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并举:提升托班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2015-02-27 08:10李芳
关键词:托班表达能力口语

李芳

(杭州市萧山区益农镇赵家湾幼儿园 杭州萧山 311247)

三线并举:提升托班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李芳

(杭州市萧山区益农镇赵家湾幼儿园 杭州萧山 311247)

托班幼儿在口语表达能力方面存在着以下问题:幼儿能用简单的语句来表达自己的意愿,但是说话还不够连贯、吐字还不太清楚、语汇也很贫乏,且行动往往先于语言等等。由于这些问题造成托班幼儿喜欢用行动来代替语言,不愿意说话或少说话。在这一学年中,我们班根据托班幼儿的特点和发展的需要,通过幼儿园、家庭、社区三线并举,为托班幼儿的口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使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

托班幼儿 三线并举 口语表达

一 、问题的提出

托班幼儿在口语表达能力方面存在着以下问题:幼儿能用简单的语句来表达自己的意愿,但是说话还不够连贯、吐字还不太清楚、语汇也很贫乏,且行动往往先于语言等等。由于这些问题造成托班幼儿喜欢用行动来代替语言,不愿意说话或少说话。

幼儿园语言教育目标也明确提出了:“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过程、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幼儿期是人掌握口语的关键期,发展口语不仅是幼儿获得知识的必要条件,而且是发展心理尤其是发展思维的重要前提。

因此,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已迫在眉睫。我们通过幼儿园、家庭、社区三线并举,为托班幼儿的口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使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

二、现状与分析

(一)现状

我们以某园托班25个人为对象,其中男孩12人,女孩13人进行对托班幼儿口语表达调查统计,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许多的问题。儿口语表达调查统计结果进行比较如下:

1.知识经验不够丰富,掌握的词汇量不够多。如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表现进行评议时,往往只能用XX表现好、XX表现不好来评价。第一学期:有18人,占72%。第二学期:14人,占56%。

2.幼儿口语表达时语音不清晰,说话比较含糊。第一学期:有20人,占80%。第二学期:14人,占56%。

3.不会说普通话或说得不标准,与同伴缺乏语言交流,存在一定的人际障碍。第一学期:有10人,占40%。第二学期:6人,占24%。

(二)分析

导致托班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发展迟缓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家长文化素质偏低:由于现代多数幼儿都是由爷爷奶奶带的,家长的说话方式都是方言,从小没有良好的语言环境。

2.周围生活环境不宜:有些幼儿家长由于职业不稳定,经常变更劳动场所,导致幼儿的生活环境受到严重影响,引发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相对迟缓。

3.缺少口语交际氛围:自然的奥秘是无穷的,我们幼儿的语言教学不应该把幼儿限制在室内学习,而要把幼儿带到生活中去,引导他们走向大自然,从大自然中寻找口语交际的素材。

三、实践与探究

为幼儿具备日常口语表达的基本能力,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尽快融入集体生活,健康快乐地成长,是我园的重要目标。《纲要》明确要求“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老师与老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为此,幼儿园、家庭、社区要密切合作,为幼儿的口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一)在园本活动中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1.利用晨间活动,激发幼儿口语表达的兴趣

幼儿语言是在运用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起来的,而晨间活动又是幼儿口语发展的最好时机,我们教师要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和谐、温馨的晨间活动,让幼儿有话敢说、想说、爱说。在对话中,我们教师要做到语调轻柔、语义简洁、语速减慢、让幼儿能听清听懂,因为这个阶段幼儿语言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弱,教师说话的表情也不容忽视,教师的眼神、动作也是幼儿交流的“语言”。

2.利用教学活动,指导幼儿口语表达的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会根据自己班的语言发展发表情况,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来丰富幼儿的词汇,纠正幼儿在发音中不正确的音。

(1)语言教学活动

在语言教学活动中,我们教师不要偏重某一句式或某一语言目标的完成。实际上每一次语言活动的目标都不是单一的,语言学习是一个综合的连续的,长期的过程,任何一个目标都不能割裂开来单一地完成。因此,教师在语言教育活动中,应调动幼儿参与语言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满足幼儿说话的愿望和要求,多给幼儿以鼓励、多给幼儿创造说话的机会。

