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幼儿在故事的王国里快乐进餐

2015-02-27 08:10孙蕊
关键词:大公鸡奖章苗苗

孙蕊

(河北省唐山海港开发区幼儿园 河北唐山 063611)

让幼儿在故事的王国里快乐进餐

孙蕊

(河北省唐山海港开发区幼儿园 河北唐山 063611)

进餐习惯对小班幼儿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常规,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具有一定的意义。平衡的膳食、合理的营养是保证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物质基础,我们每个教师都应根据本班孩子的特点,巧用方法,保证每个孩子快快乐乐吃饱又吃好,为他们今后的健康成长和智力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幼儿园 快乐进餐 故事情境

快乐的进餐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关键,让孩子们快乐的进餐是每一个教师的愿望。小班幼儿在进餐环节存在很多问题,饭菜分好后有一半幼儿知道拿调羹吃饭,但是不会干稀搭配吃,不会主副食搭配吃;有的边玩边吃;有的挑食,有的索性不吃;每顿饭要吃很长时间,饭菜全凉了……总之,不良的进餐习惯及影响了幼儿的进食量,也影响了进餐的速度,这实在让我们老师很头疼。通过观察发现,造成小班幼儿在进餐活动中的不良行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幼儿的年龄特征

小班幼儿爱模仿的特征非常突出,模仿是这一时期儿童学习的主要方式。模仿的对象可以是成人,也可以是同伴,而小班幼儿同伴之间的平行模仿更多,这也导致他们极易受外部环境的干扰。观察中发现,同一组内只要有1位幼儿把玩勺子发出声音,接着同一组内2~3名幼儿会跟着做。

(二)家庭环境的影响

1、家长的饮食行为影响孩子。家长是孩子的第1任老师,家长的饮食习惯直接影响着孩子。在与家长的沟通中发现,有的家长会边吃饭边看电视或书或玩手机,这也是在无形中给幼儿以不良的暗示,长此以往,这些行为会影响孩子。

2、家长的教养方式影响孩子。如今孩子是家里的焦点,家长都很重视孩子的健康,总是希望让幼儿尽可能地多吃一些,对孩子在就餐中的要求总是百依百顺,这样时间久了,促使幼儿的不良就餐行为增多。

3、家庭的饮食习惯影响孩子。不少家庭在饮食方面不讲究营养全面,而是只做家庭成员喜欢的菜。有的的父母自己有挑食的习惯,又不回避孩子,无形之中滋养了孩子不吃这不吃那、挑食偏食的习惯。

一、解决策略:

(一)、集体教育

小班幼儿的思维具有明显的拟人化特点,他们喜欢重复与模仿,喜欢边说边做,感情也很丰富。针对这个年龄段幼儿的特点,我们采用“重情轻理”的原则,尝试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的进餐常规。我们以“让一个个真实的发生于幼儿进餐过程中的故事变成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为宗旨,进行了故事收集和创编。围绕进餐目标收集的这些故事,我们主要抓住进餐前、进餐中和进餐后三个环节来实施。

1.餐前故事诱导——学习进餐方法,激发进餐欲望。

故事教学安排在幼儿进餐之前,既可以通过专门的主题教学活动来开展,也可以以餐前故事五分钟的非正式教学活动形式进行;既可以是集体活动,也可以是小组或个别活动。故事内容的选择可以参考两个方面;第一:解决前一天或前一餐进餐中存在的问题。例如:前一天漏饭现象比较严重、今天餐前我们就讲《大公鸡和漏尾巴》的故事。第二,激发幼儿对当餐食物的兴趣和食欲。例如有很多小朋友不吃胡萝卜,吃胡萝卜前,我们可以先给幼儿讲述故事《不挑食的小兔子》,在欣赏故事的过程中,教师一边讲一边做小兔子吃胡萝卜的动作:“啊呜一口,真香,啊呜一口,真甜,吃得小兔子的眼睛又大又亮。”

