学校,生活阅历较浅,心智发展尚未成熟,面对学习环境的改变、活节奏的加快以及严峻的就业形势等等给当代大学生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如果不及时给予疏导学生又不能很好的调整自己的心态就会诱发一系列的心理健康问题,近来煤体不断报道很多高校发生了学生精神失常、违法犯罪等案例,这表明了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不容乐观,不少学生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心理障碍,甚至是患上了心理疾病,这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因而,笔者对某医高专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中不同的专业中随机抽取20%人(共300人)进行心理健康状况问卷调查,旨在找出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教育途径,为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生管理提供理论参考。

一、医学类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

1.社会因素

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人对于高专教育是“另眼看待”,这样也容易让高专学生在社会评价以及就业上出现别样的心理差异,从而产生消极影响。另外,由于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很容易侵入到学生的心灵,使得部分心理素质偏低的学生抵抗不了外界的诱惑,从而出现了行为失范、信仰失落、情绪消沉等各个方面的心理问题。

2.学校因素

长时间以来,人们都会回避心理问题,要么认为心理问题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要么就是职业队伍短缺,使得高专学校很少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并且也不具备实效性。但是对于高专学生来说,尤其是医学类学生面对社会的强大竞争以及严峻的医患关系,学生很难自我调节。加之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不重视,导致学生无法及时地调整心态,从而埋下心理隐患。

3.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另一个影响因素。目前,很多高专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由于从小就在宠爱的氛围下长大,导致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出现了依赖性与盲目的自信,将自己看做中心,这样与大学生生活当中所需要要求的心理品质相互违背,并且也与医学类学生应该多关心“病人”的要求有着明显差异。

二、医学类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1.做好学生心理健康培训计划,将疾病研究的生物心理学新理念体现出来

对于人类健康而言,生物医学可谓是功不可没,但是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批评。如果仅仅是考虑到生物学方面的躯体以及变化功能障碍,忽略了心理社会功能出现的变化,所考虑到的仅仅是生命数量的延长,从而忽视了生命质量。所以,21世纪的医学也要求了能够朝着健康医学的方面发展。将治疗观念朝着服务中心加以转变,这已经成为了必然趋势。在校期间,医学类学生就应该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掌握医学的新型模式,能够在治疗的整体性、疾病的预防性、综合性等等方面都可以获取一定的技能锻炼。

2.建立与维护健康的性心理

大学,是一个爱情发芽的地方。第一,教师应该让学生对于爱情的认识建立在社会的正确认知与基础之上,只有全面的了解,能够在思维观点上达到和谐,如此,才能够培养出持久真挚的爱情;第二,重视道德,完善学生的人格特征。在人类的性行为中,高尚的性道德是人格完善的核心所在。作为高度理性的生物,尤其是医学类学生,对于性行为方面的知识了解的更多,所以,医学类学生就应该具备完善的性道德观念;第三,对于热恋中的性冲动,也需要大学生进行一定的调适。虽然暂时得到了生理上的满足,但是往往换来的却是心理的自责、压抑与空虚。性行为破坏了恋人之间的朦胧之美,久而久之,就会从内心产生厌恶之感,让所谓的爱情走向毁灭的尽头。一般来说,爱情属于建立在一定的生活关系、共同的生活情趣以及真挚情感之上,相互倾慕的男女感情。对于对人体会进行适当研究的医学类学生来说,应该从心底认识到男女之间的关系是亲密的,是圣洁的,属于人类的一种高级情感。只有健康的爱情心理构成,才能够让学生充满理智感,让其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才能够确保学生心理健康不会受到爱情的影响。

3.创造适宜环境,提升学生的社会化水平

对于医学类学生而言,学校应该针对医学创设恰当的校园文化,开展多种讴歌健康向上、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以及医学学术活动,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才能够培养班风、校风,使同学相互帮助关系融洽。在良好的环境氛围之下,才能让学生保持心情舒畅,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做好心理机能的调节,促进个性与整体素质之间的和谐发展。在医学类学生在进行实习之前,学校还可以鼓励学生多多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与社会实践,比如:开展送医、送药、送健康下乡等等与医学及相关专业息息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机会走出校园,接触到社会当中的“医学”,从而了解国情,根据自身学习到的知识与技能去服务大众,增强医学生的社会性服务意识和所承担的历史责任,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医学类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结语

针对目前高专医学类学生的心理健康,学校就应该针对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一般来说,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育活动以及专题讲座是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三大渠道,其次是心理咨询热线、网络心理咨询等。高专学校应该通过这些途径,合理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医学类高等专科学校学生的健康成长。

[1]窦娜.当前高职学生心理问题分析与教育对策的思考[J].消费导刊. 2010(03):77

[2]王杰.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索[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8(01):56-57

猜你喜欢
医学类医学爱情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甜蜜蜜》:触碰爱情的生存之歌
不谈爱情很幸福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医学类新闻的撰写原则与技巧
医学类论文中数字的用法
对医学类高职高专开设高等数学必要性的认识
医学、生命科学类
医学类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培养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