案例1:在学儿歌“小小鸡和小小鸭”中我会请幼儿自己选择做小小鸡或是小小鸭,然后请幼儿学它们的叫声,我还不时的提问幼儿“小小鸡肚子饿了,你会给它吃什么东西?”小朋友都说:“我会给它们吃小虫子”“我会给它们吃大苹果”“我会…”,小朋友不断地在讨论,教师只是作为组织者适时的介入谈话中,使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了很多,小朋友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很多知识,锻炼了自己的语言能力,发展了幼儿的口语。

(2)其它各类活动

除了语言活动外,我们还有很多的教学活动中都涉及到语言的内容。语言是人类交际和生活的重要工具。只要是生活和心理具有正常条件的人,都能从我们成长的人类环境中学习语言。一个缺乏言语能力的人是难以在未来社会中获得良好的发展。

案例2:在音乐教学中我们会一边学歌词,一边学唱歌;在画画中如画西瓜,我会先请幼儿学习西瓜的儿歌,然后请幼儿认色,再后请幼儿涂色。在涂色中幼儿会不时的说:“我给它穿红色的衣服,因为我今天穿了红色的衣服。”“我给它穿蓝色的衣服,因为蓝色的漂亮。”就这样小朋友这间都交流起来,促进了幼儿口语的发展。

3.利用游戏活动,激发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热度

玩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是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活动。陈鹤琴先生说“幼儿是以游戏为生命”,游戏可以巩固和丰富幼儿的知识,促进其智力、语言等各种能力的发展。

(1)角色游戏

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的现实生活。角色游戏还可以帮助幼儿学习交流的本领,发展他们的语言能力,幼儿在游戏中扮演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医生、司机、售货员等角色,他们试着用自己理解的方式与他人交流,解决活动中的冲突。

案例3:记得有一次,我们在办家家,请小朋友当妈妈,用橡皮泥做各种早点给猪宝宝吃,“妈妈们”一会儿时间做了好多的食物,有的说:“猪宝宝,今天我们吃干菜饼”,“我给你做了包子”“我们吃面条好了”……幼儿们通过自己生活中的经验,运用自己的词汇,既玩了游戏,更重要的是在玩的过程中又锻炼了口语。

(2)区域游戏

托班幼儿有着特定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如他们比较好动、喜欢新鲜事物。所以我们要根据年龄特点,为幼儿提供多种多层次的活动材料,不断更换区角活动的内容,让幼儿时刻保持新鲜感,这样他们在活动中才会有声有色,也会不断地交流经验。

案例4:“我是小记者”区域游戏活动,我们让幼儿带上问题,去采访区域中的老师及同伴,幼儿们兴高采烈地行动起来,在采访过程中,在与他人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他们不知不觉地用了协商、请求、说明原因,提出条件等交往策略,还主动根据对方的态度和行为,不断调整自己的语言,从而获得发展。

4.利用生活环节,拓展幼儿口语表达的空间

2—3岁幼儿的语言发展,并不只是限定在某一个主题、某个活动中,它可以渗透在一日生活中的每一个活动、每个环节教师可以随机的指导,进行语言活动。我们教师还要学会观察每个幼儿。其实幼儿的每一个眼神、每一张笑脸、每一个动作,每一声声叫……都代表着他们的一种语言,都在向你倾诉,表达着他们的年龄特征,兴趣需要,情感体验。

(1)利用就餐

孩子的进食是一个逐渐提高兴趣的过程,你不能强迫他去吃无论你怎么试他都很难吃进去的东西,这样会使他感受到进食的压力;而且这样强迫会增加孩子的焦虑感,从而减低其食欲。

(2)利用散步

到户外散步时,我会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现实的人、物、大自然及社会现象,利用幼儿的各种感官,获得周围的知识,继而发展幼儿的语言。

(二)在家庭互动中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除了教师的辛勤教育外,父母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中对幼儿的语言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家长也要注意对幼儿的语言发展教育,为幼儿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亲子交流活动

首先组织家长教育沙龙,让家长了解幼儿的口语发展是与其进入小学后的学业成绩呈现相关的,幼儿只有把自己的愿望用正确的语句表达出来,才能更好的接受成人传授的知识和经验。其次要求家长在家庭环境中时刻关注幼儿,通过询问、引导等方式让幼儿产生与家长交流的主观愿望,发展口语表达能力。