2.餐中故事体验——结合幼儿表现,规范进餐习惯。

在进餐过程中,教师要让幼儿浸润在故事角色中,把进餐当做故事的延伸,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在情境中学习。例如:餐前讲述故事《大公鸡和漏嘴巴》,进餐过程中教师继续以“大公鸡找漏嘴巴小朋友”的方式介入,检查幼儿们的进餐情况:“谁是漏嘴巴,大公鸡要来找一找。”看到有漏饭粒的小朋友,“大公鸡”就“啄”他一下表示提醒,幼儿们都会吃的很专心:“我不是漏嘴巴,我是好宝宝。”又如:听完故事《不挑食的小兔子》再让幼儿品尝平时不爱吃的胡萝卜,教师在巡查时不时用故事情境进行肯定:“这只小兔子吃了胡萝卜、眼睛变大了。”

3.餐后故事评价——链接故事角色,强化经验建构。

在餐后自由活动的时间里,我们把故事中幼儿们熟悉的、愿意亲近的小动物角色和幼儿们吃饭的特点建立连接,进行评价和奖励。例如:故事中的兔宝宝吃饭干干净净,我们就把“卫生进餐奖”定为兔宝宝奖章;故事中小熊什么都爱吃,长得又高又壮,我们就把“健康进餐奖”定为熊宝宝奖章;故事《彩虹村的礼仪大使》中小羊吃饭身体端正、不东张西望、闭嘴吃饭、细嚼慢咽不说话,我们就把“文明进餐奖”定为羊宝宝奖章。我们在活动室墙面上设置了“啊呜啊呜明星墙”,每天餐后根据幼儿的表现颁发相应的动物奖章,并让获得奖章的幼儿登上“明星墙”成为“啊呜啊呜大明星”。活动间隙,幼儿们总会在这面墙前驻足,有的则跟好朋友议论着墙上的明星:“看,是熊宝宝奖章,什么都爱吃呢。”充满故事角色想象的餐后评价,使幼儿主动地模仿、学习故事中的角色行为,帮助幼儿强化新经验,养成新习惯。“啊呜啊呜明星墙”很好地展现了每个幼儿进餐方面的亮点,巩固并充分肯定了幼儿们的进步,给幼儿们指明了进一步努力的方向,幼儿们总是在获得进步的同时又可紧接着自主选择新的挑战,他们在获得兔宝宝(卫生)奖章后,就会争取得到熊宝宝(健康)、羊宝宝(文明)等不同的或更多的奖章。

(二)、注重对幼儿进行个别指导。

对于偏食、挑食的幼儿,一下子想把他们该镇过来是不大可能的,教师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让幼儿慢慢适应。例如:苗苗小朋友不爱喝紫菜汤,喝汤时我走到她旁边,悄悄对她说苗苗乖,咱们只喝一小口,可以吗?听我说完苗苗勉强地点了点头。我帮苗苗舀起一小勺,苗苗不大情愿地喝了下去。我亲了苗苗一口并鼓励她说:“苗苗真棒要不要再来一小口:”这回苗苗反倒来了劲,,故意炫耀地说;“再来一口。”就这样一小口一小口地,苗苗竟喝下了半碗紫菜汤。

通过对小班幼儿进餐常规的培养和研究,进餐状况得到了很大改善,但是小班幼儿意志力较差,而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教师要日复一日、长期一贯地“维护”,要不断强化。这样,幼儿的进餐习惯才能保持良好、持续的发展。让我们为了每个幼儿真正享受健康、快乐的进餐而不断努力。

猜你喜欢
大公鸡奖章苗苗
漂亮的奖章
黄科院多人次获“河南青年五四奖章”
奖章引路:《“红领巾奖章”实施办法》工作初探
做好“三融进” 进行红领巾奖章探索实践
我家有只“大公鸡”
大公鸡
爱帮忙的蜡烛
年的传说
大公鸡亨利
漂亮的大公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