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教育中师幼互动的问题及其对策

2015-02-27 08:10张明静
关键词:中师师幼幼儿园

张明静

(攀枝花东区金钥匙幼儿园 四川攀枝花 617000)

浅谈幼儿教育中师幼互动的问题及其对策

张明静

(攀枝花东区金钥匙幼儿园 四川攀枝花 617000)

师幼互动是幼儿园实现各项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也是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然而在当前的语言教育中师幼互动却存在着对象的较大差异性、幼儿的主体地位缺失、师幼互动模式单一、行为具有较强的负向性情感等问题,因此教师在师幼互动中应注意照顾到每一个群体;调整角色定位,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接纳与尊重幼儿,营造轻松愉快的互动氛围;因材施教,建立多元化的互动模式和积极的情绪情感。

幼儿教育 师幼互动 问题 对策

一、幼儿语言教育中师幼互动的内涵

第一,师幼互动贯穿于幼儿园语言发展,其中还可以从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之中,游戏、学习活动以及各个生活环节均应体现师幼互动时对幼儿进行交流。第二,师幼互动是建立在师生接触基础上的,师生接触是师幼互动的直接表现,没有师生接触,就不可能存在师幼互动。第三,师幼互动的实质是一种双向的人际交流,体现为发起与反馈的关系,教师与幼儿无论哪一方先发起,对方都应有反馈,根据反馈信息,发起者再发起,反馈者再反馈,从而形成一种循环,,这种循环是否良性取决于师幼互动的性质。我认为,理想的师幼互动模式应表现为:教师主动发起与幼儿主动发起并重,集体、小组与个别互动相结合,积极互动、肯定性互动和平行性互动占主流。惟如此,才能在幼儿园建构起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

二、当前幼儿与教育中师幼互动中存在的问题

(一)师幼互动中存在着较大差异性

首先体现于教师与幼儿互动的对象差异上。外向、活泼开朗、行为积极的幼儿受到教师的关注和反馈的机会较多,而比较内向、不爱表现的幼儿容易被教师忽视;教师对聪明、可爱、遵守班规、积极追随教师思路的孩子表现出亲近感,而对过度活跃、经常出现违纪行为的幼儿常表现出不满,且这些幼儿在师幼互动中处于被拒绝的状态。其次体现于互动方式的差异上。对不同年龄特点的幼儿,教师会采取不同的互动方式。如教师对小班幼儿实施正向施动行为的频次明显多于大班幼儿,而教师对大班幼儿的负向施动行为频次要多于小班幼儿,也就是说,年龄小的幼儿更容易获得教师带有亲切、友好情感特征的互动举动,而对大班幼儿要求更高、控制更严。最后幼儿与教师空间距离的远近会影响他们的参与机会:与教师亲近的幼儿,往往与教师的距离较近,容易受到教师更多的关注,与教师互动的机会多;反之,则容易受冷落,参与互动的机会少。

(二)幼儿的主体地位缺失

在现实的幼儿教育活动中,教师往往更多地处于主动者的地位,她们控制着互动行为的发起和互动过程,左右着幼儿的行为,而幼儿常常处于服从、依赖的被动地位,他们在互动中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而幼儿在互动中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三)师幼互动模式单一

在幼儿园师幼互动中,教师与幼儿的互动主要表现为一种教育与被教育,指导与被指导、管理与被管理、照顾与被照顾的倾斜式互动。尤其是在集体教育活动中,教师作为教育者组织、控制着整个教育过程,掌握着师幼互动的主动权,幼儿被期待的应该是保持安静,听从教师的教育与指导,而不能不经教师的允许随意打断教师精心策划的教育进程,也不能任意发起与教师或与同伴的互动行为。幼儿的互动被严格地限制在一定的时间与范围内,而且主要是配合教师的教育内容与教育行为。教师与幼儿之间进行彼此平等的交流与行为往来,相互问候、表达情感体验、共同游戏以及幼儿向教师主动发表见解等平行互动方式却很少体现。

三、有效的师幼互动的对策

(一)师幼互动中注意照顾到每一个群体

不可避免教师和幼儿互动会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幼儿的性格,幼儿位置。教师一定要提醒自己是一个教育者,和幼儿的互动会直接影响其语言的发展,心理的发展和社会性的发展,因此在教育中应该尽量的照顾和关心到不同群体的孩子,既看到开朗活泼的幼儿的需求,积极与其互动,更注意调动内向文静的孩子的交往需求,多与其互动和交流。既重视空间距离近的孩子也应该注意到空间距离远的孩子。尽量的使师生互动真正能成为促进每一个孩子成长的积极因素。

(二)调整角色定位,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教师往往将自己定位于幼儿的教育者、管理者、保护者,从而将幼儿置于被教育、被保护、被管理的地位,形成了不对称的师幼互动关系。其实,教师不仅仅是教育者和管理者,更应该是幼儿发展的支持者、参与者与合作者。在师幼互动中,教师是良好师幼互动环境的创设者、积极互动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三)接纳与尊重幼儿,营造轻松愉快的互动氛围

在师幼互动中,教师应关心爱护每一个幼儿,尊重他们的人格,为他们提供各种探索和发展自我的机会与条件;多与幼儿进行积极、平等的交流与互动;多鼓励、赏识幼儿发起的互动行为。同时,在师幼互动中,教师还应学会用正向的、平和的心态对待幼儿的各种行为,多给以赞扬和鼓励等肯定性评价,对存在的行为问题,也应该以正向引导为主,针对实际情况给予耐心、细致的帮助,让幼儿感受到教师对他的重视与关爱,使幼儿在被尊重和被赏识过程中体验到自尊感和被支持感,从而产生更强烈的互动动机。

(四)因材施教,建立多元化的互动模式

在师幼互动中,教师应根据教育任务与内容的不同,根据不同幼儿的实际情况,采用多元化的互动方式。从互动范围看,既应有教师与全体幼儿的互动,还应有教师与个体的互动,三种方式互为补充。从互动主体的作用看,既应该有以教师主体为本位的师幼互动,也应有以幼儿主体为本位的师幼互动。从互动方式看,既可采用语言方式,也可运用动作方式或以环境、材料为媒介的其他互动方式。每个幼儿的个性都具有个别差异,因此,教师与不同特点的幼儿进行交往与互动时,应采用不同的交往方式和指导策略,去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需要。

(五)教师在师幼互动中应建立积极的情绪情感

教师的情绪情感会影响幼儿的互动动机,也会影响幼儿的发展,因此在师幼互动中教师应该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情感,多表示出积极的、友好的、关心的、热情的情感态度,幼儿才会积极的与教师互动和交流,师幼互动也才能在一个良好的氛围中开展,幼儿才会获得良好的发展。

[1].张雪.师幼互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教育导刊:上半月,2004(7).

[2].马玲亚.幼儿园师幼互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05(4)

猜你喜欢
中师师幼幼儿园
关注幼儿日常生活 开展师幼有效互动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共享区域活动资源 滋长师幼幸福
师幼互动视域下幼儿教学活动策略探讨
爱“上”幼儿园
浅议中师语文教学改革中的若干实践问题
如何走出中师音美班体育班数学教学的困境
师幼互动那些事
中师英语词汇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