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杯和泪寄芳菲——浅析朱淑真的饮酒诗词

2015-02-28 22:51安晋芳
邢台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朱淑真断肠围炉

安晋芳



举杯和泪寄芳菲——浅析朱淑真的饮酒诗词

安晋芳

(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陕西西安 710062 )

朱淑真的《断肠集》中有大量的饮酒诗词,无论是助兴、表达豪情还是抒发愁苦,她都将真情融入到了酒杯中。物质生活的充裕,精神世界的丰富,为她创作饮酒诗词提供了必要条件。同时,她的饮酒诗词在饮酒的环境、对象、与自然的关照等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将饮酒与诗歌自然融合,创作出了情感真挚、意境优美的饮酒诗词。

朱淑真;饮酒诗词;愁

借酒消愁一直是中国古典诗词的一个永恒主题。关于酒的记载,最早有“仪狄造酒”之说,而酒作为文化元素进入诗词中则可追溯到《诗经》。此后,酒文化绵延不绝,成为中国文人的精神寄托,张潮曾在《幽梦影》中说过:“能诗者必好酒。”但回顾文学史,宋代以前女性文学中提到“酒”的可谓凤毛麟角。韩少功曾说:“文学史总是散发出男人的熏熏酒气”,但到了宋代李清照和朱淑真时,其诗词中有大量的“酒”意象涌现,形成了独特的景观。

对于朱淑真的诗词,我们可以借用萧统对陶渊明的评论,称其诗词中“卷卷有酒”散发着浓郁的酒气。根据冀勤所编的《朱淑真集注》,其中《断肠诗集》前集十卷、后集八卷,《断肠词》一卷,《补遗》一卷,文章一篇,共有诗337首,词32首。这当中,虽无一题“咏酒”,但竟有66首、74处涉及饮酒,数量惊人。这些言酒之作,有的直截了当写“酒”,有的写饮酒的状态“酌”、“醉”、“酒醒”、“病酒”等,还有的则用酒器如“酒杯”、“酒卮”、“樽(尊)”、“酒醆”等来指代酒。具体统计如下:

1.酒(醅):20次 ;

2.饮酒状态:酌(饮) 3次;醉 13次;酒醒 4次;病酒 2次;酒量(酒力) 14次;

3.酒器:酒杯 16次;酒卮 3次;樽(尊) 3次;酒瓯 1次;玉卮 1次;酒醆 1次;

4.其他与酒有关:酒斾 1次;酒阑 2次;

一、大量饮酒诗词产生的原因

首先,朱淑真的诗词中喷薄出浓厚酒气,可见她必定经常饮酒,而在宋代仕女中,能够经常饮酒的,除了歌妓外,就是富贵之家的小姐太太了。根据南宋史学家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中所记载的:“祖宗盛时,两浙岁入钱三百三十馀万缗,而盐、茶、酒税十居其八,郡国支计皆在其间。”可知宋代酒价及酒税颇高,非富贵之家,不能常饮,普通民妇是无法负担的。同时,通过她的《得家嫂书》可知淑真的兄嫂均解翰墨,并非一般“父母无识”的普通人家,而且从她诗词中记述的日常生活“梦回酒醒嚼盂冰,侍女贪眠唤不应”(《酒醒》),“拔闷喜陪尊有酒,供厨不虑食无钱”(《江上阻风》),“沉湎于酒”、“侍女在旁”,这也绝不是平民百姓所能享有的待遇。其次,对于朱淑真的个人修养,我们看到她不仅能作诗填词,还懂绘画、善书法,对艺术的追求,让她往往通过饮酒赋诗来表现对生命和生活的热爱,不失时机的享受生活中的每一份乐趣。再次,无论是她的农事诗还是咏史诗,都洗净了闺阁的脂粉气,她阔达的气度非一般女性文人所能比。所以,朱淑真才能像男子一样自然的将饮酒变成她生活的一部分,斗酒诗百篇。由此可见,不仅充实的物质基础为她的饮酒提供了客观条件,丰富的内心世界更让朱淑真本身带有了一倾饮酒的情怀。

