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弱势群体子女的学习成绩

2015-02-27 08:10常艳丽
关键词:学习成绩公平子女

常艳丽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太平店镇中心幼儿园 甘肃白银730700)

如何提高弱势群体子女的学习成绩

常艳丽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太平店镇中心幼儿园 甘肃白银730700)

随着我国社会文明的快速发展,教育事业的全面性不断突显出来。幼儿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基础阶段,做好幼儿教育工作者,给每一位孩子公平的受教育机会,有利于学生未来的个人健康成长。弱势群体子女,应当在教学活动中得到教师更多的关注。所谓弱势群体,就是因为各种原因在经济、政治与各方面处于不利地位的人。在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今天,教育工作者应当更加关注弱势群体子女的学习问题,帮助他们努力提高学习成绩。

弱势群体;子女;学习成绩;教育问题;方法

前言:

幼儿园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启蒙阶段。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来讲,幼儿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弱势群体子女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得不尽积极,且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帮助弱势群体的子女提高学习成绩,是促进其学习与生活自信心建立的重要方法。关注弱势群体子女的受教育问题,是社会民生的重要话题,也是教育的关键。笔者选择弱势群体子女的学习成绩提高作为研究主题具有一定的社会与教育意义。

一、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问题现状

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问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现状还另人担忧。下面,我们就来对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问题现状进行几点分析。

1.家庭收入不足,生活困难

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居民,他们的个人收入都有所提高。但是,弱势群体家庭的收入仍然不能满足他们的日常生活需求,一些家庭连基本的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这就使得许多弱势群体家庭很难为子女提供必要的教育条件,不少家庭迫于生计,不得不让孩子退学。在困难的生活面前,子女的教育问题也被放在了次要位置。加上打工的劳累,弱势群体的子女很少得到来自父母的关心,影响了这些孩子心理与生理的健康发展。

2.教育思想与水平落后

弱势群体的家庭整体受教育水平都比较低,特别是农村的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水平更是十分不足。家长的文化程度不足,会对子女的学习成绩造成一定影响,还会影响到子女的个人奋斗目标与理想。如果家长的文化程度不足,会有两种情况出现。其一是他们不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那么他们的子女有可能会对学习的期望比较低,认识不到读书的意义,不乐于主动进行学习。其二是十分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那么他们的子女会刻苦读书,将读书当作唯一的出路。过高的期待往往会促进功利主义思想的产生,影响孩子的成长。

二、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方法分析

幼儿教育阶段的质量,会影响幼儿对于社会的基本认知。做好幼儿教育阶段的引导,让幼儿建立正确的学习观、人际观以及价值观,会促进弱势群体子女学习成绩的快速提升。下面,笔者就针对弱势群体子女的学习成绩提高方法进行几点分析。

1.加强教育法律法规的健全,保护弱势群体子女的受教育权

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已经建立了相关的教育法律法规去捍卫每一个适龄儿童的受教育权利,也对弱势群体子女的受教育权进行了保护。除了国家的宏观法律,各个区域的政策部门应当针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弱势群体分布情况进行相关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受到多种原因的影响,弱势群体子女在教育方面仍然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要让弱势群体子女的学习成绩得以提高,促进其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各级政策部门需要从幼儿教育入手。利用文件的颁布,加强幼儿教育工作者对弱势群体子女的重视,呼吁各位家长建立起正确的教育观,给幼儿创造受教育的条件。只有在幼儿教育阶段打好基础,才能让孩子在未来学习中具有较高的适应性,促进其学习成绩的提高。

2.营造公平的幼儿教育环境

要促进弱势群体子女学习成绩的提高,首先就要对其学习环境适应能力进行提高。弱势群体在社会发展中所做的贡献并不少,社会应当更多地帮助弱势群体解决其实际问题。尊重与帮助群体,是让弱势群体走向强大的重要手段。在教育体系中,弱势群体的子女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教师要帮助弱势群体子女走出心理阴影,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与爱护,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才能让幼儿像其它的小朋友一样快乐、健全的成长。也只有在公平的学习环境中,弱势群体子女才能真正踏下心来进行学习。

在幼儿教学实践活动中,幼儿教师要时刻观察弱势群体子女的学习与生活行为,及时发现他们的思想变化,加强教育工作中感情的投入,让他们在幼儿园里找到一种归属感与安全感。在教育态度上,教师要做到一视同仁,将教育公平落实到每一位学生身上。教师要帮助弱势群体子女消除心理戒备,克服自卑的心理。让幼儿自立自强起来,才能让他们找到成长的动力,自愿开展学习活动。

3.加大教育救助的力度与广度

要提高弱势群体子女的学习成绩,这些弱势群体的子女首先要具有学习的机会。许多弱势群体的子女因为家庭问题不能走进学校,不能走进课堂。帮助弱势群体家庭解决子女的教育经济问题,对于这些孩子的成长来讲是有重要作用的。社会救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教育救助的力度,给更多的弱势群体子女走进学校的机会。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让教育的功能不断体现出来。各级政策部门应当根据当地的教育普及情况,将教育救治纳入到社会救助的范围内。对于弱势群体的子女,要进行学费与其它费用的合理减免,给幼儿机会接受教育。教育救助的实施,会让更多小朋友认识到学校的美好,体会到与人交流的乐趣,爱上学习。给孩子机会,给孩子环境,是促进其学习成绩提高的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幼儿教师应当对弱势家庭的子女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幼儿意识到自己与他人是一样的,同样会得到教师的关心,同样可以通过努力成为优秀的人。在幼儿教育中,教师通过课堂活动落实情感教育与心理教育,让弱势群体的子女与他人一样具有一颗感恩的心,有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在成才之后回馈社会,回报家庭。

[1]陈禹名;李玉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权的保障问题刍议[J].传承.2014(05)

[2]宋世强.弱势群体子女教育研究[J].重庆与世界(学术版).2012(09) [1].谷力.教育公平问题的现状与对策[J].团结.2005(06)

[3]王可.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公平问题探析[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4)

[4]罗红艳.“为何”与“何为”:弱势群体子女教育权益保护中的政府责任论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3)

甘肃省白银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农村弱势群体子女教育的研究》(课题批号:BY[2012]G133)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学习成绩公平子女
公平对抗
怎样才公平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笨柴兄弟
名落孙山
公平比较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
她为“破烂王”子女办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