2.亲子外出活动

春光明媚,万物复苏,正是外出踏青的好时机。我们组织幼儿进行外出踏青活动,让幼儿能够近距离地接触各种事物,以其特有的魅力深深地吸引着幼儿,使幼儿们尽情地玩耍、游戏,充分体验到了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美好,享受着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3.亲子阅读活动

家长工作时间长,常常倾向于睡前与幼儿交流。我们要求家长在指导幼儿看图书时能够调动口语语法经验来让幼儿完成认知加工过程。

(三)在社区实践中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1.节日组织活动,社区送贺卡,说一句好听的话。

文化对于社会安定、人民和睦,增强民族凝聚力有着独到的作用。因此我们借助节日组织相关的配套活动,如送贺卡、送祝福等,在社区互动活动中提高口头表达的信心和勇气。

秦宣《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指出,在内容上把握几点:讲好新成就、讲好新时代、讲好新矛盾、讲好新使命、讲好新思想、讲好新方略、讲好新征程、讲好新政策。

2.利用打电话,让幼儿与幼儿或他人进行交流。

《纲要》语言目标明确指出:幼儿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因此,结合幼儿园平时的语言教学活动,在学会与他人聊天、电话沟通等上进行生活常态练习,巩固表达能力。

3.走出园区,走进自然,让幼儿多看多说多练。

社会是最好的实践学校。我们常常把幼儿带到附近的小公园、菜场、超市等,让他们有直观的感受,在参观、交流中激发幼儿说话的愿望。

四、成效与反思

(一)成效

1.拓展了托班幼儿口语表达的空间

幼儿的一日生活分两个段,一个是幼儿园,一个是家里。在幼儿园日常生活环节中,我都见缝插针地引导幼儿说话。如:在幼儿用点心时让幼儿说出“黄黄的橘子、圆圆的饼干、弯弯的香蕉”等;在午间活动带幼儿到户外散步时让幼儿观察周围的事物,通过各种感官感知,获得周围的知识,继而发展幼儿的语言。家庭是幼儿日常生活的主要环境,因此在做家长工作时,我尽力让家长知道培养幼儿语言的重要性,并教给家长一些具体的措施。

2.增强了托班幼儿口语表达的能力

我们发现孩子口语表达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孩子现在已能说一些简单的复合句,能够清楚的表达自己想说的事,能用清楚的语言表达事情;能回答简单的问题;能主动和别人交往并提问,有强烈的表达欲望和对语言表达的自信。同时在语言能力培养的过程中,促进了孩子发现问题、表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孩子大胆、活泼、开朗、自信的性格特征。

3.促进了托班幼儿综合素质的提高

(1)教师在实施语言教育的过程中,如果能注入更多的情感交流,那么师生交流会变得更加积极、主动,从而更好的促进幼儿的口语表达,满足幼儿的情感需求,也更适合托班幼儿的学习。

(2)语言的学习与不同领域的内容结合起来、在生活和环境中渗透进行,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实践探索,幼儿已经能够愿意说、敢说、会说,促进了语言的逻辑思维,人际关系也越来越融洽,能够逐步通入集体生活。

(二)实践后的思考

1.我们的实践在取得了一些成效的同时,也留下了一些问题,在此提出以求共同讨论。

幼儿在故事描述中句型转换用词不丰富,多次会出现“后来……后来……”,”然后……然后……”等,下阶段的工作重点要解决此问题。

2.家长的一些客观因素导致一部分幼儿离园,这需要本地域所属的每个幼儿园进行有效地衔接,才能使教育具有连贯性,真正促进流动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不懈,不断努力的过程,我们期盼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更多的人来关心幼儿。愿所有的幼儿同在一片蓝天下,享受同样的成长!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赵寄石,楼必生.学前儿童语言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3].刘剑眉.“幼儿对语言故事的爱好倾向”的调查分析「J」.早期教育, 2003.7.

猜你喜欢
托班表达能力口语
公益暑托班,不妨尝试推广
有效训练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途径
提高农村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策略
创新写作教学,培养表达能力
谈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酒中的口语诗
多措并举,缓解托班幼儿入园焦虑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口语对对碰
沪上托班火热,看质量要折扣来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