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的发展与未来

2015-02-27 08:10隋亚晶
关键词:管理学范式层级

王 梅 隋亚晶

(东北大学 辽宁沈阳 110004)

论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的发展与未来

王 梅 隋亚晶

(东北大学 辽宁沈阳 110004)

教育经济与管理是教育学、经济学和管理学多学科交叉的学科。我国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学科发展速度喜人,但仍存在着研究方式缺失、课程体系错位、研究人员匮乏和教学形式与方法单一的困境。为此要重建学科的研究范式、建构完善的课程体系、培养合格的研究队伍、丰富教学形式与方法。

教育经济与管理 学科 发展

一、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的现状

1.研究范式缺失

就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而言,研究范式的缺失是学科发展中的沉疴。“有了一种范式,有了范式所容许的那种更深奥的研究,这是任何一个科学部门达到成熟的标志。”一般来说,一个学科形成并逐步成熟的内在标志有四:一是有一群在这个学科领域孜孜以求、探索不止的研究队伍,他们有着共同的目标、行为规范及价值标准,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科学共同体”;二是成立研究机构、学会组织,建立学术会议制度,创办专业期刊等的社会建制;三是出现了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并逐步被这个“科学共同体”所认可,成为这个学科的学术范本或经典之作的知识建构;四是出现了在学术界有一定认可度的权威人物,成为这个学科的奠基者或学科带头人。

2.研究人员匮乏

学科发展需要人去实现和推动,在制约学科发展的诸多因素中,研究人员的素质是一个关键因素,因为其他因素都要通过研究人员的活动去表达和演绎。在教育经济与管理的研究领域中,专业研究人员的匮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我国有研究生院的高校中共有41个设立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或学科点,已经有了初步的繁荣,但是,稍加观察便不难发现,目前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队伍仍然存在诸多问题,突出的矛盾就是:一方面,由于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教育正式启动还不到十年,因此现有研究队伍中既懂教育学,又能熟谙经济和管理的“科班人员”极其匮乏,制约了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极为有限的毕业生中也大多未能投入到教育经济与管理的交叉学科研究中,研究队伍依然匮乏,新补充的研究人员和教学人员往往只能从其他相关学科和专业调入,这种临时性的拼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科的持续发展。

3.教学形式与方法单一

我国对各大学开设的教育方面硕士课程的管理通常是采用统一教学大纲来进行规范,大多数试点院校使用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推荐的教材,有关课程教材的统编工作正在进行之中,但对课程的管理尚缺乏评估标准和监督程序。在这种情况下,再加上传统研究生教育的影响,尽管在教学方式上有些试点院校的任课教师既重视系统讲述,又辅以专题讲座、课堂讨论和命题作业等方法,并在案例教学方面作出了积极探索,但就目前情况来看,仍有相当一些试点院校在有关课程的教学中照搬理论型研究生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仍然是纯理论探讨,学生以听课、记笔记为主要学习任务,教学方式不够主动活泼,教学进程不够规范,缺乏互动性,讲到哪算哪,未能充分发挥教学的引导功能。因此,在这些方面我们还需进一步总结经验和深化改革。

二、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的应用意义

1.教育经济与管理学是一门应用性科学

学科内部层级的划分是依据其研究内容而定的,其目的是界定此门学科在本学科群中的地位及研究范式。学科内部层级的划分最早来自自然科学,通常人们将自然科学划分为三个层次: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应用科学。社会科学目前还没有一种合适的层级划分,通常也按自然科学的这种划分来进行分层。一般来说,这三个层次体现了不同学科的研究重点,层级之间具有区分性。但由于学科内部是一个整体,这种人为的层级划分并不能割裂一门学科本身的完整性。所以,不同层级的学科的研究内容也并非真的泾渭分明。以教育经济与管理学为例,它对教育问题的研究决定了它的学科性质上是一门应用性学科,但又由于其自身的不成熟性以及学科内部完整性等原因,它也有可能要进行一些基础研究和技术研究。然而从整体来看,该学科还是一门应用性学科。

2.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的研究方法是多学科方法

一门学科在创建过程中需要接受哲学方法的指导,借鉴一般科学方法,吸收各种综合性方法、横向性方法和交叉性方法的养料,但必须有本学科独特的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一门学科在创建过程中具有方法论高度的创造性尝试,是适用于本学科理论建构的具体发现方法、检验方法和发展方法,对于本学科的创生具有其它方法无法取代的新工具意义。多学科研究方法一方面既避免了单一学科研究方法的片面化,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各种方法相互借鉴,发挥综合效果。就教育经济与管理学这门学科而言,主要是使用经济学和管理学这两大学科的方法去解决变化中的教育问题,具体方法有统计分析法、案例法和调查法等等。

三、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的展望

由于教育经济与管理学学科较新,至今尚未看到这方面成型的研究成果,因而在建构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的学科体系时,应该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和分析:

1.作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一个分支,应该使学生对教育这个公共事业管理部门的内涵有所了解。因而,开篇应对教育的基本问题进行介绍!

2.论证教育经济与管理学学科的基本问题,主要包括该学科的学科属性、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其隶属的学科。

3.作为教育经济与管理的宏观理论的教育经济重大理论问题成为该体系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个人全面发展理论、现代人的生活质量与教育的关系、现代教育同现代生产相结合的特征与趋势、市场经济与教育变革、知识经济与教育创新等。

4.应对教育管理的基本内容,如教学管理、科研管理、教育人力资源管理、教育管理体制、教育政策与法规、教育督导、教育评估等进行简明扼要的介绍,旨在使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本科生对教育管理的主要内容有初步而全面的了解。

总之,该学科体系应从教育的基本概念出发,切入教育经济的基本理论问题,全面阐述教育经济管理内容,同时简明扼要地介绍教育管理的基本内容。

王梅(1991年8月),女,东北大学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隋亚晶(1991年4月),女,东北大学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管理学范式层级
“天人合一”的管理学启示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军工企业不同层级知识管理研究实践
基于军事力量层级划分的军力对比评估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张瑞敏金句背后的管理学知识
职务职级并行后,科员可以努力到哪个层级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浅谈管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