二、饮酒诗词中的“愁”

一直以来,“酒”和“愁”就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它们互为表里,酒是愁的表现,愁是酒的内质;酒之多,正是愁之多的反映;酒之醉,则是愁之极的外显。”而朱淑真饮酒诗词的众多,也正是因为愁苦的深重。她饮酒诗词中的“愁”有各种,大体可分为:

1.惜春伤春之愁

女子的身份让朱淑真对大自然的变化特别敏感,描写四季和花木的诗篇在她诗歌中所占篇幅最大。严冬过后,面对春的到来,她在除夕夜劝人们“休叹流光去,看看春欲回。椒盘卷红烛,柏酒溢金杯。”(《除夜》)年轻的淑真此时充满希望。当立春时,她则“停杯不饮待春来”(《立春古律》),对春天充满了期待与敬意,而酒杯中也盛满了诗人对青春和生命的热爱。时光总是把人抛,匆匆的岁月不会因为女子的期待而稍作停留,豆蔻年华,青春美貌也终将会随流年一起流逝。又是一年除夕夜,此时的作者心境已经变了,少了些许的欣喜和期待,多了一份惆怅和伤感,“穷冬欲去尚徘徊,独坐频斟守岁杯。”(《除夜》)诗人在除夕之夜,独自守岁,频频斟下的苦酒是作者希望通过醉酒来麻醉自己的意识,以期留住岁月。当春天没有因为诗人对韶华易逝的惶恐而放慢脚步时,淑真只能默默举起酒杯,“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蝶恋花》)作者极力的想留住青春,但它最终还是“少住春还去”,只留下黄昏后的疾风暴雨,酒水雨水混在一起,随着诗人对春天的惋惜和无奈一同饮下。

2.离别思乡之愁

从待字闺中的少女到嫁为人妻的少妇,从故乡到他乡,朱淑真将一次次的分别思念之情化入酒中。她在《围炉》中描写了“圜坐红炉唱小词,旋篘新酒赏新诗。大家莫惜今宵醉,一别参差又几时。”的友人欢聚时刻。少女时的诗人常与朋友邀约,或斗草寻花,或围炉畅谈,每次总要小酌几杯,劝朋友不要担心酒醉,因为这一分别又不知是何时才会相见。当淑真再一次《围炉》时,却发现“如今独坐无人说,拔闷惟凭酒力宽。”在《和前韵见寄》中诗人更是表达了这种分别后的痛苦“憶昔江头别,相看对古津。来去分橹棹,南北隔音尘。把酒何时共,论文几日亲。归宁只有约,綵服共争新。”离别之后不知在与谁能共同讨论诗文,只能临江空对津。朱淑真出嫁后随夫从官,常年客居他乡,思乡之情溢于言表,端午时节“纵有灵符共綵丝,心情不似旧家时。榴花照眼能牵恨,强切菖蒲泛酒卮。”(《端午》)对家人的思念让她面对榴花美景时牵起的也只能是乡愁。年年无法与家人团聚,让远在异地的淑真害怕江南寄来的家书,只能感叹“酒从别后疏,泪向愁中尽”(《生查子·年年玉镜台》),团聚时惆怅分别,离别后思念亲友,淑真的酒中总是和着离别思乡的愁绪。

