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市城郊地区3-6岁儿童家庭教育现状研究
——以赛罕区西把栅乡为例

2015-02-27 08:10肖勇
关键词:均分总分因子

肖勇

(西把栅中心幼儿园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00)

呼市城郊地区3-6岁儿童家庭教育现状研究
——以赛罕区西把栅乡为例

肖勇

(西把栅中心幼儿园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00)

该地区文化层次多在初中、高中层次,无业家庭很多,属于低收入群体,且儿童性别比列已达到男:女=2.3:1。近一半的家长认为可以打骂儿童,近三分之一的家长认为家庭溺爱儿童。多数家长认为文化水平差、婚姻关系紧张是影响家庭教育的绝对因素,儿童多数存在任性、内向胆怯的问题,希望得到多方面的帮助。

城郊地区 3-6岁 家庭教育 现状

城郊地区是城市的延伸地区,主要分原居民和迁来居民。原居民大多成为城市发展的劳动力、服务者,后者则考虑了工作、交通以及房价等因素而迁来居住。因此,该地区民情复杂,有时也称之为城乡结合部。城郊地区是近年来城市经济发展的热点地带,为城市二次发力、继续发展负有重大意义。但该地区文化建设相对迟滞,其中家庭教育理念受制于乡约里俗、家庭氛围特别明显。

3-6岁是儿童进入幼儿园的阶段,经过前几年的迅速发展,此阶段儿童已经具备了参加集体生活的诸如语言、情感、体质等各方面条件。进入幼儿园阶段的儿童将继续迅猛发展,主要表现为儿童社会化发展明显、公共概念的增强、同伴间的交际迅速出现、自我意识增强等。总之,此阶段儿童心理已有一些发展,甚至有的已经成为个性(倾向性)而难以改变。因此,筛选问题家庭、指导家庭教育成为本研究的目标,以期儿童更好的发展。

一、调查对象、方法

调查选定西把栅乡来中心幼儿园就读的3-6岁儿童家长为对象,主要运用问卷(量表)法进行。全园小、中、大共6个班,发放调查问卷112份,剔除无效问卷后,在规定时间内共整理76份,问卷有效率为67.86%。

问卷(量表)共33道题,前10题主测常识、认知,是为认知因子;后10题主测情感、态度,为情感因子;再后10题主测做法、行为,是行为因子;最后3题测影响家庭教育的因素、儿童存在的问题和需得到的具体帮助。其中,问卷第11题、第20题为测谎题。

30道单项选择题采用赋分值的办法测量其关于儿童家庭教育各方面倾向性、行为。有4个可选项(A、B、C、D),其中A或C为积极肯定或消极否定选项,B为中间选项“一般”,D为怀疑选项“说不清”。赋分时采用积极肯定选项A或C“+2分”,B“+1分”,消极否定选项A或C“+0分”,D选项“+0分”。其中,认知因子“A”选项为积极肯定项,情感因子、行为因子“C”为积极肯定项,所有“B”、“D”保持不变。

规定消极否定选项达到6个以上或消极否定选项加“D”选项总数达到10个以上为问题家庭;总分低于或等于35分为问题家庭,高于或等于48分为典型的优秀家庭。其中,问题家庭需要外力介入,进行访谈咨询、指导家庭教育。亦规定因子分低于6分为反常因子,高于16分为典型优秀因子。

二、调查结果

(一)基本信息

1.作答人信息

性别分布上女多男少,且女性是男性的2倍多。其中女性为52人,占总人数比例的68.4%,男性为24人,占31.6%。

年龄分布上主要在30-39岁之间。年龄最小的25岁,最大的60岁。其中,25-29岁11人,占总人数的14.5%;30-39岁48人,占63.2%;40-49岁13人,占17.1%;50岁以的上共4人,占5.3%。

职业分布上以无业和个体居多。其中,教师3人,占总人数的4.0%;自由职业4人,占5.3%;公司职员5人,占6.6%;务农8人,占10.5%;工人9人,占11.8%;个体14人,占18.4%;无业33人,占43.4%。

文化程度上以初中、高中居多。其中,小学5人,占总人数的6.6%;初中35人,占46.1%;高中20人(含中专),占26.3%;大学16人(本、专科),占21.1%。

经济能力上大多一般。其中“一般”的有63人,占总人数的82.9%;“中等”12人,占15.8%;“优”1人,占1.3%。

2、儿童信息

儿童性别比例严重失衡,且男性儿童是女性儿童的2.3倍。

其中,男性儿童53人,占总人数的69.7%;女性儿童23人,占30.3%。

(二)平均得分

1、作答人信息

总和年龄除以总人数,得人均年龄为35.03岁。

文化方面以小学为“1”,初中为“2”,高中(含中专)为“3”,大学(本、专科)为“4”总和得分除以总人数,得文化程度平均值约2.62。其中,男性均分为2.54,女性均分为2.65。

