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学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研究

2015-02-27 08:10刘晓萍
关键词:背景素质教育素质

刘晓萍

(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涝坡镇中心小学 山东临沂 276000)

素质教学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研究

刘晓萍

(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涝坡镇中心小学 山东临沂 276000)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素质教育是一种必然趋势。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纵观我国多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致使素质教育的创新理论和实践难以有效发挥。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针对学生心理需要和生活实际进行创新教学,以完善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促进小学生的健康发展。本文主要论述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并提出了小学语文课堂创新教学的对策。

素质教学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前言: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创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不仅是弥补传统教学之不足,而且是适应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小学语文课程的基础性较强,对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人生都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现阶段,我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针对实际情况而创设性的开展创新教学,以推动素质教育的更好发展。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体

现阶段,许多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仍然以教师为主体。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完全按照事先编好的教案进行讲解,并为融入学生表现、感受等资料,致使课堂教学十分枯燥、乏味,学生极易产生厌倦感。例如:教师在课堂上,仍然以威严的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感到惧怕,不敢抒发自己对问题的不同见解、想法等,而教师也并未在课堂中发挥引导者的作用,鼓励学生发表意见,往往使课堂教学陷入僵局。为此,教师必须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学生沟通,成为良师益友,进而更好推动课堂教学的开展。

(二)素质教育过于形式化

素质教育虽然深入人心,但是在许多小学校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仍然只是做表面文章,过于形式化,并未真正落实素质教育。例如:一些教师将教学内容作成多样化的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带去许多新鲜感。但是,此举过于形式化,多数学生会被多样化的教学课件所吸引,并非认真听讲和有效掌握教学内容,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一味追求形式和技巧的语文课堂教学,难以使学生有更多的收获。对于小学生而言,应接不暇的多样化课件只会使学生出现“功夫下得深,铁杵并未磨成针”的状况[1]。

(三)学生难以发挥自主性

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课堂教学应该更加注重开发学生的智慧和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然而,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素质教育并未得到有效贯彻落实。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讲解固然重要,但需要集“听说读写练”于一体,才能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事实上,许多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加注重讲解,忽略读写练环节,使得学生自主性难以发挥。

(四)课堂教学以应试教育为目的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二者是相对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教育模式;另一方面,二者具有相容性,素质教育是在应试教育的基础上提出的,是一种高级的形式。应试教育在我国存在的时间相对较长,所以较多小学校的语文课堂教学仍然以应试教育为目的。例如:小学语文教师绞尽脑汁的编织知识链,为学生的牢固记忆提供帮助,在小学生人格的形成、心理素质的提升、精神品质的培养等方面并未给予充分重视[2]。

二、小学语文课堂创新教学的对策

(一)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充分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发展。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鼓励学生勇于探索新问题。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一些学生对不同问题可能会有不同的意见,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提出,教师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解决。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在教学环节中发挥主导作用,为学生的提供示范。最后,尊重学生的不同思维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二)有效贯彻和落实素质教育

教材内容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语言能力的重要媒介,但是只有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才是素质教育的最根本性的要求。为此,教师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教师善于从教材中挖掘“真、善、美”,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使小学生充分认识教材和教学的真实面目;另一方面,教师从教材内容所反映的道德修养方面出发,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例如:《草原》一课中,草原美景使人难忘,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敬畏自然的思想情感。

(三)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我国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全民素质。为此,教师必须有效利用课堂教学,以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首先,教材内容书写着祖国的美丽山河、辽阔疆域,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大自然的思想。其次,课堂互动的教学方法,教会学生团结合作、人际交往。再次,用轻松活跃的课堂教学气氛以满足学生对自由的渴望,对学习的热爱[3]。

(四)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方式必须有所转变。首先,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教师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在课堂上与学生一起互动,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相互尊重,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其次,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轻松的教学环境可以使学生在零压力下快乐的学习,使学生领悟到语文瀚海中的无穷乐趣。

结论:

总而言之,素质教育背景下,我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违创新教学的初衷,因而需要教师将素质教育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提出和开展创新教学方式,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又促进小学生的健康发展。

[1]沙水花.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语言的有效性探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3.

[2]邹天鸿.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村小学课堂教学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

[3]孙众.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中高年级的课内扩展阅读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12.

猜你喜欢
背景素质教育素质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黑洞背景知识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好“变”的态度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