3.恋人之间的相思之愁

古代男子的饮酒诗词多表达自己理想抱负或政治仕途的失意,借酒消愁。而对于当时的女性来说,男尊女卑的社会和程朱理学的泛滥,让她们很少涉足政治舞台,因此她们人生的最大理想就是希望在茫茫人海中能够寻觅到一位琴瑟相携的伴侣。朱淑真也不例外,对这样一位才情丰富,感情细腻的女子,追求“门前春水碧于天,坐上诗人逸似仙”(《湖上小集》),这样志趣相投,俊逸清高的才子作为自己的终身伴侣便成为她最大的理想。但根据关于朱淑真身世背景的最早记录,魏忠恭所作的《断肠诗集序》中提到,朱淑真“早岁不幸,父母失审,不能择伉俪,乃嫁为市井民家妻。”并感叹淑真“风韵如此,乃下配一庸夫,固负此生矣。”其实,朱淑真在自己的诗词中也多次提到自己不幸的婚姻,如“鸥鹭鸳鸯作一池,须知羽翼不相宜。东君不与花为主,何似休生连理枝。”(《愁怨》)时常面对美景,不知与谁共赏,只能抑郁寡欢。

朱淑真的婚姻虽不美满,但她的《断肠集》中却又有不少相思之作。在朱淑真的心里应该一直有一个自己喜欢的恋人,牵动着她的心。但现实的不允许,只能让她把这份思念化作诗歌,融在酒里,独自饮下。如《秋夜牵情三首·其一》“笺素拆封还又改,酒杯慵举却重温。”中,当新月挂黄昏后,佳人独在幽阁中,将写给远方恋人的书信拆了封,封了拆,总感觉还有好多话没有说,举起的酒杯又重新放回去温热,几番来回,才体会到“须知恩爱是愁恨”。相思之苦让她难以排遣,只能借着残酒抒发自己的痛楚和无奈。但她并没有在这杯苦酒里沉沦,而是借着酒劲,一任青春在心底燃烧,努力为自己发声,她的声音柔弱却不失浑厚。《恨春五首·其二》云“泪眼谢他花缴抱,愁怀为赖酒扶持。莺莺燕燕休相笑,试于单栖各自知。”大胆、无所顾忌地表达出自己对爱情的渴望与追求。

“愁”是朱淑真诗词中一个永恒的主题,她的饮酒诗词,多有断肠般的忧伤愁苦,她将这愁苦寄托在诗酒中,用酒精来麻醉自己跳动的灵魂,虽可借酒消愁,但岂不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三、饮酒诗词创作特点

1.饮酒环境

古人饮酒十分注重饮酒的环境,讲究优雅舒适。明代郎廷极曾在《胜饮编》中专设“良时”和“胜地”分别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讲饮酒的环境。下面,我们也将从这两方面来看朱淑真饮酒诗词的环境特点。

从时间上看,朱淑真可谓是四季与酒相伴。春天将至她“停杯不饮待春来”,春归时又感叹岁月的流逝“举杯和泪送春归”;夏雨过后,“凉生还又撩幽恨,留取孤樽对月开”酷热中难得的凉意没有带来清爽,却波动了她荡漾的心绪;悲秋孤独时,朱淑真更是酒不离手,《秋日杂书二首·其一》中写她,“且无挥扇劳织手,只好烧香伴酒瓯”;穷冬腊月,诗人饮酒取暖等春的到来“爆竹声中腊已残,酴酥酒暖烛花寒”(《除日》)。此外,重大节日是少不了饮酒助兴的,如清明节、上巳节、元宵节、除夕等,在《元夜三首·其三》中所描写的就是淑真在正月十五这天与恋人相聚,饮酒欢唱的情景。

从空间上看,古代女子生活空间狭小,笔下多是闺怨诗,苦闷和惆怅几乎填满了整个房间。朱淑真的很多饮酒诗也是在深宅大院中创作的,如《闻子规有感》“花落花开事可悲,等闲一醉失芳菲。园林处听莺声涩,庭径俄看蝶粉稀。欹枕夜深无梦到,倚楼天外便魂飞。我无云翼飞归去,杜宇能飞却不归。”在这幽幽深院中,诗人不知多少次登上高楼,向远处眺望,希望能向杜宇一样插翅翱翔,但终是看花开花落,一醉芳菲。在宋代,女子也有走出闺房的机会,根据《东京梦华录》中的记载,在每年的清明节时,汴京城外“四野如市”,人们集会于园林亭台,斟酒吟春,开怀畅饮。这种场景在《断肠集》中也有记载,“拭目凭栏久,柔风拂面吹。莺花争妩媚,诗酒斗清奇。已近清明节,初过上巳节。莫縈寻俗事,随意乐春熙。”(《春半》)前面提到朱淑真在嫁为人妇后,随夫从宦,所以江头、客乡也成为她饮酒诗词中独有的地点。