经济方面以“一般”为“1”,“中等”为“2”,“优”为“3”总和得分除以总人数,得经济能力平均值约1.16。

2、基本项目得分

30道选择题,满分60分。其中认知、情感和行为因子各20分。

总和总分除以总人数得人均总分约40.89。

总和认知因子得分除以总人数得人均认知因子分约15.08。

总和情感因子得分除以总人数得人均情感因子分约12.93。

总和行为因子得分除以总人数得人均行为因子分13分。

(三)反常项目

1、认知项目

选择消极否定项目视之为反常项目。10道主测常识与认知倾向的反常项目累计为103道,平均为1.36道/人,其中第9、第10题最为突出。44.74%的人认为儿童不应该玩水、动物,48.68%的人认为儿童表现差时可以打骂。

2、情感项目

10道主测情感态度的反常项目累计为68道,平均0.90道/人,其中第19题最为突出。23.68%的人认为教育儿童时自己显得很焦急,17.11%的人认为教育儿童对自己来说很沉重。

3、行为项目

10道主测行为做法的反常项目累计为91道,平均1.20道/人,其中第23题最为突出。30.26%的人觉得家庭溺爱儿童,19.74%的人觉得自己教育儿童时没有办法,而18.42%的人认为教育儿童时夫妻之间的要求很不统一。

(四)其他项目

1、影响家庭教育的因素

绝大多数家长认为文化水平低、婚姻关系紧张和没有时间是影响儿童家庭教育的主要因素。

其中,84%的家长认为文化水平有限,73.3%的家长认为婚姻关系紧张,53.3%的家长认为没有时间。另外,32%认为经济条件差,24%认为存在工作压力,21.3%认为代际关系紧张,14.7%认为儿童疾病也阻止了家庭教育的进行。

2、儿童存在的问题

多数家长认为儿童主要存在任性和内向胆怯的问题。

其中,55.6%认为儿童存在任性,51.4%认为儿童内向胆怯,33.3%认为儿童容易冲动,31.9%认为儿童脆弱。另外,23.6%认为儿童娇气,20.8%认为儿童自私。认为儿童性格矛盾、脏话多、有攻击行为和说谎的分别占13.9%、12.5%、9.7%和5.6%。没有家长认为儿童存在偷盗行为。

3、希望得到的帮助

共整理出59份83条希望得到的帮助,求助率为77.6%。

其中,19.3%的人希望改善儿童内向胆小、不积极与人交流、不主动表达的问题;19.3%的人希望加强家园合作,多了解儿童在幼儿园的生活,并且指导家长的教育行为;19.3%的人希望加强儿童学习方面的指导,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并且希望儿童更加有礼貌;19.3%的人希望促进儿童自立等能力,纠正一些轻度的行为障碍;9.6%的人希望改善某些心理倾向;9.6%的人提出的希望含糊不清;3.6%的人希望加强儿童身体素质锻炼。

另外,个别家长提出要锻炼儿童发散思维的能力,启发明志,促进儿童全面发展;提高儿童的普通话水平,促进儿童融入群体;使其愉快的生活。另有一个家长对教师水平提出质疑。

三、对比与讨论

(一)因子得分高

1、认知因子高分组

认知因子得分16分(含16分)以上视为典型。统计共30人认知因子分在16分以上,占总人数的39.47%,总分在29-57之间。

人均年龄为35.26,无业者占46.7%,均略高于总均分;文化水平均分为2.93,高出总均分0.31。其中,男性均分为2.67,女性均分为3,分别高出总均分0.13和0.35;经济水平均分为1.33,高出总均分0.17;家长、儿童性别比例均有小幅扩大。

总分均分为42.79,高出总均分1.90;认知因子均分为17.07,高出认知因子总均分1.99;情感因子均分为12.76,比情感因子总均分低0.17;行为因子均分为13,与行为因子总均分相同。

认知因子高分者说明其对一般教育常识比较熟悉,倾向认知更有利于儿童得到好的教养,促使其发生好的行为习惯。

认知因子得分较高,考虑与文化水平、经济水平存在一定关联,特别是女性文化水平高于男性时。同时发现认知因子得分高低与总分、情感和行为得分不存在关联,比较“独立”。

2、情感因子高分组

统计共20人情感因子得分在16分以上,占总人数的26.32%,总分在41-57之间。

人均年龄为37岁,高出总人均年龄近2岁;近70%的人有工作;文化水平均分为2.8,高出总均分0.18。其中,男性文化水平均分为3,女性为2.71,且分别高出均分0.46和0.06;经济水平均分为1.35,高出总均分0.19;家长性别比例与总比例基本持平,儿童性别比例有小幅缩小。

总分均分为47.89,高出总均分7分;认知因子均分为15.3,高出总认知因子均分0.22;情感因子均分为17.26,高出总情感因子均分4.33;行为因子均分为15.79,高出行为因子总均分2.79。

