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感

2015-02-27 08:10侯淑杰
关键词:标点符号语感语言

侯淑杰

(吉林省梨树县林海镇中心校 吉林梨树 136508)

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感

侯淑杰

(吉林省梨树县林海镇中心校 吉林梨树 136508)

语感是语文能力和语文人文素养的有机结合,体现出来一个人的语文素养。可见,语感在语言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结合实际情况,谈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的方法。

语感 教学 学生

语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强烈敏锐的语感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的敏锐的感觉。”由此可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至关重要。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如何让学生的语言敏锐而强烈呢?下面结合笔者教学经验,谈一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以期为教学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一、在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语文学习是离不开读书的。读,注入母,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反复朗读,学生能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能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基本理清作者的思路及文章的脉络。此外,教材中的每一篇作品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和编排的,注意到知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有生动活泼的语气、节奏、句式格调,蕴含着作者的情感意旨。在语文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反复朗读,通过体会语气、语调,揣摩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的语感。要抓住关键性语句,揣摩语言的形象性、生动性、情感性,及其深刻意义。具体的朗读方法有:

1.分角色朗读

在小学语文普通教材中,如《小蝌蚪找妈妈》、《狼和小羊》、《小马过河》、《倔强的小红军》等,在读《倔强的小红军》一课时,小红军的声音天真、充满自信。陈赓的声音显得慈爱、关切。经过反复朗读,学生能体会角色中的语言及表情神态,从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写作意图。

2.多读

多读,一是一篇多读,这样才能深入课文的内容,了解课文的主题,才能掌握写作特色。二是指读多篇,学生只读课本上的文章是不够的,还要适当读课外的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的书,这样有益于不断地增强语感。

教会学生朗读、轻读、默读、速读、慢读、精读。根据教学的需要采用不同的读书方式。让学生想读、乐读、爱读,读得有滋味。

3.教师范读,学生领读

当今社会多媒体的使用已经普遍。但我认为老师的范读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老师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能把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直接传给学生;学生听得见,看得着,更容易模仿。从而要求教师要多读,表达的感情要准确。此外,学生领读也是训练学生语感的一个重要手段。

二、在“听、说”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语言的学习离不开“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在语文学习中,这四个方面同等重要,四个方面互相促进,只有四个方面整体提高,才能提高语文的综合能力。听、说、写能力的提高可以提高读的能力,也是培养语感的一种重要方法。但是在语文教学中,这四个方面的能力没有得到同等的重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是轻“听、说”,重“读、写”。教师要认识到“听、说”在学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听、说”的训练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对学生语感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加强“听、说”的训练,在课上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听、说”练习。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一定的语境,让学生根据所设置的语境发表观点。并在“听、说”训练中教师要给予指导。教会学生在“听”时,如何把握住文章的中心,如何听出弦外之音,如何捕捉材料中的有用信息等等。在“说”的训练中,教会学生如何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如何把握语言的分寸,如何使自己的表达更富有感情等。具体来说,教师应当从这四个方面去引导、去要求,让学生能说、会说:1.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2.确定表达的内容和中心;3.合理安排顺序和详略。4.运用联想和想象。把文字与语言联系起来,把对语言的感

受与对文字的领悟结合起来,使语感技能得以升华。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在课下进行“听、说”的练习。例如让学生通过听广播、看电视进行训练;鼓励学生参加社交活动,进行锻炼。通过“听、说”的训练,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语感,而且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三、在想象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语文课文是用语言文字来塑造艺术形象,通过想象,在脑海中想象文中所描写的艺术形象。为了帮助学生想象,教师可采用图片、电教手段等,以使文中关键词的理解在学生跟前展现的图像就更清晰。

四、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读书,是把书中的内容变为图像进行思维,而写作则是把生活中的人、事、物等用文字表达出来。语感强而敏锐的学生,他们所写的人、事、物等就会生动、鲜明、具体。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让学生进行看图作文、参观作文、读后感等,写后,还要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自己说说所写的是不是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另外,可以让学生交换读其他同学的作文,看一看别人的语言所呈现的图像是否清楚。当然,学生的作文内容要丰富,就要用词准确,句子通顺,谋篇布局合理等。这就是学生的语感在实际的写作中得到进一步升华。

此外,语感是学习规范语言长期积淀的结果,只有加强写作实践,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才能形成对文章的感受能力。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进而培养学生的语感。

五、在标点符号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标点符号是无声的语言,许多标点符号本身就具有丰富的含义,这样的标点符号不是可有可无的,也不是其他可以替代的。在语文学习中,教师要教会学生注意标点符号的作用,从标点符号中感受到作者的感情,进而培养学生的语感。

强烈而敏锐的语感是学生在听、读、想象、写作中不断加以锤炼,语文是把文中的文字变鲜明的图像,把美丽的生活图景变为文质兼佳的文字,从而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语感能力是学生学习,特别是学习语言的一项重要能力。良好的语感能力不是靠学生自己就能形成的,它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有目的地训练是分不开的。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对怎样培养学生语感的问题进行研究,从而有意识地在教学中引导和训练学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

[1].崔杰.语文教学中如何训练语感[J].文理导航(下旬),2012(07).

[2].李君英.小学阶段如何培养学生语感[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7(10).

[3].段水清.语感实践训练方法谈[J].文学教育(下),2007年.

猜你喜欢
标点符号语感语言
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我们班的“标点符号”
语言是刀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标点符号争吵记
标点符号的争论
我有我语言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