2.饮酒对象

“诗向解者吟,酒向会家饮”说的就是如果能找到一个志趣相投的人一同喝酒,便会有“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感觉。在朱淑真的作品中,有不少是写到宴饮的,如《春园小宴会》、《围炉》中,她或与友人赏春游园,美丽的春色让人感到“牵情自觉诗毫健,痛饮惟忧酒力微”诗兴酒兴大发;或围炉而坐,“圜坐红炉唱小词,旋蒭新酒赏新诗”,与朋友在一起总是欢乐饮酒。但《断肠集》中最多的还是淑真独自饮酒的诗词,孤独一直是作者酒杯中的原料。同样是又一年的围炉,再没有了知己的相聚,“如今独坐无人说,拔闷惟凭酒力宽”(《围炉》);寒冷的除夕夜里,淑真只能“独坐频斟守岁杯”(《除夜》)。其实独饮也是一种情调,饮酒的对象要宁缺毋滥,正如李白一样,如果没有知己相伴饮酒,诗人们更愿意“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3.酒与自然

朱淑真情质高雅,虽然很多时候都是独自斟饮,但她热爱自然的心总是让她在饮酒时关照到周围景观,所以在她的饮酒诗词中,自然景物也被涂抹上了酒香。因为有了自然,淑真饮酒时便不再孤独,“小桃酒腻红尤浅”(《晴和》),“千钟尚欲偕春醉”(《鹧鸪天》),“醉霜危叶堕江寒”(《寓怀二首·其一》)。桃花、春天、冰霜都同她一起醉酒;因为有了自然,淑真的饮酒便不再苦辣,“且得清香寄酒杯”(《冬日梅窗书事四首·其三》),“竹引春风入酒卮”(《宴谢夫人堂》)“风雪纷纷入酒杯”(《赏雪》)。梅香、春风、雪花都飘入酒杯,散发出自然的清香。

朱淑真,在经历过失恋的相思、婚姻的不幸和流落他乡的痛苦过后,只能将泪水、愁苦融进酒中,借酒消愁。但如果酒真能解决所有问题,那么她也不用再写这么多的诗词来寄托自己的悲愁了。酒,就像一剂麻醉,醉酒后可以忘记痛苦,忘记悲伤,可酒醒后,现实的冰冷又扑面而来,让人不禁打一个寒颤。虽然淑真一生徘徊于这种酒醉和清醒中,但她借着酒劲大胆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情感诗词,仍然让我们感动不已。

[1]朱淑真.朱淑真集注[M].冀勤.北京:中华书局,2009.

[2]黄嫣梨.朱淑真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2.

[3]王守国,卫绍生.酒文化与艺术精神[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

[4]邓红梅.女性词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

[5]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M].徐规.北京:中华书局,2000.

[6]沈荣森.李清照酒词浅探[J].东岳论从,2007,24(1),118-120.

[7]王慧梅.且得清香寄酒杯——论朱淑真饮酒诗词中的女性意识[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27(10),75-76.

2014-11-06

安晋芳(1991-),女,河北衡水人,2013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I222.7

A

1672-4658(2015)01-0124-03

猜你喜欢
朱淑真断肠围炉
断肠明志 陈树湘
《寻找獾小山》围炉点评
《奶奶今天不接你》围炉点评
初夏
花光卉影
岁寒三九何处暖,围炉而坐品诗词
思远
清平调之二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作品比李清照还多的才女朱淑真
《围炉夜话》整本书的“微诵读”