情感因子得分高说明其更愿意投入积极的努力来教育儿童,教育儿童时比较自然、轻松,没有重大情绪挫折,富有责任心。

情感因子得分较高,考虑与年龄增长、有无工作、经济能力相关,特别是男性文化水平显著高于女性时。同时发现情感因子与总分、行为因子得分显著相关。

3.行为因子高分组

统计共18人行为因子得分在16分以上,占总人数的23.68%,总分在39-57之间。

人均年龄为38.17,高出总人均年龄3.14岁;近70%的人有工作;文化水平均分为2.61,与总均分持平,且男相近;经济水平均分为1.39,高出总均分0.23;家长性别比例有小幅扩大,儿童性别比例则显著扩大。

总分均分为47.89,高出总均分7分;认知因子均分为15.17,高出总认知因子均分0.09;情感因子均分为15.78,高出总情感因子均分2.85;行为因子均分为17.22,高出总行为因子均分4.22。

行为因子得分高说明其教育儿童比较遵循原则,有一定技巧,讲求身体力行,能积极地实践自己的教育理念,且富有成效。

行为因子得分较高同样考虑与年龄增长、有无工作、经济水平相关,且对男性儿童而言更有意义。发现行为因子几乎与情感因子一样,与总分关联较大。

(二)总分高

统计共有13人总分在48分以上,占总人数的17.11%,得分在48-57之间。

人均年龄为37岁,高出总人均年龄近2岁;近80%的人有工作;文化水平均分为2.92,高出总均分0.3。其中男性均分为3,女性均分为2.86,分别高出均分0.46和0.23;经济水平均分为1.54,高出总均分0.38;家长性别比例大幅缩小,儿童性别比例有小幅扩大。

总分均分为50.23,认知因子均分为15.85,情感因子均分为17,行为因子均分为17.38。其中,除认知因子均分变化不大外,总均分、情感因子均分、行为因子均分都有显著提高。

总分高说明其在教育儿童方面能做到言行一致,认知、情感与行为更为积极,富有爱心与责任心,信心比较多。并且极力把这些积极的认知、情感传递给自己的儿童,施用于每一个教育儿童的契机当中。

总分得分高考虑与年龄增长、有无工作、经济水平有关。另外,男性家长文化水平明显高出平均,总分高低主要取决于情感因子和行为因子得分的高低。

(三)问题家庭

1、反常因子

当单项因子得分低于或等于6分时视为反常因子。

认知因子得分基本都能达到10分以上,说明家长对一般教育理念、做法都有比较好的认识。情感因子、行为因子得分在反常范围内的各有4人,有1人两项得分均为反常得分。

统计发现其家庭都没有稳定工作,经济水平普遍一般,且儿童全部是男性;认知因子得分都比较高,且总分都在35分以内;年龄、文化水平、性别与平均值持平。

说明其家庭面对儿童(男性)教育问题投入了较多时间精力,但仍缺少有效的办法,且儿童出现不同程度的行为、心理问题,这与其原先想法偏差较大,其出现一定程度的焦虑,面对儿童未来教育问题有消极、被动的态势。

2、总分低

总分低于或等于35分是这次筛选的主要对象(反常因子得分者总分全部低于35分),需要介入指导家庭教育。共统计有17人,占总人数的22.37%。

文化水平均分为2.29,低出总均分0.33;近90%没有工作。年龄、经济能力与总均分持平;性别比例变化不明显。

总分均分为31.41,认知因子均分为14.47,情感因子均分为8.41,行为因子均分为8.53。其中,情感因子、行为因子得分显著低于平均值。

总分低,主要考虑文化水平低、没工作。其情感、行为项目更多的选择消极否定项,说明其体验到了更多的消极情绪,其行为做法不积极、不到位,且很少有实效。总体而言缺少信心。

四、总结与建议

认知相比情感、行为更为独立,但各因子都与经济水平相关。需要介入指导家庭教育的接近1/4,特别是男性儿童家庭。

针对文化水平一般,需要建立大众化的家长学校,宣传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与方法,以期纠正错误认知、改良教育方法。还需要有针对性的深入家庭进行个别指导,提升家长的责任感与信心,缓解家庭矛盾,并教给他们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以期改善问题家庭的儿童教育状况。

[1]陈鹤琴.家庭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骆风.现代化建设中的发达地区家庭教育状况及指导[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S1):222-228.

[3]邹强.中国当代家庭教育变迁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2008.

[4]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新时期家庭教育的特点、理念、方法研究》课题组.我国家庭教育的现状、问题和政策建议[J].人民教育,2012 (1):10-15.

肖勇(1990—),男,陕西咸阳人,学士,呼和浩特市西把栅中心幼儿园教师,主要从事学前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均分总分因子
因子von Neumann代数上的非线性ξ-Jordan*-三重可导映射
柔性喂丝机均分盘CFD分析和优化设计
一些关于无穷多个素因子的问题
影响因子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我的健康和长寿因子
面积均分线的推广
单簧管基础练习新探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